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前七回,正是以神话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在心理中这种不尽合理却根深蒂固的向往。 |
《西游记》的前七回,正是以神话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在心理中这种不尽合理却根深蒂固的向往。 |
当然,人性的实际处境使小说不可能始终在这一方向上发展,孙悟空的失败,多少具有一种象征意味,即恣野的人性不可能不受到现实力量的约制。 |
在西天取经的队伍中,无论是身为护法、勇往直前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还是专门拦路打劫、惹事生非的各路妖邪,个个都长得面目狰狞,皆非等闲之辈,特别是前者,不管是齐天大圣、天蓬元帅还是卷帘大将、龙太子.人人还都有一个值得炫耀的出身。神妖之间道行不一,法术各异,即使是其中的功夫平平者,其本领也非一般俗人所能望其项背 |
来自敌营的打击越大,大圣的反弹力越大,“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再凶残的妖魔,大圣都有应对之法,但来自阵营内部的迫害打击给他的伤害可就大了。 |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也就是常说的“三打白骨精”是最典型的例子。 |
他识辨出妖魔之后,明知唐僧要念紧箍咒,为了师父的安危还是将尸魔打杀。 |
三藏在八戒的挑唆下“泼猴”、“猴子”骂不绝口,最后下狠心写了一纸“休书”,将他逐出取经队伍。 |
可怜大圣有口难辩:“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认不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我去!我去!只是你手下无人” |
最后临别还是不忘叮咛沙僧,“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谗言谗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的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
可恨唐僧却说:“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吧。” |
可怜大圣“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恋恋不舍地怀着满腔忠义,满腹委屈,满心的牵挂,踏上了归程。 |
可是他虽然身回水帘洞,却依旧心逐取经僧,一闻知唐僧有难,马上从千里之外赶去降妖救人,私毫不计较个人恩怨。 |
难怪连白马都夸“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大圣的忠心天日可表,神鬼共鉴! |
在《西游记》众多人物当中,人气最旺的除了猴哥儿,就是老猪,尽管他身上的缺点很多,有时候甚至可恨。 |
他那长相已是先声夺人,真叫“酷毙了”: |
流沙河一战,对沙僧就极度不满:“你这泼物,全没一些儿眼力,我老猪还掐出水沫儿来哩,你怎敢说我粗糙,要剁鲊酱!……吃你祖宗一钯!” |
第三十六回,夜宿宝林禅寺,师徒四人对月抒怀,八戒也即兴来了一首:“缺之不久又团圆,似我生来十不全。吃饭嫌我肚子大,拿碗又说有粘涎。他都伶俐修来福,我自痴愚积下缘。我说你取经还满三涂业,摆尾摇头直上天!” |
言为心声,敢情八戒也有八戒的委屈!遥想当年总督十万天河水兵,威风八面,而今人不人猪不猪,真是情何以堪! |
这一形象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猪样的外形与好色贪吃爱小的性格相表里,名为八戒,实为典型的“不戒”。 |
他的加盟给沉闷凶险的西行增加了不少笑声,也给取经事业添加了不小的阻力。这阻力当然来自他的性格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