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速度测量,搞出什么对钟约定,完全是无事生非的举动。 |
对【30楼】说: 同意你这里的说法。 我疑惑的是:“相对论的光速不变本质上就是实践基础上约定的单向速度基准”,那么换个角度,可不可以约定时间有唯一的基准?长度有唯一的基准?而不去约定速度基准。 |
相对论的对钟约定,完全是钻了大距离测量时没有那么大的具体时钟的空子,必须采用两个异地时钟的空子。其实大时钟是理论可实现的。地球在太空自转和公转,对于无数个遥远的天体背景,可作为时钟的刻度。星图是可以描绘出来的。赤道上任意两个地点,在同一时刻,天顶上对应星图的不同位置,这就构成一个大时钟。在这个大时钟下进行测量,我们完全不需要对钟。 |
计量单向速度,根本不存在“要使用(或等效使用)两个异地相对静止的时钟”的原理。 |
这就是说,“计量单向速度要使用(或等效使用)两个异地相对静止的时钟”,完全没有立论基础。 |
我在《对洛伦兹变换应当这样理解才正确!》一文中分析过:即便按照相对论,如果都采用原点时钟计时,那么各向光速也是不同的。但我们现在需要各向光速不同的直接证据,这需要在实验上进行重大突破。要成为一个轰动全球的事件才行。 |
[37楼]马老师:
一个简单事实是:朝阳和夕阳的亮度不同。世界各地观看都是如此。 |
计量单向速度要使用同一个钟。不能使用同一个钟时,必须让两钟等效为一个钟,这才是正道! |
测量时间间隔是如此,测量什么都是如此。测量长度,我们有用两把尺子去分别测量物体头、尾坐标之差的吗?测量一车煤炭的质量,我们能用两个不同的地秤去测量毛重、皮重去得出净重的吗? |
要想得到净重,如果必须使用进厂口的地秤称量毛重、使用出厂口的地秤称量皮重,就必须要两地秤等同于一个地秤。 |
改变计量规约,改变不了物理过程。使用相对论,解释不了机载原子钟变慢的物理机理。这点大家都有共识。相对论试图用改变计量规约达到解释物理实验结果的路子,注定走不通! |
这一大部分的人,是人云亦云,没有思考能力的人。而极少数人,却是自己有分析能力的人,是善于找出相对论漏洞的人。前者,永远不可能发现相对论的漏洞。 |
以老宋为代表的相对论者,为了突出他们使用不同时钟的合法性,特意炮制出“时间是不存在的”论调,他们却不知,任何物理量都不是物质,若按相同的方式理解,它们就都不存在。那么单独抛出“时间是不存在的”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其实说透了,就叫别有用心。 |
事实上,计量单向速度要使用(或等效使用)一个时钟,这才是正根。那种“计量单向速度要使用(或等效使用)两个异地相对静止的时钟”的做法,是“反认他乡是故乡”的做法。假做真来真亦假。 |
位移=速度×时间,或速度=位移/时间,这里提供时间的都是一个运动对比物,而不是多个运动对比物。测量一个转动物体的角速度,用一个时钟即可,测量一个物体的往返速度,也是一个时钟即可。测量一个蚂蚁在钟表盘上从一个刻度沿直线爬到另一个刻度处的单向也用同一个钟表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用两个钟表是匪夷所思的。如果蚂蚁爬的距离比较大,没那样大的钟表了,可选用两个异地表代替,但要保证使用两个表和使用一个表一样。 |
32楼,我们常说结论隐含于前提,物理学中想要获得唯一确定的结论就必须有充分的前提。当我们想获得某一描述对象的描述结论时,仅仅有描述对象还不能为获得确定的结论提供充分的前提(比如,仅仅告诉你一个物体A,没有相关概念和描述规定,你能给出对它的描述结论吗?不能),还必须通过人为的约定来补充前提,这包括概念、规则的约定,只有描述对象加上人为补充的前提充足之后,才能得到唯一确定的结论。因此,任何描述结论的获得都不是由描述对象自身能足以保证的,必须有智慧补充和规划的前提起作用,而智慧的规划是有多样性的,补充不同的前提就会形成不同的结论。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获得的所有规律描述结论都不是唯一必然的,包括相对论的两个公设在内,其本质都是一种理论规划要求,是对建立理论提供的人为补充前提或要求,不是唯一必然的。
至于速度基准要不要,这要看人类有没有更理想的约定来替代。如果细讲起来,这里面的东西是很复杂的,要想实现所有坐标系光速各向同性,必须是各个基准约定密切配合和反复调整磨合。言外之意,光速不变并不是唯一必须的。当长度、时间基准确定且不允许调整磨合时,光速不变(含所有系,任一方向)就不一定能实现,但这不是错。 |
速度测量所需要的时间必须由一钟决定。比如有一根长轴,在上面刻上平行于轴线3600条均匀分布的母线,每条母线分别标上数字0、1……3599,这根轴无阻尼平稳转动起来后,任何一点的母线指向天空12点位置时,这条母线上的其余点也都指在12点位置。这就是一个大钟。测量总可以在这个大钟上进行。 |
对【17楼】说: 计量物体的运动需要三个基准(含直接或间接约定),分别是长度基准、时间基准、(单向)速度基准(回路只需前两个) ------------------------------- 我认为只需要前两个。而且两个都是“基础”。它们不应该用“基础上的建筑”来重复定义。如果这样考虑问题的话,所谓的“对钟”问题等等都消失了。两地时钟有理想的共同标准,对不准只是技术问题,精度问题,没有原理问题。 |
速度=位移/时间,这里的时间总是正值。它是指运动物质的初始位置时刻和终止位置时刻之茶、是同一个钟表的走时。这是一钟原则下的时间。用两个钟分别计量初始时刻和终止时刻求其差为时间,也必须要符合一钟原则。用不符合一钟原则的两钟测量时间,还不加误差修正,本身就是不懂物理、不尊重物理规律的行为! |
相对论者在解释问题时来回说,这是他们的通病。他们根本是一类不研究物理机理的人,却试图从改变计量规约上解释世界。运动时钟变慢本是牛顿力学的同时下测量的结果,相对论怎么解释也解释不通、高速粒子寿命变长,也是使用实验室的时钟进行测量的结果,也和改变计量规约无关。这些问题我提出过、刘振永先生提出过,始终见不到有效回答。 |
假如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光速各项异性的环境里,我们只定义了光的速度c是基准,我们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你没有一个基准秒用于决定长度1米,你也没有一个长度基准米用于决定1秒。
长度、时间、速度三者只有一个物理量基准光速是不够用的,必须还要有一个基准米或基准秒。如果有基准米,秒就是导出量;如果有基准秒,米就是导出量。 |
我们知道,测量长度要用尺子,尺子是长度基准物。比如我们用一根米尺去测量人的身高,我们把尺子0米刻度端与人脚底平齐,看1米刻度位于人体哪个部位,记住这个部位,再把0米端移到这个部位,继续测量头顶在尺的什么位置。然后把两个数相加,得到人体高度。
如果我也采用相对论的测量方法,用两把尺测量,用A尺的0米和人的脚底平齐,用B尺的1米端和头顶平齐,则头顶刻度-脚底刻度总等于1米。你们说说,这是不是混蛋测量方法? |
物理上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要能讲出道理的,比如速度大的物体意味着有比速度小的同样物体高的动能,撞击到脑袋上会产生更大的伤害等的描述。相对论把所有的物理概念都变成不能语言描述,这都是事实。比如无穷大速度的物体撞到脑袋上却比速度很低的同样物体撞到脑袋上造成的伤害还小,这在相对论的理论中都会有可能发生。这不是错误理论是什么? |
对【37楼】说: 关于实验证明,我想,可能早就有了,只是实验者自己还不意识到。 |
[54楼]举的例子很荒唐,其实相对论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以为用一个四则运算再加上开方就能解决了一切时空问题,不管有没有物理机理,只要数能凑上,也不管什么单位不单位、量纲不量纲、物理意义是什么。 |
对【48楼】说: 你对体系研究得很深刻,尤其是关于人们意识形成和概念,这很值得称赞。 你这里的说法我都同意。只是我这里更关心那些“约定”的合理性 。 人对自然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但形成的概念还应是符合实际。符合得越好,概念越准确,约定概念也应该如此。 |
光的速度是c,汽车的速度是v1,马车的速度是V2,我不否定人们能够通过不断变换把它们的速度都变成一样。你能变成一样又怎么样?马车就真和汽车一样快了吗?自欺欺人的把戏,自己欺骗自己也就罢了。
马车的速度不够大,就加大马迈出一步的距离的表示数,再缩短每迈出一步所用的时间表示数,总能凑出个速度,让它等于光速,当然你这个拼凑过程可以用一套公式来完成。可是马的速度真是光速吗?你根本经不住对比,一比全完蛋!这就是尽管马车上有运动对比物时钟,也不许采用!你们把时间又当作什么来理解? 人从天安门走到木樨地,用了0秒,速度成了无穷大!你让人们如何理解速度是个什么东西? |
关于相对论的很多概念其实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的,是后爱因斯坦时代的学者们解读出来的。
相对性原理本身是正确的。但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抛出了一些错误的逻辑观点。 在正确的相对性原理的幌子下,实际就没有多少人愿意下功夫去审查爱因斯坦的观点,学者们唯恐自己不懂那个高深莫测的相对论。更多的人是盲目附合着拥护、并且过分解读着相对论。所以,成就相对论的不是爱因斯坦本人而是广大的所谓高水平的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