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444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离开花果山去降黄袍怪,悟空要赶忙跳进东海洗个澡,原因是“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师父是个爱干净的,恐怕嫌我。”
 [4442楼]  作者:倒刺在深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这位太白金星不仅救了唐僧一命,而且还给其鼓劲,告诉他"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抱怨经"。

 [4443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看来观音菩萨曾将寻找取经人的情况向天庭进行过禀报,否则,太白金星怎么会知道前面自有徒弟相助。

 [4444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西游记的唐僧绝不等於真正的唐僧。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45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由于是文职人员,太白金星所能提供的帮助不过是传递情报,毕竟他对西方情况熟悉。

 [4446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同样,猪八戒与沙和尚第一次见到观音菩萨都首先强调自己不是“妖邪”,是天神获罪遭贬,不得已靠吃人度日,深深地流露出为妖的痛苦,所以才能够顺利接受菩萨训诫,皈依佛门,走上自新之路,寻求正果,与九天神佛重新站到了一条战线。
 [4447楼]  作者:倒刺在深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0 

比如在车迟国和狮驼岭,都是他事先通风报信,给孙悟空一个准备的机会。

 [444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碗子山波月洞的黄袍怪,本是天上神将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为了却与披香殿侍香玉女的情缘,私下凡尘,便成了彻头彻尾的妖魔。
 [4449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真正的唐僧不但是学问好,而且非常有毅力及勇气。他遇到困难,他不害怕不退缩,一心一意的取得真经。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50楼]  作者:倒刺在深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效果如何故且不论,这种好意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445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神与魔之间这种角色的相互转化已暗示了“魔由心生”。
 [4452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如果按照天庭那种人浮于事的办事风格,太白金星完全可以不管这些事情,等孙悟空找上门来求助时,再出面不迟。

 [4453楼]  作者:倒刺在深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可见他帮助唐僧师徒是真心实意的,固然是职责所在,但也有个人热心、负责的成分。

 [4454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1 

在西游记当中的唐三藏,他遇到困难就胆小如鼠、个性儒弱,甚至从马上摔下来。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55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不象观音那样,表面上对取经事业大力支持,背后则经常弄些手脚,不是联合其他神仙戏弄一下唐僧师徒,就是弄些妖怪来为难他们

 [4456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当初唐僧初出长安至法门寺,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宗旨,上西天取经的原由。
 [4457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西游记取经这一个小小的集团,其实代表的就是一个王国。唐三藏代表的胆小、儒弱、不明是非、不辨忠奸的昏君。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58楼]  作者:倒刺在深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也不象太上老君,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推三拖四,还放纵手下的童子、坐骑屡屡到下界为妖。给取经事业制造了很多障碍。

 [4459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4460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西游记的主题其实就是修心,因为这一趟到西方取经的过程,不就正象徵著我们人类不断地修正自己个性缺点的过程吗?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61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4462楼]  作者:一代天骄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2 

故事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妖魔鬼怪,其实也就是人类各种欲念的化身。贪婪、懒惰、软弱、甚至愚昧,其实都是人类一直需要修正的一些特质。


※※※※※※

欢迎光临: 一代天骄
 [4463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值得一提的是,太白金星两次通风报信,采用的方式却各不相同,作者写得颇有风趣。
 [4464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魔”字的梵文本义即有“扰乱”、“障碍”之意。
 [4465楼]  作者:恒温37度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在车迟国是采取托梦的形式,事先告诉孙悟空到来的消息,以安慰那些受苦受难的僧人们。
 [4466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孙悟空知道这一情况,自然比较高兴,因为这是"替老孙传名"。
   
 [4467楼]  作者:英雄公主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西行除魔见佛在某种程度上即意味着除却心头之魔,是修心的过程。所以孙悟空才会提醒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4468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3 

更为精彩的是在狮驼岭。这一次太白金星全然没摆天庭重臣的臭架子,而是进行了一场十分风趣的化装表演,不乏幽默感。
 [4469楼]  作者:我是鱼乐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4 

按说给唐僧师徒通风报信,老老实实告诉他们,前面有什么妖魔就行了,但这位老先生偏偏不这样,而是想玩点小花样,藏头露脸的,非要和孙悟空斗上一番口舌才肯露出真面目。
 [4470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7 00:54 

小说也多次使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对祛除心中之魔作了暗示。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31171035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