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所追求的自由思想是有其阶级局限性的
封建文人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方面演绎了他作为不得志的封建文人对封建社会的反抗与追求自由精神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内心作为封建礼教代表、卫护封建统治的阶级局限性。 所以,他一方面讴歌了孙悟空反抗天庭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最终也让代表统治阶级的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制服并纳入到统治阶级的阵营里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吴承恩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矛盾心理。 ※※※※※※ |
《西游记》所追求的自由思想是有其阶级局限性的
封建文人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一方面演绎了他作为不得志的封建文人对封建社会的反抗与追求自由精神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内心作为封建礼教代表、卫护封建统治的阶级局限性。 所以,他一方面讴歌了孙悟空反抗天庭的争取自由的斗争精神,另一方面,最终也让代表统治阶级的如来佛祖将孙悟空制服并纳入到统治阶级的阵营里去。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吴承恩思想的阶级局限性和矛盾心理。 ※※※※※※ |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的自由是个人主义的自由 :)
君不见,孙悟空的第一次上天被封为“弼马温”就让他很很高兴自足了一阵子,浑没有记起花果山的儿郎们来,只在后来得知官位低微后才反下天宫,回到花果山继续称王直至挂起“齐天大圣”的招牌来。第二次的被封“齐天大圣”同样让他乐不思蜀,还是因为瑶池宴没有他老人家的份,才再一次大闹天空。 由此可见,吴承恩先生笔下的孙大圣,只是一个追求个人主义自由的享受的个人主义英雄,浑不是历来所歌颂的反抗封建压迫的形象或者象征。 ※※※※※※ |
面对着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 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以抗拒各种自然灾难对人类的威胁,求得人类更大的自由,于是人类社会便产生了 |
在联合的状态下 如果个体人仍然无限制地发挥自己的自由,必然要侵犯别人的自由 |
为了避免人类在相互争斗中两败俱伤而走向灭绝 于是,道德与法律等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就出现了 |
但同时对个体人来说又是痛苦的 拿卢梭的话说,就是以丧失自己本应有的对于集体有重要关系的那部分“权利、财富、自由”为代价的 |
黑格尔强调 费希特的哲学体系中,自由作为理性的特征是最高的东西,但个人在与他人结成集体时,必须放弃自己的自由,才能确保集体中所有理性存在的自由 |
现实社会的个体人 就都处于这种矛盾的两难选择之中:从个人情感的意义层面上说,我们都有追求个人自由的欲望;从社会理性的意义层面上说,我们又不能不维护人类基本的社会秩序,以保证人类更广阔的自由 |
孙悟空既想把自己融入人类社会 求得社会的承认,却又想无限制地发展自己的自由,于是,大闹天宫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
我认为 这种悲剧正是我们人类普遍经历的悲剧,是我们组成社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当然也是我们取得更大的自由所必由的途径 |
既然孙悟空的西天取经是向社会秩序的皈依 么,代表社会秩序的神权系统是不是就是正义的呢 |
其实并不是 我们不能总是用非此即彼,坏人的对立面就是好人,或者说“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样直线型的思维模式来思考一切问题 |
从人类组建社会的那一刻起 人类社会总需要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于是就产生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两大政治集团 |
然而 由于统治者处于优越的地位,属于社会的强势集团,被统治者处于劣势地位,属于社会的劣势集团,所以社会的统治者就常常滥用集团成员所赋予自己的权利,无限制地扩大自己的自由和权益,他们所侵犯的也必然是被统治者的自由和权益,于是,二者就出现了分裂与对立 |
如果统治者的侵犯达到被统治者不可忍受的程度 被统治者就必然起来推翻统治者的统治 |
纵观中国历史 哪一次农民起义不是统治者滥用权利,对被统治者进行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人身上的侮辱而造成的呢 |
《水浒传》所反映的官逼民反 “乱自上作”的社会现实,不正是活生生的例证吗 |
《西游记》对统治者们滥用权利的描写触目皆是 沙僧只不过失手打碎了玻璃盏,就被玉皇大帝判处死刑,后虽得人讲情免了死罪,却被打了八百下,贬到流沙河变成妖怪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