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精孤直公 桧精凌空子、竹精拂云叟、松精劲节十八公等四老,一个个言谈清雅,清奇古朴,有闲云野鹤之风,无浅陋鄙俗之气 |
柏精孤直公 桧精凌空子、竹精拂云叟、松精劲节十八公等四老,一个个言谈清雅,清奇古朴,有闲云野鹤之风,无浅陋鄙俗之气 |
所吟之诗如柏精 之“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桧精之“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
竹精 之“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情更幽,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
松精 之“我亦千年约有馀,苍然贞秀自如如,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 |
均蕴含着各自的情思和襟怀 气氛亦颇和谐,致令唐僧以汉初商山四皓目之。 |
不料来了一位风姿绰约 娇媚多情的杏精杏仙,亦与联诗觅句,怡然唱和,渐渐地竟看上了唐僧,欲求配偶,四老又竭力撮合,方尔决撒。 |
当孙悟空等及时起来 虽有唐僧道:“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但孙悟空还是以“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为由,让猪八戒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筑倒。 |
目睹它们 根下的淋漓鲜血,令人想起《搜神记》卷十八张辽田中有大树十馀围,遣客伐之,“血大流洒”的故事来。 |
《西游记》 的最大突破在于,它不仅承认作为万物化身和代表的“妖”“怪”的生存权利,并且从根本上极大地抬高了它们的地位。 |
《平妖传》 尽管写了妖,甚至让它们基本上充当了小说的主角,但《平妖传》书名中潜在的主语却是人,它所写的是人去“平”妖,妖在总的方面讲,仍是被否定的对象,──虽然是有条件的否定 |
《西游记》 则将以往神怪小说中处于对立的地位的怪和神统一了起来,它不仅时时让神变成怪 |
如猪八戒是猪精 沙和尚是河怪,但他们一个是天蓬元帅下凡,一个是卷帘将军下凡,连唐僧骑的白马也是龙王的太子,出身都是很高贵的。 |
只有孙悟空 是花果山上一块地地道道的顽石,因感受天地之气变化成形的。 |
当他降生以后 目运金光,射冲斗府,遂惊动了玉帝,当他问明情况,便垂赐慈恩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
《西游记》 就这样借玉帝之口,不仅批准了石猴的生存权,还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的提法,对“妖”和“怪”的本质作了准确的概括。 |
追根溯源说来 石头生人的传说,有大禹之妻涂山氏变石头生子夏启的故事,猿猴化人的故事,则从《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酉阳杂俎》一直到宋人话本,更是频频出现(在古老的猿猴怪故事中,猿猴多是被当作成精害人的否定形象来处理 |
《西游记》 把这两个传统融合起来,它所塑造的崭新的石猴,不仅是小说的主角,而且是被承认、被肯定、被颂扬的主角,是神怪小说史上最杰出、最成功的“怪”的形象。 |
他没有任何的背景和来头 但却由怪变成了神,这种变化,完全是靠他自己努力奋斗出来的。 |
作为石猴的孙悟空 在山中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与大自然的关系处于极为和谐的状态之中。 |
孙悟空 又带领群猴寻觅到了水帘洞这一天造地设的最佳栖身之所,被推举为美猴王,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为自己的族类创造了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自由天地。 |
他学得了绝大本事 剿灭了强占花果山的混世魔王,会集猴群四万七千馀口,惊动得满山满山怪兽,诸如狼虫、虎豹、麖麂、獐巴、狐狸、獾狢、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神獒,共七十二洞妖王,都来参拜猴王为尊。 |
但是 孙悟空并不以那狭窄的生存空间为满足,他先是下到了海底,强从龙宫“借”得了定海神铁 |
继后又闯到阴间 在生死簿上永远勾消了猴族之名。龙王与冥司的告状,反使他有了直上三十三天的机会。 |
玉帝本拟遣将捉拿 而太白金星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成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建议“念生化之慈恩”,宣来上界,授以仙职,拘束此间。 |
此议果为玉帝所采纳 封了个御马监的管事,对此,孙悟空可算是极尽职守:他“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到养得肉肥膘满”。 |
但一旦问起官为几品时 他才发现受到了愚弄轻侮,反了出去,便打出了“齐天大圣”的旗号,要求取得与天平等的地位,充分体现了“万物并育,互不相害”的光辉思想。 |
即便是在取经的故事中 小说告诉读者,真正获得成功的不是人而是怪,人只是在“怪”的帮助和支持下,一路上诛妖除邪,方才取到了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