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关于宇宙的若干不可能 下一主题:爱因斯坦有个雷击火车实验,他的...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作者序
[楼主]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2019/01/21 03:22
点击:0次

牛顿:“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这使我相信世界是简单的,我们不应该人为地将其复杂化。爱因斯坦:“我不相信权威,但命运作弄了我,我竞成了权威”。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探寻这个世界最简单的规则。

这是一部关于物理学、天文学全新架构的专著,全面论述暗物质、场、量子物理与宇宙模型。

经典物理学被认为无法解释高速物理现象和微观世界物理现象。这本书采用暗物质完全统一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研究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并且暗物质的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钥匙。

这本书首先解决了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给出了暗物质存在证据,明确暗物质特性,论断得到暗物质内部结构,建立了暗物质的电子偶模型。一个暗物质粒子中包含一对正反粒子,而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电子偶。在一定条件下,电子偶和电子对可以相互转化,即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电子偶内含有一对正负电子,电子偶间存在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总体上吸引力和推斥力相互平衡。电磁波无法探测到暗物质的原因并不是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而是暗物质只能传递而无法反射电磁波是暗物质“暗”的根本原因,但可通过电磁波速度变化和方向偏折探测暗物质的密度变化。

其次,解决了什么是场的问题。采用暗物质电子偶模型进行各种场的性质与产生机理进行系统论述,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分别由电子偶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变化形成,实现暗物质与各种场物质合理统一。没有可见物质影响时,暗物质本身不能形成场。当受到外界物质影响时,产生不同的势能,并形成各种场,即各种场是暗物质的不同势能。暗物质因为电荷存在而极化,进而产生电势能,并形成电场。暗物质因为电流或磁性物质存在而轨道偏转,进而产生磁势能,并形成磁场。暗物质因为可见物质密度提高,进而产生引力势能,并形成引力场。当各种场变化时,存在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暗物质密度变化会传递引力波;而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传递电磁波。暗物质本身也具有内能,暗物质粒子不断地进行热运动,这种热运动会通过一定的电磁波进行能量交换。引力始终指向暗物质密度升高的方向是可见物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基本原因。暗物质无处不在的存在以及可见物质致使暗物质密度梯度变化是引力场及其超距传递的物质原因。引力波是暗物质疏密变化而传递的纵波,并不是与电磁波类似的且具有偏振态的横波。引力波并不是所预测的面波,而是一种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这是引力波极难直接探测的根本原因。

另外,解决了什么是量子力学本质的问题。微观粒子与暗物质的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相互作用无法准确计算,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只能采用概率统计。微观粒子运动比灰尘在空中的随机飘散运动还要复杂,只能符合空间概率分布统计规律,这就是量子力学随机性的根本原因。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且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所观测到的光学干涉、衍射现象是粒子与暗物质相互诱导震荡产生的电磁波。而电子双缝干涉试验所观测到的光学干涉现象并不是电子本身,而是运动电子诱导暗物质震荡而产生的电磁波的干涉,即使电子不通过双缝也始终能观测到干涉图案。微观粒子的波动性的本质原因是微观粒子诱导暗物质的电磁震荡。微观粒子与宏观的概率事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在没有观测时,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描述其运动规律,但一旦观测后,就像骰子落地停止一样,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就变成单次确定性的事件。不论宏观概率事件,还是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分布,总体上均符合概率函数规律;一旦单次概率事件揭晓,无数次的概率模型坍缩成单次的确定事件。波函数坍缩本质上是描述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及其单次概率发生后的确定状态。任何物体都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通过诱导震荡与暗物质相互作用并交换能量。这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吸收和发出电磁波而产生热辐射的本质原因。

解决了宇宙如何演变的问题。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与天文观测明确表明宇宙并没有不断膨胀。如果宇宙膨胀,每个星体均会有一个稳定的膨胀方向,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没有任何方向性,因此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不是宇宙膨胀的证据。实际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暗物质热运动,是唯一不能屏蔽的电磁波波段。系统的逻辑性论证表明大爆炸理论具有大量不可调和的矛盾,并系统论证了穏恒态宇宙并不存在奥伯斯佯谬问题。恒星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它是解答其它宇宙问题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和持续吸积条件。触发条件为具有一定质量的星体或若干个星体集合;而持续吸积条件为一定的旋转速度。宇宙整体是穏恒态的,恒星和星系团(各种层级的)都有相同的形成、发展、死亡、再生的机制。建立了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具有较大质量、转速极快的星体,触发吸积后,由于吸积过程极度漫长,无法点燃聚变,往往形成黑洞,形成巨大的吸积盘。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是宇宙氢气再生的机器。宇宙与地球类似,星球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为星球提供场所,星云为星球提供土壤;星球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最后,通过对暗物质、场、量子物理与宇宙模型的系统、全面论述,提出了记录和说明宇宙至少且只需要物质、空间和时间的宇宙三要素。提出了物质绝对论,物质具有无法创生与消灭的物质性、占据空间的空间性、必须连续存在的时间性、无法复制的唯一性、构成元素的粒子性、能量无法耗尽的能动性、不同形式的振动性与波动性;物质密度不能无限大;物质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推斥力;物质运动状态与能量状态只有通过物质相互作用才能改变;物质是能量的本体与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不存在无物质的力,物质是力的本体与受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物质绝对空间运动无法度量。总之,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且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物质具有质量、占有空间,能够运动并携带能量。提出了空间绝对论,空间位置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标记,空间无法移动,也不能变形。空间为物质提供舞台,但空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空间具有连续性,宇宙无边界与中心。总之,空间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是连续的、无边界与中心的,不能变形的,绝对空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参照物质进行标记和定位。提出了时间绝对论,时间无始无终且不能中断。时间无法独立标记,只能采用事件或事物周期标记。时间不能伸缩,时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是同步的,不能某些地点是在过去,某些地点是在现在,某些地点是在将来。测量存在相对时间差,但事件的发生与观测效果无关。观测的时间差是可以度量的。

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革命的物理学和天文学著作,笔者也意识到推翻已经有口皆碑的光学理论、相对论、大爆炸理论等如同上刀山、下火海,但物理学、天文学的出现了大量难以逾越的瓶颈,乱象环生,各种理论肆意生长,矛盾重重。笔者知识粗浅,无法驾驭包罗万象的物理学与天文学。但笔者相信,大道至简,更以“无知者无畏”心态,闯进这杀气腾腾的战场。希望能在乌云密布的天空,发现那七彩斑斓的彩虹。

 

视频网址:

youtube

https://youtu.be/t1I4Jon4k-I

优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k3Mzg1MTQw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爱奇艺

http://www.iqiyi.com/w_19s68lomol.html>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458896-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关于宇宙的若干不可能 下一主题:爱因斯坦有个雷击火车实验,他的...
 [2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9/01/21 22:22 

难得的精辟见解,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我赞成!我是“绝对-相对时空论”的坚守者。
[楼主]  [3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1 22:43 

牛顿说过: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这使我相信世界是简单的,我们不应该人为地将其复杂化。爱因斯坦说过:我不相信权威,但命运作弄了我,我竟成了权威 杨先生说过:“理论物理的工作好多是做无用功,在一个不正确的假定下猜来猜去,文章一大堆,结果全是错的。”这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探寻这个世界最简单的规则。

这是一部关于物理学和天文学全新架构的专著,全面论述了一黑两暗三起源等系列问题。经典物理学被认为无法解释高速物理现象和微观世界物理现象。这本书采用暗物质完全统一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研究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并且暗物质的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钥匙。

麦克斯韦用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美公式完美地统一了电和磁,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并精准地预测了电偶极子。赫兹用实验完美地验证了电偶极子,这表明所有的空间里都含有电偶极子。电偶极子的两极只能是质量相等、电荷相等,否则会反射电磁波而可见,正反粒子偶极子是电偶极子的唯一选择。

这本书首先解决了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给出了暗物质存在证据,明确暗物质特性,论断得到暗物质内部结构,建立了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一个暗物质粒子中包含一对正反粒子,即暗物质粒子是正反粒子偶极子,而暗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电子偶极子。目前普遍认为电子对结合成为电子偶素是不稳定的,但实际上,电子偶素仅仅是电子对合并为电子偶极子的中间过程。电子对和质子对分别结合都释放出一对光子。由于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如质量均转化为能量,那么静止质子对结合产生能量应为电子对结合释放能量的1836倍(如电子对、质子对的各自碰撞有初始速度,在对比中均减掉初始动能),但实际上电子对、质子对的各自结合释放出相同数量级的能量,这表明电子对、质子对释放能量,结合为能量更低的、稳定的正反粒子偶极子,释放能量是电势能转化为电磁能,而不是质量都转化为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正反粒子偶极子和正反粒子对可以相互转化,即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个正反粒子偶极子内含有一对正反粒子,正反粒子偶极子间存在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总体上吸引力和推斥力相互平衡。电磁波无法探测到暗物质的原因并不是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而是暗物质是电磁波的传媒物质,只能传递而无法反射电磁波是暗物质的根本原因,但可通过电磁波速度变化和方向偏折探测暗物质的密度变化。引力透镜效应是暗物质参与电磁作用的有力证据。

其次,解决了什么是场的问题。采用暗物质正反粒子偶极子模型对各种场的性质与产生机理进行系统论述。电场、磁场、电磁波和引力场分别由正反粒子偶极子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变化形成,实现暗物质与各种场物质合理统一。实际上,正反粒子偶极子是量子场论中场的基态,而采用不同方法分解出的正反粒子对是场的激发态。没有可见物质影响时,正反粒子偶极子本身不能形成场。当受到外界物质影响时,产生不同的势能,并形成各种场,即各种场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不同势能。正反粒子偶极子因为电荷存在而极化,进而产生电势能,并形成电场。正反粒子偶极子因为电流或磁性物质存在而轨道偏转,进而产生磁势能,并形成磁场。正反粒子偶极子因为可见物质密度提高,进而产生引力势能,并形成引力场。引力始终指向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升高的方向是可见物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基本原因。正反粒子偶极子无处不在的存在以及可见物质致使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梯度变化是引力场及其超距传递的物质原因。当各种场变化时,存在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正反粒子偶极子密度变化会传递引力波;引力波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疏密变化而传递的纵波,并不是与电磁波类似的且具有偏振态的横波。引力波并不是所预测的面波,而是一种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这是引力波极难直接探测的根本原因。而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传递电磁波。正反粒子偶极子本身也具有内能,正反粒子偶极子粒子不断地进行热运动,这种热运动会通过一定的电磁波进行能量交换。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的热运动,是唯一不能屏蔽的电磁波。

另外,解决了什么是量子力学本质的问题。微观粒子运动比灰尘在空中的随机飘散运动还要复杂,微观粒子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的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相互作用无法准确计算,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只能采用概率统计,这是量子力学随机性的根本原因。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且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所观测到的光学干涉、衍射现象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诱导震荡产生的。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概率事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在发生前,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描述其运动规律,一旦发生后,就像骰子落地停止一样,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就变成单次确定性的事件。不论宏观概率事件,还是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分布,总体上均符合概率函数规律;一旦单次概率事件揭晓,无数次的概率模型坍缩成单次的确定事件。波函数坍缩本质上是描述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及其单次概率发生后的确定状态。任何物体都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通过诱导震荡与正反粒子偶极子相互作用并交换能量,这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吸收和发出电磁波而产生热辐射的本质原因。

解决了宇宙如何演变的问题。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与天文观测明确表明宇宙并没有不断膨胀。如果宇宙膨胀,每个星体均会有一个稳定的膨胀方向,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没有任何方向性,因此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并不是宇宙膨胀的证据。实际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正反粒子偶极子热运动,是唯一不能屏蔽的电磁波。系统的逻辑性论证表明大爆炸理论具有大量不可调和的矛盾,并系统论证了穏恒态宇宙并不存在奥伯斯佯谬问题。任何没有循环机制的宇宙模型最终都会落入稳恒态。目前任何宇宙模型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循环机制。任何稳恒态的宇宙模型一定有自己的循环机制,否则将陷入死寂,尤其没有氢气再生机制的宇宙模型是有悖事实的模型。恒星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它是解答其它宇宙问题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和持续吸积条件。触发条件为具有一定质量的星体或若干个星体集合;而持续吸积条件为一定的旋转速度。宇宙整体是穏恒态的,恒星和星系团(各种层级的)都有相同的形成、发展、死亡、再生机制。建立了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转速极快的中子星触发吸积后,由于吸积过程极度漫长,一些中子星无法点燃聚变,往往形成黑洞,形成巨大的吸积盘。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是宇宙氢气再生机器。宇宙与地球类似,星球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为星球提供场所,星云为星球提供土壤;星球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生命生存条件是生命起源的首要条件。地球生命体系是已知的宇宙中唯一的生命体系,人类可以找到很多适合生命生存的星体,但将永远找不到一个安全、有效的星际旅行方法来抵达这些宜居星体。地球生命一定起源于地球,即使有人认为可能来自于地外星体,不仅要解决那个星体生命生存问题、生命旅行问题,同样也需要解决那个地外星体的生命起源问题。在多种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中,阳光照射和化学物质高度浓缩汤是形成DNA单元的关键,在广阔的海洋、陆地及流动河流里均无法形成关键的生命浓缩汤。水陆边界的局部水域是形成原始生命浓缩汤的理想环境。水陆边界局部水域在长时间、无限次的干湿交替过程中,各种类型的DNA单元不断形成,且万亿种DNA单元的组合方式不断产生,这种大量的试错方式、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原则,在生命产生之初就开始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其他的氨基酸,更容易用现今蛋白质中发现的20多种氨基酸来实现自发连接。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局部水域环境不仅完美解决了核酸依赖于水但却容易被水分解的悖论,也完美诠释了为何生命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中只使用了那几种氨基酸。生命起源分四个阶段:小分子有机物形成、大分子有机物形成、多分子团聚体形成和原始细胞诞生。在大分子有机物形成阶段,自我选择的生命特征已经开始出现;在多分子团聚体形成阶段,自我选择发挥重要作用,自我复制的生命特征已经开始出现。在干湿交替和土壤的共同作用下,多分子团聚体已经出现自我隔离功能,而磷脂在自我选择的作用下不断胜出,不断形成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自我隔离的完整生命特征的细胞。最初的细胞诞生在干湿交替的水陆边界,因此适应水陆两种不同的环境,这意味着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同时产生。自我选择、自我复制、自我隔离是完整生命体必须具备的生命特征。病毒已经具备了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的生命特征,但病毒没有形成自我隔离的完整生命特征,病毒是生命起源的过渡性的、具有不完整生命特征的半生命体。一部分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的多分子团聚体形成了自我隔离的细胞膜,就诞生了具有完整生命特征的细胞。在生存竞争和协同作用下,病毒形成了对细胞的专一寄生性。这意味着病毒和细胞同时同地起源,唯一的差别是细胞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自我隔离等完整生命特征的生命体,而病毒只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复制生命特征,但不具有自我隔离生命特征的半生命体。

惯性力需要在非惯性系才能体现出来,在非惯性系里需要引入惯性力才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否则加速度找不到施力源。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解决了非惯性系中物体的动力学问题。但质增、尺缩和钟慢等效应实际上是假想的物质与时空变化,这产生了众多误解。因此,为了消除这些错误影响,提出物质、空间与时间等宇宙世界的规范描述规定。提出了记录和说明宇宙至少且只需要物质、空间和时间的宇宙三要素。首先,提出物质绝对论,物质具有无法创生或消灭的物质性、占据空间的空间性、必须连续存在的时间性、无法复制的唯一性、构成元素的粒子性、能量无法耗尽的能动性、不同形式的振动性与波动性;物质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推斥力,且不能无限压缩而密度无限大;物质运动状态与能量状态只有通过物质相互作用才能改变;物质是能量的本体与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不存在无物质的力,物质是力的本体与受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物质绝对空间运动无法度量。总之,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且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物质具有质量、占有空间,能够运动并携带能量。其次,提出了空间绝对论,空间位置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标记,空间无法移动,也不能变形。空间为物质提供舞台,但空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空间具有连续性,宇宙无边界与中心。总之,空间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连续的、无边界与中心的,不能变形的,绝对空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参照物质进行标记和定位。最后,提出了时间绝对论,时间无始无终且不能中断。时间无法独立标记,只能采用事件或事物周期标记。时间不能伸缩,时间与物质之间不存在任何作用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是同步的,不能某些地点是在过去,某些地点是在现在,某些地点是在将来。测量存在相对时间差,但事件的发生与观测效果无关。观测的时间差是可以度量的。

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革命的物理学和天文学著作,笔者也意识到推翻已经有口皆碑的光学理论、相对论、大爆炸理论等如同上刀山、下火海,但物理学和天文学出现了大量难以逾越的瓶颈,乱象环生,各种理论肆意生长,矛盾重重。笔者知识粗浅,无法驾驭包罗万象的物理学与天文学。但笔者相信,大道至简,更以无知者无畏心态,闯进这杀气腾腾的战场。希望能在乌云密布的天空,发现那七彩斑斓的彩虹。

 [4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9/01/22 08:56 

您可到我的博客一阅 //blog.sina.com.cn/mgliang
 [5楼]  作者:刘振永  发表时间: 2019/01/22 11:49 

依据楼主的意思,那么请问下面两个问题:

1)楼主所谓的“暗物质”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其疏密差别的呢?

2)楼主所谓的“空间”是什么都没有的绝对虚空吗?
 [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2 18:02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物质或能量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有人说它们天然就有,那天然为什么有?
 [7楼]  作者:刘振永  发表时间: 2019/01/22 18:41 

对【6楼】说:

王先生:

对于物质和能量可以说天然有,这也是质能守恒定律成立的基础。天然有而不消失的东西属于永恒性的存在,任何事物一旦归属为永恒性存在,那么其也就不再受到因果律的制约。对于永恒性存在倘若非要问其为什么存在,那也只能说是一一因为存在,所以存在。

 [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2 18:45 

[7楼]刘先生:
这是人类的一种无奈。
 [9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9/01/23 08:42 

物质和能量是宇宙存在的表现形式。因为宇宙的存在是绝对的,所以物质和能量的存在也是绝对的。没有为什么!
 [1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3 09:45 

马老师、刘先生:
所以说,问宇宙是从哪里来的就是无意义的问题。同样大爆炸产生宇宙的理论也是多此一举。
[楼主]  [11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3 10:17 

0 引言

在过去的十年里,通过精确的宇宙观察得到令人惊讶的宇宙模型:暗物质质量约为可见普通物质的5[1],且主导宇宙质量[2]通过引力透镜观测与数值模拟精确地确定暗物质分布,并且十余种暗物质候选者被提出[3~12]。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s)被认为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13]。高级薄电离量能器(Advanced Thin Ionization Calorimeter,简称ATIC)的研究人员观测到210个电子和正电子,这比预期多70个,并被认为是由暗物质产生的。物质反物质探索与轻核天体物理研究有效载荷(Payload for Antimatter Matter Exploration and Light-Nuclei Astrophysics,简称PAMELA)研究小组也认为暗物质湮灭应产生等量的正负电子。Cho认为PAMELA观测到的是正负电子对产生的起始阶段,而ATIC观测到整个碰撞过程,ATICPAMELA的观测数据是完全兼容的[14]Chang等人也认为暗物质的湮灭可以解释ATICPAMELA观测到的电子和正电子流[15,16]2017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科学合作组织(DAMPE)公开了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获得的高精度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结果同样表明暗物质“湮灭”成正负电子[17]

几十年来,捕获暗物质和实现场论统一都一直是物理学家的最大愿望,然而物理学家们依旧两手空空[18]。本文初步建立暗物质电子偶模型,采用电子偶模型解释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形成,实现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合理统一以及场物质与实体()物质的合理统一。然后从模型的物质、电子偶电磁波传递和引力场理论等方面对电子偶模型的自洽性进行系统论证;并基于暗物质的电子偶模型对量子力学理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进行系统论证。

1 暗物质电子偶模型

暗物质已知特性包括[19~21]具有质量;连接星系的谱带具有万有引力特征;具有粒子性;可被极化;具有传递能量的粒子效应;“湮灭”产生等量的电子和正电子。⑧分布规律与引力场相同。

“真空”中能电离出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对结合消失在“真空”中。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同样,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光子内并不含有正负电子,光子本身不能电离成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结合不能仅仅生产光子。其本质是“真空”中暗物质粒子一次性接收较高光能电离成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对结合释放较高光能并形成能量极低、极其稳定且难以观测的暗物质粒子,因此建立暗物质电子偶模型。

1.1模型建立

1 暗物质电子偶模型示意图

Fig.1 EPD model of dark matter

1为暗物质电子偶(Electron-Eositron Dipole,简称EPD)模型示意图,一个EPD中含有一个电子e-和一个正电子e+,形成类双星系统。在任一瞬间,e-e+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由于EPDs间相互作用,e-e+可能运动到球面的任何位置,形成球形电子偶云。

1.2 EPDs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研究方便,将一个EPDe-e+瞬间运动轨道分别投影到相邻EPDe-e+瞬间运动轨道的平行和垂直平面上。则EPDs间主要存在3种运动状态(见图2):同一平面内运动、两个垂直平面内运动和两个平行平面内运动。EPDs间主要存在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各相互作用均是短暂的,但却不断频繁发生。瞬时取向力是由于EPDs间总有使周围EPDs异极相对的趋势而产生的力;瞬时诱导力(见图3)EPDs间通过相互诱导而进行能量交换的相互作用。这4种瞬时作用力均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推斥力。EPDs间的各种运动状态的概率相等,平衡状态的EPDs间总体上吸引力和推斥力是相互平衡的,此时的EPDs间距为平衡间距;当EPDs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提高,而推斥力提高较快;当EPDs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减小,而推斥力降低较快。Ostriker认为暗物质由于吸引力而聚集在可见物质周围且由于推斥力而遍布整个宇宙[22]

 

(1)                                                (2)

(3)

2 EPDs相互作用的3种状态

Fig.2 Three interacting states of EPDs

3  EPDs的瞬时诱导

Fig.3 Mutual induction of EPDs

1.3 EPDs与可见物质的相互作用

EPDs之间的相互作用类似,EPDs与可见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吸引力和推斥力总体上平衡。EPDs由于吸引力而聚集在可见物质周围,且象许多模型预测那样,EPDs与可见物质相互作用较弱,能进入星体内部[23,24]

1.4 EPDs的空间分布

如无可见物质,EPDs均匀分布。可见物质的大量堆积使其周围的EPDs密度升高,形成一个与可见物质距离成反比的密度梯度。EPDs与可见物质往往在宇宙同一个空间聚集,很难在大尺度上区分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同时与预期相同,引力场更强大了[25]。由于星系和星系团使暗物质聚集,星系内部很多暗物质子小光圈是由于星体的牵引而形成的[26]。研究表明光线通过大规模暗物质分布的空间会发生弯曲[27,28]。加拿大-法国-夏威夷联合望远镜(Canada-France-Hawaii Telescope,简称CFHT)的研究小组绘制了暗物质分布图。结果发现光线很少在遇到一个暗物质团而发生较大弯曲,而都是受到一系列暗物质团的影响逐渐弯曲的[29]。笔者认为,光线的弯曲是由于EPDs的密度梯度变化引起的。光线逐渐弯曲也表明EPDs的密度是逐渐变化的。

1.5 基于EPD模型的统一场论

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传播速度均为光速,迄今,所有场物质粒子均未被发现,这里隐含着一个相同的逻辑——光速传播且不可见。另外,暗物质的分布规律与引力场的分布规律相同。实际上,这些场均与暗物质有关。

1.5.1 电场

4 电场形成示意图

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ic field forming

EPDs遍布整个宇宙空间,从本质上看,电场是由EPDs规律极化形成的。当空间存在稳定带正电粒子时,EPDse-运行轨道靠近该粒子,e+运行轨道远离该粒子,e-e+的各自中心不再重合,产生明显极化。而这种极化规律十分明显,由近及远极化的程度不断降低,EPDs规律极化形成电场(见图4a)。同理,当空间存在稳定带负电粒子时,EPDse+运行轨道靠近该粒子,e-运行轨道远离该粒子,形成电场(见图4b)

任何一个电荷的极化能力是一定的,带电量越大,极化能力越大。而这种极化由近及远,连续不断传递。在任何以带电粒子Q为球心的同心球面上的极化强度均相等。同心球面面积为(为同心球面半径),任意同心球面上被极化的EPDs(假定EPDs极化程度均相同),则单位面积被极化的EPDs数量为。电场强度可表示为EPDs的极化强度:

                                        (1)

式中,为电场强度;k为系数,为常数;为圆周率;N为单位电荷在同心球面上极化的EPDs数量,为常数;Q为带电量;为同心球体半径。

EPDs的极化强度可简化为:

                                         (2)

式中,K为常数。

电场是由EPDs规律极化形成的,可采用EPDs极化强度表示电场强度。这反映电场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实体)物质与()场物质合理统一。EPDs的极化强度计算能够准确反映电场强度。

1.5.2 磁场

5 直电流的磁场形成示意图

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magnetic field forming around direct current

为了研究方便,将EPDse-e+的运动方向分别投影到平行和垂直电流的方向。当e-e+的运动方向垂直电流方向,将不受影响。当某EPDe-e+的运动方向平行电流方向,e+靠近电流一侧的运动方向与电流一致时,轨道被拉向电流;则e+远离电流一侧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相反,轨道被排斥远离电流;该EPDe-靠近电流一侧的运动方向与电流一致时,轨道被排斥远离电流;则e-远离电流一侧的运动方向与电流相反,轨道被拉向电流;e+的轨道被拉大,e-的轨道被压缩,并产生一定的偏转和变形。e-e+的轨道不在同一平面,e+的轨道向与电流同一平面的方向偏转,e-的轨道向与电流平行平面且与e+的轨道垂直的方向偏转。以稳定直电流中心的同心圆切线方向的e+变的十分规律,而法线法向的仍杂乱无章,因此产生稳定的磁场(见图5)。同理,其它不同状态EPDse-e+的轨道均发生一定偏转,形成稳定的磁场。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外:在以无限长载流直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上能够使EPDs转动的数量均相等(假定偏转程度相同)。同心圆的周长为(为同心圆半径),各同心圆上转动的EPDs数量均为,同心圆上单位长度转动的EPDs数量为。磁场强度为EPDs偏转强度:

                                    (3)

式中,为磁场强度;N为单位电流在同心圆上转动EPDs的数量,为常数;为电流强度;为同心圆半径。

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外EPDs的偏转强度可简化为:

                                     (4)

6 环形电流的磁场形成示意图

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magnetic field forming around loop current

同理,在环形电流周围,磁场强度为环形电流的磁场强度叠加(见图6)。以各微小段为中心的同心圆的周长为(为同心圆半径),各同心圆上转动的EPDs数量均为。在圆环的圆心处,与各小段均垂直,因此环形电流平面中心处转动的EPDs数量为。环形电流平面中心处磁场强度为EPDs偏转强度:

                                           (5)

式中,为同心圆半径。

环形电流圆心点的EPDs的偏转强度可简化为:

                                            (6)

磁场是EPDse-e+的运动平面发生规律偏转产生的可采用EPDs的偏转来表示磁场,采用EPDs的偏转率表示磁场强度。采用EPDs的偏转表示磁场反映磁场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实体)物质与()场物质合理统一。EPDs偏转强度计算能够准确反映磁场强度。

1.5.3 电磁场

7 电磁场的形成示意图

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forming

EPDs与可见物质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瞬时诱导力,这样可见物质时时刻刻都吸收和释放电磁波。可见物质通过瞬时诱导力将能量传递给EPDs,致使其震荡,EPDs之间通过瞬时诱导力不断将震荡的能量传递(见图7)。震荡EPDs的动电场、动磁场和传播方向均互相垂直,因此震荡EPDs传递的电磁波是横波。LC电路能产生振荡电流,实际上是一个振荡电偶极子,进而与空间的EPDs不断发生作用与诱导。从本质上看,震荡EPDs是微观的震荡电偶极子。这表明震荡EPDs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波传递机理背后的物理原因,因此可以采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计算EPDs震荡波的传递过程。

电磁波是EPDs震荡传递的,震荡EPDs本质上是微观震荡电偶极子,也是电磁波传递机理背后的物理原因。采用EPDs的振荡频率区分电磁波种类,这反映电磁波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使暗(实体)物质与(电磁)场物质合理统一。

1.5.4 引力场

天体物理观察表明超大星系团需要暗物质作用而存在[30],一张暗物质在宇宙中延伸并在各个星系间相互交织。如没有暗物质,宇宙将不会以现有形式存在[31]Rodrigo等人分析表明星系和星系团是由暗物质所连接的[26]Zioutas等观察也表明星系和星系团是由于暗物质吸引而保持在一起的[32]

8  EPDs形成引力场示意图

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Gravitational field being formed with EPDs

在星体周围,EPDs的密度具有一定的梯度,随着与星体的距离增加而密度降低,吸引力始终指向密度增加最大的方向。只要有可见物质,EPDs的密度均会提高,因此宏观物质只表现为引力,而不表现为斥力。在质量M的质心为球心的同心球面上的吸引力均相等(见图8),同心球面面积为(为同心球体半径),各同心球面上单位面积上吸引的EPDsEPDs吸引强度:

                                     (7)

式中,为引力场强度;N为单位质量在同心球面上吸引的EPDs数量,为常数;M为物质质量;为同心球体半径。

EPDs吸引强度可简化为:

                                      (8)

引力场是由EPDs密度梯度变化产生的,吸引力始终指向EPDs密度增加最大的方向。只要有可见物质,EPDs的密度均会提高,因此宏观物质只表现为引力,而不表现为斥力。可采用EPDs的密度变化率表示引力场强度,这反映引力场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实体)物质与(引力)场物质合理统一。EPDs吸引强度计算能准确反映引力场强度。

1.5.5 统一场论

EPD理论采用暗物质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变化较好地解释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较好地阐明了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背后的物理因果,实现了暗(实体)物质与各种场物质的合理统一,并实现了不同场的统一。

没有可见物质影响时,暗物质本身不能形成场。当受到外界物质影响时,产生不同的势能,并形成各种场,即各种场是暗物质的不同势能。暗物质因为电荷存在而极化,进而产生电势能,并形成电场。暗物质因为电流或磁性物质存在而轨道偏转,进而产生磁势能,并形成磁场。暗物质因为可见物质密度提高,进而产生引力势能,并形成引力场。

当各种场变化时,存在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暗物质密度变化会传递引力波;而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传递电磁波。

暗物质本身也具有内能,暗物质粒子不断地进行热运动,这种热运动会通过一定的电磁波进行能量交换。

2 EPD模型自洽性验证

2.1 EPD模型的物质验证

冷暗物质探测II (Cryogenic Dark Matter Search II,简称CDMS II)合作组的研究表明暗物质候选者具有电离特性[33]Walters认为电子偶素(Positronium,简称Ps)是最轻的原子类粒子,正负电子对能湮灭释放能量[34],进而形成能量较低且稳定的暗物质(EPDs)粒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暗物质(EPDs)粒子吸收足够的能量而电离成正负电子对[35,36]迄今,已经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真空中可以生成正负电子对以及正负电子对湮灭消失[37~40]。这均表明EPD模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2.1.1 高速运动真空摩擦

根据相对论理论,任何物质运动速度只能无限接近光速,不可达到或超越。接近光速的物质质量将逐渐无限增大,极限速度为光速。如果真空没有阻力,粒子加速器中粒子质量、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加速功率等参数对被加速粒子的极限速度都没有影响,只要粒子速度不达到光速,粒子就一定有加速度,但实际上粒子极限速度受不同因素影响。

根据EPD理论,加速电场的速度为光速,因此被加速粒子最大速度是光速,而不是超光速。因此超光速只能通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法实现,但目前缺乏相关实用技术。被加速粒子不断与EPDs相互作用产生真空摩擦;真空摩擦与粒子质量、电荷量、速度有关,而牵引力与电荷量、加速电场强度有关。当牵引力等于真空摩擦产生的阻尼力时,带电粒子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EPDs真空摩擦存在,一旦撤除加速电场,被加速粒子的速度会逐渐降低。另外,由于EPDs的“真空”摩擦,星体在星系中的公转速度会逐渐降低。

2.1.2 高速旋转真空摩擦

2017年,斯蒂芬·巴奈特(Stephen M. Barnett)等研究发现[41],一个真空中运动的衰变原子会受到类似于摩擦力的阻力。真空摩擦与相对论矛盾,系统内观察者看到原子因为摩擦力减速,系统内观察者不会看到这一现象。根据EPDs模型理论,EPDs充满整个宇宙空间,不停地与高速旋转物质发生作用,即高速旋转真空摩擦。由于EPDs的“真空”摩擦,星体的自转和工作速度会逐渐降低。

2.1.3 超强电场真空产生正负电子对

根据EPD理论,EPD是由正负电子对构成,因此EPD在电场中极化,而在超强电场能够将EPD电离成正负电子对。1951年,[42]。之后,科学家已经采用各种方法将施温格的静态空间均匀电场扩展为空间和时间依赖的场,并计算出超强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正负电子对的概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 ElectrodynamicsQED)的发展。这也充分证明EPD坚实的物质基础。

2.1.4 交变电场真空产生正负电子对

根据EPD理论,在交流电场中,EPDs容易吸收能量。EPDs的能量越高越不稳定,EPDs的能量随着交变电场的强度增加而提高,EPDs在强交变电场中会分解成为正负电子。布兰金等人在1970年采用交变电场在真空中电离出正负电子[43]

2.1.5 超强磁场真空产生正负电子对

根据EPD理论,EPD是由正负电子对构成,因此EPD的正负电子的运动轨道会在磁场中发生相互偏转。随着磁场强度增加,轨道的相互偏转。因此在超强磁场中EPD会容易吸收能量并分解成正负电子。约瑟夫等人在1983年采用超强磁场在“真空”中分解出正负电子对[44]

2.1.6 正负电子对产生和湮灭

正负电子瞬间结合后湮灭消失并产生光,“真空”吸收高频光线产生正负电子。一种观点认为:正负电子结合均彻底消失,仅仅产生光子;高频“光子”生产正负电子。然而,这里存在物质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正负电子对结合的电子偶素不稳定,是进一步结合生成“不可见”的暗物质,还是仅仅生产光子;是高频“光子”的无中生有,还是“不可见”的暗物质分解成正负电子,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首先,电子核外跃迁能吸收或放出光子,没有证据表明光子转化为不同带电粒子,或不同带电粒子转化为光子。其次,电场、磁场均能在“真空”中产生正负电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均能在“真空”中产生正负电子,没有证据表明光子参与转化过程。另外,光子内不含有正负电子,而光子与正负电子相互转化缺乏物质基础并违背物质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规律。

“真空”摩擦表明“真空”中存在着难以发现的暗物质。大量证据表明,暗物质能够生产正负电子。暗物质与正负电子相互转化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2.1.7 暗物质与反物质

正电子、负质子等粒子被认为是反物质,这些反物质与对应的物质结合而彻底消失。根据EPD理论,不同的暗物质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电离成不同的正负离子对,而正负离子对一旦相遇就结合为暗物质而消失不见。在这种意义上,反物质是不存在的,本质上正反物质结合并没有消失,仅仅是存在的形式发生了转变。实际上,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在不同的情况下均可以相互转变。

2.1.8 暗物质自身热运动

EPDs内的e-e+不停地运动,EPDs之间通过瞬时诱导力传递能量。实际上EPDs具有内能,并不停地进行热运动,这种瞬时诱导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7.35cm的电磁信号;由于是暗物质本身的热运动,因此只有这个频率的电磁辐射无法屏蔽。

2.1.9 星体自转与公转速度变化

星体的自转和公转均会在一定范围内牵引EPDs随着运动。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星体运动的速度存在速度梯度,这种速度梯度引起EPDs的相对运动摩擦力,因此会使星体的自转和公转的速度不断降低。这种摩擦力与EPDs的密度直接相关,并与星体的体积有关。

如果不考虑星体的相互作用、星体的物质吸积等因素影响,星体的自转速度和公转速度均会逐渐降低。在大的星系或EPDs的密度显著提升,摩擦力也相应提高,相似质量的星体在靠近核心区的速度降低较快;远离核心区域的速度降低较慢。另外,摩擦力与星体的质量比是影响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摩擦力与星体质量比越大,速度降低越快。

2.1.10 暗物质“暗”的原因

目前,普遍认为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这里存在着严重的误解,也是至今无法发现暗物质的原因。实际上,暗物质是参与电磁作用的。EPDs之所以“暗”,是由于所有的电磁波均通过EPDs传播。然而,EPDs只能传递电磁波,无法反射电磁波,因此采用电磁波手段无法探测直接EPDs。但EPDs的密度变化会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因此可以通过电磁波的速度变化与方向偏移来探测EPDs

2.2 电磁波传递理论自洽性验证

2.2.1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EPDs具有一定质量,星系牵引一定范围内的EPDs运动,太阳系牵引一定范围内的EPDs运动,地球牵引一定范围内的EPDs运动。在一定范围内,EPDs随着地球运动,超过一定的范围后,EPDs随着地球运动的速度存在一定梯度。再超过一定范围,EPDs就不随着地球运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均处于地球全速牵引EPDs的范围内,因此观察到的光在各个方向上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2.2.2 斐索实验

水、酒精等物质,质量极小,即使在水、酒精的内部,其牵引EPDs的范围也极小,且存在着速度梯度,因此v乘以一个小于1的因子。

2.2.3 钢盘转动实验

钢盘的质量太小,钢盘的外部无法牵引空气随之高速旋转,对于质量远远小于空气分子的EPDs更无法高速牵引,因此钢盘转动无法对光速产生影响。

2.2.4 光行差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为30km/s,观测点均在地球全速牵引EPDs的范围内,因此,观测地球以外光线的光行差最大可以达到20.5角秒。而太阳系、银河系均分别在一定范围内牵引EPDs运动,观测这个范围以外的光线的光行差分别以各自的速度为准。而同样,不同系统会牵引EPDs自转(一个系统的自转可能是另一个系统的公转),在一定范围内牵引EPDs运动,观测这个范围以外的光线的自转光行差分别以各自的自转速度为准。

2.2.5 光电效应

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电磁波是通过EPDs震荡传播的,EPDs是一个个粒子,被照射物质的某个粒子的电子吸收EPD一次震荡的能量后,如果能量较小,会发生能级跃迁,但同时会与周围的粒子相互作用而使能量不断转移,因此能量没有连续性,不能累积;如果能量超过临界值,某个粒子的电子吸收EPD的一次震荡能量后,成为自由电子,EPD的一次震荡激发出一个对应的电子。在光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是能量,而不是EPDs本身。EPDs的能量与震荡频率有关。震荡频率如果低于红限, EPD一次震荡的能量无法令一个电子逃脱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因此无论多强的光也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2.2.6 光的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这一科学理论最终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接受。

根据EPD理论,光是EPDs传递的电磁波。EPDs本身是粒子,且可以携带能量,并通过震荡传递能量,因此具有粒子的一切特性。光是通过大量EPDs相互诱导震荡的相互作用传递的波。电磁波和机械波在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区别,二者均是通过粒子传递,因此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2.2.7 光线引力偏折、引力透镜与雷达回波延迟

在太阳周围,EPDs密度存在梯度,随着半径增加密度而逐渐下降,由于太阳质量较大,牵引的EPDs较多且密度梯度较大,因此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光线引力偏折现象,即形成引力透镜现象;同时由于EPDs的密度提高而使电磁波传播速度减慢,形成雷达回波延迟现象

2.2.8 电磁波与光子的逻辑论证

根据EPD理论,光是可见物质与EPDs之间以及EPDs相互之间的诱导震荡传递的电磁波,且与光子理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两束交叉光都不会发生碰撞,表明运动的光子的体积为零,且无静止质量,光子的物理本质无法合理解释。

光子在单一介质只会以相同的速度传递,这是典型的以大量介质相互作用传递波的特性,而任何单个粒子都不会具有这种特性。

任何平面相对于体积为零的光子均为高山深涧,单个光子的镜面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

光子以一定角度从玻璃中无法入射到真空,单个光子的全反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

光子在相同介质内的速度无法变化,只能在不同介质的交界面发生速度变化,单个光子的速度变化机理,以及单个光子在单一介质中速度无法变化的机理均需要进一步论证。

单个光子的波动机理需进一步论证。

单个光子的波动模式及其产生横波而非纵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

体积与静止质量为0光子不含任何电荷,单个光子传递电磁波的机理需进一步论证。

总之,需要解决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大量问题,才能证明光子的存在。而EPD的电磁波理论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

2.3 引力场理论自洽性验证

2.3.1 相对论引力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在任意参考系内,引力引起时空弯曲,因而时空是四维弯曲的非欧黎曼空间。时间空间的弯曲结构取决于物质能量密度、动量密度在时间空间中的分布,而时间空间的弯曲结构又反过来决定物体的运动轨道,它沿着弯曲空间中最接近于直线路径的测地线。然而,相对论引力脱离物质基础,采用时空弯曲作为引力来源值得进一步讨论:①时间只能提供事件顺序和事物运行周期的信息,时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②空间只提供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空间能够施加力仍需严格论证。③运动是相互的,相对的,质增、尺缩和钟慢效应也是相互的,相对的,各种效应在整个体系中是等价的。空间有无数个运动物体,每个物体相对于其它无数个物体具有无数个相对运动状态,致使该物体重量无法唯一确定。时间、空间为何伸缩,如何伸缩,伸缩性质,如何验证。时间、空间伸缩如何保持时间、空间不中断。

笔者认为整个体系中,时间和空间是处处等价的,任何的时间或空间伸缩都会造成时间、空间的中断,迄今,没有证据表明时间、空间能中断。另外,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不存在,时空不能作为施力物体,因此相对论引力缺乏物质基础。

根据EPD理论,引力场是由EPDs密度变化产生的,引力始终指向EPDs密度梯度增加最大方向。EPDs无处不在的存在使引力这种梯度力能够伸向无穷远。采用EPDs密度梯度变化计算引力与牛顿万有引力基本吻合。由于星系、星体的复杂空间分布,尤其相互的复杂运动状态, EPDs的密度梯度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修正。

相对论引力缺乏物质基础和系列实验验证,物理意义存在争议,仅仅是数值上的巧合。EPDs引力不仅具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更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

2.3.2 引力波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即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及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引力波以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引力波被认为是横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且在远源处为平面波,并携带能量

根据EPD理论,引力场是由EPDs密度变化产生的,而一个正常的天体周围EPDs密度不会发生剧烈变化,只有在超新星爆发或超大天体的碰撞时,才会引起周围的EPDs密度发生剧烈变化,而这种剧烈变化会以波动方式由近及远不断传递,因此强烈的引力波很少见。另外,引力波与电磁波完全不同,引力波是疏密变化传递的波,是纵波,不具有偏振态;另外,引力波是体波,能量衰减较快。因此,引力波的强度很弱,直接探测引力波极为困难。

3 基于暗物质的量子力学理论论证

3.1 威尔逊云室

威尔逊云室是英国科学家威尔逊(C.T.R.Wilson)1911年发明的一种仪器。水蒸气在离子通过时,会以离子为中心凝结成一串水珠并形成一条清晰可辨的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你观测与否,电子都是个粒子,电子的运动轨迹也不是波动的,是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

3.2 量子力学因果论

量子力学认为,一切都是随机的,而且事实也是这样。然而,爱因斯坦深信,物理学规律是关于存在的规律,而不是一些可能性。微观粒子观测到的随机性规律被观测的事实,一直没有找到其随机性原因。随机性已经成为量子力学的代名词,而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本身不是终极真理,因为上帝不会掷骰子

根据EPD理论,微观粒子不断与EPDs相互作用。在微观世界里,EPDs不断对微观粒子掷骰子 微观粒子EPDs的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无法准确计算,因此,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只能采用概率统计。微观粒子运动比灰尘在空中的随机飘散运动还要复杂,只能符合空间概率分布统计规律,这就是量子力学随机性的原因。

3.3 物质波

物质波又称

根据EPD理论,电子在运动的过程中,电子本身的运动无异于宏观物质的运动,但运动的电子会引起EPDs产生震荡,产生电磁波。电磁震荡频率与电子的速度成正比,可以产生光的衍射或干涉图案。因此,运动的电子既可以观测到粒子宏观的粒子轨道,也可以观测到电子与EPDs相互诱导而产生的衍射或干涉图案。

3.4 波函数坍缩

波函数坍缩指的是某些量子力学体系与外界发生某些作用后波函数发生突变,变为其中一个本征态或有限个具有相同本征值的本征态的线性组合的现象。波函数坍缩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在单次测量中被测定的物理量的值是确定的,尽管多次测量中每次测量值可能都不同。

根据EPD理论,微观粒子EPDs的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无法准确计算,由于微观粒子每一次的轨迹均不相同,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表示。但当观测电子时,观测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轨迹是明确的。这与宏观的概率事件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比如在每次掷骰子之前只能用概率函数来描述整体的概率事件,通过调查任何影响概率分布因素并进行调整,也仅仅是调整概率分布函数,是无法改变掷骰子是一个整体的概率事件;但骰子掷出并停止后,掷骰子的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就演化为一个单次的,确定性的骰子点数。同样道理,在没有观测时,微观粒子的运动只能用空间概率函数描述其运动规律,但一旦观测后,就象骰子落地停止一样,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模型就变成单次确定性的事件。总之,不论宏观概率事件,还是微观粒子的空间概率分布,总体上均符合概率函数规律;一旦单次概率事件揭晓,无数次的概率模型塌缩成单次的确定事件,即:某个骰子的点数或某个空间是否出现微观粒子就一定会塌缩成10。波函数坍缩本质上是描述一个整体概率事件发生前的预测及其单次概率发生后的确定状态。

3.5 隐变量理论

隐变量理论是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而提出的替代理论。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提出了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限制,诸如位置与动量等无法同时精准测出其值;此外关于粒子位置等特性由概率密度描述所取代。因此有人认为量子力学的背后应该隐藏了一个尚未发现的理论,可以完整解释物理系统所有可观测量的演化行为,而避免掉任何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根据EPD理论,EPDs与微观粒子的时时刻刻且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与随机性,这与宏观物质的运动没有本质区别,类似一粒尘埃在空中的运动、一颗悬浮物在水中的运动。因此,通过暗物质的研究,可以使量子力学更加完备。

3.6 电子双缝干涉

电子通过双缝时,采用监控试图观察电子通过双缝的行为时,干涉条纹就消失;而监控关闭,屏幕上又出现了干涉条纹。

根据EPD理论,运动的电子对EPDs进行系列诱导而产生震荡,进而EPDs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前传递。无论观测与否,电子都是一个粒子,其运动特征符合宏观物质运动规律,本身并没有波动。而观测到的干涉图案并不是电子本身,而是电子诱导EPDs所产生电磁波的干涉。因此,这是十分容易验证的,无论电子是否通过双缝,都可以观测到干涉图案。只是观测电子时,对电子和EPDs均产生了扰动,致使EPDs的震荡频率发生变化,使光的频率不一,无法产生干涉。

3.7 量子的波粒二象性

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这意味着经典物理关于“粒子”与“波”的概念失去完全描述量子范围内物理行为的能力。

根据EPD理论,所有的波都是由粒子传递,即所有的波都具有粒子性。而所有的粒子均可以相互作用并传递波,即所有的粒子都有波动性。至于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具有不同层次的原因:①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符合宏观物质运动规律,只能表现为粒子性,而观测到单个粒子的波动性往往是单个粒子引起系列EPDs震荡产生的电磁波的干涉效应。②采用概率函数描述单个粒子,仅仅反映单个粒子的空间分布符合概率函数规律。③大量粒子协同振动进行能量传播时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同时也保持着粒子性的所有特质。这就是所谓的波粒二象性。

3.8 热辐射

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辐射、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各个波段不同,并具有一定的谱分布。这种谱分布与物体本身的特性及其温度有关,因而被称之为热辐射。

根据EPD理论,任何物体都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通过诱导震荡与EPDs相互作用并交换能量。这种诱导震荡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电磁波。这也是任何物质时时刻刻吸收与释放电磁波的物质原因。

4 基于暗物质的大爆炸理论论证

4.1 多普勒效应

20世纪初,哈勃与助手赫马森合作发现远方星系谱线的红移与距离成正比,这是唯一被大量实验数据证实的。然而,星系的运动速度并没有得到进一步验证,目前仍有较大争议。根据EPD理论,电磁波由EPDs传递,频移与传播距离、EPDs密度有关。

4.2 宇宙微波

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方向都能接收到波长为7.35cm的电磁信号,且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无关。这被认为是来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根据EPD理论,EPDs不仅是电磁辐射介质,而且本身也进行着一定的热运动。波长为7.35cm的电磁辐射是来自EPDs自身的热运动。采用封闭的铅板能够屏蔽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但由于EPDs充满整个宇宙,渗透进任何物质,在任何位置都会进行热运动,因此只有这个频率的电磁辐射无法屏蔽。

4.3 宇宙半径论证

目前,宇宙可观测的最大直径有930亿光年,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半径有465亿光年。所观测的光线是465亿年前来自于465亿光年处的星系所发出的光。也就是说,在465亿年前,它已经就在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位置上。这里存在大量的矛盾需要考察与严密论证。

首先,在宇宙可观测半径以外是没有空间还是没有物质?这个需要严密的论证。

其次,宇宙的边界的构成需要严密论证。宇宙的边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就成为了边界?

再者,边界处的星体运行规律是怎样的?也需要严密的考察,会跨越边界吗,会与边界发生碰撞吗?

另外,在边界处的星体发光只照向宇宙的内部吗?会跨越宇宙边界吗?

最后,为什么地球位于可观测的宇宙中心,这明显具有主观性。

总之,宇宙的半径、边界的形态与构成,边界的星体运行规律,以及边界星光的传递方向等问题存在大量矛盾,均需要严密的论证。

宇宙的观测一直不断的发展,宇宙可观测半径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扩大。而实际上,宇宙可观测半径是人类观测能力范围的半径,并不是宇宙真正的半径。

4.4 宇宙年龄论证

欧洲航天局2013321日公布了普朗克太空探测器传回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全景图,并且把宇宙的精确年龄修正为138.2亿年。然而,宇宙的年龄存在着大量矛盾值得深入讨论和严密论证。

138.2亿年以前,宇宙的状态需要严密论证,这里必须存在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循环。否则在此次宇宙诞生之前时间为无限长,诞生前的宇宙已经存在了无限长,这种无限长意味着大爆炸发生前为穏恒态宇宙,为什么这种穏恒态宇宙在138.2亿年以前发生了宇宙大爆炸,这里的机理需要严格的论证,另外前一次的大爆炸时间与下一次的大爆炸时间需要严格地论证与周密地计算。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上一次爆炸的时间与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报道。

4.5 大爆炸触发条件论证

大爆炸之处,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的奇点。空间和时间诞生于某种超时空——部分宇宙学家称之为量子真空,其充满着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扰动。然而,奇点的形成过程至今无法得到合理说明与解释。

首先,物质都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物质体积不能被无限压缩。这种无限大的压力来自于哪里?即使存在着无限大的压力,物质的斥力增加速度远远大于引力增加速度,随着不断压缩,物质间的斥力会急速增加,物质也无法被无限压缩,体积也不能无限小,密度也不能无限大。物质体积无限小,意味着这种无物质没有体积,即不占有空间,体积为零的物质不存在。

其次,能量只会从能量高物质传向能量低的物质,或从温度高的物质传递给能量低的物质。温度无限高意味着能量无限大,能量来自于什么物质,来自于哪里?这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

最后,至于时空曲率无限大,也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时间与物质的作用力,空间与物质的作用力均缺少严密的论证。实际上,宇宙奇点不会产生,仅仅是一个理论的假设。总之,自然情况下无法达到大爆炸的触发条件。

4.6 大爆炸演化过程论证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逐渐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如今所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理论需要一个完美的循环机制,然而目前来看,大爆炸是一个无法循环的宇宙模型。

首先,大爆炸整体循环的机制仍不完备,究竟大爆炸循环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仍不明确,因此至今也没有估算出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与过程。

其次,具体的阶段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仍不健全。例如,大爆炸的奇点的形成的有效机制仍缺乏,违背了现有的力学机理、能量传递机理等。

因此,大爆炸需要提出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不同步骤的细化,以及对不同步骤的触发条件与发展过程进行严密的论证。

4.7 宇宙大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论证

目前,星系均为成团成系分布,个星系均具有各自的中心,且围绕这各种的中心运动,这致使各星系呈现为扁平化。宇宙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无法合理解释。

哈勃与助手赫马森合作发现远方星系谱线的红移与距离成正比,这是唯一被大量实验数据证实的。所有星系均加速远离地球并没有得到进一步验证。

另外,所有星系()均加速远离地球的证据不仅不充分,而且地球是大爆炸的奇点明显具有主观性。为什么地球是大爆炸的奇点,加速离开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明确确定,速度与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里的力学机理是否完备?这个都需要进行完备而严密的论证。

4.8 奥伯斯佯谬

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认为若宇宙是稳恒态而且无限的,则晚上应该是光亮而不是黑暗的,因而否定了稳恒态宇宙模型。首先,如果没有可见物质,无论光线多强,都是不可见的。其次,恒星所发光线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是非连续的,即在球面上发的光是不连续的,在同一个点发射的光也不会连续的。因此,任何一个恒星的发光都不能分布在整个宇宙空间。再者,恒星等星体均是成团成系存在,相对于整个广袤的宇宙空间,恒星很小且释放的能量也十分有限。另外,远处星光会被宇宙间黑暗的星体,尘埃和气体阻隔,能量被星云等物质吸收,而星云等物质温度极低,大部分能量通过不可见光向外辐射,只有部分折射、散射或反射的光线才是可见的,然而这些物质极其稀疏,达到一定距离后很难可见。最后,恒星所发的光能量经过长距离传递,能量损失,并且被各种不同星体或星际物质吸收,而这些星体或物质温度较低,大部分能量通过不可见光的形式向外辐射,因此即使宇宙是稳恒态、无穷大的,夜空也会是一片黑暗。

4.9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无边无际的宇宙是由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奇点爆发而来。大爆炸存在较多的疑点值得深入讨论:①任何物质均占有体积,密度不能无限大。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与天文观测明确表明多普勒频移与传播距离成正比,而非与速度成正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本质上是EPDs热运动,且该微波辐射无法屏蔽。大爆炸是一个无法循环的宇宙模型。宇宙观测表明,465亿年前的宇宙可观测直径为930亿光年,与宇宙138.2亿年的年龄相矛盾。分析表明即使宇宙是稳恒态、无穷大的,夜空也会是一片黑暗。宇宙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无法合理解释。所有星系()均加速远离地球的证据不充分。地球是大爆炸的奇点明显具有主观性。

分析宇宙大爆炸具有诸多疑点,稳恒态、无穷大的宇宙更具有其合理性,实际上,所谓的宇宙的边界仅仅是人类观测能力的宇宙边界。

4.10 暗能量

暗能量被认为是驱动宇宙膨胀的能量。然而,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与天文观测明确表明宇宙并没有不断膨胀,暗能量概念与宇宙膨胀的相关思想需要调整。

宇宙中充满着暗物质,暗物质不仅作为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也是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载体。暗物质不仅本身具有热运动,而且由于是各种场的载体,蓄积了大量的场势能,在这种意义上,暗物质蓄积大量的能量。

5 结论

初步建立暗物质EPD模型,暗物质主要由EPDs构成,暗物质的主要特性也是通过EPDs显现出来的。一个EPD内含有一个电子e-和一个正电子e+。基于该模型得到以下结论:

(1) EPDs之间以及EPDs与可见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均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推斥力且总体平衡。由于吸引力作用,EPDs聚集在星系和星系团周围,且具有一定的密度梯度;由于推斥力作用,EPDs遍布整个宇宙,且大尺度上是均匀的。

(2) 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分别由EPDs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梯度产生的。这反映这4种场本质上是暗(实体)物质的规律变化,使暗(实体)物质与场物质合理统一。

(3) “真空摩擦表明 真空中充满“不可见”的暗物质;采用不同方法在“真空”中生产正负电子以及正负电子“湮灭”表明暗物质的EPDs模型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方向都能接收到EPDs波长7.35cm的电磁信号,且只有这个频率的电磁波无法屏蔽,这是EPDs “热运动的直接证据。

(4) 加速电场的速度为光速是被加速粒子无法超越光速的本质原因,而目前仍缺乏采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关超光速加速方法。由于EPDs真空摩擦,一旦撤除加速电场,粒子加速器中的被加速粒子的速度会逐渐降低。由于EPDs真空摩擦,星体在星系中的公转速度会逐渐降低,星体的自转速度也会逐渐降低。

(5) EPDs之所以“暗”,是由于所有的电磁波均通过EPDs传播。然而,EPDs只能传递电磁波,无法反射电磁波,因此采用电磁波手段无法直接探测EPDs。但EPDs的密度变化会影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因此可以通过电磁波的速度变化与方向偏移来探测EPDs

(6) 采用EPDs合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斐索实验、钢盘转动实验、光行差、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光线引力偏折、引力透镜和雷达回波延迟等,表明EPDs的电磁波传递理论是自洽性。

(7) 相对论引力具有缺乏物质基础等多种不自洽;EPD引力场理论具有坚实物质基础与理论基础,EPDs无处不在的存在以及可见物质致使EPDs密度梯度变化是引力场及其超距传递的物质原因。引力始终指向EPDs密度升高的方向是可见物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基本原因。

(8) 引力波是EPDs疏密变化而传递的纵波,并不是与电磁波类似的且具有偏振态的横波。引力波并不是爱因斯坦所预测的面波,而是一种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这是引力波极难直接探测的根本原因。

(9) EPDs与量子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相互作用是量子力学随机性的根本原因;单个粒子不具有波动性,且完全符合宏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所观测到的光学干涉、衍射现象是粒子与EPDs相互诱导震荡产生的电磁波。

(10) 电子双缝干涉试验所观测到的光学干涉现象是运动电子诱导EPDs震荡而产生的电磁波的干涉,即使电子不通过双缝也始终能观测到干涉图案。但当观测电子时,对电子和EPDs均产生了扰动,致使EPDs的震荡频率发生变化,电磁波因频率不同而无法产生干涉。

(11) 任何物体都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通过诱导震荡与EPDs相互作用并交换能量。这种诱导震荡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电磁波。这是任何物体都具有不断吸收和发出电磁波而产生热辐射的本质原因。

(12) 通过多普勒效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奥伯斯佯谬等系统分析表明宇宙并没有不断膨胀,暗能量概念与宇宙膨胀的相关思想需要调整。宇宙中充满着暗物质,暗物质不仅作为万有引力的一部分,也是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的载体,暗物质蓄积了大量的热能和势能。

(13) 经典物理学被认为无法解释高速物理现象和微观世界物理现象。采用暗物质可以统一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研究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并且暗物质的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A. Cho. Have physicists already glimpsed particles of dark matter[J]. Science. 2011, 331(3): 1132-1133.

[2]        Gerard Gilmore. How Cold Is Cold Dark Matter? 2008, 322(3): 1476

[3]        Gianfranco Bertone. Themoment of truth for WIMP dark matter [J]. Nature2010, 468(11): 389

[4]        L.M. Krauss S. Nasri and M. Trodden. A model for neutrino masses and dark matter [J]. Phys. Rev. D ,2003,(10):1-4.

[5]        K. Cheung and O. Seto. Phenomenology of TeV right-handed neutrino and the dark matter model [J]. Phys. Rev. D ,2004, 69(11):1-9

[6]        T. Asaka S. Blanchet and M. Shaposhnikov. The nuMSM dark matter and neutrino masses [J]. Phys. Lett. B, 2006, 39(1):176-178

[7]        E. Ma. Veriable radiative seesaw mechanism of neutrino mass and dark matter [J]. Phys. Rev. D ,2006,73(1):1-8

[8]        T. Hambye K. Kannike E. Ma and M. Raidal. Emanations of dark matter: muon anomalous magnetic moment radiative neutrino mass and novel leptogenesis at the TeV scale[J]. Phys. Rev. D,2007, 75(3):1-12

[9]        J. Kubo and D. Suematsu. Neutrino masses and CDM in a non-supersymmetric model [J]. Phys. Lett. B,2006, 643(10):336-341

[10]     M. Aoki S. Kanemura and O. Seto. A model of TeV scale physics for neutrino mass dark matter and baryon asymmetry and its phenomenology [J]. Phys. Rev. D, 2009,80(3):1-43

[11]     C. Boehm Y. Farzan T. Hambye S. Palomares-Ruiz and S. Pascoli Are small neutrino masses unveiling the missing mass problem of the universe? [J]. Phys. Rev. D,2008, 77(12) :1-4.

[12]     Y. Farzan. A minimal model linking two great mysteries: neutrino mass and dark matter[J]. Phys. Rev. D, 2009, 80(8):1-8

[13]     Rafael F Lang. Fishing for the Universe [J]. Science2007, 327 (3):1582-1583

[14]     Adrian Cho.Excess Particles From Space May Hint at Dark Matter [J]. Science2008, 322 (11):1173-1173

[15]     J Chang J H Adams H S Ahn. An excess of cosmic ray electrons at energies of 300-800 GeV [J]. Nature, 2008,456(11): 362-365

[16]     Michael Kuhlen Piero Madau Joseph Silk. Exploring Dark Matter with Milky Way Substructure [J]. Science 2009, 325(1):970-973

[17]     Meredith Wadman. Bright hopes pervade dark matter [J]. Nature 2008, 452(6):6-7

[18]     DAMPE Collaboration. Direct detection of a break in the teraelectronvolt cosmic-ray spectrum of electrons and positrons[J]. Nature,2017, 552(12):63-66

[19]     Chitta R. Das, Olga Mena, Sergio Palomares-Ruiz. Determining the dark matter mass with DeepCore[J]. Physics Letters B, 2013, 725(4-5):297-301

[20]     Matthew Buckley, Annika Peter.

[21]     HeYu,LinWen-bin. Research Progress on Dark Matter Model Based on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J]. Chinese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17,41(2):149-181

[22]     Jeremiah P. Ostriker and Paul Steinhardt. New light on dark matter [J]. Science2003, 300 (1):1909-1913

[23]     Ilidio Lopes Joseph Silk3. Neutrino Spectroscopy Can Probe the Dark Matter Content in the Sun[J]. Science2010, 330 (10):462

[24]     Adrian Cho Richard Stone.Racing to capture darkness [J]. Science2007, 317(7):32-34

[25]     Sean Carroll.

[26]     Rodrigo A. Ibata and Geraint F. Lewis. The Cosmic Web in Our Own Backyard [J]. Science 2008,319 (1):50-52

[27]     David M. Wittman J. Anthony Tyson David Kirkman. Detection of weak gravitational lensing distortions of distant galaxies by cosmic dark matter at large scales [J]. Nature2000,405 (5): 143-148

[28]     Govert Schilling. New Dark-Matter Map Reveals Where Galaxies Gambol [J]. Science2008, 319(1):270-270

[29]     http://www.cfht.hawaii.edu/News/Lensing/

[30]     Michael S. Turner. Quarks and the Cosmos [J]. Science2007. 315 (1):59-61

[31]     Myung Gyoon Lee Hong Soo Park Ho Seong Hwang. Detection of a Large-Scale Structure of Intracluster Globular Clusters in the Virgo Cluster [J]. Science, 2010, 328 (4): 334-336

[32]     Konstantin Zioutas Dieter H. H. Hoffmann Konrad Dennerl. What Is Dark Matter Made Of? [J]. Science2004, 306 (11):1485-1488

[33]     The CDMS II Collaboration. Dark Matter Search Results from the CDMS II Experiment [J]. Science2010, 327 (3):1619-1621

[34]     H. R. J. Walters. Antimatter Atomic Physics [J]. Science2010, 330 (11):762-763

[35]     S. Devons, G. R. Lindsey.

[36]     E. J. Williams. Production of Electron-Positron Pairs [J]. Nature1935, 135(1):66

[37]     Gerhard Baur Kai Hencken Dirk Trautmann. Electron-positron pair production in ultra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sions [J]. Physics Reports2007453(1): 1-27

[38]     Tim-Oliver Müller Carsten Müller. Spin correlations in nonperturbative electron-positron pair creation by petawatt laser pulses colliding with a TeV proton beam [J]. Physics Letters B 2011 696(3): 201-206

[39]     Alexei M. Frolov. Three-photon annihilation of the electron-positron pairs [J]. Physics Letters A2008372(42): 6396-6399

[40]     A.A. Sokolov, I.M. Ternov, A.V. Borison. Creation of electron-positron pairs and their annihilation in a superstrong magnetic field [J]. Physics Letters A197449(1): 9-10

[41]     Stephen M Barnett, Matthias Sonnleitner. Vacuum Friction [J].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 2018,65(1):1-8

[42]     J. Schwinger. . Phys.Rev. 1951,82(5): 664-679.

[43]     E. Brezin, C Itzykson. Pair production in vacuum by an alternating field [J]. Phys. Rev. 1970, 2(7): 1191-1199.

[44]     Joseph K Daugherty, Alice K Harding.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83, 273(10): 761-773

[楼主]  [12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3 10:18 

8 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

8.1 引言

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是绝对无限的宇宙空间,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物质,物质的形态各异、体型各异。由于万有引力存在,物质自身质量和相互间距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物质的密度整体与局部均显现为一定的不均匀,且均有序运动。在可见物质和暗物质共同作用下,通过恒星不断演化,氢元素不断聚变成较高原子量元素,又通过一定的再生机制生产氢元素,实现有序有限循环。

8.2 宇宙可观察尺度

目前,对于宇宙具体的形状和大小数据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对于一点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计算,那就是可以看多远。事实上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的距离达到了465亿光年。地球并非居于宇宙的中心,但是确实居于可观测宇宙的中心,这是一个直径约为930亿光年的球体。

实际上465亿年以前,这些星球就已经位于465亿光年的位置上了。也就是说465亿年以前,可观测到的宇宙就有930亿光年那么大了。

迄今,所能观察到最遥远的星系距离地球465亿光年。探测宇宙能力将不断进行,不远的将来,所探测的宇宙范围能达到千亿光年、万亿光年。然而无论探测距离有多远,还有更远的空间无法探测。宇宙是没有边界的,所谓的边界是所探测能力的边界。

8.3 宇宙起源

这是从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学家到现代天文学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了哥白尼、赫歇尔、哈勃的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学已经不再是幽深玄奥的抽象哲学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现代科学。直到20世纪,出现了两种宇宙模型比较有影响。一是稳态理论,一是大爆炸理论。

8.1 大爆炸宇宙学图解

大爆炸宇宙学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见图8.1)。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单独的无维度的点,即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无尺度但却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奇点。至少是在120150亿年以前,宇宙及空间本身由这个点爆炸形成。在一次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无数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指出,能量从非均匀分布到均匀分布的那种变化过程,适用于宇宙间的一切能量形式和一切事件,在任何给定物体中有一个基于其总能量与温度之比的物理量,他把这个物理量取名为,孤立系统中的永远趋于增大。但在宇宙中总会有高和低的区域,不可能出现绝对均匀的状态。那种认为由于水平的不断升高而达到最大值时,宇宙就会进入一片死寂的永恒状态,最终热寂而亡的结局,当宇宙膨胀到一定程度,所有星系行星会疏离,分子分解至夸克,而至更小。整个宇宙继续膨胀,变成死寂状态,这是不合理的。

宇宙至今仍存在,一定存在着自我循环与再生机制。那么大爆炸必须是可循环的,一些科学家认为宇宙将再变成一个高密度、小体积的球体。缩小到一定程度后,将再次发生大爆炸。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的能量并没有消亡。但是,却没有人能解释,大爆炸每次循环时间、空间、分子结构等。另外,物质汇集到一个奇点上是如何进行的;在宇宙起源之前是什么状态,这些都无法解释。而且,任何物质都是占有空间的,即不占有空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那么就不存在密度无穷大的奇点。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星系的观测得到了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哈勃定律的物理宇宙论陈述为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他们的距离成正比,而并非是与所谓的退行速度成正比。种种自然现象、物理实验表明多普勒效应为在阻尼相同的条件下红移与传播距离成正比,而非与速度成正比。

1964年,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探测到波长为7.35厘米的微波噪声,认为是3K的微波背景辐射,然而这种辐射不是来自宇宙,而是无法屏蔽的,到处都存在的EPDs的辐射。

目前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年龄约为138.2亿年,然而,宇宙最大直径竟有930亿光年,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半径有465亿光年。也就是说,在465亿年前,它已经就在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位置上,用大爆炸理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

因此,大爆炸理论是不合理的,而宇宙没有年龄,没有开始,也将没有尽头。

8.4 宇宙内的星系

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

8.2 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

完整的图像

8.3 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完整图像

8.2是美国宇航局哈勃空间望远镜获得的最深邃的影像之一。哈勃望远镜对准天空中的一小块区域进行长时间的曝光——长达数月,尽可能地捕获每一个暗弱的光点。图8.3为一完整的图像,其中包含有1万个星系。随着对于宇宙尺度的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将很快找到一种绝佳的描述宇宙中遥远天体距离的方法。

在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空间内,在距离地球约10亿光年的距离内存在一个超星系团的海洋。这些是被引力作用聚集在一起的大量成员星系。银河系本身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成员,这个超星系团正位于这张图像中中央位置。在这个巨大的超星系团结构中,银河系毫无特别之处,它只是位于一隅之地的普通成员星系而已。在这一宏伟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是室女座星系团,这是一个由超过1300个成员星系组成的庞大集团,其直径超过5400万光年。另一个超星系团是后发座超星系团,它的位置恰好位于北方巨壁(Northern Great Wall)的中心位置。北方巨壁是一个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型结构,其直径约有5亿光年,宽度约3亿光年。星系附近最大的超星系团是时钟座超星系团,其直径超过5亿光年。

最遥远的天体

8.4 最遥远的天体

8.4 中间部位那个不太显眼的模糊光点事实上是一个星系,距离地球315亿光年。

星系蝴蝶图

8.5星系蝴蝶图

宇宙中的星系分布并非呈现随机状态,由于引力的作用,星系倾向于相互接近,从而形成规模巨大的聚合体,如星系团,超星系团,大尺度片状结构乃至所谓的巨壁。天文学家们开始着手纪录这些星系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他们很快成功地制作出较近距离范围内星系的三维分布图。大部分此类巡天观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距离地球70亿光年之内的范围,但他们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类星体,这是宇宙中亮度惊人的奇特天体,其距离可能是70亿光年范围的4倍以上。在全部这些努力中,斯隆数字巡天(SDSS)可能算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参与这一项目的天文学家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对1/3天空的巡天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超过5亿个天体的精确位置信息。图8.5来自另一项巡天计划,这是目前规模位居第三的巡天项目。这张图像中之所以会缺失很多地方,是因为银河系的阻挡,很多天区都无法进行观测。

宇宙之网

8.6 宇宙之网

8.6是一份计算机模拟的宇宙所呈现的纤维网状结构,其中分布着节点,纤维带和层。这种复杂结构的起源来自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微小的涟漪,这是其中密度微小变化的体现。星系巡天的结果显示宇宙似乎显示一种泡沫网状结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分布在狭窄的纤维带上,而在它们的中间则是巨大的空洞,天文学上称为巨洞

宇宙中包括可见物质和暗物质,可见物质主要是氢、氦、锂、铍等元素,而暗物质主要是EPDs。宇宙中大量分布着暗物质,暗物质由于可见物质的存在而表现为不均匀性,正是由于这种不均匀性形成了万有引力。在宇宙中不存在没有暗物质的空间,而暗物质粒子具有极小的质量。正是由于暗物质无处不在地存在,才使万有引力的手伸到无穷远。如果地球与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地球与月亮之间、地球与太阳之间、太阳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其它星系之间没有暗物质,万有引力之手是如何伸到亿万光年以外的?

>8.5 恒星演变

8.5.1 恒星生成触发条件

随着计算机性能提高、数值计算技术发展,以及数以百万计的恒星观察记录,使在推测恒星形成初始机制方面、恒星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方面以及在宇宙的历史中恒星群的位置及出现时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

在最简单的假想环境中,拥有一些可见物质的恒星是独立于其它恒星,而独自形成。这种类型恒星形成过程中最初的两个阶段:首先是在一个主要由氢分子组成的星云中形成一个有边界的引力核,然后该引力核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发生崩溃。在这一部分里,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如何从引力核的崩溃过程中克服气体紊流及磁场作用的影响,形成一个原恒星。还有一些人认为恒星是成群形成的,而不是单个独立形成的。若这种情况成立的话,当讨论一颗恒星的形成环境时,就要考虑到来自其周围其它星体物质的气流以及冲击波的影响。最早的恒星就是在相当紊乱的、相互影响的环境中形成的。不管恒星的年龄及周围环境如何,它们都有着类似的初始质量方程。这种一致性真是出乎意料,它表明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

恒星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因为它是解答其它许多问题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即具有一定质量和旋转速度的星体,或若干个星体集合。当这个星体在星云内部,由于万有引力作用不断向该星体密集,另外,由于该星体高速旋转,因此,会使周围的星云的各种物质不断向该星体靠拢,并不断塌陷,形成恒星。这一物理过程涉及到了某一包含有不规则磁场的部分离子化媒介的紊乱行为。当前核心的争论主要围绕着紊乱开始消退的时间,以及磁场和紊流所起到的作用的重要程度。诸如毫米波照相机等新的技术进步使可以观察星体的温度及密度分布,并可以让统计分析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正在崩溃及处于崩溃边缘的天体的寿命。恒星在任何类型及处于任何演化阶段的星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同时,恒星在非常广泛的环境中形成,从接近巨型的分子星云到存在于处于聚合状态的星系中的超巨型分子星云。在星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恒星都是作为恒星群中的一员而形成的,这就表明恒星的形成是发生在恒星群内部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现象。

恒星依据质量,寿命范围从质量最大的恒星只有几百万年,到质量最小的恒星的寿命达数兆亿年。所有的恒星都从星云或分子云的气体和尘埃坍缩中诞生。在几百万年的过程中,原恒星达到平衡的状态,安顿下来成为主序星。恒星大部分的生命期都在以核聚变产生能量的状态。最初,主序星在核心将氢融合成氦来产生能量,然后,氦原子核在核心中占了优势。像太阳这样的恒星会从核心开始以一层一层的球壳将氢融合成氦。这个过程会使恒星的大小逐渐增加,通过次巨星的阶段,直到红巨星的状态。质量不少于太阳一半的恒星也可以经由将核心的氢融合成氦来产生能量,质量更重的恒星可以依序以同心圆产生质量更重的元素。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用尽了核心的燃料之后,其核心会坍缩成为致密的白矮星,并且外层会被驱离成为行星状星云。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0倍或更重的恒星,在它缺乏活力的铁核坍缩成为密度非常高的中子星或黑洞时会爆炸成为超新星。恒星模型认为它们在耗尽核心的氢燃料前会逐渐变亮和变热,然后成为低质量的白矮星。恒星的变化非常缓慢,甚至数个世纪之久也检测不出任何变化,所以单独观察一颗恒星无法研究恒星如何演化。因此,天文物理学家采用其它替代方法,例如观察许多在不同生命阶段的恒星,并且使用电脑模拟来推断恒星结构。

8.5.2 恒星的演变

由于引力的控制,恒星演化的总趋势是密度增大,而质量丢失、碎裂、不稳定或爆炸等现象使其质量减小。恒星的演化必定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由于单一恒星之演化通常长达数十亿年,人类不可能完整观测,目前主要以计算机模型模拟恒星的演变。恒星的演化开始于巨分子云。一个星系中大多数虚空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大约0.11个原子,但是巨分子云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数百万个原子。一个巨分子云包含数十万到数千万个太阳质量,直径为50300光年。

坍缩过程中的角动量守恒会造成巨分子云碎片不断分解为更小的片断。质量少于约50倍太阳质量的碎片会形成恒星。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被释放的势能所加热,而角动量守恒也会造成星云开始产生自转之后形成原始星。恒星形成的初始阶段几乎完全被密集的星云气体和灰尘所掩盖。通常,正在产生恒星的星源会通过在四周光亮的气体云上造成阴影而被观测到,这被称为博克球状体。

质量非常小(小于0.08太阳质量)的原始星的温度不会到达足够开始核聚变的程度,它们会成为

恒星形成之后会落在赫罗图的主星序的特定点上。小而冷的红矮星会缓慢地燃烧氢,可在此序列上停留数千亿年,而大而热的超巨星会在仅仅几百万年之后就离开主星序。像太阳这样的中等恒星会在此序列上停留一百亿年。太阳也位于主星序上,被认为是处于中年期。在恒星燃烧完核心的氢之后,就会离开主星序。

中年期时形成红巨星,超巨星。在形成几百万到几千亿年之后,恒星会消耗完核心的氢。大质量的恒星会比小质量的恒星更快消耗完核心的氢。在消耗完核心的氢之后,核心部分的核反应会停止,而留下一个氦核。失去了抵抗引力的核反应能量后,恒星外壳开始引力坍缩。核心的温度和压力像恒星形成过程中一样升高,但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一旦核心的温度达到了1亿开氏度,核心就开始进行氦聚变,重新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来抵抗引力。恒星质量不足以产生氦聚变释放热能,逐渐冷却,成为白矮星。

积热的核心会造成恒星大幅膨胀,达到在其主星序阶段的数百倍大小,成为红巨星。红巨星阶段会持续数百万年,但大部分红巨星都是变星,不如主序星稳定。

恒星的下一步演化再一次由恒星的质量决定。晚年到死亡以三种可能的冷态之一为终结:白矮星,中子星,黑洞。

8.5.3 褐矮星

褐矮星(brown dwarf)的构成类似恒星,但质量不够大,不足以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的气态天体。褐矮星是质量介于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之间的天体,由于这一原因褐矮星非常黯淡,要发现它们十分复杂,因此要确定它们的大小就更加复杂。但是最近天文学家成功地发现了组成双星系统的两颗褐矮星,在确定它们围绕共同重心运行的参数之后,计算出这两颗褐矮星的重量和大小。天文学家花了12年研究才发现这两颗褐矮星,总共观察了300多个夜晚和进行了1600次测量,结果计算出两颗相当年轻褐矮星(还不满100万年)全部必需的参数,它们位于离地球1500光年的猎户星座。双星系统中较大一颗褐矮星质量超过木星50倍,而较小一颗褐矮星质量比木星大30倍,它们的直径分别为太阳直径的70%50%。尽管它们初看起来不算矮小,但是它们的质量分别仅为太阳质量的5.5%3.5%。天文学家还发现较轻褐矮星表面的温度更高些。这两颗褐矮星可能不是同时形成,也不是在同一地点形成,而是由于某种原因而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们的表面温度不同,但是这一切暂时仍只是一种假设。美国科学家利用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环绕恒星作轨道运行的小型褐矮星,并直接获得了它的图像。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此种情景,但这种现象并不孤立。

褐矮星也被称为失败的恒星,它由于质量不足而无法成为燃烧的恒星,但其质量仍远大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天文学家在这些古怪的星体上发现了巨大的类似行星的风暴。由于褐矮星会随时间的推移冷却下来,该星体上气态的铁分子就会浓缩成液态的铁云和铁雨。随着进一步的冷却,巨大的风暴就会扫过这些云层,让明亮的红外线逃逸到宇宙中。

由于没有核聚变,褐矮星的表面温度不会超过3000K。褐矮星的温度越低,它的可见光波段的亮度就越小。M型矮星的辐射主要集中在红光波段(大约0.75μm),而温度更低的L型褐矮星(温度为1200-2000K)T型褐矮星(温度为800-1200K)的辐射则主要集中在近红外波段(1-2μm),这使得褐矮星从本质上就会变得很暗弱。另外,褐矮星外层大气中的分子,例如水、一氧化碳、甲烷和氨,会吸收向外的辐射,使得褐矮星进一步变暗。

尽管褐矮星的光谱存在着复杂性,但是化学组成仍然是可以被识别出来的,而且也可以用来对褐矮星进行分类。如今还没有直接观测到比T8型褐矮星质量更小,温度比T8型褐矮星(有效温度大约为800K)更低的天体,来衔接褐矮星和木星(大约125K)

关于褐矮星的形成机制,比较常见的有抛射理论、前恒星核的光致侵蚀理论、不透明度制约的分裂理论、原恒星盘的不稳定性理论等。抛射理论认为,褐矮星是由于低质量的原恒星胚在还没有达到产生氢核聚变所需的质量前,与其它天体发生了碰撞而被抛射出前恒星核所形成的,这一理论部分地得到了双褐矮星系统的证实。前恒星核的光致侵蚀理论基于大质量恒星的辐射对前恒星核的光致侵蚀作用,能够解释处于电离氢区中的褐矮星的形成机制。褐矮星也可能由大质量的原恒星盘在其它恒星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碎裂而产生。这些理论每个都只能解释部分褐矮星的形成,研究褐矮星周围的恒星盘可以有效地检验上述理论。

褐矮星是可以发生热核反应的,只是由于不激烈所以不会发光。但其红外辐射可以占到太阳的1~2‰左右。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报道称,广域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发现了一对距离非常近的恒星,它们将成为迄今发现的距离太阳系第三近的恒星/恒星系统,也是人类自1916年以来发现的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这一双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都是褐矮星。

褐矮星上已经发现了各种不同种类元素,而褐矮星不能进行完整核聚变反应,而上面的不同元素应该为触发其聚变的星体的自身所携带的物质。这进一步验证了,恒星的诞生多数是由于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速度的星体所触发。而当质量较小、转动速度较慢、星云密度低或星云范围小等原因致使其成为失败的恒星

主要原因在于,在触发恒星吸积后,当核心质量小,尤其是转动速度小时,周围物质将接近直线或较小的角度落向星体,内层物质具有极高的速度落入后,外层的物质速度无法快速提高,造成了物质吸积过早中断,使其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恒星,因而成为失败的恒星。

8.5.4 白矮星

中低质量的恒星在渡过生命期的主序星阶段,结束以氢聚变反应之后。将在核心进行氦聚变,将氦燃烧成碳和氧的三氦聚变过程,并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当红巨星的外部区域迅速膨胀时,氦核受反作用力而强烈向内收缩,被压缩的物质不断变热,最终内核温度将超过一亿度,于是氦开始聚变成碳。经过几百万年,氦核燃烧殆尽,恒星的结构组成已经不那么简单了:外壳仍然是以氢为主的混合物,而在它下面有一个氦层,氦层内部还埋有一个碳球。核反应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中心附近的温度继续上升,最终使碳转变为其它元素。与此同时,红巨星外部开始发生不稳定的脉动振荡。恒星半径时而变大,时而又缩小,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极不稳定的巨大火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也越来越趋于不稳定,忽而强烈,忽而微弱。此时的恒星内部核心实际上密度已经增大到每立方厘米十吨左右,此时,在红巨星内部,已经诞生了一颗白矮星。当恒星的不稳定状态达到极限后,红巨星会进行爆发,把核心以外的物质都抛离恒星本体,物质向外扩散成为星云,残留下来的内核就是白矮星。白矮星通常都由碳和氧组成,也有可能核心的温度可以达到燃烧碳却仍不足以燃烧氖的温度,这时就能形成核心由氧、氖和镁组成的白矮星。偶尔有些由氦组成的白矮星,不过这是由联星的质量损失造成的。

白矮星的内部不再有物质进行核聚变反应,因此恒星不再有能量产生。这时它也不再由核聚变的热来抵抗引力崩溃,而是由极端高密度的物质产生的电子简并压力来支撑。对一颗没有自转的白矮星,电子简并压力能够支撑的最大质量是1.4倍太阳质量,也就是钱德拉塞卡极限。许多碳氧白矮星的质量都接近这个极限的质量,有时经由伴星的质量传递,白矮星可能经由碳引爆过程而形成超新星。

白矮星形成时的温度非常高,但因缺乏能量来源,它逐渐释放热量并逐渐变冷,辐射逐渐减小并转变成红色。经过漫长的时间,白矮星将进一步冷却而成为黑矮星。

但是,白矮星往往会成为触发下一个恒星的触发星体,因此在宇宙中很难发现黑矮星。如果白矮星不能成为一个更大恒星的触发星体,那么物质循环将不可逆,宇宙中会充满黑矮星。

8.5.5 中子星

同白矮星一样,中子星是处于演化后期的恒星,它也是在老年恒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过能够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更大罢了。当老年恒星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8~30倍时,它就有可能最后变为一颗中子星,而质量小于8个太阳的恒星往往只能变化为一颗白矮星。但是,中子星与白矮星的区别,不只是生成它们的恒星质量不同,它们的物质存在状态也是完全不同的。

白矮星的密度虽然大,但还在正常物质结构能达到的最大密度范围内,电子还是电子,原子核还是原子核,原子结构完整。而在中子星里,压力是如此之大,白矮星中的电子简并压无法承受。电子被压缩到原子核中,同质子中和为中子,使原子变得仅由中子组成,中子简并压支撑住了中子星,阻止它进一步压缩。而整个中子星就是由中子堆积形成的,中子星的密度就是中子的密度。

中子星周围的暗物质密度极高,且存在着巨大密度梯度,因此致使经过其周边的光线都是呈抛物线。

中子星的形成过程与白矮星类似,当恒星外壳向外膨胀时,核心受反作用力而收缩。核在巨大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最后形成一颗中子星内核。而整个恒星将以一次极为壮观的爆炸来结束生命,这就是天文学中著名的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恒星在核心的氢、氦、碳等元素于核聚变反应中耗尽,当它们最终转变成铁元素时便无法从核聚变中获得能量。失去热辐射压力支撑的外围物质受引力牵引会急速向核心坠落,有可能导致外壳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向外爆发产生超新星爆炸,或由于质量的不同,恒星的内部区域被压缩成白矮星、中子星。白矮星被压缩成中子星的过程中恒星遭受剧烈的压缩使其组成物质中的电子并入质子转化成中子,直径大约只有十余公里,且旋转速度极快,而由于其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磁场旋转时所产生的无线电波等各种辐射可能会以一明一暗的方式传到地球,有如人眨眼,故又称作脉冲星。一颗典型的中子星质量介于太阳质量的1.352.1倍,半径则在1020km之间,也就是太阳半径的3000070000分之一。

由于中子星保留了母恒星大部分的角动量,但半径只是母恒星极微小的量,转动惯量的减少导致了转速迅速增加,产生非常高的自转速率,周期从毫秒脉冲星的700分之一秒到30秒都有。中子星的高密度也使它有强大的表面引力。一颗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大约在10000150000km/秒之间,也就是可以达到光速的一半。换言之,物体落至中子星表面的最大速度将达到150000km/秒。

1932年,中子被查德威克发现之后不久,苏联物理学家朗道就提出有一类星体可以全部由中子构成,朗道因此成为首次提出中子星概念的学者。1934年,巴德和兹威基认为超新星爆发可以将一个普通恒星转变为中子星﹐而且指出这个过程可以加速粒子,产生宇宙线。1939年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通过计算建立了第一个定量的中子星模型,但他们采用的物态方程是理想的简并中子气模型。

虽然早在30年代,中子星就作为假说而被提了出来,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人们也不曾观测到中子星的存在。由于理论预言的中子星密度大得超出人们想象,该假说在当时招到了普遍的怀疑。直到1967年,由英国科学家休伊什的学生乔丝琳·贝尔首先发现了脉冲星。经过计算,它的脉冲强度和频率只有像中子星那样体积小、密度大、质量大的星体才能达到。这样,中子星才真正由假说成为事实。

2007年天文学家借助欧洲航空局(ESA)的珈马射线天文望远镜(Integral),发现了迄今旋转速度最快的中子星。这颗中子星编号为XTEJ1739-285,每秒钟可沿自己的轴线旋转1122圈。按照地球的概念转一圈一天的话,在这个中子星上度过一秒钟相当于在地球上经历了3年多。这个发现推翻了原来认为的每秒700圈的星体转速极限。这颗中子星的直径约10km,但质量却与太阳相近,其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亿吨。其巨大引力从临近恒星不断夺取大量炙热气体,并不断诱发热核爆炸。

20101027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子星,其质量几乎是太阳的两倍。这颗名为PSR J1614-223的中子星的大小与一个小城市差不多,相对而言并不算是一个大的星体,但其密度却是惊人的高。

收缩使中子星成为一块极强的磁铁,当快速自转时,中子星就有规律地不断向地球发射电波。当发射电波的那部分对着地球时,就收到电波;当这部分随着星体的转动而偏转时,就收不到电波。所以,收到的电波是间歇的,这种现象又称为灯塔效应

8.5.6 黑洞

当质量恒星质量较大时,进入恒星的灭亡阶段,核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黑洞质量大,周围的暗物质异常稠密,且密度梯度也很大,致使其内部的发光产生全反射,而其附近的光线由于暗物质地密度梯度而发生严重的折射而扭曲。黑洞只能不断地吸收周围的能量,且不断蓄积。

8.6 星云再生

宇宙中氢元素约占90%;氦元素约占9%;其它元素约占1%。在历史的长河中,数不尽的恒星,无时不刻地消耗氢元素,然而,氢气的占比仍高达90%。氢元素一定具有良好的生成机制。

星云是尘埃、氢气、氦气、和其它电离气体聚集的星际云,泛指任何天文上的扩散天体。星云通常也是恒星形成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形成的气体、尘埃和其它物质聚集在一起。

行星状星云的样子有点像吐的烟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颗很亮的恒星。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结果。比较著名的有宝瓶座耳轮状星云和天琴座环状星云。

1758828日晚,梅西耶在巡天搜索彗星的观测中,突然发现一个在恒星间没有位置变化的云雾状斑块。梅西耶根据经验判断,这块斑形态类似彗星,但它在恒星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显然不是彗星。梅西耶将这类发现(截止到1784年,共有103)详细地记录下来。其中第一次发现的金牛座中云雾状斑块被列为第一号,既M1“M”是梅西耶名字的缩写字母。梅西耶建立的星云天体序列,至今仍然在被使用。在经过长期的观察核实后,赫歇尔将这些云雾状的天体命名为星云。由于早期望远镜分辨率不够高,河外星系及一些星团看起来呈云雾状,因此把它们也称之为星云。哈勃测得仙女座大星云距离后,证实某些星云其实是和银河系相似的恒星系统。由于历史习惯,某河外星系有时仍被称为星云,例如大小麦哲伦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等。

星际物质与天体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观测证实,星际气体主要由氢和氦两种元素构成,这跟恒星的成分是一样的。星际尘埃是一些很小的固态物质,成分包括碳合物、氧化物等。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的特点。一个普通星云的质量至少相当于上千个太阳,半径大约为10光年。

根据理论推算,星云的密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要在引力作用下收缩,体积变小,逐渐聚集成团。恒星形成以后,又可以大量抛射物质到星际空间,成为星云的一部分。所以,恒星与星云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8.6.1 恒星抛离物质

恒星在不同的阶段均会向外抛离物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质量的恒星向外抛离不同量的物质。在初始阶段抛离的物质较多,稳定阶段抛离的物质较少,在后期的死亡阶段,抛离的物质较多,尤其在红巨星爆发阶段,会把核心以外的物质都抛离恒星本体,物质向外扩散成为星云,然而这部分只占形成星云物质的极小部分。

8.6.3 中子星碰撞

当两颗中子星发生碰撞的时候,会发生比超新星爆发更猛烈的爆炸,形成高达3000多亿度的高温,这一时刻会有大量的中子星物质抛撒出来,这些基本都是以中子简并态存在的中子物质一旦离开中子星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子就会脱离中子简并态,成为自由中子,并衰变成质子和电子而形成一个氢原子,然而这部分只占形成星云物质的极小部分。

8.6.2 超新星爆发

中子星的超新星爆发也能产生一部分的氢元素,其原理和中子星碰撞类似,当能形成中子星的超新星爆发,由于内部巨大的撞击和爆炸,也会有部分中子星物质飞溅出去,这样也有一部分会形成氢元素,但是这种方式形成的氢元素份量就更少了。

8.6.4 黑洞的再生机制

 

8.7 黑洞向外边喷射物质

大质量的恒星则会变成超新星(Super nova),最终会成为中子星或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再生机器,不断吞噬物质与能量,能量和物质不断蓄积。能量蓄积到一定程度,内部物质运动速度不断提高,体积不断增大,进而不断向外边喷射物质(见图8.7)

1998年,X射线源XTEJ1550-564曾进行过一场巨大的爆发。物质被高速地喷射入太空,冲击附近的空气并加热它们,使它们在X射线波段产生炽热光芒。这些X射线波段的热点从爆发至今已移动了3光年以上,现在残留下的喷流则已减弱至不可测。一般认为喷流就是沿着黑洞的自转轴喷射出来的。东京大学和日本国立天文台对离地球十亿光年星系中的黑洞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观测,发现黑洞中喷出的喷流根部出现了巨大的弯曲,这一现象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2013年,夏威夷和美国西部的5部射电望远镜进行的观测,而目标黑洞是距离地球53亿光年和73亿光年的两个星系中的不同黑洞。喷出的喷流都在根部出现了明显的弯曲现象。

一项对200多个黑洞的调研发现这些喷流比科学家之前预测的还要凶猛。科学家们认为粒子喷流利用了黑洞自身的旋转能。意大利国家天文物理研究所调研来自2008年升空的NASA费米伽马射线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认为吸积盘的亮度和喷流的伽马射线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线性关系。吸积盘亮度越高,喷流的力量越强。如果算喷射进宇宙的总能量的话,喷流发出的能量是吸积盘的10倍,因此认为喷流肯定有其它能量来源。对于喷流能量来源的解释中,接受度最高的一种解释认为,高速自旋的吸积盘含有大量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在旋转的情况下形成了强大的与黑洞接触的磁场。如果黑洞也在自旋,就会对磁场产生拖拽,在黑洞的旋转极上,磁场被绕成一个紧紧的锥状。也正是因为这个扭曲的磁场,才加速了黑洞中的粒子,让其形成喷流,整个过程的能量来源都是黑洞的旋转能。

8.7有序无限循环时空宇宙模型

当一个星体触发吸积后,如果核心质量较小,尤其是转动速度较小时,周围物质将接近直线或较小的角度落向星体,内层物质以极高的速度落入后,外层的物质速度无法快速提高,造成了物质吸积过早中断,使其无法形成足够大的恒星,成为失败的恒星,并形成了褐矮星。

褐矮星、其它较大的星体或双星等,由于有相对大一些的质量和转速,当进入到大片星云,将触发吸积。由于转速相对大,被吸积的物质不断跟随旋转,经过漫长的环绕而逐渐落入星体。而星云内物质落入星体的速度相对缓慢,使吸积过程相对漫长,外围物质有足够的时间加入旋转,使吸积过程不至于中断。当恒星爆发一定时间后,恒星开始抛离物质后,吸积过程才逐渐停止。而恒星聚变后,相对小质量的会形成白矮星。

由于白矮星往往具有较大的转速,且质量较大,当进入到大片的星云,将触发吸积。由于转速大,被吸积的物质不断旋转,经过漫长的环绕而逐渐落入星体。由于白矮星旋转速度大,星云内物质降落过程极其漫长,外围物质有足够的时间加入旋转,更多的物质被吸积。当恒星爆发一定时间后,恒星开始抛离物质后,吸积过程才逐渐停止,并达到平衡。由于质量较大,恒星聚变后,会形成中子星。

中子星具有较小的体积,极高的转速,极高的质量,容易大量并快速吸积物质,使温度升高,并激发超新星,而超新星快速聚变后,质量和转速再次提高,并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由于超新星的质量过大,且转速过高,使被吸积的物质也具有极高的转速,而这极高的转速使落入到星体的速度极其缓慢,进而形成了吸积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黑洞。由于超高质量和超高转速,黑洞使吸积过程漫长持久。

黑洞的核心部位大量堆积着中子且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和能量。中子既不能聚变,也不能裂变,更没有证据表明中子能够被压碎。由于黑洞的转速高,物质和能量的吸积过程相对缓慢,能量不断被中子吸收,但温度上升极其缓慢,被吸积的物质很难被激发聚变。由于黑洞的超大质量和超高速旋转,使其成为一个薄片化结构,在薄片的吸积盘不断向中心缓慢吸积,在薄片的吸积盘向内有着巨大的压力,而黑洞的极轴方向,压力异常的小,且转动使极轴方向很难有物质堆积。极轴上的中子,受到吸积盘上的极大压力,且不断吸积物质与能量,进而使中子的电子逐渐脱离核心,形成质子和电子。当质子和电子大量堆积后,在极轴部位由于旋转作用,一直处于最薄的状态,外部压力和约束最小,具有较高能量的质子和电子不断蒸发。而这种蒸发使周围的物质不断补充,促使物质和能量更快速地吸积,达到某种临界状态,质子和电子集中强烈喷射,喷射后很快降温并结合成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

8.8 有序无限循环宇宙模型

8.8为有序无限循环宇宙模型。具有较大质量、转速极快的星体,触发吸积后,由于吸积过程极度漫长,无法点燃聚变,往往形成黑洞,形成巨大的吸积盘。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他们再生为氢气。

宇宙与地球类似,星球与生命类似,星云与泥土类似。宇宙为星球提供场所,星云为星球提供土壤;星球出生于星云,百转千回还会回归为星云。反反复复有序无限循环。

8.8 小结

(1) 宇宙至今仍存在,一定存在着自我循环与再生机制。而大爆炸每次循环时间、空间、分子结构等无法得到解释。实际上,宇宙没有年龄,没有开始,也没有尽头。宇宙是没有边界,所谓的边界是探测能力的边界。

(2) 宇宙中包括可见物质和暗物质,可见物质主要是氢、氦、锂、铍等元素。宇宙中大量不均匀分布的暗物质形成了万有引力。由于万有引力作用,恒星等星体均是成团成系存在,进而影响着整个宇宙的演化。

(3) 恒星的形成是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为基础性的问题,它是解答其它宇宙问题所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所有的恒星有着类似的形成机制,且均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和持续吸积条件。触发条件为具有一定质量的星体或若干个星体集合;而持续吸积条件为一定的旋转速度。

(4) 当一个星体触发吸积后,根据质量的大小分别形成褐矮星、白矮星和中子星。中子星快速吸积物质,使温度升高并激发超新星,而超新星快速聚变后,质量和转速再次提高,使吸积过程漫长而持久,进而形成黑洞。

(5) 黑洞的核心部位大量堆积着中子且不断从周围吸积物质和能量。由于黑洞的超大质量和超高速旋转,使其成为一个薄片化结构,在薄片的吸积盘向内有着巨大的压力,而黑洞的极轴方向,压力较小,且转动使极轴方向很难有物质堆积。进而使中子的电子逐渐脱离核心,形成质子和电子并不断蒸发;喷射后很快降温并结合成氢原子,并进而形成氢气。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并使其再生为氢气。

 [13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9/01/23 18:00 

大爆炸是一个有限事物的概念。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它是不适用的。
[楼主]  [14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3 18:01 

对【10楼】说:

个人观点,大爆炸理论不正确:论据

 1.宇宙膨胀缺乏实际观测数据,唯一得到证明的是红移与距离成正比,宇宙膨胀是推论得到的。

2.宇宙要是膨胀,那么一定要有一个半径和中心,那么半径外是没有空间还是没有物质?

3.如果宇宙膨胀,那么一定有生死循环,否则永久膨胀不合理,但是生死循环没有任何讨论。

4.膨胀机理至今没有解释,仅仅是说暗能量。

5.暗能量是什么?有方向吗?如何确定暗能量方向?

6.暗能量作用于地球吗?如何验证?

7.暗能量与星体的相互作用有相关验证吗?怎么作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能确定吗?

8.暗能量的施力物体有没有?如果有,是什么?

9.膨胀后的系统运动规律不自冾,宇宙还是成团成系分布。薄片化的星系仍是主导。

10.运动轨迹得不到论证,哪里是膨胀中心,膨胀中心会怎样,膨胀的边界会是怎样,

11.指定任意星系的膨胀方向?地球的膨胀方向?地球是膨胀中心吗?

12.膨胀的边界的扩展过程是怎样的,没有论断。

13.边界的星体受力需要论证,边界星体只受到内部的引力,没有外部引力,将会回落到中心。

14.即使是穏恒态宇宙,奥伯斯佯谬也能得到较好的解释

15.宇宙背景辐射实际的本质还有待确认,不是膨胀的指标性证据。

16.膨胀的起始地点,时间,收缩的起始时间和地点能确定吗?

17.哈勃的红移数据是直接观测数据,各星系膨胀的方向、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没有观测数据,更没有相对于哪个中心位置膨胀的观测证据。

18背景辐射没有方向性,而宇宙要是膨胀会有一个稳定的膨胀方向,二者怎样联系起来的?

19. 宇宙可观测的最大直径有930亿光年,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观测宇宙半径有465亿光年。所观测的光线是465亿年前来自于465亿光年处的星系所发出的光。也就是说,在465亿年前,它已经就在距离地球465亿光年的位置上。这里存在大量的矛盾需要考察与严密论证。

20.宇宙的边界的构成需要严密论证。宇宙的边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就成为了边界?

21. 边界处的星体运行规律是怎样的?也需要严密的考察,会跨越边界吗,会与边界发生碰撞吗?

22. 另外,在边界处的星体发光只照向宇宙的内部吗?会跨越宇宙边界吗?

23. 138.2亿年以前,宇宙的状态需要严密论证,这里必须存在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循环

24. 前一次的大爆炸时间与下一次的大爆炸时间需要严格地论证与周密地计算。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上一次爆炸的时间与下一次大爆炸的论证。

25.物质都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物质体积不能被无限压缩。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条件如何形成?

26能量只会从能量高物质传向能量低的物质,或从温度高的物质传递给能量低的物质。温度无限高意味着能量无限大,能量来自于什么物质,来自于哪里?这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

27. 最后,至于时空曲率无限大,也需要系统的讨论和严密的计算。

28. 大爆炸整体循环的机制仍不完备,究竟大爆炸循环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仍不明确,因此至今也没有估算出下一次大爆炸的时间与过程。

29. 具体的阶段形成过程与触发机制仍不健全。例如,大爆炸的奇点的形成的有效机制仍缺乏,违背了现有的力学机理、能量传递机理等。

30. 大爆炸需要提出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不同步骤的细化,以及对不同步骤的触发条件与发展过程进行严密的论证。

31. 星系均为成团成系分布,个星系均具有各自的中心,且围绕这各种的中心运动,这致使各星系呈现为扁平化。宇宙爆炸后星系运动轨迹无法合理解释。

自然情况下无法达到大爆炸的触发条件。

结论为:宇宙整体是穏恒态的,恒星和星系团(各种层级的)都有相同的形成、发展、死亡、再生的机制。而黑洞是宇宙的清道夫,是宇宙氢气再生的机器。

[楼主]  [15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3 18:01 

9 宇宙绝对论

9.1 宇宙三要素

记录和说明宇宙至少且只需要物质、空间和时间这3个物理量,即:物质、空间和时间是宇宙三要素。

9.2 物质绝对论

物质绝对论1:物质性

物质的最重要特征是物质性,即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物质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不断地变化发展。归根到底,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或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或从一个空间移动到另一个空间。

物质绝对论2:空间性

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空间性,即物质占有空间。空间性是物质存在的体现,或大或小,物质一定占有一定空间。任何物质不能脱离空间而单独存在。另外,空间也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的体现。

物质绝对论3:时间性

物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时间性,即物质存在具有连续性。时间性是物质存在连续性的体现,物质的存在不能中断。即任何物质不能脱离时间而单独存在。另外,时间性也是物质运动连续性的体现。

物质绝对论4:唯一性

物质都具有唯一性,即同一物质不能同一时刻在两个位置存在。否则就不是同一物质。

物质绝对论5:粒子性

物质都具有粒子性,即任何物质均由粒子构成,粒子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可见或不见、或集中或分散,无论表现出怎样的连续性,均由粒子构成。

物质绝对论6:物质密度不能无限大

这是由物质的空间性决定的。物质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或大或小。若物质密度无穷大,意味着物质不占用空间,也就意味着这种物质不存在于空间,即这种物质不存在。

物质绝对论7:物质同时具有吸引力和推斥力

任何物质均有吸引力,而同时具有推斥力。物质稳定状态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平衡,物质粒子的间距为平衡间距;当粒子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提高,而推斥力提高较快,物质进入不稳定状态,通过自身体积扩大或外界施压等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当粒子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减小,而推斥力降低较快,通过自身体积缩小或外界牵引等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粒子间距大于平衡位置时显现为吸引力,间距小于平衡位置显现为推斥力。而这里的平衡态,都是暂时的,一旦边界条件或内部条件变化,都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态。由于物质推斥力的存在,物质不能无限压缩,这样物质才能保持空间性。

物质绝对论8:物质粒子具有振动性

物质粒子间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推斥力,无论是否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都会有一个相对的平衡位置,都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不同形式的振动。振幅或大或小,频率或高或低。

物质绝对论9:物质具有波动性

物质粒子都具有一个相对的平衡位置,物质粒子均能够围绕相对的平衡位置振动,而振动的过程中,物质粒子与周围粒子相互作用,通过这种振动的形式传递能量。即任何物质的粒子均能以波动的形式传递能量。总之,电磁波和机械波均是通过物质间相互作用而传递能量,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物质绝对论10:物质状态只有通过物质相互作用才能改变

物质的运动状态与能量状态只有通过物质的相互作用与能量交换才能改变。能量交换本质上也是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虚空或时空均不能作为施力物体,也不能改变物质的运动状态与能量状态。

物质绝对论11:能动性

物质具有能动性,即任何物质都具有能量,不存在无能量的物质。能量只能从能量高物质传递能量低物质。任何物质不能将所有能量传递给其它物质,即:无能量的物质是不存在。

物质绝对论12:能量本体

物质是能量的本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依。能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能量都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能量。

物质绝对论13:能量受体

物质是能量的受体,没有物质能量无所传。物质和能量不能相互转化,同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但能量可以转化与传递,能量的接受者必须是物体。

物质绝对论14:力的本体

力是物质的属性,任何力都不能脱离物质相互作用而单独存在,不存在无物质的力。虚空或时空不能成为施力物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施力物体。

物质绝对论15:力的受体

力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虚空或时空不能成为受力物体,只有物体才能作为受力物体

物质绝对论16:物质的运动只能用物质度量

不存在任何一个独特的空间可以独立地标记,物质运动只能通过另一个物质来度量,即物质运动只能通过参照物来度量,没有参照物,无法确定运动状态。

物质绝对论17:物质绝对空间运动无法度量

空间没有中心和边界,任何的中心和边界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定义。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任何的绝对运动都无法度量,任何物质的运动只能通过另一个物质进行度量。

总之,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且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空间运动到另一个空间。物质具有质量、占有空间,能够运动并携带能量。

9.3 空间绝对论

空间绝对论1:空间连续性

空间是连续的,不存在突然中断的非连续空间。

空间绝对论2:宇宙无边界

任何的空间边界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定义。宇宙空间无限大,没有边界,所谓的边界是探测能力的边界。或是人为设定的边界,但无论怎样设定边界,如果脱离了物质,边界的位置、边界的形状、边界之外的空间也无法合理确定。

空间绝对论3:宇宙无中心

任何的宇宙中心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定义。宇宙没有中心点,所谓的中心点是人为设定的中心点,但确定宇宙中心位置前需设定宇宙边界。脱离物质的中心和边界没有意义,也无法进行定义。

空间绝对论4:空间无法独立标记

任何的空间位置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标记。空间只能通过与物质间位置关系进行标记,没有参照物,无法进行有效标记。

空间绝对论5:空间无形

空间本身是无形的,所谓的形状,都是人为设定的,空间可以设定为任意形状,任意大小。如果人为设定空间变形,只能是所有空间有相同变形,否则会出现空间的不连续。

空间绝对论6:空间无法移动

空间无需移动,也不能移动。你没有办法移动空间,所谓的移动空间,只能是人为的假定,但无论怎样移动空间,都没有任何变化。如果人为移动空间,只能是所有空间的移动,否则会出现空间的不连续。但整个空间都移动就失去了移动的意义。

空间绝对论7:空间无法变形。

空间是为物质存在与运动提供场所,空间本身无形,也无法变形。空间不能变形,否则会出现空间的中断与不连续。但如果整个空间都变形,人为设定的变形已经失去了意义。

空间绝对论8:空间无法作用于物质

空间无法作用于物质,能作用于物质的只有物质。

总之,空间提供物质位置、体积和形状信息,空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是连续的、无边界与中心的,不能变形的,绝对空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参照物质进行标记和定位。

9.4 时间绝对论

时间绝对论1:时间没有起点。

时间没有起点,所谓的起点是人为设定的起点,任何的起点之前还有时间。

时间绝对论2:时间没有终点。

时间没有终点,所谓的终点是人为设定的终点,任何的终点之后还有时间。

时间绝对论3:时间无法中断。

时间具有连续性,无法中断。

时间绝对论4:时间无法独立标记

时间无法独立标记,只能用物质事件进行标记,没有物质事件参照点,无法进行有效标记。因此只能采用事件进行时间标记。

时间绝对论5:时间可以用事件和事物周期标记

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绝对的时间标记,但是可以用不同的事件进行标记。

时间绝对论6:时间不能伸缩。

时间无法伸缩,所谓时间伸缩都是人为设定的,任何的时间伸缩对所有的物质是等价的,否则任何的时间伸缩都意味着物质的存在中断。如果存在时间伸缩,那么务必是所有空间、所有物质的时间伸缩,否则就存在时间的中断与不连续。而所有物质的时间均伸缩,这种假设就失去了意义。

时间绝对论7:时间是同步性

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是同步的,不能某些地点是在过去,某些地点是在现在,某些地点是在将来。测量存在相对时间差,但事件的发生与观测效果无关。观测的时间差是可以度量的。

总之,时间提供事件发生顺序和物质运行周期信息,时间是不受任何外界事物影响的,是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就其本性来说均匀地流逝,然而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绝对时间无法单独标记,只能通过事件进行标记。

[楼主]  [16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3 18:01 

对【5楼】说:

依据楼主的意思,那么请问下面两个问题: 

1)楼主所谓的“暗物质”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其疏密差别的呢? 

暗物质之间的作用力包括瞬时库仑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均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推斥力。当暗物质处于任何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平衡,此时间距为平衡间距;当暗物质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提高,而推斥力提高较快;当暗物质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吸引力与推斥力均减小,而推斥力降低较快。而这里的平衡态,都是暂时的,一旦边界条件或内部条件变化,都会形成一个新的平衡态。

可见物质与暗物质之间的作用力包括瞬时库仑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均同时表现为吸引力和推斥力。因此,可见物质与暗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吸引力和推斥力。随着间距增大而减小,随着间距减小而增大。在一定距离内,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主要表现为相互吸引力,总会吸引一定数量的暗物质在可见物质周围,因此二者有变密的趋势。当密度逐渐增大,使暗物质有压缩变形的趋势,使推斥力增加较多,暗物质在一定密度时,吸引力和推斥力达到平衡状态。


2)楼主所谓的“空间”是什么都没有的绝对虚空吗?

存在虚空,虚空为物质提供舞台 

 [17楼]  作者:刘振永  发表时间: 2019/01/23 19:33 

对【16楼】说:
两个问题现归为一个问题,请问楼主:虚空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吗?
 [18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9/01/24 10:57 

虚空是根本不存在的!
 [1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4 11:44 

谁把认识提到虚空即是物质的组成部分?
 [20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9/01/24 12:50 

虚空只存在于意识之中,现实中不存在虚空。
 [2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4 17:36 

如果把场物质(把它叫做暗物质也成)看成实粒子,并且没有比它更小的粒子了,则存在虚空。场物质之间的间隔就是虚空。
 [2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4 18:38 

如果场物质是物的最小单元,每个场物质周围都要有一个范围是没有东西的,这样场物质才能运动(转动、振动、直线运动)起来。不同场所的场物质占有的空间不同,也就是它活动空间的不同。活动空间越大的场物质,自身带有的能量越大。
 [2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4 18:42 

能量大的场物质,活动空间大,表现出它的体积就大。
 [24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9/01/25 10:55 

我们不知道一些人所说的暗物质是那个层次。凡是场都分辨不出实粒子来;凡是实粒子就肯定不是场,而是拥有场。
 [2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5 14:16 

场是实粒子和空间所构成。
 [2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9/01/25 14:20 

实粒子叫场物质,容纳它存在和活动的是空间(场合),场物质和空间加起来叫场。
 [27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9/01/25 18:51 

把物质看成粒子,这是人类的错觉。如果宇宙的基本物质是粒子状,宇宙的所有物质都将是散沙一般,不可能凝聚到一起。
[楼主]  [28楼]  作者:zyntiger  发表时间: 2019/01/25 19:00 

对【17楼】说:

 

对【16楼】说:
两个问题现归为一个问题,请问楼主:虚空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吗?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影响虚空的,虚空与物质没有作用力 

 [29楼]  作者:刘振永  发表时间: 2019/01/25 20:25 

对【28楼】说:
所谓“虚无”,其本身也即“没有”与“不存在”的意思。请问楼主:自然界存在不存在的“事物”吗?
 [30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9/01/25 20:42 

对【29楼】说:
刘老师问得好!!!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事实和逻辑!凡是不符合事实和逻辑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663240432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