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表面用迈莫实验进行的测量,只要大家认为这个仪器相对以太的速度的测量是有用的、结果是有效的,那么就必须承认没有静止以太。 |
在地球表面用迈莫实验进行的测量,只要大家认为这个仪器相对以太的速度的测量是有用的、结果是有效的,那么就必须承认没有静止以太。 |
太阳表面也发出物质喷射,从表面喷出的物质也是高速、低速的、长寿的、短命的各种物质都有。从侧面看它们就是日珥。能量小的会回落、能量大的成为了宇宙射线要走很远距离才会变成场物质回落。那些发出来又回落的物质,会激发出和同步辐射机理完全一样的光辐射,形成耀斑。能量释放完毕后的回落,不但不再发光,还能遮挡光,形成黑子。这就是说,日珥向地球观察者喷出时,观察者看到的是耀斑;日珥背离地球观察者回落时,观察者看到的是黑子。耀斑、黑子都是低能的喷出物形成的日珥表现出来的观测现象。 |
不能被天体所拖拽的场物质,也是不能有密度变化的。比如,此时此刻地球表面的场物质密度是1.1,它前后的公转轨道上的场物质密度都是1.0,那么地球过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一个新位置,它的表面不应该再有数值为1.1的场物质密度了。那个拥有数值1.1场物质密度的位置应该被甩到后边去了。
但是事实会,并且一定会:在地球所到的新位置,其表面的场物质密度还是1.1。原来是1.0的位置变成了1.1,那不是场物质运动过去的吗? 因此,若认为场物质密度会有变化、会被拖拽,就一定要放弃静止以太。 |
日珥从太阳表面出现时,耀斑也就同时出现了。耀斑以光速向地球进发只需八分半时间就到达了地球,但激发耀斑光的物质粒子却姗姗来迟。我搜索到的数据都是粗略数,20至40小时,我就给取个平均数30小时吧!计算出这些粒子的速度只是光速的1/212,大概也就是1415公里/秒的样子。它和我过去给出的场物质数量线密度相乘,得出的光的频率是10^17赫兹的结果,这是X射线频率范围的光。 |
任意速度的实光子会在运动前方和场物质碰撞激发出同方向的介质光速的虚光子传播,是我总结出的一个规律。低速的实光子,总是晚于介质光到达目标。太阳向地球方向喷发出的大日珥,就是高能粒子流,我们看到的耀斑就是它激发出的介质光。它从日珥喷出时就以光速向地球进发,只需8分半的时间就到达地球,但是那些粒子却要几个小时后才能到达地球,发生磁暴作用。 |
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的机理我已经搞明白了。其实太阳活动并不存在这个周期,它天天有、年年有剧烈活动,只是剧烈活动最激烈的点是在太阳表面和日木连线相交的近木点。 |
木星是太阳系最大行星,它对太阳系质量中心位置的影响最大,它对太阳的作用也最大。它的公转周期大约12年,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两个周期相减就是大约11年。也就是说,从地球上观察太阳表面的那个近木点的周期是大约11年。 |
太阳向木面的活动剧烈程度和背木面的活动剧烈程度形成反差,这个反差的程度并没有周期。但是地球绕这个反差的“公转周期”却是大约11年。 |
如果观察太阳活动的观察者是站在木星上的,他就观察不到有这个11年的周期。 |
更精确地讲,太阳系所有天体的共同质量中心C和太阳中心C'的连线|CC'|的延长线和太阳表面相交的点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点P。P点的转动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之差,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太阳活动周期”。 |
“尽管人们已经知道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但是什么驾驭着这个不停蹄的模式,依然是个未解之谜。比较能获得认同的观点有:1.太阳惯性的运动、2.太阳喷射流的"扭转振荡”,这是我搜索到的解释这个11年周期的观点,但是没有一个到位的。 |
在地球上,观察不到地球公转引起的太阳活动周期,但是在其它行星上,还是能够观察到以1年为周期的地球公转对太阳表面的影响的。 |
所有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其实都参与了对太阳表面活动的影响,只是在这里都平均化了。 |
对【4663楼】说: 流浪地球】作者说|暗物质 2019-03-26 09:53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随着《流浪地球》的热播, 人们对宇宙也充满了好奇, 浩瀚的宇宙,有多少谜题等着我们解开呢? 看看《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的作者怎么说。 暗物质是当今科学界面临的前沿问题,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谜团之一。暗物质粒子与标准模型所预测的61种基本粒子均不吻合,探测和研究暗物质粒子会在物理学和天文学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因此,美国、欧洲、中国、日本所列出的21世纪基本科学前沿问题中,暗物质均排在第一位。 几十年来,多种暗物质模型被提出,各种暗物质候选者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还仅仅是候选者。大量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已被建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投入,然而物理学家们依旧两手空空。暗物质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并远远超过可见物质,然而仍无法探测到,因此,需要思考其原因并重新审视暗物质构成。 暗物质的探索和研究已经走入误区。普遍认为暗物质不与电磁力产生作用,然而,暗物质不仅与普通物质相互吸引,而且暗物质密度变化能使电磁波偏折,这表明暗物质参与电磁作用。因此,笔者搜集相关物理学和天文学观测证据,重新审视暗物质的构成,撰写了《暗物质与宇宙模型》一书。这是一部关于物理学、天文学全新架构的专著,全面论述了暗物质、场、量子物理与宇宙模型。 经典物理学被认为无法解释高速物理现象和微观世界物理现象。这本书采用暗物质完全统一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研究发现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暗物质的研究,将成为探寻物理学本质与宇宙奥秘的钥匙。 这本书首先解决了暗物质是什么的问题。给出了暗物质存在证据,明确暗物质的特性,论断得到暗物质内部结构,建立了暗物质的电子偶模型。一个暗物质粒子中包含一对正反粒子,而暗物质主要成分是电子偶。在一定条件下,电子偶和电子对可以相互转化,即暗物质和可见物质可以相互转化。一个电子偶内含有一对正负电子,电子偶间存在瞬时库伦力、瞬时洛伦兹力、瞬时取向力和瞬时诱导力,总体上吸引力和推斥力相互平衡。电磁波无法探测到暗物质的原因并不是暗物质不参与电磁作用,而是暗物质只能传递而无法反射电磁波是暗物质“暗”的根本原因,但可通过电磁波速度变化和方向偏折探测暗物质的密度变化。 其次,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是场的问题。采用暗物质电子偶模型对各种场的性质与产生机理进行系统论述。电场、磁场、电磁场和引力场分别由电子偶规律极化、定向偏转、诱导震荡和密度变化形成,实现暗物质与各种场物质合理统一。没有可见物质影响时,暗物质本身不能形成场。当受到外界物质影响时,产生不同的势能,并形成各种场,即各种场是暗物质的不同势能。暗物质因为电荷存在而极化,进而产生电势能并形成电场。暗物质因为电流或磁性物质存在而轨道偏转,进而产生磁势能并形成磁场。暗物质因为可见物质密度提高,进而产生引力势能并形成引力场。当各种场变化时,存在着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暗物质密度变化会传递引力波;而电场和磁场的变化会传递电磁波。暗物质本身也具有内能,通过一定的电磁波(即微波背景辐射)进行能量交换。引力始终指向暗物质密度升高最大的方向是可见物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的基本原因。暗物质无处不在的存在以及可见物质致使暗物质密度梯度变化是引力场及其超距传递的物质原因。引力波是暗物质疏密变化而传递的纵波,并不是与电磁波类似的具有偏振态的横波。引力波并不是所预测的面波,而是一种能量衰减极快的体波,这是引力波极难直接探测的根本原因。 |
一个可见物质在有场物质密度梯度存在的位置旋转,它受到密度大的方向的碰撞程度小、受到密度小的方向的碰撞程度大。这个来自两面的碰撞之差等效出斥力之差。斥力之差等效为引力。 |
如果有形物质的周围失去了场物质的压力,有形物质立刻会瓦解成场物质。 |
物质都要占有空间。如果两个运动的基本物质体之外不再有任何物质,则它们只取最大的空间而不能相聚,即两个基本物质体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引力存在。 |
对【4666楼】说: 思路差不多,但用碰撞不准确,宏观可以碰撞,微观碰撞的几率低到你无法想象 |
对【4667楼】说: 有形物质自身有引力和斥力 |
对[4670楼]说:
地球和月球都可以看作有形物质体,如果地球和月球之间、之外再没有介质体,它们相隔纯真空的一段距离有同方向并行运动的初速度,即初始是做并排运动的,则它们之间并没有引力和斥力,它们将一直保持这种并排运动(假设它们都不散架)。 |
对[4669楼]说:
可见物质的线度,和场物质的间距相比,一般都大。因为可见物质必须时刻受到场物质压力才不瓦解,所以它被周围的场物质所碰撞是随时存在的。 |
在现实的宇宙中,有形物质之间有引力,也是因为现实宇宙中,有场物质在对它们做没完没了的非各向同性的碰撞。 |
所以,对现实宇宙来说,因为有场物质存在,所以有形物质之间是有等效出来的引力存在的。 |
其实我们只要这样想,力并不是物质就可以了。自然界存在的只有在纯空间中运动的物质一种东西,其余的都是它们作用后表现。 |
有形物质自身没有引力和斥力。力必须在物质之间才能产生,一个物体自身并不能发出力。 |
假如说宇宙中只有一个没散架的地球,没有其它物质,那么即使地球有一个确定的质量,它也不对外产生力。 |
世间不管是引力和斥力,都必须是在物质之间才有所谓的。力总是物质相互作用(或通过介质参与作用)才等效出来的一种表现。 |
即便微观的如电子级别的可见物质很小,场物质间距有可能大于它的线度,但是场物质总有高速的运动,这个场物质颗粒碰不上,还有别的场物质颗粒碰、这次没碰上、还有下次,总归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碰到。这就如同一个猎物在原野中跑,一支步枪采用盲射击中猎物的几率很小一样。但是在猎物周围如果有几千、几万挺机关枪对猎物进行盲扫,则猎物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
对【4669楼】说: 原子核要是篮球那么大,原子就有地球那么大,两个篮球再地球大的范围碰撞概率有多大,接近于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