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摄氏度时,该尺是1米。25摄氏度时,该尺有0.25%的膨胀,该尺就变成了0摄氏度基准米长度的1.0025倍。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一点错都没有。我此时使用的米,还是基准米。怎么成了启用新的米基准了呢? |
0摄氏度时,该尺是1米。25摄氏度时,该尺有0.25%的膨胀,该尺就变成了0摄氏度基准米长度的1.0025倍。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一点错都没有。我此时使用的米,还是基准米。怎么成了启用新的米基准了呢? |
一把米尺,我制造成截面是矩形的,就有四个面、四道棱、我制成六角的,就有六道棱。每道棱都是两个面的交线。因此,我可以在六道棱的左右刻上十二个不同温度时的刻度。比如以5摄氏度为增量,我就可以在六个棱两面刻上十二组温度时的长度。0、5、10、15、20、25、30、35、40、45、50、55摄氏度、以尺子的左端点为0刻度,最右面的刻度是相应温度时的长度。对于55摄氏度,尺子最长可膨胀到1.0065米,我就把最右边的刻度标为1006.5毫米;对于25摄氏度的刻度,我把最右边的刻度标记为1002.5毫米。依此类推。
这把尺,在0摄氏度的情况下使用时,该尺的长度就是1米,我测量物体长度时,读取0组刻度数,最大只能读取到1000毫米。在25摄氏度时使用该尺测量,我读取25这组刻度数,最大可读到1002.5毫米。不同温度下使用,依此类推,选择不同的温度组刻度读数。 这是用纯硬件制造的多温度尺。当然,棱数越多,温度组刻度也越多,温度的间隔也可以更细。我们如果不考虑制造工艺,原则上温度组可以分成任意多,即在任何一个温度下(指尺子不损坏的温度下),都有该温度下的刻度组。我们在使用该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就根据尺子的环境温度读取该温度下的刻度组的长度数据。这样,无论尺子是否有膨胀,测量出来的长度都是基准米对应的长度。 采用含有尺体温度检测的尺子、并将读取的刻度值和温度曲线做自动计算、自动修正,用电子屏将修正过的数据显示出来,会是更好的方法。电子显示的游标卡尺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加上尺体温度检测也不是不能实现的难题。 |
在25摄氏度下的米原器,总长度不再是1米的基准。而此时占总长度0.99750623441396508728179551122195……比例的部分,依然代表1基准米。
这里的关系很简单。 |
在0摄氏度下,基准米原器的长度定义为1米。你把米原器放在25摄氏度的环境下,它的长度变成了1.0025基准米。 |
基准米是基准米原器在特定的环境下的长度。换个环境,基准米原器不再代表1米的长度,比如它的长度增大了0.25%,它的长度就是1.0025米,这里的米,依然还是基准米、依然还是0摄氏度下定义的米。 |
上面已经说过,除了强制约定,否则所有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不论约定什么样的基准,以基准为参照不能发现基准自己是变的。如果以“不变”来判定所谓的“刚体”,则以约定的基准看基准,所有约定的基准都是不变的,都是“刚体”。所以,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唯一的、天然不变的“刚体”,除非强制规定某某材料的物体就是“刚体”,否则,以“不变”来判定“刚体”,“刚体”永远是多义的、不确定的。 |
测量物体长度时,最要紧的是保护好基准的完好。这其中就包括了不可改变基准环境的定义要求。 |
如果不使用修正,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保证基准米的环境不变。 |
[723楼]:
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如果约定任何温度下其中一种材料为基准米,则该材料的尺还是1米,长度不变” |
731楼,如此,25℃下的尺就不是基准,基准另有其物,就是保持在0℃环境的尺。 |
731楼,如此,你现在25℃下的尺就不是基准,基准另有其物,就是保持在0℃环境的尺。 |
[724楼]:
“既然还是原来的米基准,你为什么说不是1米,又为什么说必须是0℃该尺才是米基准?” 你不明白,我来告诉你:0摄氏度时,该尺尺长代表1米,它的总长是1米的标准。在25摄氏度,它的总长变长了,它不再是总长为1米的基准了,而是总长为1.0025米的基准了。 |
处于0摄氏度的米原器,我用平行光照射它,在不考虑光对米原器造成长度影响的时候,该米原器的阴影宽度也是1米。而阴影位置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我把另一根米原器放入阴影所在地,尺子受热膨胀了,变成了1.01米,该阴影一定遮盖不住这个1.01米长的尺子。 |
此时,用该尺测量出的0.99750623441396508728179551122195……米,这个长度才代表理想尺上的1米。 |
在我提出在存在两个米原器(当然也含有定义时的环境条件)的墙上,拉出两根互相平行的线,作为米原器的复制品时,你就开始反对。你反对什么? |
是不是把其它可参照的物体都拿走,你就蒙圈了?其中的原因:你所有的说辞都建立在偷偷更换基准约定上,却又不承认更换。 |
一个米原器,在0摄氏度时定义为1基准米。刻画出一组刻度,标明是0摄氏度下使用。我们还可以在米原器上标出1摄氏度、2摄氏度……25摄氏度时的N多组刻度。比如在25摄氏度的这组刻度上,我就直接刻上1.0025米。在不同的温度下使用米原器,我就读取标有不同温度的那组刻度数,读出的长度就是米原器在该温度下的基准米长度。 |
[730楼]:
可以这么理解。比如我可以把0摄氏度时的1米尺用平行光投影到某处,该处具有25摄氏度的温度。投影的阴影宽度即标准1米的长度。而此时拿过去的、温度稳定在25摄氏度的另一把尺子(复制品)不能被阴影所覆盖。 |
[767楼]:
我这里在各种温度下使用的约定始终是约定的基准米(0摄氏度下米原器的长度),并没有丝毫偷换基准米的约定。是你分不清必须是米原器在特定温度下它的总长度才是基准米、而在其它温度下它的总长不再是基准米的长度,它仅仅是个米原器的实体而已。 我这里没有偷换基准米的约定,而偷换的恰恰是你。 |
是你认为米原器在任何温度下它都代表1米。你才发出不要参照物等一系列荒谬的说法。你都不知道用基准物做基准必须有条件。 |
[767楼]:
我一直在使用0摄氏度时定义出的基准米!这哪里有偷偷更换约定的地方? 我使用约定好的1基准米,得出尺体会产生热胀冷缩的判断。 老宋,如果使用你的道理:尺子在不同温度下还都是1米的基准,你得不出尺子会有热胀冷缩的判断!实际上,是你在跟着尺子温度的变化随时调整基准米的定义。是你在不停地更换基准约定!你怎么能倒打一耙? |
老王,按照你自己的说法,既然0℃和25℃时A都是基准,而长度是用基准计量的,不论是0℃还是25℃总是用A计量A自己,你如何得出A的长度发生变化?
|
772楼,自己回头看,比如你的751楼,”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是不是你自己说的?是你自己声称不同温度下该尺都是基准。 |
771楼,你不要胡乱理解。我说的是,如果约定0℃时A是基准米,则脱离这一条件,A不是基准米;如果约定任何条件下A都是基准米(记住你可以不选择这样的约定,但不等于这样约定是错误的),则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证明A的长度发生变化。 |
[774楼]老宋:
是你看不懂人话吗?我在751楼说的“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一点儿错误都没有!该尺在0摄氏度下是1米的基准,在25摄氏度下它就不是1米的基准了!如果还把它看作基准的话,它此时变成了1.0025基准米的基准物。老宋,错不了!是你不理解。 |
这个米原器在25摄氏度下的长度和0摄氏度下用基准米原器量出的1.0025米长度完全相等! |
[775楼]:
“约定任何条件下A都是基准米”是你的杰作,我不具有你这样的逻辑。 |
我一直在使用0摄氏度下米原器定义的基准米。我说在25摄氏度时,米原器不再是1基准米的长度了,而是变成了1.0025基准米的长度了。“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不会有任何错误! |
我说这句“我此时称该尺是1.0025米的基准”这句话的时候,始终使用的是0摄氏度下米原器定义的基准米,始终没有更换过基准米的约定!
不信你仔细琢磨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