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5101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18 

中国文学史上,对文学教化功能的强调一直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宋代理学勃兴之后,对文学“载道”功能的格外强调,大大限制了文学创造的幻想性和主体情趣的抒写。
 [510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18 

明中叶以后,随着进步哲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又获得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政治道德文化上的各种陈腐规范和风格被打破。
 [510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18 

文人们对生活开始有一种娱世乐生的潇洒心态。
 [5104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19 

明万历以后,文人喜笑爱乐已渐成风气,如徐渭,史传他“诙谐谑浪,颇溺滑稽传”。
 [5105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19 

其他如汤显祖、冯梦龙、张岱等皆好戏谑。
 [5106楼]  作者:学会省略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0 

唐僧师徒取经本来就不容易,还放纵自己的童子去制造麻烦,这不是一位教主应该做的,正如孙悟空所说的:"纵放家属为邪,该问个钤属不严的罪名。"
 [5107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0 

一时间文人雅士之间调笑逗乐,几至肆无忌惮,较之魏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510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1 

这无疑是对森严封建礼教和虚伪的价值观念的嘲弄和逆动,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从矛盾而无望的世界中暂得一时快慰和一丝解脱的愿望。
 [5109楼]  作者:学会省略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1 

同样,坐骑青牛的私自下凡,太上老君也有管教不严的责任。
   
 [511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1 

斯风日盛,明代文士开始讲求“趣味”,“意兴”等,积极寻求文学的审美情趣和愉悦。
 [5111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1 

于是以往那种古板拘陋,传经布道式的贫瘠模式差不多被一扫而光,谐谑睿智也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风格之一。
 [511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2 

比如寓言笑话方面,当时的创作就颇为繁荣,出现了众多文人辑撰的笑话集,象赵南星的《笑赞》,冯梦龙的《古今谭概》、《笑府》,刘元卿的《应谐录》等。
 [511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2 

戏剧创作中的诙谐幽默则更为常见:徐谓的《歌代啸》,嘻笑怒骂,调侃讽刺可称一绝
 [5114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3 

汤显祖的《牡丹亭》之《闺塾》一出,迂腐冬烘的塾师陈最良形象,其荒谬言行可丑可笑;其他如吴炳的《疗妒羹》、《绿牡丹》等更是出色的谑笑之剧。
 [5115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3 

诗文领域,俳谐之作也常杂其间,不胜枚举。所谓“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既是对《西游》文风的精当概括,也可说是当时文艺潮流的一大写照。
 [5116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3 

此种时代风尚自然也促成了吴承恩创作上的讲奇趣、尚愉悦的美学风格。
 [5117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4 

复杂的社会环境成了《西游记》中神魔世界的蓝本。
 [511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4 

人类的一切观念,甚至一切幻想都不能离开现实社会,从空创造出来。
 [5119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5 

伦理、宗教、政治、法律的思想固然如此,而人类所想象的神仙鬼怪也是一样。
 [512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5 

《西游记》一书谈仙说佛,语及恶魔毒怪。然其所描写的仙佛魔怪,也是受了中国社会现象的影响。
 [5121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5 

换言之,社会现象映入人类的脑髓之中。
 [5122楼]  作者:学会省略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5 

不仅不愿意主动提供帮助,就是孙悟空亲自到府上去求,太上老君也同样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512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5 

由幻想作用,反射出来,便成为仙佛魔怪。
 [5124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所以仙佛怎么样,魔怪怎么样,常随各国社会情况而不同,而吾人由于小说所描写的仙佛魔怪,亦可以知道各国的社会情况。
 [5125楼]  作者:学会省略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从孙悟空为救乌鸡国国王讨仙丹之事就可看出这一点。
 [5126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西游记》中小说中的小人物林林总总,或为从事渔猎农樵的[农业生产者、或为商贾贩运的商人、或为妖魔座下的马前卒子、或者是释道真君门下的小童,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就他们只是“一根挑不上筷子的小菜”而已,似乎也没有多少东西值得我们去注意。
 [5127楼]  作者:学会省略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起初,尽管孙悟空说明来意,但他还是很生硬地拒绝了。
 [512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殊不知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初期最缺少的就是这种痛了就会叫,苦了就会喊的俗人,能够表现普通世情的的小人物,多得自古以来存在于正史 或是前期“史话”中的类似于关老爷那刮骨疗伤不邹眉头的大人物,臂如《三国演义》。
 [5129楼]  作者:恒温37度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6 

后来之所以勉强给了一粒,也不是出于人道的考虑,而是担心孙悟空再次来偷。
 [513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7 13:27 

这些小人物,我们不能不注意他们被“生产”出来的年代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66559791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