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5581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8 

后来悟净渐渐疏远唐僧。唐僧曾忧虑取不到真经,八戒附合,沙僧呵斥二师兄:“莫胡谈!只管跟着大哥走”,暗含对师父信念动摇的责备(第八十回)
 [5582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8 

说完一段故事再吟几句诗,所以叫诗话。
 [5583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8 

到第九十四回更是“只凭大哥主张”。敢于得罪师父不是轻举妄动,沙和尚此时已确知:悟空护法是佛祖旨意
 [5584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9 

实际上是利用玄樊取经的史实,重新编写了一个神仙斗法的故事,充满艺人丰富的想象。
 [5585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9 

唯神通广大的大圣能解除去西天路上的千难万险;唐僧不满也影响不到他的前程了。
 [5586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9 

吴承恩是书场上的常客。受到这本书许多启发。
 [5587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9 

唯神通广大的大圣能解除去西天路上的千难万险;唐僧不满也影响不到他的前程了。
 [5588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29 

实证明了沙僧的精明。

 [5589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0 

该书中孙行者对唐僧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特来助你去西天取经。”读者一眼就可感受到,这句话与吴承恩所创作的《西游记》是那样的贴近,二者之间的继承、改造的关系
 [5590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0 

一眼就可分辨出来。说明吴承恩受书场艺人的影响之深。吴承恩旁求曲致,自然还要听淮安父老乡亲讲神话故
 [5591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1 

吴承恩读书的范围十分广阔,这是他为创作《西游记》,必需要具备的知识储备。
 [5592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1 

他除了要阅读科举书籍四书五经外,还要阅读神话放事、历史掌故、诗词戏曲、棋普茶经、传奇小说,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肚子里装满了野言稗史。
 [5593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2 

他广博的学识全应用到创作中去了,就拿围棋来说,《西游记》中有过多处描写。
 [5594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2 

 沙僧、八戒的动作线时有交织。
 [5595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2 

第二十六回中,有这样一段: 那行者看不尽仙景,径入蓬莱。正然走处。见白云洞外,松阴之下,有三个老儿围棋:观局者是寿星,对局者是福星、禄星。行者上前叫道:“老弟们,作揖了。”那三星见了.拂退棋枰,回礼道:“大圣何来”?
 [5596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3 

福禄寿三位神仙竟然是三个棋迷!如诗如画的仙境更加妙趣横生了,他对知识的应用就是这样出神入化。
 [5597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3 

吴承恩一方面要读四书五经,另一方面又对科举考试大加嘲笑。
 [5598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4 

有年冬天,吴承恩住在南京青溪河旁。他的老友朱祠曹住在河对面。晚上大雪纷飞。吴承恩面对一片银白的世界,烹茶温酒.邀请朱祠曹来聚会。谁知朱祠曹正在诵读经书.根本没空来与他饮酒作乐。吴承恩,因此写了一首长诗《金陵客窗对雪戏柬朱祠曹》: 我梦倒骑银龙甲,夜半乘雪上天阙。
 [5599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4 

朱祠曹在雪窗映读,刻苦努力,这本身该大加赞扬的,可吴承恩却在嘲笑他的读声,就像饿的半死的冻鸦在哀鸣。可见吴承恩不是为了科举而读书,而是为了创作《西游记》而读书。这实在是科举的不幸——少了一个才华盖世的状元;但这又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多了一部万古流芳的巨著。
 [5600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4 

朱祠曹在雪窗映读,刻苦努力,这本身该大加赞扬的,可吴承恩却在嘲笑他的读声,就像饿的半死的冻鸦在哀鸣。
 [5601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5 

可见吴承恩不是为了科举而读书,而是为了创作《西游记》而读书。
 [5602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5 

这实在是科举的不幸——少了一个才华盖世的状元;但这又是中国文学的大幸——多了一部万古流芳的巨著。
 [5603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6 

吴承恩为了创作《西游记》,除了伏案写作外,外出考察是他获取资料的重要手段。
 [5604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6 

他首先要考察的地方是云台山,也就是今日的连云港。不过在明代,云台山是岛屿,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被称为海上神山。
 [5605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7 

云台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吴承恩考察的传说,其中有一段: 从这天起,吴承恩天天到蔷薇峰,山上山下,洞里洞外.走走看看,看看想想。以后他就动笔写书,把蔷薇峰当作孙猴子老家。
 [5606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7 

那山,满山花果,吴承恩就叫它花果山;这洞,门挂着水帘子,吴承恩就叫它水帘洞。头开得好,下边他就好写了。不久,就把一部《西游记》撰写出来了。
 [5607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8 

当然民问传说不是史书。可信可不信,但也无风不起浪,有事实才有影子。
 [5608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8 

比如云台山的山门前立着一只石猴。这石猴至今还在。
 [5609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8 

吴承恩笔下的猕猴王也是一只石猴。又如《大唐取经诗话》中孙悟空对唐僧说的那句话中有“花果山紫云洞”之称,可<西游记》中却改为“花果山水帘洞”。
 [5610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9 

这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巧合,应该是吴承恩实地考察的收获,否则就不可能那么多相符合的地方。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436768054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