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荒原上的普罗米修斯(一个青年艺术... 下一主题:在烟雾中快乐并痛苦
 [1441楼]  作者:异曲同工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0 

老子和庄子论道都是以自然为核心的
于是自然便成为他们研究现实世界的物质依据,老子和庄子论道都是以自然为核心的。
 [1442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1 

庄子表述他的哲学观时
庄子表述他的哲学观时大量借自然物为喻,其中自然包括对山水的描写。
 [1443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1 

他提出自然界存在“地籁”与“天籁”说,为后世的山水审美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1444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5 

山水之美
因此此时“山水之美”没有被当作独立的表现题材的意识。
 [1445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6 

汉魏诗赋
汉魏诗赋也受此思想的影响,山水文学仍没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1446楼]  作者:一是中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6 

中国山水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
总的看,中国山水文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归自然,与造化冥合为一
 [1447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7 

后代作家们
后代作家们一改先前的偏颇思想,并形成了“寄情山水田园即与自然合一”的观念。
 [1448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7 

加上道教、佛教、玄言思想
加上道教、佛教、玄言思想和当时社会现实的联合作用,山水文学中的“自然”虽然表面上还是抽象的“道”,是哲学的理念,但它已变成了具象的“形色”、“群籁”而进入了审美的范畴。
 [1449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7 

同时,山水既是自然之道的体现,那么返归自然就摒除了虚伪矫饰,保持人性的纯朴、人的自然天性与自然界的天然存在冥合为一的特,即“顺应万物之性”。
 [1450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8 

所以寄情山水也是返归自然
所以寄情山水也是返归自然。在大自然中逍遥自在,任情适意,这就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也是山水文学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品格。
 [1451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8 

回复: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中后期
吴承恩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佛教被统治阶级当作几乎和儒教同等的思想统治工具。
 [1452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8 

皇帝昏庸无能、宦官权臣持政弄权、厂卫特务遍布全国,地主恶霸横行乡里,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453楼]  作者:有主的人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09 

吴承恩“屡困场屋”
吴承恩“屡困场屋”,晚年游历于陵、杭之问,对礼会上层和下层有一定的认识。
 [1454楼]  作者:一梦经天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0 

他恨朝廷、痛民众、叹自己,于是写下这部《西游记》以抒胸臆。
 [1455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0 

由于社会现实使他不能“直抒胸臆”,只得借唐僧取经这一历史故事以及其文学发展的结果编撰成这部不朽巨著。
 [1456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1 

回复:唐僧取经的历史故事是“跋山涉水”的艰难历程
唐僧取经的历史故事是“跋山涉水”的艰难历程,山水之多是其现实的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品。
 [1457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1 

《西游记》中大多数妖怪与天上的神佛都有“亲缘”关系
《西游记》中大多数妖怪与天上的神佛都有“亲缘”关系,他们又是作者所抨击的对象。
 [1458楼]  作者:一是中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1 

这些妖怪不但有神佛袒护,而且武功宝贝又很厉害
这些妖怪不但有神佛袒护,而且武功宝贝又很厉害,他们又隐蔽在高山深水之中,不易发觉。
 [1459楼]  作者:有主的人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2 

为了“消灭”这些妖怪,作者塑造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这一超常的英雄,让他在取经路上降妖除魔,保护唐僧,借之表达自己不满社会现实的心声。
 [1460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2 

这样,作者的审美理想便得以实现。
 [1461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3 

作者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里保持清醒的理性
作者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里保持清醒的理性,能以艺术家的勇气,及时地把显现的历史趋向的生活现象转化为艺术真实,把生活现实暗藏于艺术作品之中,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深切感受自己的生存处境,真切的认识到作品背后的现实社会。
 [1462楼]  作者:一是中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3 

明朝后期,社会生产力比前朝有了更大的发展。在江南一些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手工工场。
 [1463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3 

人们对大自然的征服能力比以前有更大的提高,所以对山水的敬畏感也就有所淡化,进而对山水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1464楼]  作者:有主的人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4 

文人墨客们开始“把玩”起山水来
此时的人们,尤其是文人墨客们开始“把玩”起山水来。
 [1465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4 

他们不再费山水是否等同于自然的思考之苦
他们不再费山水是否等同于自然的思考之苦,甚至把人也融入到山水与自然当中去,更加追求逍遥自在,舒适自然,形成了天、地、人合而为一的审美品格。
 [1466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5 

《西游记》中近于山水诗的描写是用静照的方式表现深沉玄远的自然之道
《西游记》中近于山水诗的描写是用静照的方式表现深沉玄远的自然之道,以澄澈的心神从虚明处映照天地万物,以清朗澄澈、明净空灵为最高境界。
 [1467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5 

作者还持老子“玄览”之说来“观赏”山水
作者还持老子“玄览”之说来“观赏”山水,使自己在体悟山水自然时完全处于清明虚静的状态之中。
 [1468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5 

加上写神话小说的需要
加上写神话小说的需要,他又把“天”即追求潇然尘外的神姿和闲云野鹤的意志融入到山水描写之中,使人读之如入仙境一般,使山水描写的美学造诣不自小觉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469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6 

在中国小说史上,许多作品都有山水描写
在中国小说史上,许多作品都有山水描写,如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但它们的山水描写都难与《西游记》相比美。
 [1470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8/02 12:16 

《三国演义》中的山水描写
《三国演义》中的山水描写写比较多,也比较成功,特别是对战场的描绘,往往廖廖数语把个战场描写的面面俱至,好像连山水都在参战一样。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259868621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