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2161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0 

吴承恩这首诗
从回顾“绝地天通”以来的历史入手,道出了人类与“群怪”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无论是黄帝的铸镜,还是夏禹的铸鼎,目的都是为了识别自然界的异物,以保障人类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所以对“有害”于人类的妖物,势必要采取斩除的态度
 [2162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1 

但另一方面
自然之物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前提,人是绝对不能将自然界的“怪物”一概斩尽杀绝的,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四方民物俱昭融”。  
 [2163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1 

体现在《禹鼎志》
《二郎搜山图歌》中的对于人类和物怪建立起各得其所、互不相扰关系的精辟见解,与《西游记》的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2164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2 

因此
尽管吴承恩作《西游记》之事尚不能最后认定,但从他的爱好、性格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考察,我们相信,能够撰写《禹鼎志》、《二郎搜山图歌》的吴承恩,是完全可能写出《西游记》来的。
 [2165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3 

作为《西游记》的原型
玄奘孤征万里,历十七载,经五十馀国,西行取经,堪称宗教史上的壮举。
 [2166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4 

但作者关心的
显然不是佛经本身的价值,而是取经这一“寻求异域之书,究其情事”行为所蘊含的意义。
 [2167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4 

《西游记》
通过对取经历程长卷式的渲染,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眼界。
 [2168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6 

《大唐西域记》
写其艰险情形道:“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纵妖祟,群盗横行,杀害为务”,“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
 [2169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7 

从艺术上看
为了表现取经的艰苦,《西游记》固然采用了胡适所揭示的“用奇异动人的神话来代替平常的事实”的手法:“沙漠上光线屈折所成的幻影渐渐的成了真妖怪了,沙漠的风沙渐渐的成了黄风大王的怪风和罗刹女的铁扇风了,沙漠里四日五夜的枯焦渐渐的成了周围八百里的火焰山了,烈日炎风的沙河渐渐的又成了八百里‘鹅毛飘不起’的流沙河了……”
 [2170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38 

但从神怪小说的发展历程着眼
《西游记》的真正贡献在于,它第一次运用长篇白话小说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出极为广阔的大自然奇幻疆域,集中描画了由生活在其中的形形色色动物和植物幻化成的“妖怪”,并且让怪中之怪、妖中之妖的孙悟空,充当了居于全书支配地位的主角。
 [2171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0 

西游
这种结构的方式,既是构建长篇神怪小说的需要,也是表达作者独特的天道观和神怪观的需要。
 [2172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2 

《西游记》的开卷诗
精要地道出了作者的天道观: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濛,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2173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2 

小说紧接着又引《易》曰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及顺承天。”
 [2174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3 

引《历》曰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
 [2175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3 

明晰地道出了作者
关于天地生人、生兽、生禽的天、地、人三才定位,万物并育的观念。
 [2176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4 

乾隆年间张书绅《新说西游记》
回后总评曰:“《西游记》开卷却从天地阴阳、三才四象写起,自‘无’以至于‘有’,轻轻落在东胜神洲,一层一层,自然而然,并不假半点涂染,妙想天开,来龙不可以万计矣。”虽是从章法着眼,却点出了个中的要义。
 [2177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4 

乾隆年间张书绅《新说西游记》
回后总评曰:“《西游记》开卷却从天地阴阳、三才四象写起,自‘无’以至于‘有’,轻轻落在东胜神洲,一层一层,自然而然,并不假半点涂染,妙想天开,来龙不可以万计矣。”虽是从章法着眼,却点出了个中的要义。
 [2178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5 

小说首先展现了
“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的美好环境:“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2179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6 

在这山顶之上
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全,四肢皆备。便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2180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6 

正是这毓秀钟灵的美妙环境
方得以孕育出通灵石猴,这是古老神怪小说关于人与自然之物相感相通精神最集中的体现,也是对神秘的覆载群生的大自然最美好的颂歌。
 [2181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9 

妥善处理人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
是神怪小说历久不衰的核心主题,《西游记》也不例外。
 [2182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49 

小说对自然界
的细腻观察和出色描写,向为读者所称道。
 [2183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0 

它既写了优美的山水胜景
如“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的水帘洞,“金光万道,瑞气千条”的五台山,“岩前草秀,岭上梅香”的万寿山,皆是婀娜多姿,充满生机,是人和千万生物栖息繁衍的最佳场所
 [218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0 

它又写了许多恶山恶水
如“却有八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的火焰山,“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流沙河,则是大自然对于人类、同时也是对于一切生物生存空间的限制和留难。
 [2185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1 

还有那
“夹道柔烟乱,漫山翠盖张,密密槎槎初发叶,攀攀扯扯正芬芳,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绿云茫”的荆棘岭,从自然生态的角度看,本来是差堪称为优美环境的,但“荆棘蓬攀八百里”的过分繁茂,只有蛇虫可伏地而行,而对人的旅行则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于是就转化为一种“有害”的存在。
 [2186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1 

这也充分证明
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总不免渗入自己的意向和价值观,从而将人的规定性融入自然界中。
 [2187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2 

这种关于自然环境“优”、“劣”判断的相对性
在稀柿衕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典型:这山径过有八百里,满山尽是柿果。古云:柿子有七绝:一,益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枝叶肥大,故名七绝山。我这敝处地阔人稀,那深山亘古无人走到,每年家熟烂柿子落在路上,将一条夹石胡衕,尽皆填满,又被雨露雪霜,经霉过夏,作成一路污秽,这方人家呼为稀柿衕。但一西风,有一股秽气,就是淘东圊也不似这般恶臭。 
 [2188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3 

柿子本是极好的果品
八百里满山尽挂金色的柿果,亦可算得上是极好的景致,但听凭柿树自生自长,不加管理,熟烂了的柿子无人采摘,落在地上任其堆积腐烂,遂成了环境污染之源,便朝着反面转化了。
 [2189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5 

对于美好的环境
《西游记》是主张认真加以爱护的。
 [2190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5 01:56 

但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人类的种种行为,尤其是那互相残杀的战争,却总是给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破坏。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46841430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