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1381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6 

他叙述的故事情节、展现的人物活动,几乎都在山水之间
 [138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6 

回复:吴承恩笔下的山水
吴承恩笔下的山水,具有奇异的美学特质。
 [138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7 

整部作品少见丽山秀水
整部作品少见丽山秀水,平坡缓流,映入眼帘的多为险山恶水、急川曲路
 [1384楼]  作者:是年之后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8 

取经途中
更是如此
 [1385楼]  作者:一是中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8 

平顶山
平顶山“巍巍峻岭,削削尖峰。弯环深涧下,孤峻陡崖边”;
 [1386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9 

钻头山
钻头山为“高不高,顶山接青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
 [1387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09 

回复:黑水河
黑水河“层层浓浪,迭迭浑波;层层浓浪翻乌漆,迭迭浑波卷黑油”
 [138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0 

回复:通天河
通天河“洋洋光浸日,浩浩影浮天
 [1389楼]  作者:离月出走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1 

这些哪一座不是
这些哪一座不是:“山高蔽日遮星斗,时逢妖兽与苍狼。草径迷漫难马行,怎得雷音见佛主”的大山
 [139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1 

哪一条不是
哪一条不是:“千层汹浪滚,万叠峻波颠。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茫然浑似海,一望更无边”的洪水?
 [1391楼]  作者:异曲同工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2 

作者对山水的描绘
作者对山水的描绘借鉴继承了汉赋的手法。
 [139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2 

如第89回对“豹头山”的描写
如第89回对“豹头山”的描写:“龙脉悠长,地形远大。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急。山前有瑶草铺茵,山后有奇花布锦。……埂头相接玉华州,万古千秋兴胜处。”
 [139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3 

其中对山水的描绘可谓面面俱到
其中对山水的描绘可谓面面俱到。从山前至山后,从山上到山下,从山石到水流,从松木到禽兽。
 [1394楼]  作者:异曲同工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4 

是啊,这样全方位的空间描绘

这样全方位的空间描绘,显示了作者对空间完整的追求。

 [1395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4 

再看第59回对“翠云山”的描写
再看第59回对“翠云山”的描写:“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清。”“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
 [1396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5 

回复:好!
苔藓更加翠绿、柔软,清新可人。猴子还忻在早晨尚未落下的月亮的影子上,鸟儿却对着朝阳高歌了,又是一个艳阳天,怡人心扉。这些静、动之景又都笼罩在淡淡烟霞之中,一个是夜晚的意象,一个是白天的景致。
 [1397楼]  作者:诗人思想家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6 

这组时间上早晚对比式的描写
这组时间上早晚对比式的描写正体现了对时间完整的追求,体现了散体赋所具有的在时空方面倾向于深宏博大,力求建立一个极富空间感和时间感的对象整体的艺术特色。
 [139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6 

回复:在此基础上
在此基础上,吴承恩对山水的描写也像散体赋家那样发挥着想象与夸张的才能,借助知识的底蕴和词采的铺陈,对时空两个方面的各个环节作了细密的描绘,使它与讲求对称、节奏、变化、夸张、繁富以及追求时空完整的图案有着相似的特征。
 [1399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7 

尤其是第59回里对翠云山芭蕉洞的描写
尤其是第59回里对翠云山芭蕉洞的描写,把个芭蕉洞描写得宛若一幅中西合璧的油画,在山水描写中体现出图案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140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8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这种描写特征正如刘勰所说:“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丽辞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故“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1401楼]  作者:有主的人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8 

古代山水诗的营养
作者在山水描写中吸收了古代山水诗的营养。
 [140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8 

由于《西游记》中的山水多与佛、道二教的人士有关,这些不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的布道之所。
 [1403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19 

说“教”的“圣坛”
作者也就把这些山水作为自己说“教”的“圣坛”。
 [1404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0 

小说中山水多少带上了佛道之气
小说中山水就多少带上了佛道之气,就使得描写的语言有了玄言的成份。
 [1405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0 

回复:中国山水诗所特有的时空观念
在玄言诗以及山水体道观念的影响下,作品中的山水描写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具有中国山水诗所特有的时空观念。
 [1406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1 

如第40回对钻头号山的描写
如第40回对钻头号山的描写:“高不高,顶上接云霄;深不深,涧中如地府。”
 [1407楼]  作者:异曲同工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2 

回复:呵呵
既有观看山顶的仰视又有由山脚看水涧的俯察。
 [1408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2 

再如第89回对豹头山的描写
再如第89回对豹头山的描写:“尖峰挺挺插天高,陡涧沉沉流水急。”
 [1409楼]  作者:诗人思想家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3 

非常精妙!

此中有尖峰之仰视,有陡涧之俯瞰。同时,作者又对此山水前后左右的松、石、兽、禽等作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仰视这一角度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山之高峻;俯视则为了强调水之险恶。

 [1410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8/02 11:24 

回复:另外
另外,作者还写了生长在山中的各种植物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语言绘声绘色,万象罗会,而且按照上下左右的空问顺序排列,形成了大全景式的构图。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7773094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