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自己列入浑人的行列,有理才能服人。我看到表象是因为客观存在这种表象,我能根据我的理论解释这种表象。在非惯性系中,我引入加速度为-a的场,给出了换算关系,证明了那个“加速下落”是不受什么“惯性力”的。而对于你呢,没有这个理论,你只能承认存在那个惯性力。到底还是你没有这种分析!谁和动物等同? |
请不要把自己列入浑人的行列,有理才能服人。我看到表象是因为客观存在这种表象,我能根据我的理论解释这种表象。在非惯性系中,我引入加速度为-a的场,给出了换算关系,证明了那个“加速下落”是不受什么“惯性力”的。而对于你呢,没有这个理论,你只能承认存在那个惯性力。到底还是你没有这种分析!谁和动物等同? |
接55楼再批46楼王普霖先生
【我的“看”是兼容并蓄的,并不排斥表象】,就这一句,就表明你只满足看到表象,永远搞不懂‘参考系’;这也就是你盲目极端护相的原因。 |
[62楼]你理解力太差,难怪跟你讨论太费劲。就这么一个“兼容并蓄”词,你竟然能理解出惟一的味道来!真的是匪夷所思! |
陆先生:
什么都要讲机理,有了对机理的理解,才能解决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问题。首先要承认存在不同的角度,存在从那些角度看到的情形。一味否定、死不承认是无济于事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引入不同的修正,就会还原出真实的物理环境。你连变通都不能理解,对你真的是白费口舌。 我在运动的坐标系中引入相应的相反方向的场速度,解决的就是这个修正问题。你真的不明就里。就知道一个有一个我称之为物理参考系的参考系。殊不知,我这里的任意参考系,通过我的场变换,都能还原成物理参考系。这就是略胜一筹。 |
复制62楼。
我知道你搞技术会是能手,可搞理学理论你不是料;嘴硬,蛮争无用。 |
你只要真正理解了我定义这三个系的用心,你就知道我们是殊途同归的,最终都是落到物理参考系上。只是我比你看问题多了两个角度。这比你一口咬定只有地面参考系才是参考系要容易被接受得多。1+1=2是真理,你光会计算它还不够,你还要会计算(3-2)+(2-1)=2。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仔细地阅读一下我的那些帖子,深刻去理解理解,你会发现你所有对我的批判都是误会。但是你的心太浮了! |
你只要真正理解了我定义这三个系的用心,你就知道我们是殊途同归的,最终都是落到物理参考系上。只是我比你看问题多了两个角度。这比你一口咬定只有地面参考系才是参考系要容易被接受得多。1+1=2是真理,你光会计算它还不够,你还要会计算(3-2)+(2-1)=2。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你仔细地阅读一下我的那些帖子,深刻去理解理解,你会发现你所有对我的批判都是误会。但是你的心太浮了! |
总批王普霖先生各楼:
你的质疑作为反面教材是很有价值的: 用任何仪器“看”(即“狭相”的“观察”)到的运动物运动都是表象,其原因就是仪器不是‘参考系’,而是假概念所谓“惯性系”。而‘地平面参考系’是最优越的‘参考系’,它不仅拥有引力场空间,还拥有地平面、空气 (空气能运载光速)…等。只有‘地平面参考系’可做‘伽利略惯性实验’,得知直、匀V速的‘惯性’(即‘惯性力’);而“惯性系”是没有‘惯性’(即‘惯性力’)的。 有了直、匀V速,就有了‘伽变原式’(伽利略变换的原本式子的简称) r’=r-Vt来表达。 爱氏把‘伽变原式’篡改成假式子"相对性伽变式" x'=x-υt、y'=y、z'=z、t'=t;这所谓"相对速度"υ就是王普霖看到的表象。 |
你看看你从[7楼]到[65楼]的十几个帖子,其中有几段是叙述物理的?打嘴仗你却是能手。搞技术我不算能手,但都略知一二。
对参考系的认识上,你和我有太大的不同。相同点是其中都含有“场”这个字。你主张的是必须有引力场,我主张的是有场物质。我的三种参考系,都可以有引力场,也都可以没有引力场,但场物质总是有的。我三种参考系中的两种,准惯性系和非惯性系,经过变换都可以变成惯性系,即物理参考系。我的惯性系定义,有比你的参考系更深刻的含义。在太空无引力场(或引力特别弱)的地方,只要参考系和场物质同步,它也是惯性系,而且是更优秀的物理参考系。
有引力场物质和有引力场还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而后者只有特殊意义。引力场物质无论在任何地点都是存在的,而引力场只在天体周围才存在,其强度随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地衰减。引力场物质存在于整个宇宙中,它是光的传导媒介。密度各向同性的场就能使在其中传播的光也各向同性。而这些场物质只有在天体附近才会被天体极化。被极化的场物质能传播引力、能传递能量。在天体附近,场物质的密度是不均匀的,因此大质量天体并不是优秀的惯性参考系。比如地球上,只有地面附近很小的高度范围内的水平方向才可以近似看作局部惯性系,它比之太空无引力处(或引力弱处)的惯性系特性差多了。 |
不管是什么参考系,只要经过场速的修正后,得到的加速度是零,就表示不受力。相对场的加速度不为零,就是有真实受力。比如一个物体m在加速度为a的参考系中加速,其加速度是a',则该物体折合到物理参考系中的真实加速度是 a'-(-a)=a'+a 括号内是参考系内的场加速度-a 物体m的真实受力是F=m(a+a') 在我的参考系内,永远不会出现“惯性力”。 任何参考系内,物体的加速度都是相对场物质的加速度。 |
你看看,过去的伽利略变换、相对论的洛仑兹变换,哪个提到过在参考系中有运动的场物质?都没有!他们没有意识到物理参考系对一个天体是惟一的。在这点上,你是正确的。他们以为,列车参考系上的光速和地面参考系上的光速是一样的。光的传播媒介是场物质,光在理想的物理参考系(我定义的在其中光速各向同性的参考系是理想的惯性系)中的传播速度只取决于场物质的密度。场物质是跟随地表的,越接近地面,和地表越同步。运动参考系就是个移动的坐标系空架子,具体点儿就是用地表上匀速运动物体做基准点的参考系。这个运动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相比微乎其微,因此物体产生的引力场对物体周围空间存在的地球引力场影响几近于零,因此我干脆认为它不产生场。在这个运动参考系中的引力场还是地球产生的那个引力场,它和地面参考系中的引力场是大小、方向一样的场。但传导引力的场物质却在运动参考系中有相反的速度,这是在运动参考系内看到的情形。我这里依然还是用“看到”这个词,场物质我们能看到吗?看不到!但是我分析它在运动坐标系内就是这样反方向运动的,我就说“看到”,对思维正常的人来说不会引起丝毫歧义。
相对论和主流物理都是持无有“以太”观点的,因此从他们那里根本不会得出我对惯性参考系、准惯性参考系那样类似定义的。我不支持传统“以太”,但我是持存在场物质观点的。似乎我是自我矛盾的,其实不然。传统的“以太”意义已经被定位于绝对静止参照系,这样的“以太”其性质是密度均匀的,并且是绝对静止的。我的场物质则不是这样的,首先我认为场物质是一些极其微小的密度相对均匀的微粒,它有非常强的穿透性,它的数量线密度比之地球上一切固体之原子组成线密度还要大得多。没有任何容器能够盛载这些微粒,因为它们太小了,一切固体对它们来说都是孔目巨大的筛子。但它们可以被引力所极化,可以被极化它们的物体所聚集,形成密度上的差异。同时,我认为这些微粒也是流体,并不是绝对静止参考物。场物质具有流体的性质,也具有流体的运动状态。我们看到银河系有旋臂状的、旋涡状的天体分布,其实这其中也就有旋臂状的、旋涡状的场物质流。在太阳轨道上运行的各个行星,其各自轨道上也有不同的场物质旋转速度。行星天体的公转速度就和这些场速度有正相关。把这些场物质速度描绘出来,我们会看到距离太阳近的地方,场物质公转速度就快,距离太阳远的地方,场物质公转速度就慢。描绘出来也是旋臂样、涡旋样。质量天体在场物质中通过或伴随场物质运动,天体引力会使周围场物质密度发生畸变,比如出现密度梯度。这种场密度梯度其实是破坏理想惯性系的。它使得受影响的范围内的惯性空间不线性,比如地球表面,就不是理想的惯性系。地表向上有重力梯度,有一个个等势面。物体不能沿垂直方向做惯性运动。在水平面,也不存在惯性运动的直线。这就是我说的天体并不是优秀惯性系。由于存在引力梯度、存在场物质密度梯度,所以垂直于地面的光速是变化的。即光不能在天体附近保持各向同性。但是,在远离天体的空间中,这种场物质密度趋于均匀,各个方向的密度梯度接近于零,光子在这个环境下进行的是速度均等不变的直线惯性运动。我的理论表明,有质量的天体表面并不是理想惯性系,不是最优越惯性系,最优越的惯性系在太空深处。
因为他们否定存在“以太”这类物质,也就不可能提出“密度均匀的场物质”,也更不可能提出和“密度均匀的场物质”“保持相对静止”的参考系是惯性系这个学说。更不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准惯性系”概念,即其中有匀速运动的场物质的参考系。惯性系、准惯性系、非惯性系其实它们拥有同一个场,即天体的引力场。场物质在参考系中的运动状态,完全取决于参考系相对于场物质的运动状态。这就是形成不同参考系的基本原理。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但过去教材中是没有的。没有人提出运动参考系中存在运动的场物质,没有人打算去修正它,使它还原成物理参考系。 |
陆道渊先生:
可曾记得我说过伽利略变换中加入场速的变换?那才真正是属于王普霖的。你往回看相关的帖子就能看到,不要太健忘。 我这里没有丝毫质疑,哪来的反面教材?你这是无中生有。 我用仪器看不等于“‘狭相’的‘观察’”,关于我的“看”,前面给你解释过,它包括测量、计算也包括表象的观看。你偏要向歪的方向理解,或故意歪曲都不排除。 有引力的天体不是最优秀惯性系,或说不是最优秀物理参考系。优秀参考系应是坐标系基点所在的天体质量越小越好、场物质密度越均匀越好、场物质相对参考系的速度越接近零越好。引力越大越不是优秀参考系。 |
紧接68楼:
这‘伽变原式’(伽利略变换的原本式子的简称)r’=r-Vt由图表示为 D. O————A→V——————————P 其O是‘地平面参考系’的原点,也是小球A的运动始点。小球A的 ‘已行距’为OA=Vt,当小球A未到达终点P ,则‘固距’OP=r(OP可任意方向,即可绕O成任意角度),‘未行距’是AP=r’。 D是直线外的任意(或动)点;爱氏把终点P偷掉,又不得不把A篡改为O’系,又把D当成O系,形成"相对性惯性系"O系-O’系,画成图如下 O————O’→υ——————————————— 相应的又把‘伽变原式’篡改成假式子"相对性伽变式" x'=x-υt、y'=y、z'=z、t'=t |
接74楼:
由上图也可看出,‘伽变原式’ r’=r-Vt是小球A的‘已行距’和‘未行距’的变换,所以是‘行距变换式’。 由于‘已行距’的累积等于‘未行距’的消减, 即Vt=Vt’,于是得t=t’,这就是说,只有‘伽变原式'才真正t=t’ ! 而假式子"相对性伽变式"由图可看出,x'和x是分属O系和O’系的,所以其减号‘-’无效;且其t'=t也是假的,因其分属O系和O’系;“相对速度”υ由D与A间的不可测的、不断变化的“间距”“确定”,当然也是假的;……;可直接看出,"相对性伽变式"是所谓“坐标变换式”,而爱氏更诈骗说“坐标变换”就是“时空变换”。 所以,只有‘伽变原式’表达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惯性速度’V=r÷t(令小球A到达终点P,则‘未行距’r’完全转化为‘已行距’,即r’=0,于是‘伽变原式’ 0=r-Vt,即得V=r÷t)。 |
不知何故,我好几天上不了这个论坛,今天终于上来了,只是讨论的题目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
还是回归本来的题目吧。 郭连成先生还有其他人似乎对参考系更多的保留了狭义的理解,这或许是受科普的影响,或许是过于看重了某些并不准确的定义。 我们应该通过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理解参考系概念,其他很多相关概念也应该这样理解。 很多人相信有特殊参考系,这在哥白尼之前的西方是没有问题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参考系当然是特殊参考系。到了哥白尼、伽利略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地球不过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才是中心,也就是说日心系才是特殊参考系。但更进一步就会发现,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银河系中,这样的恒星数以亿计。数以亿计的普通恒星中的一颗有什么特殊的?这不过如同沙滩上的成堆的沙子中的一颗普通的沙粒一样,有什么特殊可言? 对于地球上的人而言,我们碰到的最多的参考系就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参考系。同时地球是在日心系中的。日心参考系是我们时刻都无法离开的。还有一个常提到的参考系ECI(地心惯性系)。用狭义的参考系概念来衡量,这些参考系有些恐怕是不符合标准的。那就请问,应该承认客观存在的参考系呢?还是拘泥于不成熟的标准,而否定客观存在的参考系呢?还是该变一下对参考系的不完整的认识吧! |
[78楼] 作者:郭连成
如果你们说的参考系的定义,不能包括日心系,不能包括ECI,那就不用称为参考系了? 不知为什么,我上这个网站仍然很困难,如果没有及时回复,请耐心等待。 |
对[79楼]说:
你说的日心系、地心系还有你没说的银心系,它们都是参考系。但似乎人们对这些心系的理解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因此也没多少争议点。 |
[80楼] 作者:王普霖
这是郭先生所说 “你把转椅设为非惯性系,研究对象只能在你的转椅之中,出了转椅的任何事物,你的非惯性系都管不着。这是不明确而滥用参考系。” 似乎在参考系问题上还有混乱的认识,因此回来讨论参考系。 |
对[81楼]说:
郭先生所言有些道理。 宇宙中所有天然参考系都有局限性。比如以地心作为参考系的ECI,用它讨论人造地球卫星还可以,但讨论木星卫星就不可以。郭先生所说的是参考系的局限性。 |
我发了一个帖子,说明虚拟惯性力是如何加到转椅外的定点上的,到现在也没有显示出来,现在再发一遍。
相对于旋转的转椅,定点是旋转的。而相对于旋转参考系运动的点,有科氏力和离心力这两种惯性力。在此情况下,科氏力是离心力的两倍,方向相反。惯性力的合力就变成了向心力,为绕旋转系旋转的定点提供向心加速度。当然这种加速度也是相对的,而非真实的。 在此情况下,惯性力是虚拟的力。 不过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惯性力是真实的力,王先生似乎不愿意承认。最典型的例子是离心力。我们用弹簧秤类的仪器测量离心力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说明离心力是真实的力。认为离心力是虚拟的力,恐怕是解释不通的。 |
对[83楼]说:
你先要搞明白你说的离心力是谁作用给谁的,这十分重要。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实还有第四要素,力源,即施力者。就拿你这个用弹簧拉着绕轴心公转的小球说吧,弹簧一端固定在可转动的轴心上,另一端连结一个小球。不考虑重力、摩擦力等,你说小球上共受到几个力,合力是多少? 这个小球只受到一个向心的拉力F。F=mrω^2,其中rω^2是向心加速度。此外再无其它力作用于小球上。你的离心力在哪里? 假如存在你说的离心力,比如我把它叫F',你如何把这个F'写到公式中?这里根本没有F+F'=mrω^2或F-F'=mrω^2这样的关系。你也不能把式子写成F'=mrω^2,因为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是向心的,而你心目中的离心力方向是离心的,你不可能解释小球受到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却有向心的加速度。因此离心力是不存在的。如果你承认牛顿第二定律是正确的,你就不能认为还有离心力。因为物体m只有向心加速度,没有离心加速度。但是,弹簧给小球施加向心力时,小球一定要给弹簧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可通过弹簧(假设弹簧无质量)一直作用到轴心。对轴心来说,确实受到一个向外的力,但这不是离心力。小球不转,你用手向外拉小球,弹簧也会把这个反作用力传达到轴心。 这么说吧,就算给你一个实在的离心力F',你都不知道如何把它在公式中表达出来。 |
为什么我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之后又提到第四要素力源,即施力者呢?因为力的三要素是分析物体受力时,作图或计算时必备的。而第四要素是默认的,即缺省存在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力是成对出现的,作用于直线上的两个物体上。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必有作用力的施力者和反作用力的承受者。作用力的施力者和反作用力的承受者必属同一个物体。 |
拘泥于力的定义,完全照定义来解释力是不是真实存在是不对的,这些即要素之类的,可以解释很多情况下的力,但绝不是全部。
再举一个例子,天宫号上的实验,我想很多人都看过的。多数人或许会认为,天宫号距离地球很远因此,地球的引力很小,其实这是错误的。 天宫号距离地球只有三百多公里,与地球半径六千多公里相比只有百分之五到六之间。根据平方反比律天宫上的引力是地球表面的九成左右。而天宫中的实验,却是在失重状态下进行的。不是地球引力变得非常小了,而是地球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变为0了。如果离心力不是真实的力,怎么能抵消掉地球的引力? |
你认为天宫上存在引力F,又存在离心力F',两者抵消,ΣF=F-F'=0,那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ΣF/m哪里来的?不是明显违反牛顿第二定律吗? |
不是我认为如何,天宫是大家都知道的,失重情况下可以形成没有容器的大水球,悬在半空。
王先生认为这应该如何解释? 实验是在天宫中做的,在天宫参考系中,天宫就是参考系的中心,不会有绕别的天体旋转的感觉。就象地球人不会感觉到绕太阳旋转一样。这需要哥白尼、伽利略等的证明才能得到人们的承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