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东方,西方的文化精神是外向的
西方的文化精神是外向的,西方的人文主义也是外在的,由于超越经验的宗教及思辨的形而上学,都是以一绝对的意义来分别自然与超自然、人与神、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肉体的 |
比较东方,西方的文化精神是外向的
西方的文化精神是外向的,西方的人文主义也是外在的,由于超越经验的宗教及思辨的形而上学,都是以一绝对的意义来分别自然与超自然、人与神、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肉体的 |
在比较美学领域 称中国文化为审美文化,是一种比较研究的“强人政策”; |
西方精神文化中充分发达的
是以纯理性分析为基础的唯理论和以彼岸信仰为基础的宗教论,他们的用心是趋向于外在的自然或超越的彼岸。 |
称中国古代“有美无学”, 是比较研究失败的一种表现; ※※※※※※ 飞翔需要体魄和毅力
|
就中国文化哲学来说
自然被认定内在于人的存在,人也被认定内在于自然的存在,这样在主体与客体、心灵与肉体以及人与神之间便没有一种绝对的分歧 |
着力于探讨中国美学 相对于西方美学的异质性因素,并不能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反而容易强化它。 |
中国美学 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比较美学要走向深化,就必须走出中西对立。 |
中华人文精神便把注意的趋向集中于内在的人生和人心
通过"向生命处用心"和"内在超越"来求得人自身的解放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和谐,这便是中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基础 |
化成天下 通过对人与世界各种关系的恰当把握,通过对人自身的内在感受系统的合理调节,来恰如其分地化成天下。 |
从大禹治水到诺亚方舟看中西文化艺术差异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 [本帖已被静夜微阑于2007年7月17日12时55分19秒修改过] |
中国哲人的思考传统不是从绝对客体着眼
纯客观的宇宙本体论在中国历史上向来不够发达,中国传统哲人注重的是价值世界的存在 |
在宇宙与人生的关系上
中国人重视的是人生,或者甚至可以说是以人生为本。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呀 |
以人心为本
在人生与人心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人的思路又是以人心为本 |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 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 |
诺亚也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 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 |
人自身的心
古代哲人认为:人生和文化的价值不在天,不在地,也不在神,而是在人自身的心 |
孔子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致矣,偶本人最敬服的就是圣人的这仁 |
道家并不例外
庄子把老子形而上之道落在人的心上,认为虚、明、静之心就是道,故庄子主张心斋、坐忘 |
偶觉得,禅宗则安静了些
请看:国化的佛教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实际上是认本心即是佛,不应向外向上追求 |
中西艺术的哲学背景 以中国天地境界和西方宇宙精神相比较,很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境界殊异相反,却又可为相映成趣。 |
另一方面, 中国人在天地境界中,穷神知化,顺势守时,却又抱朴守素,归宁于静一之中; |
以内陆农耕为主的中国生活模式本是静的 但对动(变化)却有极深刻的领悟,极能切己地体认,知“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而能“一阴一阳之谓道”,“唯变所适”,成效天地之变化。(《易传•系辞》)以爱琴海文化为源头的西方生活模式本是长于动的(航海、游牧和远征),但对静(永恒)有极深沉的信念,极强烈的渴求,以抵达宇宙永恒静一的完美为人生理想。 |
所谓归结到人的心上 佛教在中国发展到禅宗,即把人的宗教要求也归结到人的心上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
明道对心已经有行而上的规定 到了宋明理学,更把心上升到本体的地位。程明道已称"只心便是天",对心作了形而上的规定。张载有句名言:"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
不仅是天人合一 (《西铭》)强调的不仅是"天人合一",而且是以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