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2881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3 

回复:它实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
“杂取种种”,最后终于合成了独特的“这一个”。
 [2882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3 

回复:而作为不同时代的创作者
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制于自身及时代的审美趣味,不断地为这一形象的发展注入丰厚的内涵。
 [2883楼]  作者:221.2.189.*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3 

在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西游记》要算是最驳杂的一部书
 [2884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7 

除猴行者之外
《取经诗话》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深沙神。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885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8 

观音奉佛旨东寻取经人,在流沙河遇见因罪被贬的前天宫卷帘大将(沙僧前身)自述:“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这一细节在《诗话》中(“入大梵天王宫第三”)被一再提及。

 [2886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9 

先是行者说
“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
 [2887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9 

后是入大梵天王宫赴斋,罗汉曰:“师曾两回往西天取经,为佛法末全,常被深沙神作孽,损害性命。”道出了法师前身曾两度取经,两次被深沙神所害。在第八节(题目原缺)深沙神又亲口说:“项下是和尚两度被我吃你,袋得枯骨在此。”这一情节的借鉴是非常明显的。
 [2888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49 

深沙神作为沙和尚的前身,化金桥度法师过深沙,与沙和尚变法船载唐僧有异曲同工之妙。
 [2889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0 

推想起来,深沙神应是无边沙漠的象征,是“流沙精”。结合前边《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法师孑然一身,九死一生,横渡荒漠的艰辛经历,出现这样一个“深沙神”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2890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0 

从荒漠黄沙,到深沙神,再到八百里流沙河中的沙和尚,足可以见传说衍变的痕迹。
 [2891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1 

百回本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之后,负责看管蟠桃园,猴儿本性发作,将蟠桃偷吃一空,又因不满王母的歧视所以搅乱盛会,叛反天宫。
 [2892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2 

《诗话》“入王母池处第十一”,猴行者向法师介绍:“此桃种一根,千年始生,三千年始见一花,万年结一子,子万年可熟。若人吃一颗,享年三千岁。”

 [2893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3 

直叫人想起百回本《西游记》第五回,大圣初到蟠桃园,土地介绍:“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2894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4 

而《诗话》在这同一情节中不仅涉及了“蟠桃”,其实也涉及了百回本中的另一仙家至宝——人参果:    猴行者即将金镮杖向磐石上敲三下,乃见一个孩儿,面带青色,爪似鹰鹞,开口露牙,从池中出。……又敲五下,见一孩儿面如满月,身挂绣缨。……行者放下金镮杖,叫取孩儿入手中,问和尚曰:“你吃否?”和尚闻语心惊便走。被行者手中旋数下,孩儿化成一枝乳枣,当时吞入口中。后归东土唐朝,遂吐出于西川。至今此地中生人参是也。
 [2895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4 

显而易见,此处情节实是杂糅了百回本中闹天宫偷蟠桃、五庄观偷人参果两处故事原型。

 [2896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5 

另外,明刊百回本第二十三回中,三藏一行五众团圆,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普贤搞了一个“四圣试禅心”的小测验,用温柔陷阱试探唐僧师徒西去的虔心,结果猪八戒大出其丑。
 [2897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6 

第五十四回在女儿国,三藏又一次经受了色欲的考验。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89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7 

而在《诗话》“经过女人国处第十”,法师一行人众谒见女王,女王挽留“便只住此中,为我作个国主,也甚好一段风流事!”经过再三辞行,最后馈赠夜明珠五颗、白马一匹,方才恋恋不舍地分别,可在节末诗赋中又分明说:“此中别是一家仙,送汝前程往天竺。要识女王姓名字,便是文殊与普贤。”
 [2899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7 

由此不难看出,仅在这一节中就已涵盖了百回本《西游记》两个重要章节:四圣试禅心、女儿国辞婚。当然,后者铺排得更为充实、热闹。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0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7 

除此之外,百回本《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经》在《诗话》里业已出现,并且不止一次。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1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8 

《多心经》在《取经诗话》中的地位不同一般普通经卷,所以才会一再拈出。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9 

而值得注意的是,《心经》在百回本中同样具有独特作用。
 [2903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9 

第十九回高老庄收得八戒之后,专门安排了“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的情节,占用了将近半章。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4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9 

。乌巢禅师郑重其事地对三藏说:“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接下来不厌其烦地全文照录。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5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1:59 

三藏在悟彻了《心经》之后“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第20回),前后加起来计有第十九回、第二十回、第三十二回、第八十五回、第九十三回先后提到了此经,可见其在书中的地位自不一般。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6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00 

《心经》的全称应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称之为《多心经》应视为约定俗成,但这正说明了作品本身的世俗性,其影响已远远超过正统经文。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2907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01 

在百回本《西游记》中作者活用了“心”字大加发挥,将之视为“求放心”之“心”,从而成为全书贯穿始终的一条线索。
 [2908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01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
 [2909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01 

由此可见作为百回本《西游记》的直系血亲,《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遗传基因被继承下来的实在不少。
 [2910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01 

理清这种血缘关系,对我们重新认识《西游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82439708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