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1711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3 23:56 

古人认为
人的思想意识是从心中产生的
 [171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3 23:57 

心之官则思
心就是思想意识活动的代称,故它多变,虚幻而难以把握。
 [1713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3 23:58 

在山水描写中
吸收了古代山水诗的营养。由于《西游记》中的山水多与佛、道二教的人士有关,这些不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的布道之所。
 [1714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3 23:59 

孙悟空
善于七十二般变化,他的性格乖戾多变,具有无拘无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1715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0 

作者也就把这些山水作为自己说“教”的“圣坛”
小说中山水就多少带上了佛道之气,就使得描写的语言有了玄言的成份。在玄言诗以及山水体道观念的影响下,作品中的山水描写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具有中国山水诗所特有的时空观念。
 [171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0 

同时
孙悟空又集兽性、人性、神性为一体,充满了虚幻色彩。
 [1717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1 

高不高,顶上接云霄
深不深,涧中如地府。”既有观看山顶的仰视又有由山脚看水涧的俯察。
 [1718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1 

孙悟空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以一个“心”字来囊括其特征在此最为恰当。
 [1719楼]  作者:静夜微阑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2 

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急
此中有尖峰之仰视,有陡涧之俯瞰。同时,作者又对此山水前后左右的松、石、兽、禽等作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仰视这一角度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山之高峻;俯视则为了强调水之险恶。
 [1720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2 

心猿
也寓示着孙悟空对心的追求历程。
 [1721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3 

最初
他追求的是道心,其直接目的十分简单,就是为了求得长生之道。
 [1722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3 

故他跋山涉水
最后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寻得心之所在并在菩提老祖的教诲下悟道。
 [1723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4 

此后
他受了招安上了天庭,这又寓示着他在儒教世界中入世的开始,后虽被授予“齐天大圣”的称号,其实依旧是有名无实,最后以其大闹天宫遭到镇压宣告了他走儒家入世之路的彻底失败
 [172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4 

然后才有了此后的心猿归正
走上了向佛求心的道路,一路上除妖降魔,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完成了在释门中对心的追求。
 [1725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5 

而我们知道
王阳明在他的求学历程中有过著名的“为学三变”,在他的心学形成体系之前他曾经学过佛悟过道,也曾有过亭前格竹研学程朱理义的经历
 [1726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5 

生长在山中的各种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语言绘声绘色,万象罗会,而且按照上下左右的空问顺序排列,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这种描写方式虽有山水诗描写方式之短:即上句写山,下句写水的固定模式,但更有山水诗构图之长:即所描写的语言境界不受具体的时问和固定的视点限制。朝夕之间的风云变化,阴阳开合,天地之际的山川景物,草木虫鱼,均被作者组织成一个顺应自然之道的和谐的境界,构成作者心灵中的宇宙空间
 [1727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5 

二者相较
真是文化史上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偶合现象。
 [1728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6 

孙悟空这一文学形象
让我想起明代后期一个心学代表人物李贽
 [1729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7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
个性解放的时代叛逆者,李贽继承了王阳明的良知之论而改造为童心说.
 [1730楼]  作者:文殊天尊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7 

摒弃了王学的道德色彩
披上了极度人性的外衣。
 [173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7 

李贽所说的“童心”
是指未被“耳闻目见”所蒙蔽的心,是一种未被道德伦理思想侵蚀过的心,是一种天真纯朴的先天存在的精神状态,
 [1732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8 

夫童心者
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1733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8 

在李贽看来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173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9 

而《西游记》
这一点上与李贽的“童心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735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09 

李贽所言的童心
真人无疑在孙悟空身上得以了最好的体现。
 [173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10 

孙悟空
为天地孕育,生来便具有“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精神,有着个性解放的追求
 [1737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10 

孙悟空超出于三界之外
无拘无束,言语肆无忌惮,并且疾恶如仇,敢作敢为
 [1738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11 

这不仅
是王阳明所激赏的“知行合一”,也是李贽“童心说”所谓的真性情的本色所在。
 [1739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12 

在《西游记》
这个儒释道并存的文学世界里,儒释道三教各自有着对“心”的追求。
 [1740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4 00:13 

儒为存心养性
道为修心炼性;佛为明心见性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36899375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