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901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0 

在九十三回中
师徒四人有一段关于孙悟空解得乌巢禅师《心经》的对话,最后唐僧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902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1 

唐僧认为孙悟空
对佛经的解是真解,这“无言语文字”的真解
 [903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1 

正是佛门禅宗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旨趣。不落言荃,是禅宗悟道的上乘。
 [904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2 

释迎牟尼佛祖
当年在灵山法会上拈一朵莲花示众,默然无语,唯独迎叶尊者深有领会地破颜微笑,开以心传心的先河。
 [905楼]  作者:女娲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2 

可见
孙悟空此时得到了“无言语文字”的真解,就是他在西行路上从多心到一心到无心的表现,也是他从顽空到真空到无空的表现。
 [90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6 

《西游记》有一个情节很能表现孙悟空的无心之境。
《盘丝洞七情迷本、灌垢泉八戒忘形》一回中,盘丝岭盘丝洞七个幻化为美女的蜘蛛精在灌垢泉边下水洗浴,猪八戒凡心未泯,观空乏力,被那“酥胸”、“玉体”、“香肩”和“风流穴”迷倒,见了妖精也不打杀,还要去跟人家一同洗澡,变作一条贴鱼,在美女的胸前和腿档里钻来钻去。
 [907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6 

面对色诱,只有孙悟空无动于衷
心如止水,不被迷惑,视女子如无物
 [90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7 

这种虚静之功和观空之力
非悟空(无空)不能为之。
 [909楼]  作者:帝俊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7 

佛家认为
磨难即功德,烦恼即菩提。
 [910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8 

孙悟空牢拴心猿
锁意马,以至心无挂碍,紧箍脱去,终于难满功成,云开月朗,得大自在
 [911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8 

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
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人类心灵最生动、完美的象征和表现。
 [912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9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它既不是取材于原始神话,也没有直接表现现实生活,在神幻的故事中和诙谐的笔墨外,是否蕴涵某种深意?对此,有林林总总的各种说法。
 [913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39 

幻中有趣
胡适就强调《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
 [91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0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认为“此书则实出于游戏”,“我们看了,但觉好玩”。
 [915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0 

幻中有真
用社会政治的观点来解读《西游记》,则有诸如人民斗争说,歌烦市民说,个性解放说,诛奸尚贤说,安王医国说等各种说法。
 [916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1 

这些说法此起彼伏
名目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强调幻中有真,只是对“真”的理解和界定不同。
 [917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1 

幻中有理
李卓吾在评本《西游记总批》中说,“游戏之中暗传密谛”。
 [918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1 

幻中有理
李卓吾在评本《西游记总批》中说,“游戏之中暗传密谛”。
 [919楼]  作者:哈奴曼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2 

谢肇制在《五杂姐》中说《西游记》
“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
 [920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2 

很多人都认为《西游记》
是一部“寓言”的作品,在神幻滑稽中蕴涵着哲理。
 [921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3 

这个哲理是什么?
说说看
 [922楼]  作者:罗摩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4 

就是在宋明两代
已经佛学化了的心学。

※※※※※※
唯实主义理论宣称主体可以在思维中精确的反映或再现世界,而不需要文化、语言和哲学的中介,所以我表现了对生命哲学的推崇,这种生命哲学置躯体及其力量,欲望和意志于存在和再现图式之上
 [923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4 

作者的创作意图十分清楚
即通过唐僧一行的形象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佛化的心学,宣扬佛教的“明心见性”、“自度成佛”。
 [924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5 

心学源于宋代理学
宋代理学是一种明显受到佛学影响的新儒学。
 [925楼]  作者:世尊湿婆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5 

佛教的心性学说
以及明心见性、真如本体的观念都为理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援佛人儒成为宋代一时风尚。
 [926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6 

心学思潮则兴起于南宋主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代表陆九渊
他主张“心即理”,以发明本心为为学宗旨,以明其本心为教育目的,以当机启悟为教学方式。
 [927楼]  作者:奎师那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6 

心学思潮
的进一步发展就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明代心学运动。
 [928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7 

王阳明
主张“心即性,性即理”。陆王二人把心性提高到突出位置,并以此为第一原理,强调“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就在本旨上与佛学的“三界唯心”的思想相似。
 [929楼]  作者:阿修罗女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7 

佛教禅学倡导
“明心见性”、“自求解脱”的精神实质
 [930楼]  作者:梵天大神  发表时间: 2007/08/01 02:48 

实际上
是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建构,是把人的本能提高到意识自由的层次,具有重要的人学价值。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397791385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