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空中光速定义长度基准米是错误行为。
在承认场物质存在的极化场理论中,真空中光速并不恒定。现行使用的光速c=299792458米/秒,是基于地面附近真空中的测量光速定义出的“准确光速”,它并不能代表任何场合的真空中都是这个光速。不同密度、不同速度的场物质都会对真空中光速造成影响。
我每次提到这个定义光速时,都不忘加一个修饰,即“地面附近真空中”。在地球表面真空中定义的这个光速,并不能拿到宇宙中任何地方使用,否则就会出问题。我下面举一个简单例子,虽然不完全一样,但是表达出的意思应该可以帮助理解。
一个正圆的湖泊,半径是R,周长是C,有关系C=2πR。我们用一根带有刻度的长麻绳,环绕湖泊丈量周长,取得了C。我们再用这根麻绳测量湖泊直径D,结果麻绳浸入水中,麻绳湿了,缩水了。我们这时测量出的直径D会大于2R,我们就会得出π<3.14159……的结果。这里比喻的麻绳入水,可以看作测量直径的光经过了比较致密的场物质。致密的场物质造成光速变慢,而依然使用1/299792458秒光走过的距离定义1米,这米就小了,测量出的直径就变大了。C≠πD,就会造成空间的畸变。而这个畸变并不是几何空间真实发生的,而是由计量约定的不合理引出来的。
没有任何人证明,宇宙所有真空空间的光速都等于地球附近真空光速c=299792458米/秒!
根据涡旋场理论,在日心惯性系,不存在各向同性的光速。光沿地球运行方向环绕轨道一周所用时间短,光沿反方向环绕一周所用时间长。这是地球公转轨道上的萨格纳克效应。假定地球公转轨道为正圆,使用光进行轨道直径测量是一个固定数。但是测量周长时,顺时针测量一周和逆时针测量一周,测得的周长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