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931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8 

正是在这一点上的趋同
心学与佛学产生了同构。
 [93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9 

显而易见
心学与禅宗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和旨趣,即以心性为基点,凸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对人性完美的追求。
 [933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0 

成佛也好,成圣也好
都无外乎这个目的。
 [934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0 

《西游记》的作者
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不受到当时“心学横流”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
 [935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1 

实际上
在《西游记》的具体描写中,字里行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就是这种佛化的心学精神。
 [936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2 

李卓吾评点《西游记》时
在第一回猴王寻找到菩提祖师的住处“灵台方寸山”处,夹批“灵台方寸,心也”,又旁批“一部《西游》,此是宗旨”。夹批“斜月三星洞”,说“‘斜月’象一勾,‘三星’象三点,也是心。言学仙不在远,只在此心。”
 [937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2 

第十三回在唐僧说
“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处,旁批“宗旨”二字,并在回批中说,“一部《西游记》只是如此。”
 [938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3 

李卓吾的这些评点
揭示了小说的“宗旨”在“心”字。
 [939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4 

陈元之在为华阳洞天主人校本《西游记》
所作的序中引其所见“旧叙”说:“魔以心生,亦以心摄。是故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即心无可摄。”
 [940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5 

“心生”、“心摄”的说法
是很深刻的见解;
 [94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5 

最后的“心无可摄”
便是“明心见性,自度成佛”的境界。
 [94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6 

《西游记》
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马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

死靡他,盖力求放心之谓,非浪作也。

 [943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6 

《西游记》
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马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

死靡他,盖力求放心之谓,非浪作也。

 [944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7 

无论是李蛰
的“宗旨”在于“心”,还是陈元之的“心生”、“心摄”,或是谢肇制的“力求放心”,都说明了《西游记》的作者是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的,是想通过取经的故事来宣扬佛化的心学。
 [945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7 

三教归一
一归何处?
 [946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8 

这个“一”
就是心性论。
 [947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9 

佛学讲的是
“明心见性”,心学讲的实际上也是“明心见性”;
 [94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59 

佛学是“明心见性”而成佛
心学是“明心见性”而成圣,都是强调人的圆满与价值。
 [949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0 

因此
对“明心见性”的宣扬就是《西游记》心学的主题,也是它的佛学的主题。
 [950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0 

《西游记》的明心见性
首先表现在对心性的体认上。
 [951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1 

佛教
认为自性即佛,心本体的自性或本性就是佛性
 [95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2 

《华严经》
说“心、佛及众生‘三无差别”。
 [953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3 

《华严经》
说“心、佛及众生‘三无差别”。
 [95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3 

心学家也强调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言,心外无义”。
 [955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3 

对心性的体认
是心学与佛学的共同点。
 [956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4 

《西游记》
全书的三部分“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西行取经”,实  际上隐喻了放心,定心和修心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心性的体认过程。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957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5 

大闹天宫时
孙悟空是“心何足”,“意未宁”;被压在  五行山下时,孙悟空是“定心猿”;西行取经时,孙悟空是“心猿归  正”。
 [95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5 

处处离不开一个心字
处处在写一个心字。
 [959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6 

在西天取经的
 过程中,作者还让孙悟空经常直接宣讲“明心见性”的主张。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960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3:06 

第二十四回
唐僧 问何时可到西天雷音寺,孙悟空说:“只要你见性  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72470283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