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5611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39 

吴承恩也曾游览过镇江金山寺。
 [5612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0 

金山的山壁上有一个大石洞,幽暗深遂。洞里立着一座石头和尚像,好像要朝暗处躲去。这就是法海和尚
 [5613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0 

《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吴承恩站在山头。极目浩瀚的江流,构思《西游记》里的故事,咏出一首七律《金山寺》:
 [5614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1 

吴承恩去茅山游览,那纯粹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神话知识,了解道教的情况。
 [5615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1 

茅山在江苏句容县,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四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第一福地。乾隆《句容县志》记载: 初名句曲。山形如已.故以句曲名,又名已山。西汉茅氏兄弟三人自咸阳来,得道于此,遂名茅山。耸三峰,三君往乘白鹄,各集一峰,爰有大茅、中茅、小茅之别。
 [5616楼]  作者:零落晨星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1 

吴承恩在茅山游览,写下一首《句曲》 紫云朵朵像芙蓉。 直上青天度远峰。 知是茅君骑虎过。 石坛风亚万株松。
 [5617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2 

《西游记》中许多故事,都是吴承恩时代重大政治事件的反映。
 [5618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3 

第四十四回: 道士用手指定那沙滩上僧人说:“他做的是我家生活.恐他躲懒.我们去点他一卯就来。”行者笑道:“道长差了,僧道之辈都是出家人,为何他替我们做法,伏我们点卯?”道士云:“你不知道。因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偿。
 [5619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3 

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我师父一到。呼雨唤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恼了朝延,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我家做活,就当小厮一般。……”
 [5620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4 

吴承恩有《西山》一诗:“信马游春山,山回得兰若……”西山指钵池山.在淮安西北二十里。兰若指景会禅寺。座落在钵池山口,华灯宝座,金碧辉煌。
 [5621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4 

嘉靖年间该寺被倭寇焚毁。吴承恩曾写诗募捐,帮着修复山庙。诗中写着:“虽非浪花费,过手归虚空。向佛少结缘,万代不磨灭。”这反映出他的爱国心。
 [5622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5 

吴承恩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双眼始终注视着社会的动态,并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反映。这才使他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623楼]  作者:举报监督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5 

 [5624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5 

吴承恩专心写作,不受科举名利的诱惑,是他成才的最大特点,即使三位好友高官厚爵,仍然动摇不了他全力创作的决心。
 [5625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6 

当然。他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纯而又纯的人。
 [5626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6 

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必需参加各种科举考试,但是他的心胸已被《两游记》所占满,思维总是通向四个和尚奔向西天的道路,这就使他不可能倾注全部力量去迎战科举。而遭到不断败北。
 [5627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7 

然而他又无怨无悔,眼睁睁看着三位好友登上金銮殿,这又从反面激励他。不完成《西游记》誓不罢休。
 [5628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7 

好友的劝告也不能使他回头。吴承恩的写作就是这样艰难地向前推进。
 [5629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8 

淮安知府葛本是吴承恩的恩师。葛本死后,吴承恩写了一篇祭文,有这样一段:“承恩淮海之竖儒也,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而公顾辱知之,泥涂困穷,笑骂沓至,而公之信仆,甚于仆之自信也。”这一段正是吴承恩写作生活,生动而具体的描写。“
 [5630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8 

泥涂困穷”是他自己的处境,“笑骂沓至”是世俗的反应。但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太可贵了!
 [5631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9 

就在吴承恩十七岁时,嘉靖皇帝开始执政,立即推行扫灭佛教,推崇道教的做法。这位皇帝为什么这样做呢?
 [5632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49 

嘉靖皇帝的父亲是兴献王。兴献王信奉道教,所以嘉靖皇帝从幼年起就生活在崇信道教的氛围中,指望各路仙人保佑自己。他登上皇位后,道士们在皇宫进出自由,搞什么长生不老的把戏。
 [5633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0 

嘉靖皇帝决心把道教提高为全国唯一的宗教。所以向佛教开刀,推倒佛像,让和尚尼姑当奴隶。
 [5634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1 

请看下面他的所作所为: 嘉靖皇帝在嘉靖五年命道士邵元节为真人。嘉靖十五年春正月加致一真人邵元节道号,赐玉带官服。五月除禁中佛殿,毁佛像,佛骨、佛牙诸物。十二月以皇嗣生,给邵元节记功,加授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嘉靖十六年敕,听僧徒还俗,禁修茸寺院,及私自剃度为僧。嘉靖十八年授陶文仲神霄,保国宣教高士。扈驾南巡承天。嘉靖二十二年下令毁大慈恩寺
 [5635楼]  作者:日月星舞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1 

这不过是嘉靖皇帝崇道灭佛的点滴,但也可看出当时社会现实之一斑。
 [5636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2 

偏偏嘉靖皇帝在位时间很长:四十五年!这漫长岁月,正是吴承恩十七岁到六十一岁之间,是多么保贵的年华,能够创造事业的生命全部占去了,这就是说,嘉靖皇帝在位的时间,正是吴承恩写作《西游记》的时间。
 [5637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2 

嘉靖皇帝在灭佛,吴承恩在颂佛。这就必然使吴承恩身处险境。
 [5638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3 

怎能与皇帝唱反调呢?别说什么荣华富贵,恐怕连脑袋都难保住。 吴承恩的写作显然带有某种秘密的性质,这正是他诗文集中。
 [5639楼]  作者:晴空落英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3 

找不到关于《西游记》创作的记载的原因。只要嘉靖皇帝还有一口气,《两游记》就不可能问世。吴承恩成才之路曲折艰难,与此大有关系。
 [5640楼]  作者:阳光下的灵魂  发表时间: 2007/08/07 15:53 

嘉靖皇帝逝世于公元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两游记》终于有出头之日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35922956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