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物命名上(尤其是小妖的姓名)作者也颇花费了一番苦心。 |
后来到明中叶,宦官势力有所抬头,但内戚一直 比较安定,这不能不说和严加防范有关。 |
这种防范的意识和措施,表现在《西游 记》中,就是玉帝对二郎神这位至戚不冷不热的态度,和不接触、不使用、更不 重用的政策。 |
什么精细鬼、伶俐虫(第33回);云里雾、雾里云、急如火、快如风、兴烘掀、掀烘兴(41回);奔波儿霸、霸波儿奔(第62回);有来有去(70回);刁钻古怪、古怪刁钻(89回)……层出不穷,不仅念起来爽口,听起来悦耳,而且还透着那么一股子滑稽劲儿。 |
孙悟空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 |
二郎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捉拿了孙悟空,领了“金花百朵,御酒百瓶,还 丹百粒”的赏赐,便回灌江口老家去了。 |
孙悟空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 |
精细鬼、伶俐虫听起来肯定应该是不吃亏的主儿,偏偏看上了大圣的大红葫芦,梦想装天,结果被人家骗去两件看家的法宝。 |
这和调二郎神前来效力的旨意“成功之 后,高升重赏’,便有了区别——只有重赏,没有高升。好在二郎神不太计较。 |
急如火、快如风快倒是快了,红孩儿让他们几位去请老爸牛魔王,结果有眼无珠,在半路上急急忙忙请了大圣变化的老牛,让孙悟空白做了一回便宜爸爸。 |
前面说过, 二郎神的身份是外戚,是最有机会接近皇位和皇权的几种人之一,不得不防。 |
刁钻古怪两位,也没能“刁”“钻”起来,最后引鬼上门,被人家连窝儿给端了。 |
西游记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
平时已经规定了原则:常驻灌江口;听调不听宣——调,是调他勤王,应付紧急情 况,他责无旁贷,完事就得回家; |
而整部书里最有趣的名号当推老孙当年的官衔儿——弼马温,你可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空名,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
宣,是宣他入朝听政,属日常公事,不得形成 惯例。使用时不妨说得好听些,“高升重赏”,兑现时就得慎重些,重赏可以, 高升就免了吧。 |
原来民间传说,在马厩中只要放上一只猴子,就可以避免马群发生瘟疫。 |
是这么一个“避马瘟”!所以,孙悟空会以猴子的身份被愚弄当了玉帝的“粥马温”,为他饲养天马。 |
由于有这块心病,所以孙悟空三闹天宫时,玉帝表现了异乎寻常的果断,宁 可自低身份,向西天佛主请兵,也不肯去调二郎神的人马。 |
盖防其功劳太高也。 这样一来,二郎神尽管有盖世神功,便也只有在灌江口打猎为戏了。 |
正如胡适所说:“《西游记》有一点特长处,就是他的滑稽意味……《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大神话小说,正因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