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41楼】说:
"朝气蓬勃""新一代""奋战""建设的各条战线" 想必是文革洗礼过的老同志了,呵呵!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541楼】说:
"朝气蓬勃""新一代""奋战""建设的各条战线" 想必是文革洗礼过的老同志了,呵呵!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543楼】说:
看不出是“赞歌”,我以为你是龙国正的大学同学。这么好的贴,不灌水了。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540楼】说: 你别误解,他其实并不是嘲弄余先生,而是说他有这种女人的耐心来讲解这些知识,我也的确获益不浅,这也是我在这个贴子中多次指责曾云海的根本原因之一。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524楼的余大侠: “核库伦散射、轫致辐射、契伦克夫辐射、同步辐射、穿越辐射”,这些辐射应该以激发X射线和y射线为主。 所以,我搜了两张数据图以便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吸收系数确实如你所说,初始动能越大吸收比例越小,初始动能*吸收系数近似于常数,不过有点出入。 电离作用、击出电子在不同的初始动能下,是否是一个常数呢?我不太清楚,向余大侠请教。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对【545楼】说:
你想多了,他就是看了余先生的空间中性别一栏才如此一说的。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545楼】说: 岳泉: 王飞先生说得对,是论坛人名栏一开始就搞错了,我知道大家都是善意,开开玩笑,轻松轻松,没问题的。 |
对【546楼】说: 年青朋友: 千万不要“大侠、大侠”的称呼,折煞人了。 转帖的两张图都是关于光子与介质作用的,还应该再找一下电子在介质中的能损曲线(截面-能量关系)贴出来就更好了,这样大家就可以清楚看到此前讨论的诸如低能下电离能损占优势、高能下辐射能损更突出、临界能量等等问题。 |
接549帖,
低能下的电离作用不如高能下的辐射能损好把握,其中统计行为更强,尤其是当有所谓δ电子击出时,可以带走更多能量,所以我想很难表达成一个常数。 |
其实我们在云室和气泡室中就能近似地看到高速带电粒子在固体中的行为。 |
对【551楼】说: 不必客气,大家都是纯爷们,不在乎多一句少一句,拿得起,放得下。 |
对【549楼】说: 余专家: 这种图挺难找的,不知这两幅图中有没有您所说的电子能损截面图。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对【555楼】说: 年青朋友: 如此投入,令人感佩。可以看到,后一个图是很实用的,把它和546帖的“图2”结合起来,便可以计算铅板对入射电子能量的吸收值以及可能的流失,当然也就可以求出把入射电子的能量全部(高能时常以95%计)吸收下来铅板的厚度。只是这张图能量范围窄了点儿,到5MeV就终结了,而季灏先生的实验样本最小是1.6MeV,接下来就是6MeV,然后是8、10、12、15MeV。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借助这张图做个大致的推算。季先生的铅台体厚1.88cm,对于1.6MeV计算结果显示,这一能量可以被铅台体完全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使铅台升温,所以季先生对1.6MeV和6MeV电子的测量结果应该属实。但是,根据临界能量7.4MeV以后辐射能损上升较快,而且还要大于电离能损,所以估计在8MeV以后1.88cm厚的铅板不能完全将其吸收,会以辐射形式漏掉一部分。如果能找到动能范围更宽的“能损平均比值-动能曲线”,我们便可以对6、8、10、12、15MeV一一做计算。 另外,称呼专家,实不敢当。 |
对【556楼】说: 还是要做实验,现在我已经莫衷一是了。季灏说有监视系统,您的理论计算却有遗漏能量。如果谁进行孰是孰非的判断,都是在作猜想,没有意义。 |
对【557楼】说: 1)上面进行的计算不是在作猜想,计算所依据的那两张参数图是经过大量实验印证的东西。要求人们做这个实验,就相当于要求每个做馒头的人都要从种麦子开始一样。 2)“季灏说有监视系统”——这是季先生在网上说的,他的论文中根本没有阐述。季先生还提到,加速器专家说没有辐射泄漏(大意),所以我想季先生很可能被误导。 |
要求人们做这个实验,就相当于要求每个做馒头的人都要从种麦子开始一样。
=============================================================================== 余老师:如果您没有条件做这个实验,那也无可奈何。如果有条件而不做,则对季灏老师是不公平的。我,以及许多人的水平都不能与您及梁彬彬比,对这些图的理解毕竟与对馒头小麦的理解相隔千万里。即使您的观点是百分之百正确,也有必要重新做一遍,就像学校里做的化学、物理实验,对于懂的人是没有必要的重复劳动,但是对于不懂的人却能够增加理论的可信度。 |
对【559楼】说: 噢,原来是周老师,对不起,没仔细看IP号。 我想,季先生现在也许有新思考了。 |
对【556楼】说: 我承认在这方面梁彬彬比我强,虽然我相信你的分析与估算结果,但我一直都没看出几张图所表达的意思。很惭愧,虽然数学公式是我的强项,但识图能力差。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刘岳泉老兄:
|
怎么回事,我成高手了。 以前我也看不懂截面图,通过这篇文章,我就理解了纵坐标的含义了。能量按指数函数递减的话, E=E0*e^-μL。μ如果用546楼的cm-1表示的话,很容易理解。cm-1乘以长度就是常数,那就表示能量的递减程度。 cm2g-1有些人就看不懂了,其实跟cm-1是一样的。从季先生的5式可以看出,辐射长度用gcm-2表示,除以密度就是长度。因此gcm-2是表示长度的另一种方法,它的倒数就是cm2g-1,因此和cm-1是等价的。纵坐标越大,就表示单位距离吸收能量的比例越高。 余专家,我描述的对不对?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对【563楼】说: 梁彬彬好! 看了上面两个帖子才知道年青朋友的名字。你是高手,说的大都正确——辐射长度有两种表示法和单位。但E=E0*e^-μL似有误。我不是什么专家,还是改个称呼吧。
|
象余老师一样谦逊的太少了.... |
但E=E0*e^-μL似有误。 取μX0=1,得到的μ就是吸收系数。 |
对【555楼】说: (更正) 如果说“纵坐标越大,就表示单位距离吸收能量的比例越高”,这句话不准确,图上单位是1/(g/cm^2),必须再乘以密度值才会变成1/cm单位,所以按照图示,15MeV的电子的电离损失和辐射损失在铅中的吸收率都是约21.25MeV/cm,那么只需0.705cm铅台就能吸收15MeV的能量;而6MeV的电子则分别是14.89MeV/cm和0.403cm档住6MeV能量。这与季先生用1.2cm铝板档住全部电子的结论是一致的。 ※※※※※※ |
567楼的刘兄: 根据546的图,当Y光为5MeV时,铅的μ为0.5cm-1,X0为2cm. 通过1.88厘米后,透过的能量=1.84*e^-0.825=0.86MeV。 这以后消耗能量的主要过程是电离和激发而不再是产生更多的簇射粒子。
|
对【568楼】说:(更正) 你们看清图中的单位换算了吗?我也希望余先生的计算正确而合理成份更多一些,可惜不是。keV/(mg/cm^2)与MeV/(g/cm^2)是完全等效的,要换算成MeV/cm还必须再乘以11.35,所以在5MeV处只相当于24.48MeV/cm(按你们的估数)的吸收系数,只需0.04cm的铅板就能吸收掉5MeV的能量。 要推算到15MeV以外的吸收系数很简单,因为两条斜线都是成了直线,我估算的斜率分别是0.0625和0.125,原则上可以任意外推。现在的问题是X0=0.53是标准吸收系数,这里却需要另用一套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更为可疑的是,为什么电离吸收系数成了一条双曲线(你提供的论文资料公式也接近如此),而且拐点正好落在“牛顿能量”极限的0.2555MeV附近?昨晚我写了很多,后来又改成了[567楼]的这些话,主要是不想下结论太早,大家先充分讨论后再说吧。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