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71楼】说: 你不是把光子比喻成子弹一样的东西吗? |
你们认为,有物质可以发出能量而丝毫不损失质量。但是你们却都是在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下得出的认识。你们并不知道,物质作用生成的能量也是物质。 |
我76楼说的是质量守恒!体积也守恒。没说你别的,你喷啥X? |
不信,你可以计算计算看。比如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一个压电体,你最大能加上多大电压?增加的质量有多少?你用仪器能不能检测出质量变化。 |
压电体质量守恒是不正确的。实验用的压电体原有质量很大,就算有0.01毫米厚,一个硬币的直径,你算过它的质量是多大吗?含有的物质摩尔数是多少吗?在它两面加上多少电量就会使它击穿了吗?你根本加不上多少电量它就完蛋了!在它完蛋之前,你所能够加到的最大电量摩尔数,和压电体的分子摩尔数相比,差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呢!你根本检测不到质量变化。 |
[91楼]:
你不是看过我虚光子、实光子的论述吗?怎么还问这些问题? |
两个物体之间只要存在力的作用,这个物体体系就一定存在新增的极化势能,这个体系的质量就大于两个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组成的体系质量。 |
对【95楼】说: 说你胡说你不服气,说你坐井观天,你也不懂啥意思。 你对压电体根本就是不懂,压电体的极化可以面极化方式也可以“体”极化方式。一般元件极化后都可以使静态电容C0从PF级变到数十UF级,如果出现质量不守恒早就会被发现。至少在研究压电陀螺实验中(对质量非常敏感)早就出现异常现象。 |
对【92楼】说: 物质和能量的混淆是个原则性错误!能量传输是物质间传导的动能,也就是振动波而不是物质本身。基本认识错了,由这些错误认识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必将是漏洞百出。 |
对【92楼】说: 物质和能量的混淆是个原则性错误!能量传输是物质间传导的动能,也就是振动波而不是物质本身。基本认识错了,由这些错误认识构建起来的理论体系必将是漏洞百出。 |
[98楼]:
没有一个理论指导下所做的实验都是糊弄,你用几十纳法的做实验照样检测不出来。123先生,你可以找份实验报告来,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精度的秤?别空口说白话。刘武青先生用的都是百微法、千微法甚至是法拉级的电容,在现有测量仪器面前,也是很难检测到的。极化是影响电磁质量的,电磁惯性同样也是对质量的反映。一根直导线,在上面建立极化(稳定电流)很容易,但是把这根导线穿过铁磁物质,它的极化就不那么容易了。导线中电子的极化还要看外部物质的极化,外部的极化没完成,内部的极化也就没完成。导线外部可极化的东西越多,导线中电子显现出的电惯性越大,等效出的电磁质量越大。 |
现有的电子天平最多五、六位的精度,检测到几百微克,你怎么能说“早就会被发现”呢?根据什么? |
即便把10^-22提高了两个量级,10^-20级的质量变化你能检测出来吗?是不是你很神哪? |
铁电体陶瓷,介电系数很大,但是耐压也很低。电量照样不能很大。所以,说话不能凭想当然。你只有亲身去做过实验,你才知道它的困难之处。 |
在我面前,弄斧的不要。我说的东西,都是从网上查不来的,都是我的思维结果。我仅凭经验就能说出它们的量级,而你可能还要费劲扒拉地查数据吧? |
神人123先生:
在我那个名为《一个动能势能互相转换的理想实验》的帖子中,你大放了一通不负责任的厥词,后续的理由哪?怎么不能跟进? |
老王满嘴跑火车,尽说些没有事实根据、臆想的事。质量变化测不出来,你又怎么证明你的歪论不歪?
测不出来就说明没有质量变化;你说质量有变化,就拿出证明来。你拿不出证据,乱说有意义吗?这么简单的逻辑都糊里糊涂,你还有个啥理? |
搞一堆物理量在一块,胡凑个量纲,能说明啥?说明思维出问题了。物理是基于事实,不是不切实际的基础上瞎推理。任何臆想结论都可以由一个假设用数学推出来。 |
几十纳法的是铁电陶瓷,其耐压很低的,特性通常也是非线性比较大的。你照样充不上多少电量!别跟我矫情,你自己算一算才知道。以二氧化硅材料制造的石英晶体片,耐压是很高的,但是电容量很小。 |
[98楼]:
别在我面前冒傻气!我玩压电早在文革年间。数十钠法的是铁电体压电陶瓷,其耐压更低! |
能量与质量的关系:由于牛顿物理学的成功,质量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一类的东西,但大家应该明白,质量这个概念也并不是必不可缺的,更重要的是质量所代表的概念的内容的发展与深化;同样,能量的概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一类的东西,但能量本身反映的是系统状态变化程度的一种量度,比如动能就是系统运动状态的变化的一种度量,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势能也是如此。
|
[111楼]:
你所说的“任何臆想结论都可以由一个假设用数学推出来”并不成立。你为此专门发了一个帖子,名字和引号中的一样,你还记得吗?事实上,你举的例子是个错误的例子、是一个你对物理认识不清的例子。 |
【114楼】中,王晓斌先生的这句话“但能量本身反映的是系统状态变化程度的一种量度”是一亮点。 |
你对电容器充电能量的认识不正确,我和朱顶余先生当即给过你回复。你用那个例子说数学计算不正确,但我告诉你,数学计算是正确的,错误的是你的认识。
用于支持你“任何臆想结论都可以由一个假设用数学推出来”的帖子不成立。你如果不服,你还可以举其它的例子进一步支持你。 |
一个容量为C的电容器,充上电量Q后,其能量为E,若把另一个同样的未充电的电容器并上去,并联后的电容器电能就是下降,并不是数学计算错误。 |
同样,把一个介电常数大于1的绝缘介质插入这个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容量也增加。此时电容器能量也下降。这时你放电,你也放不出充电时的能量! |
看了一阵子帖子,发现不少朋友对于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很有兴趣,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难事;希望好好讨论,万不可因为思考方向与认知深度的差异而逞言语之快以抨击。
关于能量与质量的本质应该好好探讨与发掘一下,至于能否看透二者之间的关系,那则要仰仗诸位的道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