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曾清平的精神令人感动(从北相联... 下一主题:热力学第2定理的逻辑矛盾
[楼主]  [12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16 

此意义就是取消了“虚构的惯性力”与“通常说的超距的引力”理解。这是不相容的。(沈建其说可以同时存在,是不行的。)
----------------

SHEN RE: 我不清楚你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包括你说的“不相容”,以及什么我说的“可以同时存在”。不过我可以这里说一些我的观点(也许不一定与你的话中的主题一致):
在广义相对论中,“虚构的惯性力”与“引力”都是不超距的,都是可以有时间演化过程的,因为,“虚构的惯性力”与“引力”都可以用度规(系数)描述,度规(系数)可以含时间t,因此两者都不是超距力。
[楼主]  [12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25 

就是不是任何物体之间有“超距离的引力”,那么,就必须在有事实根据。这需要事实根据,所以,我才提出仅是“卡文迪许”实验是假的。
--------------------
SHEN RE: “卡文迪许”引力虽然看起来好似一个超距引力,其实不是超距引力,我们应该把它看做是一个定态(稳态)的引力,它原本也是有一个建立过程的(随时间演化)。定态(稳态)的引力,非常像超距作用而已。
[楼主]  [12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32 

所以,我如果说有成果的话,有下面的几个成果。
1、就是继承爱因斯坦的“同一”性的认识,把物体内部问题提了出来,同时提出引力场强度(包括物体内部)独立的物理量(以前的牛顿引力势梯度物理量不算)
【【SHEN RE: 我对“内部”概念很不满意。对于基本定律,内外原本无区别,因为内外都可以由质点积分构成,质点模型才是更为基本。“内外”定律应该是导出定律。欧氏几何、微分几何、电磁学,都没有区分内外。内外遵守同一个微分定律。内外的区分,只在于它们的积分结果。】】


2、建立了三定律。把原来的分散的限制条件不明确的牛顿力学里的各个定律公式变为在各种特殊条件下的推论,于是原来混乱的认识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SHEN RE: 物理量多了一些,且一些物理量缺少可操作性。这是缺点。】】


3、提出了引力场的产生机制的新课题,这需要物理继续要探索的问题。
【【SHEN RE: 是重要,值得探讨,应该探讨。】】
 [124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35 

对【116楼】说:

马先生某些例题中的解题思路和经验,我曾说,这些在一些中学生中也有。

………………………………………………

这你在想说明什么?小计俩。我在例题解法里,都作了对比,主要是理解问题。中学生也有当然正常,因为无论谁想理论改革,必须包含原来的知识合理的部分,这有什么异议。问题是,也有是一回事,那么没有的地方也是一回事。不能含糊其辞的说。否则,此话你是用此来诋毁我的改革的部分,暗示说,这是中学生水平。这是你的真实的用意。就是不是属于辩论,是属于另外的效果。

 [125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50 

此外,马先生在讲自己的理论与爱氏理论的逻辑关系,如果爱氏理论被取代掉,那么由马先生的理论是否可以推出如爱氏理论那样的预言(或者虽然预言结果不同,但也有同等类型的效应预言),要知道牛顿引力理论是不完整的。这是我以前已经问过马先生的。
……………………………………………………………………
【【这个问题。我已经在相关文章里都说过了,我还有必要重复吗,爱因斯坦的三个预言,根本就没有意义。其中的光线太阳附近偏转问题,这个许多的网友都说了此事,这是可以用“媒质折射”解释(其爱因斯坦的推导公式可以这样的理解--如此已经与爱氏的理论没有关系了),就是前苏联的此方面的专家都说(福克),可以用此解释。所以,不用爱因斯坦的解释都可以。再解释水星的近日点进动问题,许多学者都已经提出质疑了(太阳不是严格的圆球,所以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此等方面问题,所以还是问题),还有必要再说嘛。再解释“引力红移”问题及光线偏转问题,这不是属于弱等效原理(宏观质量)的部分(与我无关)。所以,我为什么非得推出爱因斯坦的预言?我所作的改革,是属于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理论重建问题,不涉及什么预言。如果说预言的话,也是延伸的性质,比如引力场是产生出来的结论就是如此等。
[楼主]  [12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8 23:53 

对【120楼】说:

这一贴,你说"度规"是"引力势",我专门问你"度规"到底是不是"引力势"?我看你怎么掩盖你这个"冒牌的专家",你怎么狡辩。
---------------------

SHEN RE: 马先生,关于"度规"是"引力势",我的完整回答如下:

我说的"度规",根据历史沿革,是线元的系数g_{ij}。这已经说过了。

度规(系数)g_{ij}有10个独立分量。我在那篇小文中所提到的度规(系数),仅仅是其中的g_{00}分量,g_{00}减去1,再除以2,再乘上光速平方,就是牛顿"引力势"。由于减以1, 除以2以及光速平方,都是常数,所以我直接说“度规是引力势”,如果你要较真,我不勉强,我给你一个完整答案:

(牛顿)引力势是度规系数g_{00}减去1,再除以2,再乘上光速平方得到的结果。

以上只是针对弱场近似而言的,所以我只提牛顿引力势。

下面提强场:

实际上,牛顿引力势只是一个引力电标势,此外,还有引力磁矢势等。总的说来,引力势包括一个引力电标势、3个引力磁矢势g_{0i},以及6个g_{ij}(i,j取x,y,z三个坐标)。从这句话看出,我们可以说,度规就是引力势。其中三个引力磁矢势和六个g_{ij}(i,j取x,y,z三个坐标)恰好就是九个度规系数,剩下的一个稍微罗嗦一点,即上面所说的:牛顿引力势是度规系数g_{00}减去1,再除以2,再乘上光速平方得到的结果。

如果你要有什么质疑的,我可以进一步向你诠释什么是引力磁矢势等概念。

[楼主]  [127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01 

我的文章里所有的例题都是原封不动的按照有关习题集里的例题引用来的。而你强加于我是“编”例题,实在是属于没有道理。问题的关键是否是合理的例题。而你说飞机问题,就是属于转移论题的手法。这是不道德的辩论手段。如果不是故意的手段问题,说明你确实属于“倒豆子”的没有条理的思维,你白学这么多年的物理了。
-------------

SHEN RE: 飞机例题是否成立,与你的理论对不对,这是两个问题。你说这是“转移论题”,我只是指出,你在出例题时,不管具体条件,太主观太随意。这个随意性,也反映在你的研究上。

这个问题不是大学物理问题(如果真要出现在大学习题册上,那么这就必然要考虑伯努利力。类似问题如足球和乒乓球运动中的会拐弯的“香蕉球”,就要用伯努利方程来求解)。
在高中物理教学资料中会出现你的那个例题,但绝对不会使用“飞机”做道具,而是用滑块或小球。
 [128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07 

对【121楼】说:

在广义相对论中,"虚构的惯性力"与"引力"都是不超距的,都是可以有时间演化过程的,因为,"虚构的惯性力"与"引力"都可以用度规(系数)描述,度规(系数)可以含时间t,因此两者都不是超距力。

…………………………………………………………………………

你在此又漫无边际的胡诌八列。你如此的混乱不堪的话,只能继续的证明你实在是属于根本属于“没脑子’的书呆子(如此说已经够高抬你了)1、虚构惯性力,在广相中,还是属于低速近似下的牛顿力学的理解(局域惯性系)。你怎么又胡诌八列的。2、惯性力哪有演化过程,广相里根本就没有如此的内容,你又在望风扑影的瞎联系。3、引力的时间演化广相不涉及,你又在张冠李戴的瞎说了。4、度规的含有时间t,不是你说的演化,是光速c与t的乘积,表示所谓的四维距离。你又在瞎说。度规不是引力,也不是引力势,是表示“小惯性系”,你还在如此的说,说明你根本就是属于广相的门外汉,根本就不理解其含义。

 别在现眼了。

够了,到此,就这些你的胡诌八列的广相知识,足以证明你根本属于冒牌的“相对论专家”,既然如此,你没有资格来评论我的文章,尤其是你总是带着“专家”的口气说话,实在是属于令人恶心的事。

[楼主]  [12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08 

而你认为的飞机角度不合适,我想任何学物理的都认为不是问题,而你节外生枝的提出这样的疑问,都会认为你实在属于你是学傻了的**。这个问题你都提出来,你有资格搞科学研究,有什么资格来评价我的文章。你看看这本楼之前的你的评论,那个是属于有理有据的评论。都没有。这也叫评论?
-------------------

SHEN RE: 不懂伯努利的人当然认为使用什么道具都无所谓。但这是要让人发笑的。那你为什么不用一团空气或一团液体来代替飞机呢?

你说这是“节外生枝”,的确是节外生枝,因为好比美女脸上的烟尘,原本的确不值得一提。但如美女经常有烟尘,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楼主]  [13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12 

你的要求是属于“无理”的,难道你认为不合适的,就必须给你找出来?岂有此理。如果我说华盛顿他妈是女的,你都怀疑,还要我找出她妈的照片来证明,我会这样按照你说的找吗?这都是众人所知的事(你说飞机问题及华盛顿她妈是女的……),你还当做问题?笑话。
-----------------------------------

SHEN RE: 华盛顿他妈的照片难找,我不会勉强你去找。
你不是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例题吗?举证举证,你已经“举”了,我不信,那么你就得“征”了,否则就是白说。我这个要求不高吧。况且我不信的理由很充足。上面127楼我已经说了。
 [131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13 

物理量多了一些,且一些物理量缺少可操作性。这是缺点
……………………………………………………
跟你这样胡搅蛮缠的人辩论真别扭,这个问题我已经在此楼回复了,你还是如此的说。真是属于无赖之徒。我在此楼前面已经说了,仅多一个物理量,这是必须增加的物理量。而且如此仅一个物理量的操作问题,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你还是如此的结论,实在是令人厌恶。你根本属于死缠烂打的主。跟你辩论真别扭。这是我最后的回复,不会在跟你辩论了。

但是,此楼的最后的帖子一定是我的。无论多长,而最后的帖子就是一句话,--跟冒牌的“相对论专家”辩论没有意义。你也就在此论坛瞎搅和,在另外的论坛里,你根本什么都不是。

 

你连相吧都不敢去。因为相吧确实有一位,(只有一位,比你年轻十多岁的,其它的人无论是研究员还是什么博士还是什么老教授,都是属于广相角度的250。)那才是真正的“广相专家水平”。你到那里,你就原形毕露了。

[楼主]  [13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22 

对【131楼】说:

由于你说P内、P外以及P属于同一种物理量,当然物理量不像表面上那么多了。所以,我折中说,“多了一些”,也许可以说“物理量出现机会多了一些”,实际还是“内外”区分造成的遗留问题。

但不具有操作性,是确定无疑的。你用什么工具来直接量度P,给我们一个P的印象?

[楼主]  [13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25 

对【124楼】说:
马先生一直处于精神紧张和高度警觉状态。马先生多虑了。我无意贬低马先生的整理工作。我再重新解释我的上面这句话:我的意思是,马先生这些思想属于延伸(衍生)性质的经验(知识),延伸(衍生)性质的东西,在教材上有,在辅导材料上有,且不同的作者还可以理解得有点不一样,甚至学生也可以自己产生这些延伸(衍生)性质的知识经验。它们本身不是基本的。我主要想强调的是它的"非基本"性,因此不必上升为基本规律的地位。

[楼主]  [13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30 

你连相吧都不敢去。因为相吧确实有一位,(只有一位,比你年轻十多岁的,其它的人无论是研究员还是什么博士还是什么老教授,都是属于广相角度的250。)那才是真正的“广相专家水平”。你到那里,你就原形毕露了。
----------------

SHEN RE: 非常好,请告诉我他的姓名和email地址,我正好有几个广义相对论问题需要向人请教一下。这几个问题思考多年和问了多人均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彭恒武的理论物理教材上的弯曲空间Dirac方程竟然无自旋-转动耦合,而1988年Hehl, Ni W T论文的弯曲空间Dirac方程却有自旋-转动耦合。这个问题思考了十年,很纳闷,需要向人讨教。(顺便也挂在这里讨教)
[楼主]  [13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38 

1、虚构惯性力,在广相中,还是属于低速近似下的牛顿力学的理解(局域惯性系)。你怎么又胡诌八列的。
【【SHEN RE: 惯性力,这与是不是低速近似毫无关系。高速转动的中子星表面也有惯性力,只是要做一个相对论修正罢了。惯性力,非牛顿力学独有。】】


2、惯性力哪有演化过程,广相里根本就没有如此的内容,你又在望风扑影的瞎联系。
【【【SHEN RE: 高速转动的中子星或双星、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它们的转动角速度一直在变化,因此惯性力也在跟着变化,此谓“惯性力的演化”。】】


3、引力的时间演化广相不涉及,你又在张冠李戴的瞎说了。
【【SHEN RE: 呵呵,广义相对论除了一个最简单的施瓦希解,是静态解,其他大量的解(已经有精确解),恰恰都是动态解。】】


4、度规的含有时间t,不是你说的演化,是光速c与t的乘积,表示所谓的四维距离。
【【SHEN RE: 对不起,我说的“度规”是“度规系数”,不是四维距离。对不起,忘记跟你再说历史沿革了。
我说的度规系数,含时间t. 演化,就是针对它而言的。请不要误会。】】
[楼主]  [13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41 

度规不是引力,也不是引力势,是表示“小惯性系”,你还在如此的说,说明你根本就是属于广相的门外汉,根本就不理解其含义
----------------------

SHEN RE: 对不起,请看126楼的历史沿革。
 [137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46 

对【132楼】说:

但不具有操作性,是确定无疑的。你用什么工具来直接量度P,给我们一个P的印象?

……………………………………………………………………………………

这个问题我一直都说过了,你不理解是你的问题,(许多人都理解的事)作为原理的性质的物理量是抽象的,如果涉及量度问题,就涉及具体的问题了。比如当你测量海洋的竖直方向的压强梯度,就是直接的量度,可以建立经验公式。局部的内p 也是如此,所以内外的p的区别仅是选择针对的物体质量部分,所以用压强梯度量度。否则真空里什么都不用就不能如此量度了。而外P的量度也用此量度,就是当第三定律里的物体加速度等于零时,外p=内P.所以,重力场的强度可以用此方法来测量其强度分布的。

[楼主]  [13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54 

关于度规(即历史沿革后的度规系数)是引力势的完整说法在126楼。其他佐证文字可以在网上找到:


黎曼几何的切入口_相对论吧_贴吧
共有贴子数69篇 ...爱因斯坦方程就是引力场方程。于是一切就顺理成章了,爱因斯坦方程决定...这意味着度规张量既决定空间又对应引力势,根据牛顿引力势满足的泊松...
tieba.baidu.com/f?kz=179167340 2010-9-11 - 百度快照

【这里有:“这意味着度规张量既决定空间又对应引力势”】





【PDF】内容提要
文件格式:PDF/Adobe Acrobat - HTML版
度为光速C,在另外的惯性参考系中,速度将不再是C.也就是说,伽利略协...的弯曲程度由黎曼曲率张量描述;引力势张量是黎曼几何的度规张量;引力...
www.hfsy.cn/book/41/wxls/ts041041.pdf 2005-7-23

【这里有“引力势张量是黎曼几何的度规张量”】





〈当代物理学发展报告〉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的进展 - 专业物理学 -...
2条回复 - 发帖时间: 2008年11月28日
爱因斯坦明确地指出,“高斯的曲面理论与广义相对论间最重要的接触点就在于度规的...他认为用十个引力势函数g 确定引力场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因为它意味着抛弃一个...

【这里有“他认为用十个引力势函数g 确定引力场是一个巨大的创新”。这里“十个引力势函数g”就是度规系数g_{ab}的十个数值。】

 [139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0:54 

对【133楼】说:

我无意贬低马先生的整理工作…………我主要想强调的是它的"非基本"性,因此不必上升为基本规律的地位。

……………………………………………………………………………………

什么是基本规律地位,当一个定律可以导出其它的公式,而反过来不能导出,哪个是基本的?你说说。还说整理工作,你在此说整理工作,无非还说,这不是创新,而且是基本原理的创新价值。这个问题还是贬低性质。这个结论本身都是属于你的问题,不属于别人的问题。你说什么,你怎么评价,你的话重要吗?

 

[楼主]  [14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1:01 

(许多人都理解的事)作为原理的性质的物理量是抽象的。
-------------
SHEN RE: 这句话恰恰错误。作为思想性的东西是抽象的,作为原理性的东西必须具体、可操作性,每一步都实实在在,但又要高度精炼(而非你的“高度抽象”),否则你就无法演绎下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演绎,不具有唯一性。
如牛顿三定律的力,可以直接测量,如弹簧秤的拉伸给我们力F的印象;加速度a是速度的变化率,速度是位移变化率,都是有直接印象的。压强或压强梯度就难说了。
[楼主]  [14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1:09 

这个问题。我已经在相关文章里都说过了,我还有必要重复吗,爱因斯坦的三个预言,根本就没有意义。其中的光线太阳附近偏转问题,这个许多的网友都说了此事,这是可以用“媒质折射”解释(其爱因斯坦的推导公式可以这样的理解--如此已经与爱氏的理论没有关系了),就是前苏联的此方面的专家都说(福克),可以用此解释。
-----------
【SHEN RE: 这个问题我曾与童峥嵘争论很多时间。
第一,我们可以计算,太阳大气折射率实际提供不了这么多偏折角;第二,1960年代已经做过远离太阳大气的光线偏折实验(更为精确);第三,太阳大气实际上提供的是负偏角,因此反倒帮了倒忙。所以,“媒质折射”解释早已被否定。】



所以,不用爱因斯坦的解释都可以。再解释水星的近日点进动问题,许多学者都已经提出质疑了(太阳不是严格的圆球,所以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此等方面问题,所以还是问题),还有必要再说嘛。

【【【SHEN RE: 温伯格的《引力论与宇宙学》已经有交代,后来的很多实验都表明,太阳不存在这么一个扁心率,太阳还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圆球。】】



再解释“引力红移”问题及光线偏转问题,这不是属于弱等效原理(宏观质量)的部分(与我无关)。所以,我为什么非得推出爱因斯坦的预言?我所作的改革,是属于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理论重建问题,不涉及什么预言。如果说预言的话,也是延伸的性质,比如引力场是产生出来的结论就是如此等。
【【SHEN RE: 其实“引力红移”问题恰恰是最容易做出的预言(连那些与爱因斯坦竞争的理论都可以预言),你却反而无法预言了?这岂不是退步??】】
 [142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1:09 

对【134楼】说:

这个问题思考了十年,很纳闷,需要向人讨教。(

………………………………………………………………

真正的专家水平,谁跟你辩论,稀里糊涂的根本没有边际。这个问题,这位已经不搞了毕业了,搞别的的职业了。因为已经看透了广相的实质。根本没有意义的理论。弄些什么弯曲空间方程,已经属于要淘汰的理论垃圾了,你还当做什么宝贝,谁还如此的在此方面搅合。

[楼主]  [14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01:13 

对【142楼】说:
还是求你提供此人的线索(姓名与email).
 [144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01:22 

最后,我不再跟你搅合了,一句话,我在广相的最根本的地方,就是“仅利用了落体失重而引起的爱因斯坦的“惯性与重性(不是原来的重力理解)同一(不是统一)”的具有颠覆牛顿力学基础的价值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完成了这个基础的改革工作。而你要涉及广相的其它的地方,我都不涉及。作为理论系统,广相是都要被淘汰的命运的。因为,这个“局域惯性系”本身就是一个糊涂的错误的概念。以此为出发点的建立起来的复杂的数学所谓的理论系统,都已经没有科学价值了。所以,你涉及这些已经属于该淘汰的理论细节对我来说,没有必要去搞了。所以,我没有必要跟你的这些应该淘汰的部分搅合。这就够了。可惜的是爱因斯坦也许晚年有点不地道,已经认识到了这个被淘汰的命运,他才如此的说“我不保证今后我的理论被另个理论代替的可能性”(不是原话,是原话的意思)。但是,应该把此认识具体的说出来,也许不会把广相红到半个多世纪,结果浪费了多少学这个理论学子的青春,因为还有学习什么复杂的数学工具(黎曼几何等)。但是,也养活了靠此理论为生的大批的学者。也算功不可没。我认为的爱因斯坦的晚年如此的话,就是这个最根本的出发点问题(局域惯性系)出了问题,因为爱因斯坦晚年最后的他的著作的附录里说了,他一生所认为的空间及物体的问题,已经改变了,变为“物体具有空间的广延性”,这话的实质,就是我现在的所谓的物体内部空间问题。

所以,谁反广相,就应该在这个出发点反掉就可以整个的反了,而维护的也必须以此这个基本出发点来理解广相的实质物理意义。否则,在弯曲时空里都得转晕了。这就是“纲举目张”的效果。但是,反是可以的,不过,爱因斯坦作为把“落体失重”的经验事实引发的牛顿力学(主要是引力方面)的颠覆性的变……*革,其历史意义不亚于当初的哥白尼与牛顿的“把地面的重力与天体的公转向心力的性质同一”(不是万有引力的发现)的发现性质。这也决定了爱因斯坦不能成为废掉的科学历史重要人物。

所以,你别再此弄些什么弯曲时空的东西来了。与我的文章没有关系了。所以什么度规问题,我不涉及了。都已经属于快淘汰的东西,你还当做宝来显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楼主]  [14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0/12/19 18:23 

马先生三个基本定律的不能承受之重 (大总结)

(1) 使用了物体内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P或ρ。P或ρ是什么?按照马先生的意思,大概是压强梯度或者密度梯度之类(但为何是它们?为何不能是其他物理量,如电光学参数的梯度?由此,参数的选择过于自由,游离度太大,不具有唯一性。虽然这些参数之间可能有内部联系,但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联系,这就过于随意)。

(2) 如何测这些梯度(如压强梯度)?测固体内部的压强,方法虽然有,但都是不直接的,如光学法(光弹效应)。光弹效应(photoelastic effect) 也叫应力双折射效应,当外力或振动作用于弹性体产生应变时,弹性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呈现双折射性质,这种有内应力的透明介质中o光和e光折射率不相等,它与应力分布有关。由此为了应用光弹效应,我们还需要折射率概念,还需要光速的测量或者介电系数的测量等。也就是说,测量马先生所提出的不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物理量,我们首先必须把整个经典物理学先建立起来再说。这岂不是首尾倒置?!

(3) 马先生三定律强调区分物体的“内外”,且马先生又多次强调“物体转动不能化归于质点的运动”(大意如此),这就导致另一个麻烦:不得不在他的基本定律中引入角动量、转动惯量、力矩、角加速度等概念。由此物理量多了一倍。在牛顿力学中,由于“物体转动恰恰可以化归为质点的运动”,所以这些与转动有关的物理量都是导出量,不是基本量。而在马先生这里,这些与转动有关的物理量必须是基本量,因此必须引入,否则就不完备。

(4) 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密度非均匀的物体,很难找准方向让力矢量通过质心,由此必伴随有转动。为了完备,马先生三个基本定律必须包含有转动构件。况且,马先生还提到压强梯度,万一在压强梯度作用下,质心产生移位,原本通过质心的力(不导致转动)却不再穿过质心(导致转动),于是麻烦就来了。所以,马的基本定律必须先天包含转动(不但要提力的大小,还要提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位置,以获得转动力矩)。而在牛顿力学中,不必如此明显说明,因为在牛顿力学中,不区分物体内外,物体的自转就是大量质点的公转总贡献罢了,与转动有关的东西其实已经自动隐含(大量质点的公转总贡献罢了),但又不明显体现。而在马的三定律中,与转动有关的东西,必须明显体现出来,但实际上,他不但不体现,实际上根本不包含。马先生必须让转动力矩M、角加速度b、转动惯量I与力F、加速度a、质量m应该并起并坐,从而物理量真正多一倍。

由此,马氏三定律不完备、不可操作、不基本。根据上面3、4两条,实际上它有原则性的失误。

(5) 马氏三定律的两个公式也有错误。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应力就会四散开来,其压强梯度必然是一个空间坐标的函数,因此其内部变化不能简单用一个笼统的P内来表示。因P内是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而物体加速度a显然不是自己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根据马氏的第三定律“P外-P内=1/k×a”,由此这个公式也有矛盾。对于马先生的第二定律“F=kmP内”,如果P内是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不但可能非均匀,甚至由于应力分散开来,还会导致P内各向异性),那么这个第二定律公式也有毛病(因为F不是自己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而P内属于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方程不平衡)。还有,马氏使用的质量m却是一个物体的整体质量,这也不对。如果这个物体不是由均匀同一的材料构成的(如液晶等),那么就有问题。我们知道,根据帕斯卡定律,(对于静力学),液体是传递压强的,固体是传递力的。如果一包物体一半由固体构成(质量m1),一半由液体构成(质量m2),显然“F=kmP内”中的m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m1+m2,而应该采取微分的形式,对各个部分的质量dm所对应的P内总贡献进行积分才对。

结论:马氏区分物体内外,会造成3、4两条的问题。即使马氏区分内外的做法是可行的,他的两个公式“P外-P内=1/k×a”、“F=kmP内”也应该改为微分形式(或微分形式之积分)才对,才符合普遍物质形态。
SHEN, JIAN QI 2010-12-19
 [146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19 22:58 

对【145楼】说:

沈建其,你也太不自量力了。你在此所谓的大总结,每条都说明你是属于“傻学”与“学傻”的标志。你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属于没有系统的大杂烩。根本你要说的都没有层次与条理。我在十年前就说你不适合搞研究。教书匠你都勉强对付。你也就仅仅的利用学过的不理解的东西来东拉西扯的乱研究。都十年了你连一个有效的成果都没有,说明了什么?还用说吗。我算倒霉了,遇到你这样的“赖皮”。耽误我的事了。你不具备有效的各种思维。我不评价你在此帖之前的那些辩解的话了,拿什么书上的条例来证明你的什么“度规”是引力势的说法,实在是“蛀书虫”的典型代表,那里的“度规”是引力势吗,那些条例说的什么含义你根本就不理解,玩数学,你也玩不明白。

 

下面的各个帖子就你的所谓的总结我作最后的回复,让你这个大傻瓜漏露脸。还什么振振有词的说法,实在是可笑。我回复后,你如果再如此的搞这些低级的把戏,已经没有意义了。

 [147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20 00:50 

对【145楼】说:

马先生三个基本定律的不能承受之重 (大总结)

(1) 使用了物体内部不具有可操作性的P或ρ。P或ρ是什么?按照马先生的意思,大概是压强梯度或者密度梯度之类(但为何是它们?为何不能是其他物理量,如电光学参数的梯度?由此,参数的选择过于自由,游离度太大,不具有唯一性。虽然这些参数之间可能有内部联系,但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联系,这就过于随意)。

………………………………………………………………

回复【【已经说过,这个p就是新的物理量,就是引力场强度(不是牛顿引力场强度物理量,因为牛顿引力势是经验性质的),你还在如此的歪曲我的本意。实在可恶。你不理解这个新物理量,是你的思维问题。不代表绝大多数的搞物理研究的人理解。你偏要直接的跟操作性的具体的物体联系。这是你的思维问题,弱智到如此地步。抽象与具体你分不开,就像你说我的“飞机’例题一样。你不会搞明白。另外,你说跟其它物理量为何不能的问题,属于你没有条理的思维。这个压强梯度的问题,我在我的《受力的物体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与《牛顿力学基础的变革提纲》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引力场强度有关的就仅仅与物体的压强梯度有关。已经例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你如此的结论说明你根本就不看我的原文,或根本没有仔细的看,如果你仔细的看了,还不明白,那实在说明你是“高分低能”的代表。

此条总结:1、这个p物理量与其它物理量无关,仅仅与压强梯度有关,这是根据经验事实总结的。

2、这个p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而可以建立于具体的压强梯度的经验公式,这是实验来近似确定的。

3、这个p表示引力场强度或物体内部的相应的强度,这些具体的可以建立关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气压强压强随高度而减小,就是例子,这个减小的问题,就可以建立地面的“g"(原来说重力加速度,也就是地球的地面附近的引力场强度值,--在这里你别再用书上的东西来套,因为这个书上没有交代清楚,但是实际上已经是如此含义了,就是我说的这个p物理量)与这个大气压强梯度的关系,我说到这了,你还是不明白,那你应该去吃药了,吃治脑残的药了。遇到你这样的“笨蛋”,算我倒霉。但是,由于这个楼你用实名发帖,各个搜索引擎都可以搜索到。所以我不得不这样的跟你搅合。否则,你这个“冒牌的专业”以所谓的“专业“来评价,不懂物理的都以为我是250。瞎搞。】】

(2) 如何测这些梯度(如压强梯度)?测固体内部的压强,方法虽然有,但都是不直接的,如光学法(光弹效应)。光弹效应(photoelastic effect) 也叫应力双折射效应,当外力或振动作用于弹性体产生应变时,弹性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呈现双折射性质,这种有内应力的透明介质中o光和e光折射率不相等,它与应力分布有关。由此为了应用光弹效应,我们还需要折射率概念,还需要光速的测量或者介电系数的测量等。也就是说,测量马先生所提出的不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物理量,我们首先必须把整个经典物理学先建立起来再说。这岂不是首尾倒置?!

……………………………………………………………………

【【【这个问题是属于具体问题,至于怎么测量,与我的那个p没有关系,我那个p仅是说明与此具体的物体的压强梯度有关。仅此而已,就是说,我说的是这个关系。这个关系成不成立,这是关键,你应该从此角度来反驳我。而不是这个具体的压强梯度怎么测量问题。所以此条,说明你的思维属于“乱”就是证明。我不说你弱智了。】】】

(3) 马先生三定律强调区分物体的"内外",且马先生又多次强调"物体转动不能化归于质点的运动"(大意如此),这就导致另一个麻烦:不得不在他的基本定律中引入角动量、转动惯量、力矩、角加速度等概念。由此物理量多了一倍。在牛顿力学中,由于"物体转动恰恰可以化归为质点的运动",所以这些与转动有关的物理量都是导出量,不是基本量。而在马先生这里,这些与转动有关的物理量必须是基本量,因此必须引入,否则就不完备。

……………………………………………………………………………………

【【这条你的说法,还是证明了你是属于思维“乱”的证据。我区分物体内外问题与你说的物体转动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你瞎联系。你不是故意的捣乱,因为确实属于你“弱智”。在此,我说内外问题的时候,没有说这个“转动”问题,而你说“转动”的原来的帖子,是说“质点的问题”,这是两码事,这在不同的问题上的出现的。你强加于我的这个联系,这是你的问题。我想看到之前的帖子的人都会知道,讨论这两个问题时,不是同一个论题,所以你此条说什么引入角动量等的物理量与我说的内外没有关系。真是不可理喻,怎么会有这样的“教授”。我想你的学生肯定不愿意听你的课。这个我完全可以保证此判断是正确的。你什么都讲不明白的。】】】

(4) 对于不规则的物体、密度非均匀的物体,很难找准方向让力矢量通过质心,由此必伴随有转动。为了完备,马先生三个基本定律必须包含有转动构件。况且,马先生还提到压强梯度,万一在压强梯度作用下,质心产生移位,原本通过质心的力(不导致转动)却不再穿过质心(导致转动),于是麻烦就来了。所以,马的基本定律必须先天包含转动(不但要提力的大小,还要提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位置,以获得转动力矩)。而在牛顿力学中,不必如此明显说明,因为在牛顿力学中,不区分物体内外,物体的自转就是大量质点的公转总贡献罢了,与转动有关的东西其实已经自动隐含(大量质点的公转总贡献罢了),但又不明显体现。而在马的三定律中,与转动有关的东西,必须明显体现出来,但实际上,他不但不体现,实际上根本不包含。马先生必须让转动力矩M、角加速度b、转动惯量I与力F、加速度a、质量m应该并起并坐,从而物理量真正多一倍。

…………………………………………………………………………

【【这款的你的低级错误与上条一样的含义,不予回复。关于转动问题,我在“受力”文章里已经大略的说明了这个内部的p与转动物体内部的压强关系,就是离心机里的离心试管内的液体的压强梯度关系问题。你瞎联系这么多的没有关系的因素,可见你的思维实在属于“?”,这个物理量增多,是你的“浆糊”脑袋造成的,不是我的文章里出现的问题。】】】

由此,马氏三定律不完备、不可操作、不基本。根据上面3、4两条,实际上它有原则性的失误。

(5) 马氏三定律的两个公式也有错误。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应力就会四散开来,其压强梯度必然是一个空间坐标的函数,因此其内部变化不能简单用一个笼统的P内来表示。因P内是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而物体加速度a显然不是自己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根据马氏的第三定律"P外-P内=1/k×a",由此这个公式也有矛盾。对于马先生的第二定律"F=kmP内",如果P内是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不但可能非均匀,甚至由于应力分散开来,还会导致P内各向异性),那么这个第二定律公式也有毛病(因为F不是自己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而P内属于物体内部空间坐标的函数,方程不平衡)。还有,马氏使用的质量m却是一个物体的整体质量,这也不对。如果这个物体不是由均匀同一的材料构成的(如液晶等),那么就有问题。我们知道,根据帕斯卡定律,(对于静力学),液体是传递压强的,固体是传递力的。如果一包物体一半由固体构成(质量m1),一半由液体构成(质量m2),显然"F=kmP内"中的m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m1+m2,而应该采取微分的形式,对各个部分的质量dm所对应的P内总贡献进行积分才对。
…………………………………………………………………………

【【1、说你是傻学,就是如此。我说的是合外力不为零的情况下,也排除了这个“原来就散的应力状态”,剩下的这个“引力强度造成的效果”。原理定律不涉及参考系坐标问题,具体的运用时再可以涉及。物体加速度与内p当然不是与物体内部的坐标关系。作为问题这个p内,仅是一个矢量,如果出现你说的不均匀问题,与这个方程或这个加速度没有关系。如果把p外的引力场角度,这个物体尺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是你总,拿那个“引力势差”(引力势的二阶导不为零)的问题了效应了,不是强度效应(引力势的一阶导),这个例子,你还不明白,弄那么多的没有关系的问题。你是不是属于你的智力问题。

2、你总是属于乱点鸳鸯谱,谁说p是内部的坐标函数,就是函数也是一阶导,就是物体各处的如此强度都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引力势差”效应。这也与这个方程的各个物理量没有关系。当你说我的定律有毛病时,恰恰是说明你的脑袋确实有毛病。这个方程里的质量却是一个整体质量,已经说了,你还扯些内部的具体材料问题干什么,牛顿力学也没有说那个牛顿第二定律与具体物体的材料有关系。你在此不是瞎胡诌八列吗?还振振有词的说,怎么会学到如此地步。这个压强仅是一个具体问题。这是抽象关系。具体你如果这样角度,就从操作角度,这个可以建立经验公式来对应,这已经说明白了。另

  外,在运用此两个定律时,一般不需要测量物体内部压强梯度(如果在其它人不能接触的地方,也许可以用到此方法),而是通过其它物理量来确定这个内部的抽象p值,确定后,在用p值与压强梯度的经验关系式来得到这个压强梯度。比如,我确定了地面上的这个“P”值,就是重力加速度值“g”,就可以知道海里的这个某范围的海水的压强梯度。一般不用这样的测量,】】】


结论:马氏区分物体内外,会造成3、4两条的问题。即使马氏区分内外的做法是可行的,他的两个公式"P外-P内=1/k×a"、"F=kmP内"也应该改为微分形式(或微分形式之积分)才对,才符合普遍物质形态。

………………………………………………………………

【【这两个公式,我在杂志上登载的涉及此两个公式的文章里,就是用微分形式。但是,中学里的加速度等可以不用微分形式,仅告诉矢量就够了。】】】

 

最后,你的大总结,我也大总结一下。

1\你的思维太乱。而且没有搞怎么建立理论的训练过程也是其中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学生与什么研究生等教育主要是学习理论,怎么建立理论问题基本不学。所以,你总是按照学理论过程的思维来理解问题,所以,一旦新的理论出现后,你就不适应了。这个“p”问题,就是与学习过程相反的过程,就是归纳过程,就是发明过程,就是怎么吧经验的东西抽象为一个理论的东西的过程,你们不学。所以,你现在此贴,就是属于如此的问题,你不理解这个“p”引力场强度物理量的抽象理解(原来的引力场强度按理是不是属于理论的物理量的,是经验公式,但是含义一样)(这个p作为引力场强度你可以理解吧,但是我还是担心你不理解(单个的理解,遇到具体问题时,就乱了),因为之前你涉及到一些问题时,你连引力势的一阶导效应与二阶导效应都乱用就是证明(你如果较真的话,我可以把你原来说的拿来作为证据)(另外,作为物体内部的此“引力场”(引号是说明引力场局域角度的,)强度来理解可以吧,(这个内p,可以,从原来的局域惯性系及局域非惯性系角度来理解,但是,原来的局域惯性系没有边界没有质量,还是离开物体的一种空间角度,所以,才添乱了。把此这个“局域问题”化为物体内部的状态,就可以把问题理解清晰了这句话,对你来说很重要,因为,这样你可以找到理解这个内p的理解的钥匙)。

2\从此你的这个“大总结”的内容来说,你的中心的问题,就是这个压强梯度与我公式里的P关系,你没有弄懂。这个没有弄懂的问题,就是我前面说的,你们这些“应试教育的”高分低能的产物,不理解这个建立理论的过程。这个两个公式从数学工具角度,仅是中学的数学水平水平就够了(在此你可能又要表面看问题了,以为是中学数学工具,就是中学物理层次,这与数学工具的高低没有关系,需要高的时候就用高的,再说)
SHEN, JIAN QI 2010-12-19

 [148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20 02:01 

算了。就算我倒霉了,这么晚了,我还得回复。这个独立帖子很重要。因为前面所有的帖子都是很乱的针对你的各个问题说的哦,但是,我到此,我知道你不理解的关键了。就是这个p,外p你容易理解,就是引力场空间背景的物理量,物体内部问题,对你确实是一个新问题。这就是爱因斯坦的没有最后弄好颠覆牛顿力学基础的关键所在。
1、当初爱因斯坦把落体失重经验事实注意后,为什么是引起他激动一生的骄傲的地方(发现),就是因为这个经验事实,具有颠覆牛顿力学基础的“反常”经验事实,因为落体加速运动是“失重’的,就意味与牛顿在没有与引力场的空间里的物体加速运动恰恰是“有重”的事实矛盾(经验事实,不能否定)。于是有了“弱等效原理”。
2、但是,怎么建立一个新的让此都自洽的理论问题,就开始了出现了。
3、但是,由于爱因斯坦开始用参考系角度来描述与看待此问题的,于是,局域惯性系概念出现了(引力场内)
4、用局域惯性系怎么来数学表述,他问他的同学,是谁,都知道这段历史,这位同学数学好,就告诉他用微分几何及黎曼几何可以表述。于是爱因斯坦开始了八年的学习这个数学工具。(当初的四维时空概念出现了(度规--线元数学表述),也是这个误导爱因斯坦建立这个复杂数学工具的一个因素。让此建立了这个广义相对论。(让此角度的建立过程,就决定了这个理论早晚要被淘汰的命运(发现的经验事实不能被淘汰的)。于是什么弯曲时空之类的理解也出现了。实际上,要理解这个广相很简单,就是物体在“失重”情况下(注意,这已经不是单纯在引力场内的失重,因为惯性与重性不分了),物体的如此的“失重”运动(受合外力为零,--取消虚构惯性力与引力理解了,不能用外力的重力了)就是我说的广义惯性运动状态。如此的运动都是属于“测地线--短程线”运动,牛顿的空间里是直线,而引力场内,这个运动就是公转运动或落体运动。这个运动的总和的空间表述,就是属于所谓的“弯曲时空”(张量),但是,这都是在“高速角度”来表述的(因为那个度规与线元就是光速)。这是一连串的越来越复杂的建立理论过程。但是,出发点就是这个“局域惯性系”--数学表述就是度规---线元(沈建其说度规是引力势,那是利用度规作为线元的空间分布问题--系数。)由于爱因斯坦还有光的等效原理,(我说过,这是爱因斯坦错误的转化,因为光的等效那个思维实验实质仅是纯运动学的速度合成问题,不能把它等效引力场等)那这些爱因斯坦的知识结构就促成了这个神秘的广义相对论理论的建立。
5、我看到了此问题(长期思考与学习过程,用了将近二十年),才认识如此的“根源”。我发现感觉重不重问题(空军离心超重训练,就是说明等效。实际造成的效果就是一个,就是物体内部的压强梯度,这才是客观的唯一效果----就是惯性与重性的同一,不等效,也不是单纯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的问题,这都是表面现象,或原来有局限性的观念造成的片面理解问题)。什么从参考系观察或什么感觉重于不重的表述,都是属于不客观的认识与看问题的)所以我就用这个现象(压强梯度现象)抽象出物体内部(有质量的部分)的问题。就是说,重量大小与这个问题内部的物体压强梯度有对应关系。(这不是我的发现,已经早有人知道此现象,而我说发现,是说发现此现象与物体的惯性与重性的关系,从而,就有物体对外力的反作用力的对应关系。如此,这个反作用力的作用物的性质原因,就是惯性与重性(以后不能再分开了--同一位惯性说法),于是,就是在不同的空间背景里,这个同一的性质--广义惯性,在牛顿空间背景里就是惯性力,在引力场里,就是重力。由于同一的性质,那个超重或失重的物体内部就是对应一个内部这个p值,这个p值,就代表了这个广义惯性力。(从现在的理论角度,就可以看做是重力与牛顿惯性力的混在一起的)但是,没有必要分解了,因为同一了,但是,在引力场内,因为是矢量场,或张量场,有方向性不同,所以,可以分解为牛顿惯性力与牛顿重力(不是外力角度)
6、与此,我建立了广义惯性三定律。这三定律不是根据什么公式推导出来的,是发现的或发明的(科学的原创性质的理论成果,不是由逻辑演绎来的,往往是由于创造性的直觉而成的)就是说,我建立此两个公式过程,是根据前面的出发点,来“瞎猫碰上死耗子”建立的。这可是机遇问题,不是谁都可以建立的,当然,没有前面的出发点认识,也就是有机会也不会找到你头上。比如,中学里的超重与失重的公式,就是可以用我的“同一”角度理解,同时又可以用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消元内p得到此公式,但物理意义可大不相同了。所以。我就建立新的解题步骤,这是在新的原理的物理意义角度的理解基础的解题,所以说简化了了中学的牛顿力学的解法,就是如此含义。
7、关于此出发点与新的牛顿力学三定律建立,会引发一些列的其它相关问题,比如引力场的产生机制问题,什么计算的三体方法作废问题等等。所以,动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就是属于“革……**命”性的性质。

 

再最后补充。针对沈建其的前面的‘压强梯度“问题。我必须声明的是,不是由于这个物体内部压强梯度具体现象造成了广义惯性力,这是相当重要的需要强调的。而是由于物体的外部条件不同,造成了物体内部有“无形”的“引力场”(可以理解局域引力场空间--单一的矢量值-不是张量),这个无形的引力场才是造成物体内部的压强梯度与否的效应。这个可以统一为“广义惯性”。

 [149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10/12/20 12:33 

:(1)当P内 =0时,其物理意义是表示在“没有重力场的情况下(P外 = 0)物体的牛顿惯性运动状态等效于有重力场情况下(P外 ≠ 0)的自由落体与公转的运动状态”(都是失重状态);
\\\\\\\\\\\\\\\\\\\\\\\\\\\\\\\\\\\\\\\\\\\\\\\\\\\\\\\\\\\\\\\\\\\\\\\\\\\

上面这段是马先生关于等效原理问题的表述。它与爱因斯不同之处在于“自由落体(P外 ≠ 0)”。言下之意应是:自由落体上观察者可以通过测量(P外)来判别出它不是在无引力场空间作匀速直线运动。

细细推敲,存在如下疑问:

(1)由落体上观察者用什么样方法来测量其(P外)。物理学是个整体,如果在太空,这(P外)又如何用假想实验测量。

(2)(P外)的概念与测量必须先要假设存在“绝对空间(或说均匀各向同性的背景空间)”,否则这个概念将是无源之水。这样一来,牛顿水桶实验不就更为简便,何必还要用(P外)这个概念?

(3)“绝对空间(或说均匀各向同性的背景空间)”意味着广义相对性原理不成立,与这同时,等效原理也不正确,此外,自然界存在绝对参考系也显而见。如果是这样,不如直接用绝对参考系原理更为简便。
 [150楼]  作者:英卓  发表时间: 2010/12/20 13:58 

对【149楼】说:

:(1)当P内 =0时,其物理意义是表示在"没有重力场的情况下(P外 = 0)物体的牛顿惯性运动状态等效于有重力场情况下(P外 ≠ 0)的自由落体与公转的运动状态"(都是失重状态);
\\\\\\\\\\\\\\\\\\\\\\\\\\\\\\\\\\\\\\\\\\\\\\\\\\\\\\\\\\\\\\\\\\\\\\\\\\\

上面这段是马先生关于等效原理问题的表述。它与爱因斯不同之处在于"自由落体(P外 ≠ 0)"。言下之意应是:自由落体上观察者可以通过测量(P外)来判别出它不是在无引力场空间作匀速直线运动。

细细推敲,存在如下疑问:

(1)由落体上观察者用什么样方法来测量其(P外)。物理学是个整体,如果在太空,这(P外)又如何用假想实验测量。
…………………………………………………………………………

回复【【单纯的从随着落体一起的“观察者”角度,不能测量P外(空间背景)到底是处在牛顿无引力场或引力场。这是具体事情具体对待的问题。但是,不能说此操作问题,而否定这个客观性质。】】


(2)(P外)的概念与测量必须先要假设存在"绝对空间(或说均匀各向同性的背景空间)",否则这个概念将是无源之水。这样一来,牛顿水桶实验不就更为简便,何必还要用(P外)这个概念?

…………………………………………………………………………

【【P外在此只有如此两个空间问题,就是说牛顿“各向同性均匀空间背景”与‘引力场”背景。如果知道先引力场背景空间者容易确定“参考系”,因为引力场都是中心对称空间,而且中心都有一个有质量的天体。但是,那个“绝对空间”背景情况,就是P外=0,情况下。由于参考系不能确定,所以这是本论坛等都在争论的事。你说的牛顿水桶实验,这应该是确定一个参考系的一个方法(旋转具有方向的绝对性,也许用多个此绝对方向的交叉可以确定宇宙空间中的绝对静止点),也可能还有其它方法。但是,无法用宇宙中的某个天体来确定,因为都不是绝对静止的。在三十年前的搞相对论广相等的学者都统一用遥远的恒星作为绝对静止点来作为绝对参考系。但是,由于恒星也不是绝对静止的,所以后来都抛弃了这个说法。至今这个问题还是悬案。这个问题,虽然与我的“定律”有关,但是,由于加速度是绝对的,不影响其物理意义的确定性。这个我的定律里的加速度a,可以转化各种方式,比如角速度等加速形式(我的文章有介绍)。牛顿水桶问题,确实是属于“参考系”问题,而参考系问题恰恰是物理界一直没有弄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分抽象与具体,不能混在一起。再就是,这个参考系的确定问题,我想只能用人为的某种方法来确定,而无法严格的用自然的宇宙中的物体或天体来作为参照物的方法(但可以近似角度来运用)。本来参考系问题属于“人为性质的’因为地球绕太阳转,不会因为参考系不确定而乱转的。

最后,你说的水桶来说我何必用p外的问题,这P外仅表述空间背景,是相对其中的物体来说的,因为此三定律仅是关于物体(宏观物体--质量)与其它所占据的p外的位置的关系,至于p外的整个空间状态,不涉及。这也说明,物体的各种表现与宇宙中的超距离的物体没有超距离的关系,就是有关系,也是属于通过“场”有关系。
 

再最后,你的意思是,p外当做了参考系?那可不是如此含义。参考系问题我在我的去年的文章里着重说了《牛顿力学基础的变革提纲)。确实,参考系问题一直是力学里一个“扎手”的问题。它是造成理论思维许多的混乱因素里相对重要的一个因素。】】】


(3)"绝对空间(或说均匀各向同性的背景空间)"意味着广义相对性原理不成立,与这同时,等效原理也不正确,此外,自然界存在绝对参考系也显而见。如果是这样,不如直接用绝对参考系原理更为简便。

……………………………………………………………………

【【1、你可能把空间背景问题与参考系等同起来了,才有如此的疑问。但是不能等同。空间背景问题是物理里的有物理性质的空间。而单纯的参考系仅是数学的空间。不能等同起来,正是因为如此的等同才造成了许多纠缠不清的物理问题。这个我在那个文章里已经说了,必须区分开来,这是人为的约定问题,不是单纯的经验事实问题

2、你所绝对空间里广义相对论原理不成立,没有这个说法。等效原理正是因为如此分了两个空间状态前提,才有如此的等效的说法的。如果联系我的三定律,那就是外p=0,及外p不等于零的情况,这个物理量就是引力场强度(独立的,不是牛顿引力公式里的物理量)。】】

最后总结:1、你可能把参考系空间与真实的具有物理性质的空间背景问题混在一起了,才有如此的问题或疑问。不能混在一起,就思维清晰了。

2、水桶问题,就是涉及好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一直纠缠不清,其实我的角度,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水桶旋转与宇宙中的其它物体没有关系,仅与水桶坐在的空间背景的位置的空间背景的物理性质有关系(具体的说,就是牛顿均匀空间与引力场空间两个背景空间),这也是我三定律的适用范围问题。

3、至于你说牛顿绝对空间与广义相对论,你说没有关系,可能还你没有把空间背景问题与参考系空间问题分开造成的“人为”的问题。

4、至于说我的三定律里涉及具体的计算问题,这在中学的有关习题里都可以,因为,中学里的参考系是假定一个绝对参考系角度的,比如地球表面的某空间范围,可以当做一个绝对参考系,(因为涉及习题了的什么小车等物体都是具体的相对地面的参照物来说的。而与宇宙中的其他物体参考系等没有关系,是局域的空间问题--水平方向就是牛顿的均匀空间--地面上的重力场强度为零--因为这个强度是矢量,竖直方向就是“g”……),如果地球外的某观察者来看地面的上的什么物体的运动状态等,这也会有比较复杂的坐标变换来解决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564380168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