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一些场物质组成了一个小旋涡,形成了有电性的电子,那么这个电子就是单独由场物质组成的天体。 |
假如说,一些场物质组成了一个小旋涡,形成了有电性的电子,那么这个电子就是单独由场物质组成的天体。 |
[59楼]刘先生:
对于虚空这个词,怎么定义、怎么理解都可以。在充斥了物质压力的空间中,一块虚空确实能对物质产生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
我们学数学时知道,一个变量有一个终极目标,这个目标是极限值,但是变量有可能永远不能等于这个极限值,只能无限接近。纯真空是一个极限值,实际上不存在。但是我们说,场物质压力变低了,向纯真空更接近了,是非常科学的说法。 |
比如宇宙中处处场物质绝对压力P0相同,惟独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接近纯真空的地方,压强为Px,则这位置附近的物质体上可以感受到压强差P0-Px。P0可以认为是大小不变的,那么对这个压强差起作用的反而是Px。我们当然可以说,该处趋近于纯真空的程度,决定了它周围物质受到的“引力”大小。 |
我在张先生关于暗物质的帖子里,已经用运动极化的原理,把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本质机理写了出来。关于电荷为什么会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表现,大家可以查看一下网络,几乎就看不到任何机理上的解释!几乎全是因为相斥所以相斥的一类说法。 |
大家不妨在网上搜索一下“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看看都能搜索到什么?
我唯一搜索到的一个《为什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https://wenda.so.com/q/1456035583727505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物理学的基本理论。 相斥要靠体外同性的克制,‘斥’的同时,二者之间就可能产生一个真空,由于这种斥力二者不能很好的契合。” 这都是什么和什么? |
可以说,从古至今就没有人真正去研究过电荷之间相吸、相斥的机理。他们都满足于有“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这么一句现成的、结论式的归纳。 |
在最基本的物质层次,已经没有了什么电荷,因为电荷是最基本的物质所组成的高一级的物质。最基本的物质之间,没有能隔空传播的电磁力。 |
再看一个作业帮中的说法“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拿正电荷来说吧。它的电场方向是向外的,像太阳放射光芒一样,然后两个相同的正电荷靠近时电场就会相互抵触产生斥力,就好象吧俩刺猬靠在一起,刺会互……”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51b44e3c5eacb2b1e8de716768b84d6.html 这居然还是个“优质解答”! 在我看来,这是对问题“电荷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是什么?”作出的完全没有用的解答! |
电场线完全是假想出的东西,用它无法作出机理的解答!可是我们现在的人的思维却都是停留并满足于这样的解答上了。我这里引用作者的话并给出批评对作者完全没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而是为了表明当前人们的认识现状。人们对电荷现象的认识现状就是如此:因为相斥,所以相斥。 |
把[69楼]的解释,换成负电荷结果会如何?
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拿负电荷来说吧。它的电场方向是向内的,像月亮吸收光芒一样,然后两个相同的负电荷靠近时电场就会相互抵触产生斥力,就好象两个人在一条绳子的两端拉…… 结果是什么? |
对【65楼】说: 王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您不妨考虑一下引力,那东西应该说是同性相吸的啊。 |
对[72楼]刘先生说:
引力是运动极化的场物质在物质体两侧产生的压力差。 |
在最基本的层次看,不管是有电性的还是无电性的物质体之间的力,都是场物质运动极化的结果。具体到最基本的物质之间的力,都是碰撞的结果。 |
对【75楼】说: 王先生: 如果认为最基本的物质之间的力都是碰撞的结果 ,那么就要尝试着在此基础之上去说明各种力(比如四种基本力)的差别以及他们的形成机制;另外,长程力与短程力的机制成因等等也将是不得不去解答的问题。我不清楚碰撞论能否拨开迷雾? |
两个半径很小的球,各带电量Q,相距d,它们之间的力是F,这个力满足距离的平方反比规律。把这两个电量放到两个平行的棒上,距离不变,两棒之间的力就会改变,不再是F了,其规律也改变了,不再是平方反比关系了。 |
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我很早就研究过。两个电量为Q电荷,集中在两个点上,就形成了两个点电荷,它们相距一个距离d,它们之间有力F。如果把电量放在两根平行对齐的棒上,距离不变,则它们之间的力就不再是F,力程规律也要改变! |
电量为Q的电荷放在上下两个点上,形成
Q Q 这两个Q之间的力是F。 如果把电量分到棒上的五个等距离的点上,形成 Q/5 Q/5 Q/5 Q/5 Q/5 Q/5 Q/5 Q/5 Q/5 Q/5 则这两个棒之间的力就不再是F了,计算会变的得非常复杂,力程规律也变了! |
[80楼]说的,刘先生不妨验证一下,试着列一个式子看一下。如果您试了,也明白了,以后就不会再有此类问题了。 |
[80楼]提到的问题说明,电荷分布到了两个棒上,改变了两棒之间的力程关系。但是,如果把两棒的距离向远处拉,两个棒的长度和距离之比变得很小的时候,力程规律又会逐渐变回到平方反比规律!奇怪么? |
比如说,平方反比规律是一个基准函数F(d),则实际力的函数是一个逼近函数f(d),F(d)曲线是f(d)的一个渐近曲线。 |
从这些分析可见,平方反比的力的关系只适合力源线度和距离之比为理想无穷小的场合。库仑定律中的电荷不要有尺寸。但是,我们实际观察得到的那些力,都不是在这种理想情况下的,因此在线度和距离之比不是很小时,或是相近时,或是很大时,都会有异常的力程规律。 |
也就是说,实际的电荷,都是有尺寸的,它们相距十万八千里显示给我们的力都是平方反比关系的,但是把它们的距离拉到很接近,接近到和它们的尺寸差不多的时候,力程规律就再也不是平方反比的规律了。 |
[80楼]的例子若要列出式子f(d),它里面有很多高次项,在距离d很大时,高次项的作用逐渐失去了,式子就逐渐变成了平方反比的函数F(d),有这么一个关系:
F(d)=lim{d→∞,f(d)}。 当距离d很小时,这些高次项所占的比例极大,甚至超过平方反比的项所占的比例,因此不能忽略。 |
王先生,我指的是引力与电磁力那样的长程力与强、弱核力那样的短程力之间的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