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的产生条件是:先认识到了异地具有相同走时率的两个时钟可以无须校对。然后认识到了在这样的时钟安排下可以得到精度高得多的测量结果。最后根据两时钟不过是提供一个频率相同的信号源。
那么两个频率相同的、不要求相位相同的信号,就可以由一个信号源产生。这就既大大提高了精度,还用不着多用一个原子钟。 |
这就是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的产生条件是:先认识到了异地具有相同走时率的两个时钟可以无须校对。然后认识到了在这样的时钟安排下可以得到精度高得多的测量结果。最后根据两时钟不过是提供一个频率相同的信号源。
那么两个频率相同的、不要求相位相同的信号,就可以由一个信号源产生。这就既大大提高了精度,还用不着多用一个原子钟。 |
对【3934楼】说: 认为虚空有暗物质,场物质,极化,空间电偶,介质传递力等共识的的四人,没能取得进一步的共同认识成果,就此不欢而散了? |
如果他们是用激光测距确定出的L,那这个回路光速测量实验就不用做了,做了也白做,纯属于瞎耽误工夫。那么他们用的是什么尺子呢?谁知道? |
定义光速如果是根据测量得到的,299792458米/秒有九位有效数字,我们的测量距离起码要比它高出一位有效数字才说得过去。比如我们要弄个100米长的测试距离,我们怎么得到一个100.00000000十位有效数字的距离?拿个什么尺去得到它? |
计数器的成本是很低的,LED数码管不到1元就可买到,你做个20位、30位也没多少成本,关键是计数器的计数芯片要选高速的。 |
让A、B以相同速度v1共同运动起来获得一个新方程的方法,我在过去发专题帖讨论过。 |
[3938楼]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精准的L是如何取得的问题。比如在赤道上放一把基准米尺,平行于赤道切线,我们先用激光测量出光在这个“1米”上的往返时间,再把这个时间乘100,去调整镜子和发光、接收光点的距离为“100米”,则此后的回路光速测量,无论如何也测量不出别的数,是不是?这就是无人能测出v的原因。正确的方法是,先在制造米基准的地面上让它运动起来,用静止的设备测出运动的尺、钟,短了多少、慢了多少,取得修正用的数据来。我们用修正过的米基准、秒基准再做同样的事,我想,得出的就不会是v=0这样的同一结果了。 |
不过那是将来的事了。孙子看我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还在不在都不知道了。
不过你们没有看出来的优点,我给讲出来了,这是事实。 |
分析问题,一定要有正确的思路、完整的逻辑。
比如说,如果承认光相对密度均匀的场物质速度恒定,又认为场物质在宇宙中密度不变、没有运动(相当于静止以太),那就要承认所有天体上都有相对运动的场物质,因为天体是运动的。 又比如,认识到了场物质在天体表面有速度,但是又检测不出来,那问题就一定产生在检测方法上了。这不都是基本逻辑推理吗? |
自己都在和自己兜圈子,都在沾沾自喜。面对不能解释的问题,只在那里望洋兴叹。 |
[3956楼]:
我扯的淡也都是你引起的淡。在我眼里,你什么也解释不出来。 |
有一种人,叫下三烂,听说过这个词吗?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朝那个方向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