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3061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7 

相反,却在原本一个宗教故事框架中楔入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思考,在滑稽谑浪的文字背后隐藏了自己的一颗“傲世之心”。
 [3062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7 

唐僧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一心想成正果,持戒精进,因此对于财利的笼络、美色的诱惑和权势的引诱都毫不动心
 [3063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7 

作为一个和尚,他品性仁善,有时相当富于同情心。然而在性格方面,他几乎是孙悟空的对立面
 [3064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8 

妖魔也是《西游记》重要的艺术形象
 [3065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8 

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表现出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066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9 

《西游记》中,善意的嘲笑和辛辣的讽刺结合起来,寄予了作者对于笔底世界的鲜明爱憎
 [3067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2:59 

孙悟空是作者大力歌颂的正面人物,但对他"秉性高傲"的缺点,作者也不失时机底加以嘲讽。
 [3068楼]  作者:帮一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0 

《西游记》的语言韵散结合,汲取了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
 [3069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0 

虚幻的神魔世界成了真实人世的投影。
 [3070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0 

由于对现实世界充满了愤懑、不平,所以不论是天宫地府、灵山胜境,还是人间国度,都隐有所指,天、地、人三界皆非净土。
 [3071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1 

在他笔下玉帝昏聩、老君无能、如来护短、观音易怒;灵山之上公然索贿,地府之中串通作弊。
 [3072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1 

天界如此,地府如此,人间国度更为不堪。书第八回、第九十八回曾两次借如来之口评价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多欺多诈”。
 [3073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2 

而凤仙郡那位贤明的郡侯治下,偏偏“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由此不难体味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之情。
 [3074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2 

在嬉笑怒骂的外表下,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在流血!可以说,他的希望、他的失望都在这一部稗官之中!
 [3075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3 

《西游记》成功了!当时、后世的无数读者皆以一种惊异的目光审视着这部不可多得的奇书。
 [307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4 

他们都在用心灵去体味,去感知,试图与创作者寻求一种心灵的交流、撞击,于是对《西游记》的主旨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解说
 [3077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4 

明代人认为作品的主题是收束放纵之心
 [307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4 

清代人认为是阐扬金丹之道
 [3079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4 

今天人认为是“安天医国”、“诛奸尚贤”
 [3080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5 

从百回本《西游记》问世以来,这种尝试就没有停止过。
 [308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5 

其实,不同时代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标准,怀着“六经注我”的不同目的,去解读它。
 [308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6 

而《西游记》作为一部经典,它的蕴涵永远也不会被穷尽!
 [3083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6 

百回本《西游记》的成书年代算起来大约在明嘉靖、万历年间,而这一时期,崇道风气极盛。
 [3084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7 

据《明史》记载:邵元节、陶仲文等道流因献秘方有功,位极人臣,权倾一时。
 [3085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7 

嘉靖帝佞道的直接后果是举国若狂,炼丹讨药,刮起了自上而下的“长生不老”风。
 [308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8 

《西游记》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说隐含着对明世宗的批判再嘲讽。
 [3087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8 

但它的批判矛头指向的是整个宗教神灵世界,因为这个虚幻的彼岸世界正是现实社会的倒影、折光。
 [3088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8 

所以,他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其实是一样的,可以说讽刺了佛也揶揄了道,表面上儒释道三教思想都有(所谓“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材,我保你江山永固”),他的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儒者,所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才会不时地闪烁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3089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09 

百回本《西游记》问世之后,很快风行一时,因为这种“驾刃游虚”“向壁虚构”的创作方法,获得了读者的极大认同。接下来,出现不少《西游记》的续书。
 [3090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6 03:10 

当然这所谓续书又分几种情形:一种是模仿《西游记》笔法,选择相似的题材,偶尔借用一下前书的人物,如《南游记》、《东游记》,从书名就可以知道是模仿前者,另外孙悟空、观音等形象也在里面出现。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19612026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