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4839楼】说: 铁棒在真空中会被分解?你证明看看? |
对【4839楼】说: 铁棒在真空中会被分解?你证明看看? |
对【4836楼】说:
|
一根1平方厘米截面积的铁棒,在地面上把它拉断,需要的拉力是F,若是这根铁棒在一百万大气压下,你再拉断它,你至少要多使用十万公斤的力。这十万公斤的力(换算成力的单位是一百万牛顿)不是铁分子间的吸引力,而是来自外部的压力。在任何情况下,拉断铁棒的力都等于外部给铁棒的压力。这压力既有有形物质的压力,也有无形物质的压力。 |
如果有一台能抽走场物质的真空机,它能把一个空间内的场物质源源不断地抽走,则这个空间中的一切物质都会消失。 |
场物质碰撞等效出的压力(斥力)是维持一切有形物质不散架的根本,如果你们能制造出纯真空,那里就没有了任何物质体。你们想想,连场物质都没有了的地方,还会有普通物质体吗? |
因为你们制造不出没有场物质的纯真空,所以你们看不到还有场物质压力,所以你们就认为所有被场物质压力压在一起的东西是它们之间的引力所为。鼓风机的例子早已剖析了你们的认识。 |
对[4835楼]说:
“世界上不是只有气体和液体,也有固体,也成团成系分布的。固体在真空中也一样是固体” 如果没有了场物质压力,也就没有了场物质、暗物质,固体物质靠什么结合在一起? |
我们能制造出来的真空,不是纯真空,仅仅是把气体变得稀薄了的真空,我们抽不走场物质。即使在这样的真空中,拉断一根铁棒也比在气体中拉断一根铁棒用的力小。如果能把放铁棒的地方抽成纯真空,铁棒不用拉就断,甚至也不复存在。 |
[4873楼]到[4879楼]:
你还是先把我的这些推理否定了再说吧!你问的这些都是重复问题,我都不知说过多少次了!我说的是力产生的机理!而你的那些又有斥力又有引力的机理是什么? |
对【4898楼】说: 按你的意思来,拿两根铁棒,在太空把它们的端面合在一起它们就“焊”在一块了? |
如果端面十分光滑,铁原子接近距离和内部铁原子距离无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金属键修复后,是能焊接在一起的。 |
对【4901楼】说: 这个就不要说了。如果没有分子等微观引力,分子键也不在。 |
[4901楼]:
分子间没有引力,照样有键。分子、原子之间建立的键,是最大程度上适应外部压力的结果。键的建立可以排除空隙内多余的场物质,使马得堡半球效应更显著。 |
对【4903楼】说: 说话不要只顾一头。一个化学键拉开它要用力,难道拉开时我们是在排开场物质?能排开吗?怎么排开? |
一堆干黏土,松散地放在那里,你轻轻一抓就散,是因为这些颗粒支棱八叉,空隙太多,有气体和里面连通,不能形成马德堡半球,就如同你给马德堡半球扎了个眼儿,一拉就开!如果把黏土放入模子里加压,通常可以用锤子砸,把它夯实,这些黏土颗粒之间当时并没有形成分子键,但是你把空气排出去了,内部和外部不连通了,这时夯出来的土砖,就可以承受比较大的拉力。 |
[4904楼]:
你想拉开键,不是排开场物质,是要把它放进!彻底把键拉开时,是外部场物质和内部连通了的时候!键断了,是键之间有和外界连通的场物质,泄了压力差。 |
分子、原子的结构都是和外面的压力有关的,比如说石墨,在高温高压下就能变成金刚石。石墨的密度是2.25克/立方厘米,而金刚石的密度是3.51554克/立方厘米。在不同的压力下,碳单质为了适合这些压力,就改变了内部排列方式,密度变大,空隙变小,原子间距离也变小。内部和场物质连通的渠道也变窄,它的抗拉能力就远大于石墨。 |
金刚石在结晶时,加的是高温。高温能加大原子间斥力(碰撞力),碰撞力大了,体积反而收缩了、密度加大了,这都不是分子间力能做到的,它一定要仰仗外部的压力。 |
高温产生的内部强烈碰撞把场物质赶出去,压力把留下的空隙压缩,然后降低温度继续压缩,就能把原子压得紧,冷却后再释放压力,由于内部不再和场物质有连通,场物质的内外压差就大了,它的抗压、抗拉强度也就非常大。 |
金刚石中的原子间距比石墨小得多,常态下的金刚石却没有所谓“斥力随原子距离接近比引力增加得更快”的表现。如果说,常态下的石墨原子之间,引力和斥力是相等的,达到了平衡,那么常态下的金刚石,表现给人们的也是引力也和斥力相等达到了平衡,丝毫没有表现出“斥力随原子距离接近比引力增加得更快”。 |
金刚石的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是最紧密堆积中的一种。形成这种堆积完全是因外部有巨大压力而选择的原子排列方式,它大大减少了内部和外界场物质连通的渠道。因此在失去高温时,它们的原子会更加密集。金刚石在制造时,要加高温、高压,结晶出晶体后,要先降温,后撤掉高压。 |
再深入一点儿:石墨的碳原子间距比较大,它能稳定存在于地面上,抛开地球对它的引力不说,按你们的说法,石墨上的碳原子受到的引力和斥力正好相等。那么,在地面上的金刚石也能稳定存在,但是金刚石的原子密度就大多了,原子的距离也小多了。按照你们的说法,分子(原子)间的距离缩短,斥力要比引力增长的快得多,即金刚石中碳原子之间的斥力要比石墨中碳原子的斥力大得多,那么金刚石应该分解成石墨。可是事实上呢,金刚石不加高温不分解。也就是说,在金刚石上碳原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也相等,丝毫没有受到那个什么斥力比引力增长得快的曲线影响!
这就说明,那个理论是错的。金刚石的原子密度大,它们之间的斥力并没有增大,而是内部的空隙更小,和外界场物质连通而卸压差的渠道被压缩了,还是马德堡半球的机理。 |
两块普通铁片,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你提起上面的,下面的也会向上受力,这是空气进入两铁板之间需要时间,这个力就是暂时的压力差。如果两铁板的接触面十分平整、光滑,甚至放些水或油在那里,则两铁板会粘连许久。这个粘连绝不是水或油的拉力,而是压力差。 |
对[4900楼]说:
两根铁棒,它们的端面光滑度如果做到非常高,两端面合在一起连场物质都能排挤出去,使那里的场物质和非端面处的场物质密度一样,则两个端面上的铁原子的距离也就能小到和非端面上的铁原子距离一样了。这样长久接触以后,两铁棒会焊接在一起的。物质在接触面上,可以有扩散,扩散后分子原子重新排布,修复裂痕。比如两根裸铜丝,相互拧在一起,在没有空气对接触面腐蚀、锈蚀的情况下,久而久之,两铜线会焊在一起的。 |
[4904楼]:
你拉开它费劲,是场物质想进去而受阻,而不是排出! |
[4884楼]说的原理也适合天体在大旋涡中公转。这些公转的天体和场物质有相同的转速,天体来到的新位置,总是前面场物质留下的纯真空,它们在公转时就碰不到迎面而来的场物质撞击,就能长久在场物质大旋涡中随波逐流。而如果在这个大旋涡中有那么一个天体,不按照场物质相同方向走,它注定是短命的,剩下来的就是能够长久运行下来的天体,它们都是相同方向公转。 |
我总结出来的规律一:在旋涡中心外的大旋涡中,场物质密度和半径成反比,天体的密度也和半径成反比。
当然,我无意去捣鼓出详细的式子,到底是和半径的几次方(含分数方)成反比,我并不十分关心。 |
我总结出来的规律二:在旋涡中心外,越靠近阶跃面的旋涡体物质,角速度越大。旋转角速度越大,运动极化越强,这地方单位长度的周长内可容纳的物质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