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具有 无拘无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和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乖戾多变的性格特征 |
孙悟空具有 无拘无束、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和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乖戾多变的性格特征 |
妖魔鬼怪即是他“心中贼”的外象 他一个个的除妖灭怪,象征着他在消灭自己的心中之贼,他在把一路上的孽障皆去掉以后,便达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的精神境界,修成了佛教正果,成为了“斗战胜佛” |
同时也实现了道教 “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超脱生死,位列仙班的目的 |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样的历程就是孙悟空从知善知恶到为善止恶的一种体认过程 |
王阳明说:“良知即天理 体认者,实有诸己之谓也,非若世之想象讲说者之为也。”所谓实有诸己,即是通过自身的体察与践履,使道德意识成为主体的内在自觉的品性 |
夫道必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 道必学而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 |
是啊,通过实践来体认,道是很难被认知的 即使对事物的是非价值判断标准了然于心,但并不能融合于内在德性,成为主体真实的存在 |
〈西游记〉小说中描写的批判对象都有着极大的贪欲 为了满足一己之欲,不顾天理,甚至破坏天理,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
观音院的方丈、黑风山的黑熊精爱财 黄风怪、白骨精、金角、银角、师陀国三怪等,都想吃唐僧肉,白毛老鼠精、玉兔精等,则贪图色欲 |
比如第十七回中 孙悟空探知是黑风山的熊黑精盗走了袈裟而告知三藏后,三藏道:“我闻得古人云:‘熊与猩猩相类’,都是兽类,他却怎么成精 |
行者笑道 ‘老孙是兽类,见做了齐天大圣,与他何异?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
真假孙悟空一回中 故事中的悟空代表性之善,代表良知,假悟空代表恶,代表邪念 |
假悟空最后在真悟空到处寻神辨别的努力之下 露出了假相,并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说明了孙悟空与心中之贼作了彻底的清算,此后,内心里充满的是纯真之善,达到了内圣的境界 |
《西游记》是对心学的解读的观点 几乎在《西游记》问世之初就已经产生了。现存最早之刊本金陵世德堂本陈元之《序》云:“…故魔以心生,亦以心摄。摄心以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之太初……此其书直寓言者哉 |
比陈元之稍晚的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指出 《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 |
这一观点得到了鲁迅先生一定程度的认同 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假欲勉求大旨,则谢肇淛之‘《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数语,已足尽之 |
明末李卓吾评百回本《西游记》 所署幔亭过客袁于令之《题词》云:“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魔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未佛皆魔……摧挫之极,而心性不惊,此《西游记》之所以作也 |
袁于令和李卓吾观点契合 也认为此书旨在阐发修养心性,战胜自我心中魔障之理 |
徐朔方先生曾指出 其评语用意之一就在于阐明《西游记》的宗旨,即从人的内心与外界的交感,来探讨人生处世,并结合社会现实,寻求解脱 |
清王韬序《新说《西游记》图像》称 所历三灾八难,无非外魔,其足以召外魔者由于六贼,其足以制六贼者一心而已。一切魔劫由心生,即由心灭。此其全书之大旨也 |
刘远达先生提出《西游记》 是一部用心学来指导人们修心的书”“是王守仁‘心学’的艺术化,是‘破心中贼’的政治小说 |
朱恒夫博士 于刘远达先生提出此说17年后,又从文学角度指出:“孙悟空修性成功的事例亦表现了王阳明人人皆可成圣的心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