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264楼显示的是在你置顶前我发的。我说过:你一置顶我就不会驳斥你,我这人说话算话。 |
老王,264楼显示的是在你置顶前我发的。我说过:你一置顶我就不会驳斥你,我这人说话算话。 |
对【261楼】说: 其实俎栋林先生在这里对问题做出的解释是打马虎眼。这是我一眼就能洞穿的。这两个闭环中的电流并没有提到是动态的电流,而且微分式中、积分式中都没有时间t的影子,因此这里讨论的都是稳态电流。在两个闭环都是稳态电流下,计算各个独立电流元对另外一个电流元的静态、稳态受力。这里根本不存在电磁场动量变化率的问题。这能蒙过大多数人的眼睛,就认为他说得对,其实他说得根本不对。稳态电流中,不管曾经过去了多少电磁动量,辐射出去了多少,两环的受力都是唯一的。两个闭环积分的值是确定值。我把C1环分成N段,C2环分成M段,各段之间的力依然是唯一的、不变的,即有 F=∮∮=∫∫+∫∫+∫∫+∫∫+……+∫∫,我这么简写大家能看明白了就行。其中任意一项∫∫也都是有确定值的。 |
我的这个积分式是在2013/12/09 23:40在帖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又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完成的: 两个电流环之间的受力
把dq=λdl=(I/c)dl代入
同期,我还得到了任意闭环回路C外一点P的磁电场强度 Em=(1/4πε0)∮dq/r^2
在P上的点dl2处磁荷dq2受到的磁场力 |
我这里的磁电场强度Em就相当于过去使用的B。过去的dF=Idl×B,现在在我这里变成了dF=(dq2·Em)r/r。
俎栋林先生的《电动力学》P59楼说到“用毕奥-萨伐尔公式只能计算轴线上的场,要求普遍解是十分困难的”,但使用我的方法,只要环路可积,这个普遍解就能轻易做出来。
如果不使用我的观念,但使用我的计算方法依然可轻易得到B的值|B|。这个值的大小是不变的。 |
对于两个流着稳定电流的电流环C1、C2,我对它们进行全环路闭合二重积分,可得到两环的确切作用力F。如果我把两环都分成两份,Ac1、Bc1,Ac2、Bc2,那显然
F=∮C1∮C2=∫Ac1∫Ac2 +∫Ac1∫Bc2 +∫Bc1∫Ac2 +∫Bc1∫Bc2 =F1+F2+F3+F4
F1至F4各项也都应该是能够积分出确切固定值来的。我们完全可以单独对任意两段进行积分,比如∫Ac1∫Bc2,这时就不是环路积分了,这两段就可以是单独的两个载流线段。我们计算这两段时,是没有任何必要去考虑电流从哪里流入,从哪里流出,因为我们计算的就是这两段的相互受力。F=(μ0I1I2/4π)∫[a,b]∫[c,d](r/r^3)dl2·dl1就是两段非闭环载流导线之间的受力。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
导线是三维的,但是我们讨论电流时,都把它当作一维的来处理。比如说导线中的电荷元Idl,并不考虑它的截面积,只考虑长度dl。当我把偶极子电荷概念dQ引入时,也可以使用dQ=λdl=(I/c)dl。在这里,我就已经把异偶极子电荷看作均匀充满导线的电荷了,我的目的也就完全达到了。 使用我的这个算法,就可以对任意形状的两段导线进行受力计算,只要它的曲线可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并且可积。 |
类似【230楼】这样的问题纯属没看明白,我估计也有很多人没看明白。
“两根导线在物理上不能错开距离?就算你的异偶极是极化产生的,里面的晶格也是极化产生出来的?晶格会受电场作用而移动?” “异偶极要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跳过去,才能形成电流。怎么跳?中间飞越时,两根导线上的偶极不会有空间的齐头并进?” 这句话表明,他没有弄清楚异偶极子就是定向运动的电子。两导线相对位置完全不变,同方向运动的电子穿过晶格,和晶格有没有运动无关。 我的图一共有两张,一个是电流同方向的,另一张是电流反方向的。他只拷贝过来一张同方向电流的。他没有拷贝过来的那张反方向电流的。 反方向电流的,两导线中的异偶极子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是属于同极相对。这两张图把偶极子极距画得都很大,没有凸显出前后偶极子的巨大距离。你可以想象偶极子极距只有1米,但前后的偶极子距离却是地球周长。你们也许会问,有那么悬殊吗?我告诉大家,有! 铜的自由电子密度是ρ=8.5×10^28/m^3,按照它们立方分布(好计算),它们的彼此间距是2.274366e-10米 而电子的半径是在10^-17米,就按偶极子极距是10^-17米计算,两者的比值是2.274366e+7,这就相当于1米的极距和2.27万公里的前后距离相比。你把那两张图上的偶极子看成就是一个点,点左边一个极性,点右边一个极性。你就好理解多了。 电流同向,两导线电流大小一致,因此它们就能保持相互势能最低的位置同步前进。大小不一致,产生超越,那也是在极短的时间上在一个点上的超越,其余大部分时间并没有超越。 电流反向,则大部分时间两导线中的偶极子都是处于相斥的状态。因为电场极化的方向相反。两导线中偶极子全部反向,因此也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互相排斥。 只有两张图对比着看,并把偶极子看成点,你才能大概了解。2.27万公里和1米的比值,在图上画个点都嫌大。这些问题,我不仔细讲出来,似乎我就说不清,必须交代一下。 |
当你把偶极子看成点以后,你就知道电流同向的这张图,电流大的导体中的异偶极子(异偶极子速度快)会对电流小的产生超越(电流大小相同的没有超越)超越前是首尾相互吸引,超越后还是相互吸引。只有那一刹那,才会产生时间极端的排斥。但这段排斥时间和吸引的时间相比,差2千多万倍。
物理就是要这样讲才能讲明白。 |
当你把偶极子看成点以后,你就知道电流同向的这张图,电流大的导体中的异偶极子(异偶极子速度快)会对电流小的产生超越(电流大小相同的没有超越)超越前是首尾相互吸引,超越后还是相互吸引。只有那一刹那,才会产生时间极端的排斥。但这段排斥时间和吸引的时间相比,差2千多万倍。
物理就是要这样讲才能讲明白。 |
将谬论(胡扯淡)置顶,无异于将自己的大便抹在自己的额头上,自取其辱…… |
安培力垂直于电流 这是颠扑不破 的永恒的真理即反映了客观事实。 |
安培力垂直于电流 这是颠扑不破 的永恒的真理即反映了客观事实。 |
被国家级物理权威期刊录用的离经叛道的新论点应该得到置顶,供大家学习与分享或引起讨论含激烈争论 |
如此喧躁,却没有一人有理有据(逻辑上或实验上)地反驳王普霜,那就休怪老王理直气壮,从逻辑上数学上来说,老王的受力微分式并无问题,也并不比其它的微分式天然地不可接受。 |
如此喧躁,却没有一人有理有据(逻辑上或实验上)地反驳王普霜,那就休怪老王理直气壮,从逻辑上数学上来说,老王的受力微分式并无问题,也并不比其它的微分式天然地不可接受。 |
实验才是检验真假的决定因素。其实完全可以设计几个实验来检验微分式子的正确性。 |
王老兄,按照你的微分式子,两段垂直的元电流之间有没有作用力? |
对【283楼】说:
我在此置顶是应网友要求而置顶的,并不是永久置顶。是为了让大家多关注,多参与意见,成为热议话题。 |
对【287楼】说:
王先生,其实我对数学推导、计算并不精通。我现在还没有办法把偶极子上受到的转矩表达出来。事实上偶极子受到的力是四个,如我前面提出的两段直线段上的例题。把实际偶极子化成数学上的式子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我是这么认为的。因此我们考虑的dl其实也就不能无限小,但我的数学能力显然无法做到。我的例题中的两个偶极子之间的受力肯定是不垂直的,是作用在两偶极子连线上的。把这个偶极子的长度缩小,这个规律不应该变。 数学上有时不能很好地表达物理,比如奇点等问题。实际的电子或偶极子总是有尺寸大小的。把它微分到无限小立刻就会出现问题。这其实是物理界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谁都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对两个独立的偶极电荷元来说,你如果把它放大成有尺寸的偶极子模样,即使垂直它们也受扭矩力。如一个正电荷在(-1,0)、负电荷在(1,0)的偶极子和另一个正电荷在(10,10)、负电荷在(10,12)的偶极子之间的力。但数学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这种受力。不管我的微分式还是书上的微分式,都是含有缺陷的式子,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把在中心在(0,0)极距是2的那个水平偶极子,和那个中心在(10,11)的那个极距是2的垂直偶极子的四个力求出来。大家就会知道这两偶极子之间的力是不为零的。但是如果把两个偶极子的极距都取了极限,等于是没有极距的、正负电荷完全重合的两个无电性的球体了,这时它们的力就是趋于零。 不仅是垂直的偶极子,即使是平行的偶极子,当极距趋于无限小以后,它们之间的力也是趋于零的。但实际上这两种情况下的偶极子受力都不是零。 这个矛盾是鲜明的,这其实应该是数学和物理模型建立普遍遇到的问题。采用目前的已有公式,并不能反映真实物理受力。 |
对【288楼】说: 王普霖,其实我不仅是对科学负责也是为你好又是为读者好。你可以在此长期置顶 你这个昭然之谬。 其实 你王普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自取其辱,只能令人鄙视你,你以为黄德民真的认同你的这个奇谈怪论,你以为王晓斌也真的赞成 安培力不垂直与电流?王晓斌是在说看不出你的微分式错误,王晓斌并没有直接认同 安培力不垂直于电流的谬论。其实 王晓斌从内心深处是不认同 你的所谓安培力不垂直于电流的胡言乱语的,但是王晓斌不说出来,这就是做人的诀窍。唯独我朱顶余刚正不阿 不管你是谁 只要我不赞成你的胡扯淡 我就会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我没有掌握做人的诀窍。因为我不是正常人!我朱顶余是一个灭绝人性的鬼怪。 小儿科的问题: 赵凯华在安培力一节明确指出 安培力线密度f与电流强度I以及磁感强度B之间的矢量关系是: f=I×B 不管电流方向与磁场强度方向是否垂直,只要两者不保持平行,就会有安培力密度出现,且总是保持同时垂直于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 安培力 其实就是 电荷所遭受到的洛伦兹力。 我对你王普霖并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求你归顺真理;臣服真理 ,不要与学术共同体为敌,不要自取其辱。 但是我支持你 寻找教科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实质性矛盾,因为,我一直在做这件事。 我利用 赵凯华所说的 磁场能密度只是磁场的一种状态 函数,其状态参量可以是磁化强度M和磁场强度H, 即有 Wm=Г(H,M)。只取决于终态,与始—终态之间路径无关。我设计了两种路径 结果导出 同一个磁场状态即磁化强度M与励磁场强度H分别相等的磁场状态,却消耗了不同的电流能,因为导出 其磁场能并非全部来自于电流能的离经叛道的逻辑结论。我这离经叛道的新结论是严格推导的结果,绝非无稽之谈。 你却坚决反对!
|
对【290楼】说:
你是否能把你那个正电荷受切向力的式子写出来呢?请求我置顶的那位先生就是由此入手插杠子的,他说了半天并没有说明那个径向力如何转变成切向力的。其实计算、推导公式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我对这个力的转换十分感兴趣。 |
在牛顿第三定律和安培力垂直于导线之间的矛盾,我选择站在牛三不可否定的一方。同时,我还告诉你们一个细微的区别,我一直是在说安培力不一定垂直于导线。 |
那么就是说,两个偶极子之间不论什么角度,它们之间总存在力的关系。这个力是作用在各个偶极子中心的,并附带一个以偶极子中心为轴的转矩。
电子就是这样自转着的带电体,因此它和周围任何距离的电子都有力和力矩的关系。 我们找两块柱形磁铁,让它们自由相吸,它们结合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N1极对S2极的磁极端面互相吸合吸引,第二种就是N1极对S2极、N2极对S1极的圆柱面两级同时吸引。它们绝不会选择N1极对N2极、S1极对S2极的方式并排,也不会选择N1极对N2极的方式串列。 导线中的电子如果不带负电荷,它们就会相互吸引,但是负电荷的排斥作用又不能使它们相互吸引到一起。因此导线中的自由电子平时的间距都是相等的(不考虑随机热运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些电子获得极化。极化力破坏了内部平衡,就把杂乱无章的电子极性排列顺过来了。电流越强大,这种排列就越规则,极化出的正负电荷也就越多,但导体整体净电荷还是零,并不增加。这种极化出的电荷形成有规则的排列,这时在一条假想的电场线上出现了第一种排列方式,即N极对S极首尾相接的排列方式异偶极子流。第二条电场线上也出现了相同的异偶极子流。它们会自动选择错开方式,这时就出现了第三种吸引方式,互相错位180度。有再多的电场线,它们也会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行进中的每个异偶极子,都会对另外导线中每一个异偶极子有力和力矩的作用,并不是仅仅对垂直对面的一个或多个异偶极子才产生力和力矩的作用。这就是我的导线受力不一定垂直于导线的理由。 |
在空间中,有两个任意角度、任意位置的自由电流环,它们总是朝着互相吸引的方向移动。这点你同意不同意?
如果初始时它们在互相排斥的角度,它们会自动扭转到互相吸引的角度上来,然后互相吸引。它们不会绕大圈子,而是直接在小磁针的连线上接近。 这两个电流环就相当于两个小磁针。那么在空间任何角度、任何位置的小磁针,它们也会自动扭转到互相吸引的角度上来,然后互相吸引。这个小磁针就是偶极子。自由电子就是一个高速自转着的小磁针。 导线中运动着的这些小磁针之间的力也是这么产生的,不管是相斥还是相吸,它们的作用力也都是在它们的连线上。相吸或者相斥取决于它们的方向是否相同。 也就是说,两个偶极子之间的力或力矩总存在,不管你把它们放到什么相互位置,相互角度。它们之间存在最大作用力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力矩就是零;反之,它们之间存在最大力矩时,它们之间的力就是零。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作用力和扭矩同时存在。它们之间的这种起伏关系,和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的关系一样。自变量是它们之间的夹角。 |
对【286楼】说:
这个实验不好设计,不好检验。我感觉安培当初的那个式子可能是正确的,当时就是由于没有办法做实验。因为不闭合的电流找不到,能找到的都是闭合回路。 |
你的“Wm=Г(H,M)。只取决于终态,与始—终态之间路径无关。”这是对的,这也是我的主张。但你最初并不是这样,你最初是不承认不同路径得到的磁能密度是无关的。我都有记录。你最初是认为磁体被吸入螺线管后的磁能密度和先放入磁铁后通电的磁能密度是不同的。在我和你争辩了无数次以后,你终于认识到了“取决于终态,与始—终态之间路径无关。”这个结论。
你“设计了两种路径 结果导出 同一个磁场状态即磁化强度M与励磁场强度H分别相等的磁场状态,却消耗了不同的电流能,因为导出 其磁场能并非全部来自于电流能的离经叛道的逻辑结论。”这里有初次磁化产生永久形变产生的摩擦热能和磁铁在永久形变下保存下来的能量,后来的再充磁免去了这一吸收能量过程,电源能耗由四项减少到了两项,所需能量当然不同了。 你磁场能的一部分来自热能依然不对。我也是为你好。 |
我的两个互相垂直的电偶极子(x1,y1)(x2,y2),(x3,y3)(x4,y4)
r13^2=(x3-x1)^2+(y3-y1)^2 r14^2=(x4-x1)^2+(y4-y1)^2 r23^2=(x3-x2)^2+(y3-y2)^2 r24^2=(x4-x2)^2+(y4-y2)^2 因为同符号电荷乘积为正,所以斥力标为正,引力标为负。 力的大小F=Q1Q2/4πε0r^2,因此为推导方便,把分母的4πε0省掉,,力就表示为F=QQ/rr. 四力的合力F=F13+F14+F23+F24,各项均为矢量。 F13x=((x3-x1)/r13)(Q1Q2/r13^2) F14x=((x4-x1)/r14)(Q1Q2/r14^2) F23x=((x3-x2)/r23)(Q1Q2/r23^2) F24x=((x4-x2)/r24)(Q1Q2/r24^2) F13y=((y3-y1)/r13)(Q1Q2/r13^2) F14y=((y4-y1)/r14)(Q1Q2/r14^2) F23y=((y3-y2)/r23)(Q1Q2/r23^2) F24y=((y4-y2)/r24)(Q1Q2/r24^2) 可求出合力的x、y分量 Fx=F13x+F14x+F23x+F24x=(x3-x1)(Q1Q2/r13^3)+(x4-x1)(Q1Q2/r14^3)+(x3-x2)(Q1Q2/r23^3)+(x4-x2)(Q1Q2/r24^3) =[(x3-x1)r14^3r23^3r24^3+(x4-x1)r13^3r23^3r24^3+(x3-x2)r13^3r14^3r24^3+(x4-x2)r13^3r14^3r23^3]Q1Q2/r13^3r14^3r23^3r24^3 Fy=F13y+F14y+F23y+F24y=(y3-y1)(Q1Q2/r13^3)+(y4-y1)(Q1Q2/r14^3)+(y3-y2)(Q1Q2/r23^3)+(y4-y2)(Q1Q2/r24^3) =[(y3-y1)r14^3r23^3r24^3+(y4-y1)r13^3r23^3r24^3+(y3-y2)r13^3r14^3r24^3+(y4-y2)r13^3r14^3r23^3]Q1Q2/r13^3r14^3r23^3r24^3 tgθ=Fy/Fx={[(y3-y1)r14^3r23^3r24^3+(y4-y1)r13^3r23^3r24^3+(y3-y2)r13^3r14^3r24^3+(y4-y2)r13^3r14^3r23^3]Q1Q2/r13^3r14^3r23^3r24^3}/{[(x3-x1)r14^3r23^3r24^3+(x4-x1)r13^3r23^3r24^3+(x3-x2)r13^3r14^3r24^3+(x4-x2)r13^3r14^3r23^3]Q1Q2/r13^3r14^3r23^3r24^3} =[(y3-y1)r14^3r23^3r24^3+(y4-y1)r13^3r23^3r24^3+(y3-y2)r13^3r14^3r24^3+(y4-y2)r13^3r14^3r23^3]/[(x3-x1)r14^3r23^3r24^3+(x4-x1)r13^3r23^3r24^3+(x3-x2)r13^3r14^3r24^3+(x4-x2)r13^3r14^3r23^3] 这里Q1Q2已经削去。 这里,θ就是这四个力的合力和x轴的角度。如果这个力垂直于x轴,θ=90度,则tgθ必为无穷大,在我这个式子分子中没有无穷大项,分母上也没有无穷小项。如果这个力垂直于y轴,θ=0度,则tgθ必为0,在我这个式子分子不为零,分母上也没有无穷大项。 |
我再画张图:
在X-Y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一段通电导线A,左端点位于A1(-2,0),右端点位于A2(-1,0),长度为1。电流由左端A1点流进。 又有一段通电导线B长度也是1,在左端点B1(1,0),右端点位于B2(2,0),电流由左端A1点流进。该导线可绕B1点转动。 当∠B2B1X大于0度为锐角时,显然B1B2左上的半边磁场为“点”,流出纸面。自由的导线A处于该磁场内,按照朱顶余的说法,A导线受力垂直指向纸面下边。 当∠B2B1X等于90度为直角时,B1B2左边的磁场还是“点”,流出纸面。按照朱顶余的说法,A导线还是受力垂直指向纸面下边。 当∠B2B1X大于90度,小于180度为钝角时,显然B1B2左下半边的磁场还是为“点”流出纸面。自由的导线A处于该磁场内,按照朱顶余的说法,A导线受力还是垂直指向纸面下边。 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你们不觉得吗? 在不同的角度下,B中的异偶极子对A中顺向排列的异偶极子实施扭力和力,该扭力就会使导线中的异偶极子产生转动,哪怕十分微小。同时A对B也实施这种操作。因此,A和B中的电流方向就都改变了。导线受力再也不会垂直于导线了。这点你们恐怕不太会理解:电流在导线中流动,怎么方向会改变呢?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在我的理论中,导线中异偶极子的极化程度就是电流大小,导线的偶极子平均方向就是电流方向。电流方向是以异偶极子流的平均极化方向定义的。 在一根载流导线的外面如果不存在其它的载流导线,这根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导线平行,如果该导线外面出现了不平行的其他方向的导线,两导线中的异偶极子互相作用,互相扭转方向。它们是扭着脖子向前行进的。 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受阅队伍在长安街上行进时,他们的头都朝向前方,当他们经过主席台时,一声口令“向右看!”,他们的头都转向了主席台,并持续到口令“向前看!”。这些人头比如就是异偶极子,那么他们收到口令就相当于改变了极化方向,也就是实质电流作用力的方向。因此我的理论就把这种改变也叫做电流方向改变。 我这个观点其实在本主题帖中,和马国梁先生等人的对话中提到过。 |
更正【298楼】第四行:“电流由左端A1点流进”为“电流由左端B1点流进”
|
我说过让大家做实验:在两根木制米尺上,等间距放置11个小指南针,一共22个指南针,每个米尺单独存在时,不考虑地磁场,所有11个指南针都是顺向排列,此首指向彼尾,它们排列成整齐一线。这就等效为导线中流动着的异偶极子、等效为通电导线,只不过它们是没有实质移动的。
把两个米尺飘在水面上同方向接近时它们会选择错位位置互相吸引,除去两头的指南针有所偏转,中间的基本不偏转。但是如果在他们稳定时,我改变两米尺的错位,手放开后它们会回复到稳定的错位状态。在此期间,各个小磁针的方向都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受到前后磁极的拉力,还有受到外面磁极的拉力。
如果我不改变它们的错位,但改变两尺的角度,这些小磁针的指向也会改变。
如果这些小磁针的磁力很大,这实验效果就很明显。你们会看到这些力在不平行,错位不是180度时引力并不垂直于米尺,但错位对齐时力总是垂直于米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