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楼】发错地方了。 |
相对论不仅把相对运动参考系中发生的同时事件说成是不同时没有依据,它连运动的参考系自身内部的同时都不能自圆其说,现在已经是有目共睹了。如【28楼】两钟表在0时刻钟控起动向B发射两火箭的事,它们在10000秒时刻同时到达B点。相对B的速度相同,相同的距离15万公里、相同的发射时间0秒(两钟表0时刻发的起动指令),到达时刻也相同,如果B点也放置一个和两端一样校准过的钟,必定显示到达时刻是在10000秒。这和惯性系中没什么两样。但是相对论却不肯承认这两(或三)钟表同时,即便证据都在那里摆着也死不承认。
为什么呢?因为在0秒钟控发射两火箭的时刻,如果也向B发出两个带有时刻解释的光,这光却不依从相对B点相同速度向B点进发,因此两光到达B点是不同时的。而两端发出光和火箭都是钟表同时的。相对论就面临抉择: 承认两端的光和火箭发射A事件和C事件是同时事件呢?还是不同时事件呢? 从光不能同时到达中点看,这不是相对论的同时事件。但从火箭的同时到达看,这又是同时事件。 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分析,这是不是又一个佯谬? 其实用我的惯性系定义,完全可以解释这个矛盾。首先还是要承认同时是绝对的,其次就是要认识到运动参考系和惯性系的区别。物体可以在运动参考系保持相对参考系的指定速度,但光相对运动参考系的速度却不是恒定的。运动参考系中的光速只能使用公式c'=√(cc+VV-2cVCosθ)进行计算。 相对论的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到惯性系和一般的运动参考系之物理区别,它才把惯性系和运动参考系无区别对待使用。因此才有“相对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的错误结论。 惯性系因有相对静止的场,因而是物理参考系。光只在物理参考系中的静止介质里传播。在运动参考系中看到的光,实际也是在物理参考系中传播。在惯性系真空中,无论是匀速的火箭、还是匀速地飞机,都不能带动场物质。因此这些运动物体,实则是在惯性系中运动的空架子。 只有具有很大质量的天体,才有带动场物质的能力,而对于一般的小物体,完全不能带动场物质。场物质也是具有极强穿透力的实体。 假如在地球表面局部水平位置,具有和地表速度相近的场物质(速度差不大),就可以把局部地表看作水平方向的惯性系(垂直方向依然不能近似),那么在地表上运动的列车就是一个运动参考系。列车具有速度V,则车内光速就是c'=√(cc+VV-2cVCosθ),而光相对地表速度总是c。特别说明一下,注意这是忽略相对地表的场速度时的情况。实际情况相对地表的场速度是不为零的,且随高度有变化。 相对论的理想列车发光实验和闪电发光实验如果采用我的惯性系理论解释,它们的结论统统都是错误的。 |
这里贴不上图。不过在这里(西陆)的个人空间的相册中,有我画的几张时空图。方便是伽利略变换,洛仑兹变换及他们的逆变换在时空图中的表示。请先看一下,再讨论。 |
你那个时空图我看不懂。
我想问你,还不用考虑两个系之间的变换,就仅仅是对S'系自身,这其中的两个不同的同时,相对论是如何解释的?我两个对好的时钟在不同时刻发出带有不同时间戳记(时刻解释)的光信息,到达中点,相对论说两光是相同时间发出的,而两光的时间戳记却表明这不是同时发出的光。你相信相对论的这两光是同时发出的,还是相信光所携带的时间戳记?也就是你相信相对论还是相信钟表? |
有什么不好懂的吗?我想不出。你也曾经是很厉害的,据你自己说。你说有什么看不懂呢? |
因为我坚持的是没有相对的同时,所以你那图我看不懂。就比如说我坚信1+1=2,有人给我解释1+1=3我不明白一样。 |
两个校对好的钟表,在不同时刻发出一组带有时刻解释印记的光信息,却在同一时刻来到中点,相对论说这两个光信息是同时发出来的,你让我怎么相信呢?钟表还有用吗?光信息上带的时间戳记还有用吗?
基本的、本参考系内的东西还没有搞清楚,你怎么让我再去看另外一个参考系内的事情呢? |
先看明白了,然后再讨论。如果不愿意看洛仑兹变换,那就先看伽利略变换的时空图。
我的个人相册中有3张图是伽利略变换的,如果看不明白,说不过去吧? |
牛顿理论时空图,第9张图。水平线是X轴,竖轴是T轴。假设这个惯性系光速各向同性,光速等于1(用红线表示)。另外两条斜线表示两个以相同速度运动的质点,或者时钟。
就这么简单,有什么看不懂的吗? 当然,这两个运动质点可以变成一个参考系。 |
你这张第9号图,就是把一个位移—时间曲线以x=t为轴旋转180度变成的时间—位移曲线图。我在这里没有看到两个同时啊! |
还有一个图7,有一个静止点,一个运动点。你想表达什么呢? |
前面,我刚刚完成了符合我惯性系定义及其衍生的运动参考系中时空图的新构想。由于我构想的新时空图中因光速不再恒定为c,因此两条光的世界线也不再关于T轴对称。如果想在一张图上既表示出惯性系又表示出运动参考系的时空关系对比,需画出两种参考系对应的光世界线,那就是四条线,可用两种颜色区分。
jiuguang先生、老宋先生,你们是时空图熟悉者,不妨分析分析我的方案。
所学必有创新,这就是我的治学精神。我发现了你们所绘制的伽利略时空图一样照搬了相对论中的两夹角都是45°,就觉得不对劲。望二位斟酌。 |
当参考系相对惯性系速度V=0时,两条光世界线和T轴夹角都是45°,两角之和最大是90°。当参考系相对惯性系速度V=c时,c-V=0,光世界线L1和T轴重合,L2和T轴的夹角是Arctg(-2)=-54.735610……°两光世界线的总夹角由90°缩减到54.735610°,并向左偏移。
这才是我所要的时空图,而不是那些具有正交光世界线的时空图。 |
我对时空图以前没有接触过,但近日看了看,知道大意是什么意思了,因此我根据我的理论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现在大家使用的时空图已经浸透了相对论的毒液。时空图由一个纵向的时间轴T和一个横向的位移轴X为框架,里面画入了两条过原点、和T轴有α1=45°和α2=-45°的两条直线L1、L2,作为描述光子(光速c=1)轨迹的、一成不变的世界线。这里角度规定顺时针为正。四个象限按传统顺序反向:一、三象限位置不变,二、四象限位置互换。这实质上就是画出了光子运动的位移—时间曲线,把它绕x=t直线旋转180°的结果。在各种“惯性系”中使用这种世界线其实是相对论光速不变埋下的根基。如果我们反对相对论,就不能不加思索盲目照搬,一定要进行改造。
在惯性系中相对惯性系V速的运动的参考系中,我推导出 c'=√(cc+VV-2cVCosθ),因这是二维曲线,θ=0°和180°,因此有c1=c-V和c2=c+V。因此,只有描述惯性系或相对惯性系静止(V=0)的参考系时,才可以使用这两条正交、和T轴有正负45°交角的光世界线。这里有|α1|+|α2|=90°
当V ≠0时,这里的两条世界线就不能是都和T轴夹角是正负45°了,这时β=|α1|+|α2|<90°。即当V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时,和T轴交角的两条世界线会发生角度绝对值之和β的收缩。β的角分线会偏离T轴逆时针向第四象限方向偏斜。
参考系V=0时,选取t=1,则x=ct=1,t=1的水平线交两世界线于P1(1,1)点和P2(-1,1)点。当V大于零时,比如V=0.5c,这时两交点的坐标就是P2(-1.5,1)和P1(0.5,1)。
当参考系速度V远远小于c时,两条世界线接近你们过去的世界线;当V非常接近c时,L1和T轴的夹角|α1|会变得很小,LI向T轴并拢,L2和T轴的夹角|α2|会接近54.73561°,向X轴并拢。
这才是符合惯性系定义,及由该定义衍生出来的运动参考系中的时空图。你们用我新创造的这两条世界线再去计算同时,保证你们耳目一新。 |
根据我的通用式子c'=√(cc+VV-2cVCosθ)来分析,θ=0时,刚好就是伽利略变换中那个在S系中向x轴正方向运动的V速的运动参考系S'中看到由原点向x轴方向发出的光在S'系中看到的光速c'=√(cc+VV-2cV)=c-V。这式子才真正是伽利略变换中应该提到的运动参考系S'中的光速。伽利略变换没有提到这个式子c'=√(cc+VV-2cVCosθ),我给它补充上了,伽利略变换就成了完美无缺的变换了。其中θ可以是和x轴正方向的任意角度,不再局限于和x轴平行的光了。 |
在我前面的例子中,0.5c和1.5c的两方向光速,就会在我新研制的时空图上产生了两条关于T轴不对称的光子世界线:它们都通过O点,L1穿过P1(0.5,1)点,L2穿过P2(-1.5,1)点。
在V达到光速c时,L1和T轴重合,这条世界线L1和T轴的夹角达到最小值0°。L2穿过P2(-2,1)点。这条世界线和T轴的夹角达到最大54.73561……°。 |
首先,你要确定交代速度V=X/T这个关系正确不正确?其次你还要讲清楚时间轴倾斜(时间轴上的时间被压缩或拉伸的机理)受那个因素制约?第三,你要讲明你位移X轴是不是也要倾斜?
若保持光速在惯性系中不变,它既然是1,那它就应该取XOT的角分线,不应该和X轴交角不变,可T轴交角可变。 为什么我总让你计算出个数据来呢?验证你的说法!你自己画的图要给出物理说明和计算才有说服力。 比如9号图纸,你在光线上选一点,T=1、X=1,它们刚好计算出光速也等于1。在7号图上,光速、位移依然是1,你的时间拉长了,你的等式V=X/T怎么成立?你这还是伽利略变换吗? |
真服你了,王先生。
很简单的东西,愣说看不懂。稍微看懂了一点,不知道又要出什么花样了。 还是请把图画出来吧。传不上来的话,可以发到我的邮箱里。我可以给你看。 |
我的电脑没有作图软件。你在纸上画两条线就是了,一条过P2(-1.5,1),另一条过P1(0.5,1)就行了。我认为我这里讲的东西详细程度,一般人都能直接画出来。 |
从道理上说,既然只有惯性系中光速才各向同性,相对惯性系做匀速V运动的运动参考系内必没有光速各向同性。你只要承认这一点,你就要承认在一般的运动参考系中,不能使用轴对称的光子世界线。这是推理推过来的。除非你并不承认一般运动参考系光速各向异性。
|
不是你服我了,我自己都服我自己。我学习东西有一个特点,专挑毛病,并不满足于看懂。比如我说安培力不一定垂直于导线就是一例。对不求甚解者,他就不知道那只是一个特殊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
我是说你从图上看到的东西恐怕太少了。
就象下象棋一样,你的子一个不比别人少,怎么可能输呢? 别人看到的,你没看到。不是有的子你没看到,而是里面还包含着很多很多东西,只看到表面不行。 我的图就是用计算机里最老的画图软件,附件里的画笔或画图,画的。 你画一下不会太复杂,比你写那么多文字可能还简单点呢。 |
一个光源,不管它是不是运动的,它在经过天安门前的中轴线X=0时向东方、西方各发一闪光,经过10微秒时间,该光总是到达X=±3000米的地点(按地表有静止场,水平方向是偏惯性系考虑),这就是光在静止场中速度不变。因为光从光源发出,再也不受光源速度影响了,它的传播只靠介质。这个时候中轴线就是时空图的原点,中轴线就是T轴,它就具有对称于T轴的左右各45°的光子世界线。这是毫无疑义的。
有一个V速列车长6000米向西行驶,列车中点放这个光源,列车中点和中轴线重合一瞬间T=0,向两边发光,也是因为列车没有静止场,光还是按照10微秒时刻到达X=±3000米的地点。在列车中看到的两方向光速就是不一致的。 此时,在列车参考系使用我这个非对称的时空图就是合理的,因为它已经不是惯性系了。 |
在一个相对惯性系以0.5c速度运动的ABC参考系中,从中点B向两方向发光,就应该使用我说的这种对T轴不对称的时空图,我也通过了计算和时空图的对比,正、反方向发光都相互符合。如从B点向C点发光,1秒时到达0.5位置,即15万公里位置。如向A点方向发光,到达A点只需1/3秒,而1秒时,该光将走到-1.5位置,即相对B点-45万公里位置。
这就是我关于T轴不对称的两条光子世界线的用法。用我的这个时空图,才真的可以用于任何相对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而以往的不论是不是真惯性系,都一味使用两个45°的正交世界线的做法就是错误的。 |
我写文字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照样能给出计算,给出分析。对于在惯性系中以0.5c匀速运动的ABC参考系来说,画成【52楼】告诉你的样子就行,L1过(0.5,1)是A对B发的光,0.5是相对B的光速,也是L1斜率的倒数。L2过(-1.5,1)是C对B发的光,-1.5是也是相对B的光速,也是L2斜率的倒数。从图上可看出,初始时刻,C光位于L2上(-0.5,1/3)处,A光处于L1上(0.5,1)上。两光出现在这两点的时间本来就是相差2/3秒的。因此它们沿着各自的世界线行走到X=0点时,C光用了1/3秒,A光用了1秒。这就是两光源向B方向发光的情况。
如果反过来,从B点向A、C发光,因为发光方向完全反过来了,因此向C发的光要走L1,即过(0.5,1)的那条线、向A发的光要走L2,即过(-1.5,1)的那条线。向C发的光在1秒时到达P(0.5,1)点,向A发的光仅用1/3秒就到达(-0.5,1/3)点,而在1秒时刻,它将到达P2(-1.5,1)位置。P1、P2的水平连线正是相同的T=1秒时刻,但一个距离原点0.5,一个距离1.5。两距离完全合理,符合计算也符合图示。 这就是两方向不等光速的时空图使用方法。 |
你没有看我画的伽利略变换的图吗?显然你没有看明白。你再好好看看,看出我要表达的内容了吗?
伽利略变换就是我要表达的,只是你没仔细看。伽利略变换后,光就不是沿45度的线走了,我已经画出来了。不如此就不是伽利略变换,这还不是明摆着吗? 不知道王先生怎么看的图,虽然图中表示的不是非常明显,但不是告诉你是伽利略变换了吗?怎么还是突发奇想?真服你了! |
你第7图伽利略变换的图,上面画的那条位于T轴和45°光子世界线中那条倾斜线,你改变T轴倾斜度,并不能解决你的同时问题。你把0.5c的速度代入你的图看看,你把通过T轴T=1的那条水平线和两个光子世界线相交,取两交点在X轴上的投影看看,满足不满足一个位移0.5,(15万公里)一个位移-1.5(-45万公里)?
你自己说的两条红色的是光的“光速等于1(用红线表示)”,我无法在你那条T线上很简单地找到-1.5和0.5两个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