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去当马夫---托物言志 |
今天百回本《西游记》将这几个独立的故事加以穿插组合作为联系“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两段故事的过渡,实在是作者的高明处。 |
正如清代一位评论者汪象旭所说:这一回是过接叙事之文,就象元人杂剧中的楔子,因为要引出唐僧,必先用唐王建水陆道场,要说水陆大会,必先说地府还魂,而魂游地府是由于泾河老龙告阴状,老龙之死是由于犯天条,犯天条是由于怒卜人,怒卜人由于渔樵问答。 |
这样一个“珍珠倒卷帝”,既将传统材料加以合理利用,又令小说过渡自然顺畅。难怪有人称赞此处文心的曲折实不亚于“黄河之水九曲,泰山之岭十八盘”。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妖魔不仅数量有限,法力也小得可怜,只有火类坳的白虎精和九龙池的馗头鼍龙还有点儿意思。 |
《西游记杂剧》中则多了银额将军、红孩儿、鬼子母、铁扇公主,到了《西游记平话》中进一步发展,不仅有猛虎毒蛇之害,还先后有黑熊精、黄风怪、地涌夫人、蜘蛛精、狮子怪、多目怪、红孩儿怪作祟,除红孩儿是杂剧中原有的妖魔,其他基本上都是新增的。 |
并且除火焰山之外,又有棘钩洞、薄屎洞,在女人国的基础上又增师陀国,规模上无疑是加大了,但比之百回本,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
当然,百回本的成功,不仅仅由于结构调整、容量增加,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等前期作品中故事素材的采用上,往往显得匠心独运。增增删删,缝缝补补,极尽变幻之能事。 |
以“女儿国”为例。这一故事情节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杂剧》、《西游记平话》都有的,尽管细节上有些差异。到了百回本作者的手里,这一素材不仅被采纳,而且翻出不少新意。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女人国国王欲招赘法师为夫,法师取经心诚,坚决不从。女王只好恋恋不舍地与之分手。 |
西游记的写作宗旨,它的主题思想,本来就是描述佛法的理论和实践的 |
可结末诗却说“要识女王姓名字,便是文殊与普贤。”明明是女人国主要招赘法师做女婿,可诗中却说女王是文殊与普贤所化,目的当然是为了试探法师取经的诚意。 |
到了百回本中,这一故事则成功地分化为“四圣试禅心”与“女儿国”两难。 |
“四圣试禅心”不仅是唐僧,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都有不俗的表演,尤其是猪八戒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现机会,好色的本性尽显无遗。 |
《西游记杂剧》中同样写到了女儿国(第17出女王逼配),偏偏女王强横得很,动辄就将唐僧抱住、捉翻,换成今天的话说:欲行非礼。要不是护法神韦驮及时出现,唐僧恐怕要晚节不保。 |
到了百回本《西游记》中作家充分注意到女王做为一 |
杂剧中色情狂似的凶悍一面,则妙笔一挥分给了毒敌山琵琶洞的蝎子精。本来唐僧采纳悟空的计策,眼看就摆脱了女儿国一干人的纠缠,“只见那路旁闪出一个女子,喝道:‘唐御弟,那里走!我和你耍风月去来。’呜的一声,把唐僧摄将去了,无影无踪,不知下落何处。”引出下文一系列争斗,最后还是悟空请出昴日星官才取胜。 |
《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全书的四个主要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直受到各界的不同评价。 |
作者还利用了饮河水产儿的传说,用戏剧化手法让唐僧、猪八戒误饮子母河水,心怀鬼胎,孙悟空不得不去解阳山讨落胎泉,结果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其实是“三调芭蕉扇”的余波。 |
因为看守落胎泉的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为了报侄、兄之仇,自然不肯与孙悟空善罢甘休。 |
就这样,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故事,到了作者笔下稍加点染,不仅波澜起伏、情趣盎然,而且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
唐僧是正义的维护者,有一颗极善良的心。但他在全书中不算是主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