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其中孙悟空的形象 更包含了作者在社会与人生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 |
特别是其中孙悟空的形象 更包含了作者在社会与人生多重文化背景下的探索与追求 |
正是因为有这种多重文化意义的存在 引发了人们对孙悟空形象认识和评价上的分歧与论争 |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孙悟空形象 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即从文本的实际出发,既要联系作者所处时代的文化特质,亦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人类普遍精神的高度等方面来全面认识这一形象,从而挖掘《西游记》的内在文学价值 |
要正确把握孙悟空形象的深层意蕴 首先应该弄清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本来意图 |
由于吴承恩《西游记》 的祖本《西游记平话》已佚,我们很难确定《西游记》中哪些是前人的创造,哪些是吴承恩的手笔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就是:在《西游记平话》中“孙吾空”取经功成,被授予的佛号是“大力王菩萨”,这在《朴通事谚解》的有关注文中有着明确记载 |
这是吴承恩对《西游记平话》 最微小却又是最重大的改动,显然与他塑造这个形象的意图有关 |
实际上 吴承恩正是以“斗战胜”这个佛号,来概括孙悟空的形象实质,把孙悟空塑造成了封建时代的斗士形象 |
作品的实际也正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品中的孙悟空,处处闪耀着斗士的风采,表现着斗士的品德和才能 |
“斗士”并不是孙悟空形象的全部特征 如果联系明代后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氛围,这一形象的塑造及其与唐僧形象的对比,与宋明儒学“事德”与“事功”的思想论争有着密切关系,表达了作者对旧的人格理想的批判和对新的人格理想的追求 |
其最主要的特点 就在于具有坚定的取经信念,但在取经的具体实践中,却表现为百无一能 |
取经遇到了困难,他也是束手无策 毫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妖怪捉住时,他除了乞哀告怜,就只会哭 |
这种个性集中到一点 即表现为道德境界的崇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匮乏 |
但是从早期儒家的有关论述中不难看出 他们仅仅是轻视功利,但并不绝对地反对功利 |
他虽然十分强调“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那是因为“忘义而恂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 |
可是待到程朱理学兴起 则把道与义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把事德和事功完全对立起来 |
如果说唐僧仅仅是取经集团的精神领袖的话 那么,取经集团真正的主心骨却是孙悟空 |
且不说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怪 甚至取经集团内部不少思想问题,包括唐僧的思乡畏难情绪、八戒的自私动摇,都是在悟空的帮助之下才得以克服 |
唐僧虽然对《心经》“颠倒也念得来” 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每听说有妖怪,就吓得坐不稳马鞍,转而不得不承认悟空得到了《心经》的“真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