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让你的孩子轻松自信考大学———... 下一主题:"妓"聊
 [421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15 

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
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422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16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
 [423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17 

著有《时后方》,
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424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18 

 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425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19 

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
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426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0 

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
 [427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1 

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428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3 

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
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429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4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
 [430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5 

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
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
 [431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6 

所载药物共1758种,
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432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7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
 [433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28 

《医宗金鉴》
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434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37 

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法
 [435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38 

1.釜底抽薪法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故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限制体温上升
 [436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39 

2.扬汤止沸法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前者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后者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
 [437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39 

2.扬汤止沸法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前者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后者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
 [438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39 

3.热者寒之法
也是中医最常用的退热法之一,即用药性寒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高热不退,汗出较多,口渴喜喝冷饮,脉象洪大而数时,为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如石膏、生地、麦冬等;如见高热烦躁,口燥咽干,便秘尿热,舌红苔
 [439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0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
上述三法皆宜于实热证,不宜于虚热证;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如能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应用则退热效果会更好。另外,病人高热大汗时,中医并不主张用冰袋等冷敷法,以免影响出汗,反不利于退热。
 [440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2 

博大精深的中医
大家看看吧
 [441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4 

脉象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442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5 

浮脉:
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443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6 

 沉脉:
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444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7 

 迟脉:
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445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8 

数脉:
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446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8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447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49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448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50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449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51 

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
 [450楼]  作者:弘扬国粹  发表时间: 2007/06/15 03:51 

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60420608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