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三箭齐穿相对论的“洛变式”——... 下一主题:思林的假货:“电子束偏转=光线弯...
 [481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2:13 

对【473楼】说:

你想做这种实验并不难,我可以给你介绍一台10MeV加速器,花不了多少钱。至于温度测量精度,以现在的实验技术比这难得多的也可以做到足够满意,只是这种测量的专业性很强,靠你个人力量恐难实现。

另外,岳泉你应该再仔细考虑考虑,电子加速器(一般用于产生X射线的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譬如医用加速器,多为10MeV、1mA亦即10kW功率)能穿透100mm钢板(相当于30多mm铅板)这个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回过头来再想一想,用10mm铅板去拦截这种束流,那么逃逸的X光所带走的能量仅仅是用测量误差来体现的小量吗?用句哲学语言吧,这里的量变早已引起质变了!

 [482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2:24 

对【480楼】说:

季先生,您好!

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讲过了,贝托奇的论文有两个结论:一个是关于验证质速关系式的,一个是证明束流电子在加速场中动能的增量与电子速度无关,我说在大量加速器实验中被充分验证的是后者。看来您没有仔细看我的帖子。

 [483楼]  作者:222.240.42.*  发表时间: 2009/05/04 13:49 

481楼拿X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电子的穿透能力比,蒙谁呢?
电子是要抗拒原子外围的电子的斥力的!
温度测量精度问题倒是个问题,我对季先生的222楼曾提出过两次看法了,就是按牛顿理论的动能,两种速度的电子也有9000米/秒的速度差,准确的话、是应该有温度差的——速度能精确吗?电子数量能保证相同吗?

曾云海
 [484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09/05/04 15:14 

余先生:您好!
您 说大量实验证明的是后者,即动能和速度没有关系,应该说在接近光速的时候几乎没有关系,因为即使按牛顿理论也有微小变化.您不是在帮我说话吗?
 [485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7:30 

对【484楼】说:
季先生,请您看清楚,我不是说“动能和速度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动能的“增量”和速度没有关系。
 [486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29 

余先生:您好!
动能的增量与速度没有关系难道动能跟速度有关系了?
 [487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50 

对【486楼】说:

季先生,您好!

当然是的!

 [488楼]  作者:222.244.154.*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53 

E'=m*υυ,你是从哪里看到‘动能的“增量”和速度没有关系’的?

曾云海
 [489楼]  作者:222.244.154.*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55 

E'*υυ/2.

曾云海
 [490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4 21:49 

481楼、482楼短短的两个帖子就包含了两个重大的原则错误,你就是这样的水平吗?

曾云海
 [491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22:36 

傻小子,这么多天了,你怎么一点儿长进都没有!就知道1+2=3,3-2=几知道吗?

还“两个重大的原则错误”,说说吧,错在哪了?我洗耳恭听。
你一次次的插嘴,说着那些不着边际的外行话,你就一点儿不觉得糗?真所谓无知无畏呀,人要是不要脸,谁拿他也没办法。
我问你:我们几个人的讨论哪一句你听懂了?把“外行”这顶帽子扣到你脑袋上都抬举你了,我连骂你都觉得多余。
你要想往这里掺和,也来叨咕叨咕什么物理问题,那你得先换个“逻辑”找个没人的地方重新“循环循环”再说。


你不要再来讨贱了,我最后一次告诉你:论水平,这个地方属你最次!

你若是不服,可以打开相关论坛前前后后所有的帖子,让大家投票表决。

 [492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9/05/04 22:42 
 [493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4 22:55 

余本鲲,
你骂也没用、吹也没用。我和季先生指出的那两点都是教科书上面有的,你连那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你的脸已经丢尽了。

曾云海
 [494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01 

对【493楼】说:
季先生指出哪两点了?哪本教科书上的?你都有什么基本知识?别大喘气,统统说出来,我洗耳恭听。
 [495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04 

对【481楼】说:

    温度测量精度我的印象中似乎只能达到0.02度的水平极限,既然很专业又不是我个人的能力所及,就更要考虑0.1度水平力所能及的可行性。我们要完成一项实验之前必须做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否则我是绝对不会轻意动手的,我十分敬佩实验物理学家们高超的专业水平。

.

    关于电子的加速动能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承认“质增”现象,为什么在电子铅中7.3MeV不可能发生韧致辐射而必须要要达到7.4MeV以上?所以我们讨论问题不能再局限于本实验结果的范畴之内,如果能量可以无限迭加就必然会有与速度相关的类似“洛因子”形式,但是即使准确符合“洛因子”公式也决不能说符合相对论,至少在爱的原文中表达是一蹋糊涂的。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496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18 

[484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09/05/04 15:14
余先生:您好!
您 说大量实验证明的是后者,即动能和速度没有关系,应该说在接近光速的时候几乎没有关系,因为即使按牛顿理论也有微小变化.您不是在帮我说话吗?
----------------------------------------------------------------------------------------------------
[485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7:30
对【484楼】说:
季先生,请您看清楚,我不是说“动能和速度没有关系”,我说的是动能的“增量”和速度没有关系。
---------------------------------------------------------------------------------------------------
[486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29
余先生:您好!
动能的增量与速度没有关系难道动能跟速度有关系了?
---------------------------------------------------------------------------------------------------
[487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50
对【486楼】说:

季先生,您好!

当然是的!
---------------------------------------------------------------------------------------------------
[488楼] 作者:222.244.154.* 发表时间: 2009/05/04 18:53
E'=m*υυ/2,你是从哪里看到‘动能的“增量”和速度没有关系’的?

曾云海









 [497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24 

[481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4 12:13
对【473楼】说:

你想做这种实验并不难,我可以给你介绍一台10MeV加速器,花不了多少钱。至于温度测量精度,以现在的实验技术比这难得多的也可以做到足够满意,只是这种测量的专业性很强,靠你个人力量恐难实现。

另外,岳泉你应该再仔细考虑考虑,电子加速器(一般用于产生X射线的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譬如医用加速器,多为10MeV、1mA亦即10kW功率)能穿透100mm钢板(相当于30多mm铅板)这个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回过头来再想一想,用10mm铅板去拦截这种束流,那么逃逸的X光所带走的能量仅仅是用测量误差来体现的小量吗?用句哲学语言吧,这里的量变早已引起质变了!
---------------------------------------------------------------------------------------------------
[483楼] 作者:222.240.42.* 发表时间: 2009/05/04 13:49
481楼拿X射线的穿透能力和电子的穿透能力比,蒙谁呢?
电子是要抗拒原子外围的电子的斥力的!
温度测量精度问题倒是个问题,我对季先生的222楼曾提出过两次看法了,就是按牛顿理论的动能,两种速度的电子也有9000米/秒的速度差,准确的话、是应该有温度差的——速度能精确吗?电子数量能保证相同吗?

曾云海


 [498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34 

余本鲲,

还敢强嘴吗?

曾云海
 [49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43 

对【497楼】说:
    这个“9000米/秒的速度差”也是按那所谓的相对论公式算出来的,接受了这个速度差也本身就承认了那公式,你总是在这胡说些什么呀。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500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05 

[49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5/04 23:43
对【497楼】说:
这个“9000米/秒的速度差”也是按那所谓的相对论公式算出来的,接受了这个速度差也本身就承认了那公式,你总是在这胡说些什么呀。
---------------------------------------------------------------------------------------------------
老刘,
不是的,是季先生说的0.96c的速度的电子和0.99c的电子,——两者速度差就是0.03c(c=30万公里/秒),不就是9000米/秒?——老刘,没看清就别用“胡说”这样的词!
那个帖子针对余本鲲的不是你引的这句话,而是这几个字——电子是要抗拒原子外围的电子的斥力的!

曾云海
 [501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14 

对【495楼】说:

(1)温度测量不是不可克服的问题,如果真的想做实验,事先要做很周密的设计,而且不能期望一次就取得成功,还需要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就拿这个贝托奇式的实验来说,为了与可接受的测温精度匹配,可以采取的改进方法很多,譬如选择高熔点的金属钨替代铅(后者熔点太低)以适当延长辐照时间、增大束流电子通量、提高吸收体温度等等。这种探索性的实验不是像什么工程项目那样要按着既定的程式循规蹈矩地搞可行性论证,关键是要有巧妙的构思,最好是提出前人没有想到的思路,你如果能提出这种东西,比搞那种纸上谈兵的理论研究招人看,自然有人会帮着你论证甚至实施的。

(2)你说“电子在铅中7.3MeV不可能发生韧致辐射而必须要要达到7.4MeV以上”——这是一个错误命题,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说过了:7.4MeV是铅中的临界能量,亦即电离能损和辐射能损相等时的能量值,不是小于7.4MeV就不能发生韧致辐射,理论上任何能量下都可能发生这种辐射,只不过能量越低发生的几率越小。这些东西早有详尽的实验数据,也绘成了曲线图,属于很成熟的知识。另外,高能电子射入金属损耗能量的过程,有多种机制在起作用,韧致辐射效应只是其中一种,这里的细节问题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那个夜郎自大的XXX,凭着他1+2=3的“基础知识”,非要在这个问题上插嘴哇啦哇啦,是可笑又可怜的。

(3)“即使准确符合"洛因子"公式也决不能说符合相对论”,这话我同意。今天时间太晚,不多说了。

 [502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20 

对【500楼】说:
“电子是要抗拒原子外围的电子的斥力的!”——这就是你的论据?傻小子,你连给我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503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27 

将“9000米/秒的速度差”代入E'=m*υυ/2,
你们再看看,动能的“增量”和速度有没有关系?——这是1+2=3的数学,余本鲲就是不会做!!!

曾云海
 [504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31 

对【474楼】说:
王先生,这里的问题是本质性的,不是实验精度问题,请看一下我的481帖。
 [505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37 

[502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20
对【500楼】说:
“电子是要抗拒原子外围的电子的斥力的!”——这就是你的论据?傻小子,你连给我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
余本鲲,
这是我的论据,亏你说的出口——你知道为什么要用种子去轰击铀原子吗?——你这活宝越来越出洋相了!!!

曾云海
 [506楼]  作者:222.244.21.*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55 

笑死我了,余本鲲这样的活宝也敢到网上来大大咧咧谈原子高能物理。

曾云海
 [50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55 

对【504楼】说:

【这里的量变早已引起质变了!】
余先生,这就是关键了,季先生相信实验室专家的意见,三言两语是不会让季先生否定的,要有具说服力的东西,【能穿透100mm钢板(相当于30多mm铅板)】这个事实不够,就像半衰期内有50%变化,但百倍时间后仍有残余,不能因此否定前面短时间的50%,也许您还有证据,但没有拿出来就要对方信服是很难的。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508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0:58 

对【475楼】说:

余老师:

我还有搞不懂的是:

如果能量通过X漏掉了,那么是不是应该能量越大,测出的热越小?总之还是要重新做一下。薄的后面放一张胶片看看是否感光就行了。

===========================

周老师,迟复为歉!

能量通过X漏掉了,所以能量越大,漏掉的越多,漏掉部分占全部能量的比例就越大,对于同一块铅板,它吸收的能量基本是一个常数,因此在束流能量较高时对几个不同能量下测出的铅板温度基本上都相同,这正是我们在季灏先生实验里看到的结果。另外,您说的很对,“后面放一张胶片看看是否感光就行了”,只可惜季先生对此建议不屑一顾。

 [509楼]  作者:刘岳泉  发表时间: 2009/05/05 01:02 

对【500楼】说:
    你要我说你什么好呢,你一直都在糊涂地认为这是加速器中的实测速度,怎么就不自己动手算算这0.96c、0.99c是如何来的?0.03c的速度差哪来显著的牛顿能量差异?而且这差异不是9000米/秒而是9000千米/秒,错一次是笔误,你这次次都“笔误”还要以此当大炮就实在说不过去了,要不为什么我在其它帖内总是支持你而唯独只在这里指责你?别再犯低级错误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510楼]  作者:余本鲲  发表时间: 2009/05/05 01:14 

对【507楼】说:

王先生,您好!

这里面有定量的实验数据可查,论据是足够充分的,但能否说服所有人可就不一定了。这里面有知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方面、道德方面的因素,像曾云海这种东西,既无知、愚昧又自以为是,所谓愚顽是也!他能接受什么?他能听懂什么?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90840435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