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阅读起来较乏味的一部 |
为什么说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因唐僧原是金蝉子或者金蝉长老,后是三藏法师,中间相隔九世。 |
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那只是做为“陈光蕊、江流儿”唐僧出世的故事,还有九世的苦难没有计算在内。 |
我指的乏味特指故事的重复,大闹天宫之后,《西游记》的故事就是基本上就是换汤不换药了,今天白骨精,明天蜘蛛精,孙悟空要打唐僧不让,猪八戒搅和,沙僧支支吾吾,不过如此,没什么大的新意,如果往下写,一千回也能写出来. |
这九世,金禅子像金禅脱壳变身一样生存下来,这需要多大的机缘。 |
等到成为唐僧“金蝉脱壳化西涵”时,已变成凡胎肉眼,但骨子里品性良善仁厚,富有同情心。 |
为求取正果,信念坚定,对于权、财和女色的诱惑,丝毫不动心,“端是一个好和尚”。 |
这已很难很难了,猪八戒本是天蓬大元帅,投胎一次就变得窝囊了,要是投胎十次,可能就成肉食猪了。 |
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却比较棘手,即百回本《西游记》中所出现的大量道教术语及部分诗词是从哪里来的?小说的最后编定者为什么要在佛教故事中加进道教的教义?这位编定者莫非真是道士? |
.<西游记>中最好的一段就是<大闹天空>一章了,看得过瘾,让人领教了孙悟空的魅力. |
《西游记》第八回沙和尚道:“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 |
孙悟空是一个浪漫的反叛者,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童年人格。 |
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 |
但是,知识结构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身份,在明清之际三教合一思想盛行的时代,尤其是这样。 |
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这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后来就成了沙僧脖颈上戴的念珠了。 |
据说这串骷髅就是三藏法师的前身,唐僧之前金蝉子“九世为僧”,却被沙和尚“吃他九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元人《西游记》杂剧中都记载有这种说法。 |
翻阅道教史,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明代龙门派的柳华阳。如果最初还是由“华阳洞天主人”联想,再进一步细究他的思想,也会发现:柳华阳原是僧人,后拜伍冲虚为师,著有《金仙证论》、《慧命经》。他提倡仙佛合宗,曾以道释佛,以金丹释禅宗。 |
但是,在没有其它确证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如此轻率地下结论说柳华阳就是《西游记》的最后改定者。 |
唐僧肉没人吃到,唐僧之前的金蝉子“九世”之身却无一幸免,金蝉禅子成功的概率为10%。 |
相反,柳存仁等使用《西游记》中的道教术语来考证它与全真教的关系的推理 |
金蝉子是南海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原引送投胎的长老”,金蝉子首次投胎哪里《西游记》中语焉不详,但“转生东土”是事实,也许唐僧之前叫隋僧、晋僧、魏僧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