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操的《蒿里行》起 抨击战乱带来的灾患,历来是古典诗歌的强音之一,但在以“朴刀”、“杆棒”、“铁骑儿”为重头戏的通俗白话小说史上,只有《西游记》才称得上是第一部关注战争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作品。 |
从曹操的《蒿里行》起 抨击战乱带来的灾患,历来是古典诗歌的强音之一,但在以“朴刀”、“杆棒”、“铁骑儿”为重头戏的通俗白话小说史上,只有《西游记》才称得上是第一部关注战争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作品。 |
第二十八回写孙悟空重回花果山的情景道 按落云头,睁眼观看,那山上花草俱无,烟霞尽绝,峰岩倒塌,林树焦枯。你道怎么这等?只因他闹了天宫,拿上界去,此山被显圣二郎神率领那梅山七弟兄,放火烧坏了。这大圣倍加凄惨,有一篇《败山颓景》的古风为证: |
但是 处在花果山的位置上是受害者的孙悟空,转换了一个场合,也多有破坏自然环境的举动。 |
东华大帝君曾说 “树乃土木之灵,天滋地润”,万寿山五庄观的特产人参果,更是“天开地辟之灵根”,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方成熟,食之延年,有一种“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的脾气,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珍稀果品。 |
孙悟空因与猪八戒偷了人参果来吃 遭仙童的毁骂,一时性起,掣金箍棒往树上乱打,又运用推山移岭神力,将生命之源的树木一一推倒,造成大煞风景的后果。 |
幸得孙悟空知过能改 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以求活树之方,终于在观音处求得净瓶中的甘露水,将树医得依然青枝绿叶。 |
小说中的取经之路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条在广袤的范围内巡视督察生态平衡之路,而孙悟空所担负的,则是改造恶劣环境的责任。 |
他盗得芭蕉扇 “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扇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改善了八百里的生存环境,使“地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
他又使猪八戒拱开稀柿衕 “千年稀柿今朝净,七绝胡衕此日开”,都属于这种性质。 |
《西游记》 还认为,这种干预又应该是有限度的,还应当采取正确的方法。 |
但沙僧所提出的“学烧荒”的方法 却遭到务过农的猪八戒的反对:“烧荒的须在十来月,草蓑木枯,方好引火,如今正是蕃盛之时,怎好烧得!” |
构成大自然的 除了崇山峻岭、大江深渊等地理环境,还有那由形形色色的动植物组成的地球居民群体。 |
宋代张载在《西铭》中说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也与。” |
作者认为 人类应当以天地之体为体,以天地之性为性,人既然是天地的子女,就应该将世上的万民看作自己的同胞兄弟,将世上的万物都看作是人类的朋友。 |
人与万物相比 有许多长处:人有意志,万物则大多没有明晰的意志;人能言,万物则大多不能以确定的音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
因此 在处理与万物的关系的时候,人相对来说是处于主动的和支配的地位的 |
正因为如此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理所当然应该充当万物的代言人,去关心它们的利益。 |
如孙悟空重回花果山 群猴向他诉说被猎之苦道: |
大自然 的万物亦有其“正”、“邪”、“善”、“恶”的区别,如果不加区分,不加控制,任凭生物种群自然生长,任凭“邪”、“恶”的势力泛滥滋长,其结果是不堪收拾的。 |
孙悟空一路上剿除妖怪 既是为了扫除前进的障碍,又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生灵。 |
如红孩儿盘踞在号山火云洞 众山神都被弄得一个个衣不充身,食不充口,齐向孙悟空呼吁:“万望大圣为我等剿除此怪,拯救山上生灵。”他在通天河除金鱼怪,为的也是救陈家二童性命,“从此根除,永无伤害”。 |
《西游记》对于妖怪的处置之法 不赞成将妖怪斩尽杀绝,而要给它们以生路,有的甚至准许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这实际上是承认一切生物的都享有生存权利 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精神。 |
需要指出的是 在荆棘岭的故事中出场的草木之精,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