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有多少……都可以”
并不是有多少穿过去都可以。我说过,那些没有穿过物质体的场物质所产生的碰撞,等于物质体应该受到的向心力! |
这个字就是[409楼]的第七个字。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兴这个! |
[409楼]到[415楼]都是重复的,但是我没有把它们删除,就是为了显现出这个事实。 |
我在前面回答李先生的问题时,举的是40000人组成的运动的方队,是运动有序化的一个极限。他们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有40000个运动方向,他们之间的无序碰撞就程度就达到了一个极限,也是运动有序化的另一个极限。这些人的运动都是在二维空间内的,现在我把这些人换做场物质,数量为40000pi,则它们在三维空间做40000pi个方向的杂乱碰撞时,它们之间的碰撞程度也是在一个最大极限上。 |
这些杂乱无章的场物质产生了自发运动极化,比如形成了400个转动的闭环,每个环含有成员100pi,则整体的碰撞程度就会下降。 |
每一个环都有一个旋转轴,这400个旋转轴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有400个方向。在任何一个时刻,这400个环中的40000pi个场物质,还是有40000pi个运动方向。运动极化既不改变总能量,也不改变总动量和总角动量。
|
大家去看看哈勃望远镜照到的宇宙天体的图片,那些天体也组成旋涡,这些旋转轴的方向也是杂乱无章的。 |
每个旋涡的大小都是有限的,因为只有和旋涡中运动速度相近、方向相近的物质体才能在旋涡中多生存一会儿。那些个和这个旋涡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差较多的,会另外选择它们相互接近的去构成另外的旋涡。 |
因此,运动极化不会使场物质形成一个无限大的转动的卷儿,也不会形成一根无限长的转动的棍儿,更不会形成转动的线。 |
某个时刻40000pi个运动方向的场物质,由杂乱碰撞过渡到有规则的运动后,任何一个时刻,它们还有40000pi个运动方向,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运动极化只是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或相近的场物质在一起运动。 |
这种选择是自然选择,没有意识在指导它们。相互碰撞机会少的物质,它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就长,就可以多在这个区域存在一会儿,这个区域的物质密度就大一些。 |
我选择绝对静止参考系作为我的参考系,在这个参考系中,宇宙中物质的总动量为零、总角动量为零。在这个参考系中,如果所有物质都在做杂乱无章的碰撞运动,即没有宏观的物质群体的有序运动,这时物质的总动能是E0。每一个最基本物质体的速度都是v0。这些最基本物质的运动方向有无数个,由运动极化产生的群体的运动方向也有无数个,我不能一个一个细说。我只拣最简单的一维方向的物质群体运动说话。设最基本物质的个数为N,有N/2在上面向左做群体运动、N/2在下做向右的群体运动,当然这些物质运动到最左边和最右边还会返回来形成闭环。这些物质在返回来的时候会有由上到下和由下到上的方向改变,但这些都不再考虑了,只认为它们就分成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的群体运动。
|
把没有运动极化时的状态叫状态0、把有了运动极化时的状态叫状态1。设物质群体的速率是v1。状态0时的物质总动能E0=(N/2)mv0^2,状态1时物质的总动能是E1=(N/4)mv1^2+(N/4)mv1^2+(N/4)mv10^2+(N/4)mv10^2。 |
总能量不变,E1=E0,就有v0^2=v1^2+v10^2。这里的v10是什么的速度呢? |
宇宙总能量不变,运动极化越强的地方,物质之间的碰撞程度越低,这里能汇聚的物质越多,这个地方就成了物质密度大的地方。 |
中子星的转速极高,它的密度也极大,这是因为这里的物质之间的碰撞程度非常低。 |
运动极化理论和宇宙中存在的事实是完全能够吻合的。如果有任何一个不符合的例子都能推倒它,但是我找不到。 |
凡是密度大的恒星,它们的转速都高,按照常理转速越高越容易把物质甩出去,但是实际上在天体上不是那么回事!运动极化理论能解释。它们不是转着玩的。 |
我们地球上的物质体受到的场物质碰撞,其强度并不比中子星上的物质受到的碰撞强度低,但是我们这里的运动极化强度没有那里高,因此不能形成致密物质体。 |
按照传统的引力说,并无法解释天体为什么要转、转的动力是什么。谁能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