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楼]“渐进”应为“渐近”。 |
这些在我看来都已经不是问题了的问题,我希望到了刘先生那里也不再是问题了。短程力明显区别于长程力,就在于力源的线度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之比太大,诸多力源的力合成出了非平方反比力程规律的合力。 |
所以,您的这个力程问题,无须用碰撞的机理去阐述,只用力的合成就能完全解决。这里并没有什么迷雾。 |
我阐述引力的本质,丝毫不影响这些力的合成规律,也不影响力的合成效果。就如同一个人吃半斤馒头就能吃饱了,我去分析馒头在他身体里怎么转换成能量,丝毫不影响他吃半斤馒头就能饱是一个道理。 |
所以,不同的力表现出的规律不同,是它们(力源物质)分布形式的特点不同显示出的合成效果不同。这种不同是诸多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和基本力的形成机理无关。 |
“长程力与短程力的机制成因”不属于基本力的问题,它属于合成力的问题。 |
刘先生:
长程力和短程力在于多种基本力的矢量合成形式不同,它和基本力没有关系。 |
您列举的各种力都是基本力的合成力。各种方向的力经过合成,效果就大大的变化了。我举一个简单例子可以推动刘先生去思考:
两个电量都是Q的点电荷,相距为d,它们形成“:”式格局,它们之间的力是F,且F与d之间是平方反比规律。如果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不变,均匀分布到两条棒上,两棒的距离d不变,则两棒的受力就不是F了,这种平方反比规律也会改变。 这些都属于力的合成的问题了,不属于基本力的问题。 |
对[76楼]刘先生说:
“四种力”都不是基本力,它们都是基本力的合成效果。 |
所以,在认为电磁力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的科学家面前,我问到最相邻的两个最基本颗粒之间依靠什么传递电磁力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数量为零。 |
我这个人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问出的问题经常让大人、老师无法回答。大家从我13岁时写下的立志篇,那首《西江月》中也看到了,我要看到人们还没有看到的东西。 |
我们就可以说,空间中一个物质体,它的两个侧面,其中有一个侧面面对的是纯真空,它会受到来自纯真空的最大的“引力”。 |
人们都把一个结论当作了“理论”,大家还能看到有对它的什么新认识吗? |
在半导体理论中,也有空穴这个词,其实就是半导体晶体中电子离开后形成的一个暂时的“虚空”。因为它能“吸引”其它电子来补充,所以该“虚空”被认为有正电性。 |
[90楼]刘先生:
道理是一样的,具有举一反三能力的人都能理解。 |
对【105楼】说: 王先生,那您认为钟慢效应真实存在吗? |
[106楼]刘先生:
我认为物理钟慢效应真实存在,但它遵循的规律不一定是含有洛仑兹因子的时间变换式子所表达的。 |
物理钟慢是运动时钟和静止时钟比较的结果。它不等于时间变慢,也没有互看对方都变慢的道理。 |
钟作为一个用运动来模拟时间进程(宇宙状态变化)的工具,其上面的运动物质体(如游丝、发条、摆、擒纵器、晶体、原子、电子等)若相对场物质做高速运动,或在高速有序化运动的场物质中静止,都会受到运动极化使质量增加。凡是和物质体的质量力相关的振动,都会变慢。 |
对【109楼】说: 如果是这样,那王先生又该如何去定义时间呢? |
对[111楼]说:
时间的定义分概念性的定义和计量上的定义两种。概念上的定义是:时间是运动的对比、是宇宙物质运动状态的间隔。计量上的定义是:用一种理想不变的运动物的周期作为基准对概念性时间的量化。 |
对【112楼】说: 不管怎样描述,但是却可以感觉出王先生于此所描述的时间仅指的是绝对的时间,是这样的吧? |
无论用多么精确的钟表反映出的时间,都是对时间进程做的模拟,它模拟出来的东西是可以有误差的,这个有误差的东西是直观上的、近似的时间,但永远不是时间本身。 |
对【114楼】说: 王先生,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对于时间而言,我也赞同有绝对时间的存在,但同时我却还认为亦有相对时间的存在。 |
在地面参考系,我们可以知道一个水平运动的光子经过泰山、黄山、嵩山上空这些事件的发生时刻、先后顺序。以这个光子为参考系,这些事件依然存在,但是相对论对这些事件的发生时刻、先后顺序变成了无法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