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114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0 

如来说法
反映上界的如来预见到了度众生的需要
 [1142楼]  作者:难近母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1 

魏征斩龙
反映了下界的唐王又有“度鬼”、“度人”的急切需求。
 [1143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2 

于是取经事业
也就应运而生。
 [114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3 

观音访僧
找到取经的和尚唐僧,一路收下三徒一马,事先安排好一支取经队伍以后,观音对唐僧讲:“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1145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4 

小乘佛法只能使自己本身超脱
不能度别人,它没有超度众生的目的和能力,应予否定。
 [114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4 

大乘佛法
的三藏真经能度鬼出地狱,能度人脱离苦海,它有普渡众生的目标和能力,应为此而奋斗。
 [1147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5 

观音对唐太宗也重申了这一观点
“你那法师(唐僧)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114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5 

这是继如来说法
之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申了取经的意义。
 [1149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6 

取经究竟是什么样的事业?
为什么值得这师徒四人外加龙马不辞万死地以毕生的精力为之奋斗?
 [1150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7 

取经
不以“小我”的脱苦(小乘教义)为宗旨,而是以“大我”的“普渡众生”(大乘教义)为宗旨的事业。
 [1151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7 

提倡只有“众生”脱苦
“小我”(孙悟空、唐僧等个人)才得以脱苦成佛。
 [115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7 

通过如来、观音
这两位取经发起人的反复交代与说明,贬了小乘教义,褒了大乘教义,以取大乘教的“法三藏”为取经的唯一目标。
 [1153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8 

实际上
是否定了为“小我”的利益奋斗的事业,肯定了为“大我”利益奋斗的事业。
 [115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38 

取经
实际上是在佛教“普渡众生”口号中寄寓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
 [1155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1 

《西游记》
第一部分(一至七回)与第三部分(十三至一百回)的关系如何?
 [115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1 

这两部分
正是以“取经——普渡众生”与否为分界线,表现了人物性格、思想内容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两个阶段。
 [1157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2 

第一部分为孙悟空在花果山时期
他过着“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拘束”的生活。
 [1158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2 

这个猴子王国
是代表自由、美好生活的乌托邦,似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但更富有进取精神,更充满朝气。
 [1159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3 

孙悟空
从“学爬学走”到“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有一个活泼的童年。
 [1160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3 

稍长后
为猴属找到了水帘洞福地,自己却离乡背井不惜远涉重洋寻师学道练本领。
 [1161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4 

学成以后
与天宫斗,“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为的是保卫花果山的利益,反抗阎罗的威胁和天宫的武装干涉。
 [1162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7 

大闹天宫
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歌颂了为自己的美好生活而战斗的反抗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揭露批判了从天宫到地府的统治者的昏庸和无能。
 [1163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8 

它为全部作品
定下了战斗的、英雄主义的基调
 [1164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8 

但是
必须指出的是,花果山时期孙悟空的事业,是为自己、为自己生活的花果山和自己周围“人们”的利益而战,这是正义的,其战斗也是异常光辉的,但毕竟是小范围的、局部性的
 [1165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9 

他的头脑中
还没有“众生”的观念,没有“普天下”的观念,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目标。
 [1166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49 

无独有偶
唐僧亦然。
 [1167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50 

取经前唐僧
的历史是一部个人复仇史,或江流儿家族恩仇记。
 [1168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53 

我们不妨
从上述人物经历来对照观音所反复提到的宗教教义。
 [1169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54 

早期佛教
小乘教派与后起的大乘教派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小乘(小车)只求“自我解脱”,大乘(大车,能运载许多人)不但能“自我解脱”,更重要的是“救度一切众生”。
 [1170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2 00:54 

此时猴王孙悟空
的事业是花果山自身事业的创造、保卫和失败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61280059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