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让你的孩子轻松自信考大学———... 下一主题:"妓"聊
 [1531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1:58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32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1:59 

急症针灸的历史与现状
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在漫长的临证实践中,历代医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通过现代针灸工作者以及其他学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又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认真地回顾我国急症针灸发展的历史。系统地整理有关文献,总结古人和今人在这方面的成就(也包括教训),对于提高针灸防治急症的水平,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都当有所裨益。
 [1533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1:59 

地位和评价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去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在西医是不可想像的,因为,不可能有哪本19世纪的解剖学著作可以作为今天的教科书,现在西医的治疗也不可能到几百年前的老祖先那里找根据。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34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0 

它创造的三个世界第一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35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0 

回复:秦汉 肇始奠基
秦汉 肇始奠基

从秦汉直至晋初,是我国针灸防治急症历史上的奠基时期,其总的特征是:

1.应用针灸治疗的急性病症已经遍及内、外、妇、儿及五官各科,但病种还不多,分类亦欠精确。

2.治疗方法从纯用灸治逐步发展到毫针刺为主,兼用刺血、灸治、火针等法。张仲景确立的三阳宜针、三阴宜灸的原则,在当时有其积极意义,但对后世也产生某些消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灸法应用于急性热症。

3.配穴组方,经历了从经病取经(脉)到循经取穴,从单方到复方的过程。但这一时期的处方,还是以单方为主,复方亦不够严谨,辨证组方尚处于初级阶段。

4.针刺手法,除了提出补泻法外,开始注意到激发温热针感循行对疗效的影响。从总体看,补泻手法还较粗略简单,对气至针感的描述及认识仅是初步的。

5.开始提出急症针灸应掌握时机、及早防治的思想,在某些地方还体现了针灸并用或针药结合的观点。
 [1536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0 

此书生命力,蓬勃不减

    

    《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37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1 

这意思应该是说要正视疾病,不要有心理负担

把病变成心病。

 [1538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1 

飘洋过海了!

  

 《伤寒杂病论》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在日本一些著名的中药制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60%以上。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39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1 

回复:晋唐 偏重灸疗
晋唐 偏重灸疗

晋唐时期在急症灸法防治上取得较大进展,无论在病症种类,灸治方法及防治经验等方面都胜过先秦两汉。不过,从总体上说,这些进展,主要还是临床上的总结,这显然是由于这个时期以临床医学为主的特点所决定的。

除了火针获得一定发展外,针法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晋唐时期,这种偏重灸疗的风气,特别是王焘等主灸派贬针褒灸的偏执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症针灸学的进程。
 [1540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4 

中国历史上的药圣是谁?想知道吧?

 

隋唐盛世之孙思邈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41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5 

回复:宋代 针灸并倡
宋代 针灸并倡

宋代在针灸治疗急症上的成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进一步探求急症灸治理法

宋代,灸法仍占主导地位,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急症灸治专著《备急灸法》。当时的一些医著和针灸著作如窦材之《扁鹊心书》、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多记载有灸治急症的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较晋唐有所发展。
 [1542楼]  作者:廿一行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6 

针灸的历史果然悠久~~
支持!
 [1543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6 

回复:1.重视理论探讨
1.重视理论探讨

灸治急症,晋唐时偏重临床,缺乏理论上的研究。宋代一些医家开始注意到这方面的工作。窦材提出灸可扶阳保本说, 他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扁鹊心书•卷上》),人以阳气为本,"阳气尽必死人",灸治可资生阳气。所以主张"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扁鹊心书•卷上》),以预防疾病;一旦出现伤寒、疽疮、中风、喉痹、小儿惊风、痘疹黑陷等急重之症,"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这就从理论上初步说明了灸法防急症的机理。由于窦材偏重从温补脾肾阳气角度论述灸法防治机理,后世有人称其为温补派的创始人。较其更早的许叔微,也探讨过灸壮肾阳的机理。这些见解,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对灸法在急症中的应用有某种指导意义。
 [1544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7 

药圣的巨著是什么?

 

《备急千金要方》,综合性临床医著。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45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7 

 

《备急千金要方》,综合性临床医著。又称《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30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同。唐代>孙思邈>约撰于652年。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卷 1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 ~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 ;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1949年后有影印本。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46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8 

回复:2.筛选适应病种
2.筛选适应病种

晋唐时期,灸治所涉病症面极广,及至宋代,通过临床反复观察,对适应病症逐步进行筛选,采取了较为科学的态度。如"将已试之方,编述成集"的《备急灸法》一书中,仅收录了二十二种急性病症。《针灸资生经》虽然收载了大量前人或他人的灸治医方,但作者王执中重点突出的是他本人或亲属的治验。从而对灸治的适应范围作出较为恰当的评价。
 [1547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8 

药圣理论:

 

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 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48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8 

他和他的巨著的地位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49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9 

绝对家珍

 

值得后代翻阅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50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09 

回复:3.补充灸治方法
3.补充灸治方法

《针灸资生经》首先记载了天灸法治疗疟疾。许叔微创用隔巴豆、黄连灸法治疗伤寒结胸证,办法是将巴豆、黄连捣细,"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心。以艾灸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普济本事方•卷九》)。针对当时士大夫惧灸畏痛,窦材发明了"睡圣散":"惟是膏梁之人,不能忍耐痛楚,当服睡圣散,即昏不知痛"(《扁鹊心书•卷上》)。此方还适用于不配合施治的急症患者,如"风狂妄语......先服睡圣散,灸巨阙七十壮"(《扁鹊心书•卷上》)。关于艾灸的壮数,《针灸资生经•第二》明确指出"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艾炷的大小,则应视年龄或部位的不同而异,"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和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子大"(《扁鹊心书•卷上》)。以上这些,在认识上或实践上都是一大进步。
 [1551楼]  作者:太易先生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0 

伟大的中医
了不起!
 [1552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1 

回复:4.重视灸感流注
4.重视灸感流注

宋以前典籍,如《备急千金要方》等亦曾提到过灸治时宜激发灸感向病所循行,但记述甚为简略。这一现象引起宋代一些医家的浓厚兴趣。《备急灸法》所载之痈肿治疗一节中,对骑竹马灸法(此法首载于已佚之《卫济宝书〉,约撰于十二世纪初)的灸感流注现象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俱觉蒸热,移时复流足涌泉穴,目下而上,渐渐周遍一身"。还在临床中进一步观察到,这种现象与疗效关系密切:"觉火气游走,周遍一身,蒸蒸而热,再视正疮孤肿,已消灭五六分矣",认为"奇功异效,盖原于此"(《备急灸法》)。王执中更有切身感受:"它日心疼甚,急灸中管数壮,觉小腹两边有冷气自下而上,至灸处即散,此灸之功也"(《针灸资生经•第四》)。通过较深入的体察,进一步证实激发灸感传注是提高急症疗效的一种手段,这不仅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金元时期"气至病所"手法的产生也可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553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2 

回复:(二) 急症针治有所丰富
(二) 急症针治有所丰富

用针刺治疗急症,在宋代仍处于从属地位,虽然尚未出现明显的进展,但随着针刺在急症临床上日益广泛使用,已经孕育着突破。
[楼主]  [1554楼]  作者:儒帅哲师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4 

针灸不但治病好,还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好!

※※※※※※
我的博克:[url=http://blog.sina.com.cn/u/1214982941]儒帅哲师文学殿堂 [/color][/url] 在贫困的时代里作为诗人意味着:吟唱着去摸索远逝诸神之踪迹.因此诗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说神圣。
 [1555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5 

你了解目前有哪几家中医学院么?

 

辽宁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江西中医学院>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56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6 

系统学习中医

 

想让后代学习中医,参考一下吧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57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7 

回复:1.注重针刺技术
1.注重针刺技术

急症救治对针刺操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宋代一些针灸医家已看到这一点。有些穴位操作不当,可造成事故,用治急症须特别注意,如承泣穴"目眦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所以,在临证时应不断提高针刺技术,以适应救治需要。如鸠尾穴,《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不宜灸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该穴可治心风、惊痫、发癫、喉痹等急症,但指出"此穴大难针,大好手方可此穴下针"。说明在针刺技术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其次,在针刺补泻上也进一步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法。如针攒竹穴,"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三》)。其中就包括了留针、徐疾、呼吸等手法。正是宋代在针刺技术上的实践,才促成了金元时期这方面的突破。
 [1558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8 

回复:2.补充火针刺法
2.补充火针刺法

宋代火针应用于急症,在方法上有所增加。主要有两种,一为火针刺血法,即以火针加热后刺络出血,治疗卒足肿等症;一为火针散刺法,用火针在体表较大范围内反复叩刺,对急性腰痛有效。上述两法均见于《针灸资生经》。

总的说来,宋代在急症治疗上,针灸并倡,但灸法仍为主导,并在理论和临床等方面都有发展。针治急症开始再次得到重视,虽进展不大,然而为金元时代的突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559楼]  作者:天骄版务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8 

中医专家谈中医秘方

 

在人们战胜疾病的过程中,一些医生甚至一些民间的使用者,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这些处方为人们的健康的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非常值得发掘利用的。但是,近年来好多的秘方并非那么好,甚至具有很大的不安全因素,这种现象,令许多中医专家感到困惑。
    之所以困惑,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处方缺乏基本的安全性保证与疗效保证;其二,是一些处方来路不明,甚至有的处方是"胡编乱造"的,根本没有科学性、实用性,这样会严重影响中医的形象。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知道,中医之所以被部分人否定,其中之一就是夸大疗效、炫耀神秘。
    秘方的存在,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主任医师王忠民指出,任何一个秘方、祖传秘方、特效秘方,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安全性。处方是治疗疾病的,所谓安全,是说服用之后基本没有副作用,不会加重疾病、加快疾病进展;所谓安全,还必须具有不能影响病情诊断、不能延误疾病治疗时间的特点,否则一些没有效果的、也没有副作用的所谓药物,也会带来危害。第二个基本要素是有效性。任何一种药物,必须是有效的,即便是"小效",也必须具备,当然,这个"小效"是足以对疾病有两性的影响,而且不耽误疾病的治疗,当然,具有"大效"则是更理想的。
    中医专家所担心的,一些秘方根本不是真正的医生研制的,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医生、专家审定,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我们看了一些秘方书籍,有的是从杂志上摘录的(这样的处方安全性基本有保证,应该是上等的),有的是转摘、转载的(这样的处方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书如果是专家出的,是可以作参考的,如果书的作者根本不是医生,而是抄写者,是不安全的),有些是胡编乱造的,或者说东拼西凑的,如果作者不是临床医生,这样的处方是非常不安全的。
    说到底,处方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主任医师王忠民指出,中医的秘方,作者、研制者(或者反复使用证明的确安全、有效者)应该是也必须是专业的医生,否则,秘方就是不可信的。在不孕不育治疗方面,有很多的所谓秘方是不可信的。不孕不育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一个秘方夸张说治疗好多的不孕症,本身就是不科学的。秘方有的是好方子,当然是出自专家之手的;秘方有是坏方子,当然是没有安全与疗效保证的,使用的时候应该首先辨别真假。



※※※※※※
<img src=http://photo.xilu.com/pic.aspx?id=200611012304836 border=0>
 [1560楼]  作者:野火。  发表时间: 2007/06/18 02:19 

回复:金元 创新突破
金元 创新突破

金元时期无论在急症针法还是急症灸疗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定突破。其中,复式补泻手法的出现,促进了明代各种补泻手法的产生。随着针法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手法的广泛采用,使得急症疗效日益提高,治病范围不断扩大,针刺开始逐渐地位于其他诸法,特别是灸法之上。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1011590957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