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光点漂移... 下一主题:波传播方向的顽固性——羊歌乐Re...
季灏先生三个实验测得的数据都真实可信,但指导和解释实验的理论公式全都错得离谱
[楼主]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2011/02/25 01:16
点击:9795次

   季灏先生三个实验测得的数据都真实可信,但指导和解释实验的理论公式全都错得离谱   

   季灏先生发表的三个实验论文是:1.关于电子Lorentz力和能量测量的实验《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 第10期;2.不同能量的电子在均匀磁场中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国科技纵横>>>2009年 第09期;3. 量热学法测量电子能量实验 <<中国科技成果>>>2009年 第01期。其中论文12中的实验装置以及理论公式基本相同就放在一起分析, 简称为磁场法。论文3简称为量热法。      

                   (一)我为什么说季公布的测量数据真实可信  

    我既没有参与也没看过这三个实验,更不相信以上三家杂志曾去核实过测量的过程和记录的数据。我之所以肯定测量数据真实可信是因为:磁场法的实验12中把前半部分的直线加速器换成迴旋加速器就成了完整的“电子迴旋加速器实验”;量热法的实验3本质上就是“电子打静止靶的实验”。打靶和迴旋加速器的实验在世界各地几乎天天都在进行着並持续了几十年,各国发表的大量实验结果与季灏先生三个实验公布的测量数据是一致的,所以我完全肯定灏先生的测量数据真实可信。       

         (二)是新哥白尼问世吗? 

  “迴旋加速器中电子不分散开往外逸出”和“因高能粒子打静止靶的有效能量只占入射能的小部分而发展了对撞机”,这是人们的普通常识。同样的实验数据灏先生却用来质疑和反对相对论? 可是这多个审稿人和主编都支持季先生,又见梅先生竟为了解释季先生的实验而修改罗仑兹力公式,我不得不想: 是否是人人皆醉君独醒? 也许是对习以为常的事众人都麻木了,从而见多不怪、泰然置之?就如人人都看到太阳绕地球转,哥白尼却突然说:N0! 我带着这种好奇和寻找到新哥白尼的希望,认真地阅读了季灏先生的上述三篇论文。令我失望的是未见到新哥白尼,只见到错得离谱的理论公式。   

        (三)相对论中掺入牛顿力学的杂交公式

   季灏先生的指导磁场法的实验12的理论公式是:

   由电磁理论可知,当电子进入强度均匀、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子将在磁场中作半径为R的均速圆周运动。                   

                                                                                           1 

其中,根据相对论m为相对论质量,m0为静止质量 

                                                                                           2

其中受力F我们还是以传统的洛伦兹力(理论值)不受速度影响时计算。根据初始条件得:                                                                                                                3

根据相对论,电子的能量为20MeV16MeV12MeV9MeV6MeV4MeV时,对应的速度如表1 

                                          1  各种电子能量速度对照表

能量E(MeV)201612964
速度(c0.99970.99950.99920.99860.99690.9908

 由于VC,作用力近似为ecB,由式: 

                                                           4                   

   可得

                                                             5

由于根据瓦里安2300C/D所提供能量值,mc2为已知值,vc则可得能量与半径近似成正比关系。根据相对论理论,可得表2,能量与半径的一一对应值。

                              2  0.121T电子能量——圆周半径理论值关系

能量E(MeV)201612964
半径Rcm554433251711

 我们实验中实际测得的相对论电子能量和圆半径一一对应关系如表3 

                                 3  0.121T电子能量——圆半径实测值关系

能量E(MeV)201612964
半径Rcm181818181818

   本来讨论相对论问题通常都是用较简单的动量-能量分析法,此处为了突出错误的源头所在,我只好跟着用力和质量进行分析。   

  季先生从公式(1)得到公式(3)用了牛顿力学的质量不变的假定dm/dt=0,才有:   

       d(mv)/dt= m a = m v2/R.

公式(1)左边:   

      d(mv)/dt = m (dv/dt) + v (dm /dt)= m a + v (dm /dt)

公式(2)展开成级数:

      m = m0(1+(1/2)(v/c)2 + (3/8)(v/c)4+ (15/48)(v/c)6+)

可得:   

      m(dv/dt)= m0 a(1+(1/2)(v/c)2+(3/8)(v/c)4+(15/48)(v/c)6+)   

      v(dm/dt)= m0 a((v/c)2+(12/8)(v/c)4+(90/48)(v/c)6+)

从展开式的绝对值大小可见,在季先生的实验条件下(v/c)1,(3)式左边被他忽略的项v(dm/dt)比保留的项m(dv/dt)还更大。而且实验的电子能量愈高,速度变化(dv/dt)导致的动量变化所占的份额愈小,质量变化(dm/dt)导致的动量变化所占的份额愈大。显然,季先生不但丢掉了与洛伦兹力e v B相平衡的主要力v(dm/dt),而且留剩下的次要力m(dv/dt)也不完全,他只取了牛顿离心力mv2/R 这一项,还有正比于(v/c4,v/c6,v/c8  等等的相应项也被他忽略了。  

  若不在相对论公式中加入牛顿力学的质量恒定不变dm/dt=0,则季先生不可能得到公式(3)。当用了质量恒定不变,季先生给出的表1和表2又不成立,从而陷入自相矛盾状态。季先生的理论结论的2会与实测值的3相差天远地远,而得出《电子的质量并不如相对论预言的变化》的结论,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一个质量可变的相对论观点与质量不可变牛顿力学观点相杂交的理论。而别人都认为3的实验结果很正常,电子迴旋加速器天天运行的结果都是这样的。    

  季先生理论上丢掉了与洛伦兹力e v B相平衡的动量变化率d(mv)/dt中的绝大部分,所以他会觉得实验中洛伦兹力减小了並在论文1中得出物体的受力(理论值)应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结论。用质量可变与不可变两种不可调和的观点同时来指导他的磁场法实验,这比任何奇怪理论都错得更离谱。       

         (四)不是物理概念的能量“沉积”理论

   季先生在量热法实验论文中说:   

  ……。作者设计的园台体是合适的,保证使95%以上的入射电子的能量沉积在铅园台体内转变成热能。2.2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如图1         
                                   1

本实验利用直线加速器束流输出,能量和束流强度由仪表控制,实验中流强为1.26A,能量分别为15Mev12Mev10Mev8Mev6Mev1.6Mev个能量段,脉冲宽为5ns,频率为5Hz,电子束轰击铅靶120s,这样靶接收到电荷总量为3.78×10-6(库),接收到电子总数为2.36×1013(个),根据相对论15Mev每个电子的能量相当15×1.6×10-6×10-7焦耳,则实验中2.36×1013(个)电子的总能量为:Ek=15×1.6×10-6×10-7×2.36×1013=56.64焦耳同样道理12Mev10Mev8Mev6Mev1.6Mev相当的能量分别为45.31焦耳、37.76焦耳、33.98焦耳、22.66焦耳、6.00焦耳。实验中使用的铅台体重70克,温度每升高1℃,需要的能量为0.031×70×4.18=9.0焦耳。实验中用CENTER305热电偶测温仪自动测量并记录温度,分辨率为0.1℃,误差为±0.1℃,对验证相对论精度是足够的。能量和温度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如表1所示: 

能量1.6Mev6Mev8Mev10Mev12Mev15Mev
理论值0.672.523.364.205.036.29
实测值0.971.01.031.031.031.03

    季先生的量热法实验也是实测值可信,其理论值却令人摸不着头脑。无论是按照牛顿力学还是按照相对论,入射电子的能量转变成热能都是需要通过做功,从未听说过沉积能进行能量转换。

    根据从牛顿力学推导出的柯尼希(Koenig)定理:质点组的总动能,等于相对于质心系的动能EKCM,加上随质心整体平动的动能EC=1/2mvC2在实验室参考系内EC是不参与粒子之间反应的,真正有用的或可转换的能量,即可用能(available energy),只是相对于由高能粒子和靶粒子所组成的质心系的能量 EKCM =(1/2μu2 uv1-v2为相对速度,μm1 m2 /m1+ m2)为折合质量(reduced mass。若m1=m2m0,则m2m0μm0/2vCu/2,可用能EKCM只占总能量的一半。这是按牛顿力学计算出来的,并不符合高能粒子的实际。按相对论力学来计算,可用能的比例远较这个数目小。加速器的能量越高,能量的利用率越低。所以现代的大加速器多采用对撞机的形式,让相同的高能粒子沿相反方向运动,进行碰撞。这样一来,实验室系和质心系便统一起来,EC0,全部能量都是可用能。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质量可变后者质量不可变。

  从公式(1)可见,加速到愈高能量的粒子,从速度变化力mdv/dt)做功转化来的动能远小于从质量变化力vdm/dt)直接转化来的质量增加能。在碰撞减速的逆过程中,粒子可转换到靶的动能也就远小于可转换到靶的质量增加能。当15MeV的高能电子与0.51MeV的靶内电子正面对撞,最多可起相互作用的能量不超1MeV。入射电子余下的14MeV能量通过接触传递直接成了被碰撞电子的质量增加能,因为碰撞后的两电子己分不清谁与谁了。由于随质心整体平动的动能EC =1/2mvC2碰撞前后保持不变,接下来一次一次地不断碰撞,构成一个又一个的新质心系,此不变的随质心整体平动的动能最终成为不会引起升温的靶的质量增加能。按相对论力学计算的结果可用能的比例比按牛顿力的1/2要低很多。所以,无论如何设计静止靶也不可能保证使95%以上的入射电子的能量沉积在铅园台体内转变成热能。这有如一辆载重大卡车高速撞到一辆停在马路上的小轿车后,两车的报废程度並不大,主要是大车推着小车向前跑,其动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很低。当两辆动量相同的高速小轿车迎头相撞,两车都将停下並彻底报废,这才能高效率地将动能转换成热能。高能电子束的动量方向基本一致,碰撞中静止电子获得的动量方向是随机的,构成为无规则运动的电子动能,但入射动量的大多数会一致向前最终增大靶的宏观机械动量,用足够灵敏的位移探测器可以测量到打靶时靶的机械位移与振动。机械振动能有一部分也会转变成靶的热能,但更多的是通过支架与外壳以超声能传播出去了。碰撞最终使入射电子的总能量转变成:

a. 靶的宏观机械运动的位移速度能(1/2)MV2

b. 靶内电子的无规则运动能以及靶中的核或晶格的振动转动能;

c. 靶的静质量增加能△Mc2

d. 靶内原子中内层电子被轰向外层或电离,再跃迁回内层放出光子(包括X射线、γ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光、微波等)的电磁辐射能;

上述四种能量以a项所占比例最多,其他的依排列顺序递减。且入射电子的能量愈高,a项所占比例会就愈多。能转变成热能引起靶温度升高的只有b项和d项。表1中温度升高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相差很远,是因为所根据的能量沉积理论既违反牛顿力学也违反相对论力学。       

        五)错误根源出在洋人贝托齐

  能量沉积理论不是季先生发明的,而是来自W.Bertozzi(贝托齐)的首创。虽然贝先生未曾使用沉积这个词,但无法否定贝先生的发明权。因为量热法和入射电子总能量几乎全部变成靶热能(X射线仅占非常少能量百分比)的理论都是贝先生的提出的。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贝先生的实验结果竟然基本上符合相对论的预言! 仔细看其原文,原来贝先生测量靶的入射电子的速度用的方法是距离/飞行时间法:他用示波器测出电子从直线加速器的入口到出口的飞行时间,例如对应能量1.5MeV4.5MeV15MeV分别是2.922.842.84 x10-8秒,再测量出加速器的全长为8.4米,相除而得到加速器在不同能量档时的出口电子速度v。他绘出的(v/c2 Ek/mec2实验曲线,竟奇迹般地基本上符合相对论预言的质速关系(v/c21-[mec2/mec2+Ek]2。他连续犯两个错误:先是靶的入射电子能量用“能量全部沉积为靶升温的量热法”测小了很多,再是加速器出口电子速度(动能)用“直线加速器全长的飞行时间法”测量也小了很多,两错合一,负负得正,从而得出了基本正确的符合质速关系的实验结果。

   最近看到一篇2009年发表在Am.J.Phys.的测量单向光速的论文, 光脉冲飞行时间也是用示波器测量,距离的测量竟然直接用激光测距仪。天那!激光测距仪不仅用了光反射的双向光,还定义了恒定的光速值,如何能测量出单向光速?

    一人连犯两个错误得出正确结果己是罕见,更令人叫绝的是两人各犯一个错误,却出了一个有效的正确结果。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美国航天局合作已完成了GP-B实验中,实验小组的首席相对论专家L.I.Schiff, 根据广义相对论首创了一个由力矩、转动惯量、转轴、转速等剛体力学概念组成的公式, 公式中高速陀螺的转动轴竟然会因为测地线效应和坐标架拖曳效应而改变方向,並产生转轴方向偏离起始方向愈来愈多的进动。GP-B首席科学家兼设计師F.Everitt则设计了一个自动对准远处一颗导航星的天文望远镜,以望远镜的中心轴为定位空间方向的标准,用来确定四个石英陀螺转轴对此标准方向的偏转进动。众所周知,广义相对论的度规是柔性可变的,从而不存在转动惯量、力矩等剛体概念,而且广义相对论中除了孤立球和两个质点之外的问题没有严格解。广义相对论的剛体力学公式自然是不存在,而近似公式对于检验微弱的Lense-Thirring 效应(拖曳效应)是毫无意义的Schiff 的陀螺转轴方向进动理论,若说是他自己的理论而与广义相对论无关,我们当然欢迎有不同于广义相对论的新理论。但是GP-B小组认定检验Schiff 的陀螺转轴方向进动就是检验广义相对论,那末,违反广义相对论的Schiff 的理论就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GP-B实验中陀螺的转轴方向才是定位飞船空间方向的真正标准,作为方向标准当然不会改变方向。而飞船作为绕地飞行的质点,按照广义相对论严格解的施瓦兹希尔德度规,其椭圆轨道面会进动。飞船每转一圈其空间位置都会向前移动一点。固定在飞船上的望远镜的方向,由于自动对准远处导航星,会随着飞船位置前移而向后倾斜。GP-B实际进动的测量是:将表示望远镜方向的自动对准光电反馈数据与表示陀螺转轴方向的伦敦磁场数据相对比。Schiff - Everitt的观点“望远镜方向不变,飞船每转一圈陀螺转轴方向就向前倾斜一点”与广义相对论的观点“陀螺转轴方向不变,飞船每圈一圈望远镜方向就向后倾斜一点”仅从数据上是无法区分的。所以,SchiffEveritt各犯一个错误,负负得正,使得GP-B实验竟然有效,并得出了符合广义相对论测地线进动的结果。

   如此看来,季先生的错误是小巫见大巫,而且错得太少了,再多错一处,说不定就会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六)发表有错误的创新理论应成为常态

   国内有几家杂志敢于发表季先生等人的论文,这是从根本上的思想解放,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新标志。我们常听陈老師说:

1,从未提出过错误理论的科学家等于抄书匠,永远正确而平庸;

2,从未发表过错误理论的杂志等于钱莊的帐本,时间一到就无人问津;

3,没有错误理论参与争鸣的社会等于太监俱乐部,不会有生殖和创新能力。

我们开玩笑说这是陈氏三定律,可能比牛顿三定律的正确性更高、适用面更广。我们强调要大胆发表错误理论,是因为:

1,在真正的创新理论中几乎找不到正确理论了。例如几百年来发表的引力理论的数目多得数也数不过来,现在留存下来的还有几个?若是过去一味追求正确,不让大量的现今己被淘汰的错误理论发表,现在连牛顿力学和相对论也不会有人知道了。就是这两个理论至今也不能肯定其完全正确,当年发表它们时又有谁能判断它们是正确的!所以,为了避免文明绝迹,只有大胆发表错误理论,让历史去选择。

2,世界知名大科学家都发表过错误论文,牛顿和爱因斯坦就不用说了,他们名气大,关注人多,找出其错误的人也多。对迈克尔逊-莫雷的著名实验,现在知道其错误的人却不多。其错误在于:对于实验测量的总相位差(干涉条纹移动)他们只计算了两臂光速差所产生的光程差的相位差,没有计算两臂光波长差和光频率差所产生的相位差。也就是说,他们是基于“光速是各向异性的而光波长和光频率却又是各向同性的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假定来进行实验。“迈克尔逊-莫雷型式的实验结果都是无效的这个结论也可用反证法来证明:当两臂的光的相速度相同,一臂的光波长和光周期比另一臂的大了百万分之一,实验就可测量出相位差(条纹移动)。广义相对论的第四个考证实验引力时延实质上就是这种情况。两臂光速相等时干涉仪也测量出了相位差,通过干涉仪测相位差还能判断光速的什么呢?

3,现代众多的流行理论,例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第五种力等也全都是错误的理论。本来理论无所谓对错,只有与实验事实符合的多寡程度。问题就出在这些理论的提出者都声称自己是正统广义相对论的门徒,这样一来就有了判断其对错的具体标准了。建立上述理论时,他们的推论演算中都用了引力的线性迭加这关键的一步。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方程是非线性方程,物体中各质点贡献的引力是不能线性迭加的。因此,这些理论都违反了广义相对论,他们又都不愿意宣称广义相对论错了,所以,他们的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第五种力等理论就错了。只从观测事实看,若是他们坚持引力应该线性迭加,则他们的上述理论就没有错。陈绍光老師用广义相对论的引力非线性迭加,先后解释了第五种力、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的观测事实,得出第五种力、奇性黑洞、暗物质、暗能量並不存在。代替无限大引力的奇性黑洞的是超大质量的中子星。因为无论多大质量的中子星内,所有中子引力的非线性迭加的合力都不会超过中子气的简并压力,从而不可能进一步坍缩成无限大引力的黑洞。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第五种力等理论之争,是引力可不可以线性迭加之争,或牛顿引力与广义相对论引力之争。两者以同样的观测事实为依据,就没有了真正的对错之分了,所谓对错只看你选用什么理论作为评判标准。

   只取决于发射点与接收点引力势之差的爱因斯坦引力红移、宇宙膨胀和大爆炸论这三者之所以是错误理论,是在推导出这三个理论的过程中,只用了施瓦兹希尔德度规中的引力钟慢效应项而漏掉了引力尺缩效应项。当计算中把漏掉的引力尺缩效应项补上,则光在引力场中运动时还有路途中的引力红移,途中引力红移的计算结果与哈勃红移相符。完整的施瓦兹希尔德度规是爱因斯坦方程唯一严格解,当认为它正确,则不存在宇宙膨胀和大爆炸。当认为宇宙膨胀和大爆炸是正确的,则爱因斯坦方程就错了,就应该将广义相对论修改成为仅有引力钟慢没有引力尺缩的 “减半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原版的广义相对论与大爆炸论是不相容的。现在支持大爆炸论与支持广义相对论的人都很强势,谁被淘汰不得而知了? 因为现今社会更多的是强存弱汰,而不是优存劣汰。我们这些弱者举双手赞成淘汰大爆炸论也是毫无作用的。只期望强者们有清醒的头脑和大度的胸怀。

  四极引力辐射和四极引力波以及先峰号飞船的非模型反常加速度等理论的错误在于:解非线性爱因斯坦方程时所用的弱场线性近似和PPN(参数化后牛顿)近似中,没有非线性主要贡献的(v/c)一次项,只有(v/c)平方项和更高次项。是个丢了西瓜检了芝麻的错误。补上了(v/c)一次项,引力就是偶极辐射和偶极波,先峰号飞船也没有了反常加速度。我只举几个自己熟悉些的例子来抛磚引玉,大家回忆一下就知道,已发表且影响大的错误理论就多得很,不太知名的错误理论应该更多,或许有一个正确理论就掩埋在成千上万个错误理论之中。

4,发表这些错误理论的杂志无一不是国际知名杂志,或者说,这些杂志是因为发表上述错误理论而出名。因为这些错误理论掀起过一次次的物理浪潮,产生了多个诺贝尔奖。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发表创新理论就意味着推出错误理论,而風险特大。国人有求稳心态,他们怕枪打出头鸟。国外杂志敢冒風险,收获也大。我们现在不是提倡国际接轨吗? 当然要接轨ISO9000、股票、基金、商业电影和高速公路等等东西,但这还不够,还要接轨敢于发表错误理论和鼓励学术争鸣。只有在源头上接轨,才会有本质性的思想解放,才会有民族的魂,才能有真正的创新,才不至于一代一代地永远赶超下去,才不至于永远做世界的二等公民。

但願季先生等人的论文的发表,是一声发令信号枪响,开始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征途!拉开了学术争鸣的序幕!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3887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光点漂移... 下一主题:波传播方向的顽固性——羊歌乐Re...
 [2楼]  作者:鹏翱九宵  发表时间: 2011/02/25 09:07 

季灏先生三个实验测得的数据都真实可信,但指导和解释实验的理论公式全都错得离谱
一语道破天机!
 [3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2/25 09:20 

楼主真名是谁?不是陈其良先生吧?实事求是,独立思考,都是做学问应俱备的。
[楼主]  [4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2/25 15:40 

对【3楼】说:
哈哈,要人肉搜索封口了吗? 果然是开公司的老总气魄大呵!错了的东西客观存在着,封住此人的口,会有别人说。就是封住了所有人的口,没人任何人再说了,难道错了的东西就会变正确吗? 看看人家美国航天局(NASA)对态别人批评的态度吧,陈老師发表论文指出了其主持的GP-B项目的错误,他们还把陈老師的该论文收录在NASA的天体物理数据库内,並公开在网上,让人人都能免费地轻松阅读该论文。可见人家接受批评多么诚心。不信请点击网站http://adswww.harvard.edu/再输入陈老師论文的著名Chen Shao-Guang 搜索即得或直接点击以下链接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7C>可我们的一些网友对待批评意见的态度,骂街、威协、闹着要上法院的都有,对比NASA的态度,难道不会羞得无地自容吗? 何况在此论坛中,人人都承认你绝对正确,人人推荐你得诺贝尔奖,难道你就真的成了诺贝尔奖得主了?要人肉搜索吗? 我可不怕威协,告诉你也无妨。我是陈老師的小儿媳,陈老師可不像你们有钱老板请得起秘书,我只得兼业余秘书。
 [5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2/25 20:02 

对【4楼】说:说得很正确!但你误解我了,我可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陈老师有一位好徒弟!但好奇究竟是那一位?呵呵!
 [6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11/02/26 11:20 

姗姗女士说得很有理。

 季灏先生两个实验结果既与经典理论不相容,也与相对论不相容。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实验结果呢?今天姗姗女士一言道破!

 

的确,相对论上找不到近于光速粒子公式

d(mv)/dt=  m v2/R.

成立的依据。

也许是被贝托齐误导,我们都把这个公式成立当是理所当然的了。

 

 [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6 13:44 

完全赞同敢于犯错误的精神,科学就是在不同意见的思辨中前进的,下面就楼主的德一句话讨论一下:
【这有如一辆载重大卡车高速撞到一辆停在马路上的小轿车后,两车的报废程度並不大,主要是大车推着小车向前跑,其动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很低。当两辆动量相同的高速小轿车迎头相撞,两车都将停下並彻底报废,这才能高效率地将动能转换成热能。】
我认为这是个错误,而且很低级,因为它不仅不符合相对论(这倒无妨),关键是否定了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如此,简单的力学实验就可以测量行船的速度,楼主不仅据此可以否定相对论,连伽利略也给否定了,呵呵!尽管我也不同意任何相对性的理论,但我不认为在低速下可以推翻伽利略。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8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6 14:04 

【从展开式的绝对值大小可见,在季先生的实验条件下(v/c)≈1,(3)式左边被他忽略的项v(dm/dt)比保留的项m(dv/dt)还更大。而且实验的电子能量愈高,速度变化(dv/dt)导致的动量变化所占的份额愈小,质量变化(dm/dt)导致的动量变化所占的份额愈大。显然,季先生不但丢掉了与洛伦兹力e v B相平衡的主要力v(dm/dt),而且留剩下的次要力m(dv/dt)也不完全,他只取了牛顿离心力mv2/R 这一项,还有正比于(v/c)4,(v/c)6,(v/c)8 等等的相应项也被他忽略了。 】
----------------------------------
我没有计算,不过既然楼主说的头头是道,不妨按照相对论计算一把,我还真不相信相对论可以计算出实验的结果。我也认为粒子加速困难不在于质量增加(其实增量不大,特别是实验的几个输出之间),主要原因在于粒子在高速下受力变小,令粒子能量并不按机器的标称输出,你可以计算一下,期待你的答复。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9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2/27 10:34 

对【8楼】说:
柯尼希定理Konig's theorem)是质点系>运动学>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其文字表述是:质点系的总动能>T等于全部质量集中在质心>时质心的动能EC,加上各质点相对于质心平动坐标系>运动所具有的动能EKCM。数学表述为:EC =(1/2(mivC2 EKCM = (1/2mi(Δvi2 1n, n为总粒子数,vC为质量中心的速度,Δvi为第i个质点对质心中心的速度。对于两质点系统,m=(m1+ m2),引入相对速度uv1-v2和折合质量μm1 m2 /m1+ m2),则EC =1/2mvC2EKCM=(1/2μu2柯尼希定理是从牛顿力学推导出来的。对于两质点系,看贴的每位网友都能轻易地自己推导出来。对于多质点系,只要注意对质心系而言所有质点的动量的矢量和为零mivi=0,你自己也不难推导出来。只有自己推导了一遍之后,才会真信这是牛顿力学的结论。柯尼希定理对于相对论也是适用的,条件是没有发生粒子的产生和湮灭。推导出相对论的柯尼希定理要难一些,但对此论坛的众多高手而言也不在话下。即使沈先生、朱先生等人不出手,用质心系动量mivi=0和相对论速度合成公式,也还有不少人也能自己完成推导。  全部质量集中在质心>动能EC碰撞前后不变,EC不会转化为热能。可以起能量转化作用的有效能只是为EKCM两电子对撞时,质心的速度和动能EC均为零,动能>T全部为EKCM,总动能转化效率当然高。打静止靶时,质心动能不为零,总动转化效率自然低。贝托齐的量热法能量沉积理论,认为打静止靶时入射电子总动能全部转化为热能,他首先是违反了牛顿力学柯尼希定理,当然也违反相对论。   我举例汽车相撞来通俗解释柯尼希定理,如何就否定了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 令我吃惊!柯尼希定理从牛顿力学推导出来必然遵从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两者有矛盾又从何说起? 所以,请王先生自己从牛顿力学推导出两质点的柯尼希定理。若是这个都做不到,建议你先去学懂牛顿力学再来反相。否则,你反相时射击的目标就会搞错,成了帮倒忙误把牛顿力学来打倒。当然,若是你本来就既不承认牛顿力学更不承认相对论,一切科学理论都反。那末恭喜你,你自己的理论就是完全正确的理论,你立即成了无敌的,谁也不可能驳倒你。我也承认违反了你定义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而犯了低级错误。你的相对性原理得出的 “迎头撞车与撞静止车的效果是一样的的结论,更是理论上与实验上都不可反驳,因为决不会有人蠢到用自已的车做撞车实验来反驳你。   我不妨再犯一个低级错误,用撞车为例说明柯尼希定理相对论中和牛顿力学中的区别:同样的汽车都加速到最高速度V,牛顿力学因质量不变,最后只能是以空车动量mV去撞静止靶;但相对论力学质量可变,相当于汽车在加速的沿途不断加装货物,最后以载重车动量MV去撞静止靶。加装货物的质量为(M-m)对应于相应于相对论的质速关系所增大的质量m [1-V/c2-1/2 -1]。由此式可以计算出相对论的入射动量(1-V/c2-1/2 mV,它与牛顿力学的入射动量mV相比较只复杂一些。这个初等数学公式,用级数展开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真正算时输入计算机很快就出结果,当然,级数展开也可算出。你不相信算得出来,是因水平太低而不会算,可做此实验的季先生会算,也是该他算的。他若算不出来怎会去质疑相对论。事实上,季先生已经算出来了,他的表1就是用(1-V/c2-1/2这个相对论因子算出来的。  季先生是完全知道存在vdm/dt)这一项,否则他在公式(1)左边就会直接写成mdv/dt)而不是论文中的dmv/dt。他接着写出相对论的质量可变公式(2)更证明他只是在演算时因疏忽漏掉了vdm/dt)这一项。  你说的“主要原因在于粒子在高速下受力变小,令粒子能量并不按机器的标称输出”,这是应该由季先生来回答的。他用的医用加速器不是专为做此实验而自制的,其标称输出自然经过出厂标定和医用效果的检验核实。若是各档的能量输出真的如表3实测半径所对应的那样,各挡输出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这医用加速器早就报废或送去返修了,季先生应该不会用来做实验吧。事实如何,只有问季先生。   你连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都理解得与众不同,季先生己经算出了的相对论因子表1摆在你眼前,你竟不相信可以计算出结果。这也太离谱了,我又怀疑你可能很有水平,只是假装什么也不懂,这可就是态度恶劣!若是如此,我不会浪费时间与你讨论了。
 [10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7 13:27 

对【9楼】说:
你想的太多了,你就把我当初中生好了,否则我也不会要求你按照相对论计算一下实际旋转半径是否符合实验。
你的物理知识确实不错(与我相比),但这并不妨碍你犯低级错误,也许你很不高兴,但事实如此。我们不谈高速运动,还是讲你的汽车问题,该问题在相对论或经典力学中有同样的结果。现在你认为100公里/小时撞向静止的汽车产生的破坏(或发热量)比两个50公里/小时的汽车对撞要小,还拿出一大堆理论,我不得不佩服你的书呆子气,请原谅我的直率。因为大家知道,热量是个标量,与观察着的速度无关,那么很明显的是:在50公里运动的船上有一汽车以100公里(相对船,并与船速反向)的时速撞向另一静止与船上的汽车,按照你的高深理论,在船上的观察着与地面观察着得到的温度观察不同,地面上认为是50-50的对撞,温度要高,而船上的人发现温度偏低,这个矛盾不是初中的问题吗?烦劳楼主先把基础学好再怒不迟。
同时,楼主一再称【无论如何设计静止靶也不可能保证使95%以上的入射电子的能量沉积在铅园台体内转变成热能】,难道这也是反对的理由?你自己说说是百分之几吧,我认为就是50%也可以反映不同能级的粒子产生的温差,实验是追求温差,除非速度越高,吸收越少,而且正好二者相抵,你需要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批驳,否则同样是个低级错误,我不清楚你为何连连出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与你的学识不符。不过我倒并不介意你的错误,有则改之,没有什么问题,不要把批评者当敌人就好了,我就没有把你当敌人看.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1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7 13:36 

对【9楼】说:
【更证明他只是在演算时因疏忽漏掉了v(dm/dt)这一项。 】
-------------------------
我前面已经邀请你来按照相对论完整计算一下,看看是否与实验相符,怎么有困难?我是不会的,等你了,不要让我失望,我是希望你能给出更准确的东西,尽管我现在还不相信。

==============================================================================================
【你说的“主要原因在于粒子在高速下受力变小,令粒子能量并不按机器的标称输出”,这是应该由季先生来回答的。他用的医用加速器不是专为做此实验而自制的,其标称输出自然经过出厂标定和医用效果的检验核实。若是各档的能量输出真的如表3实测半径所对应的那样,各挡输出结果几乎是一样的,这医用加速器早就报废或送去返修了,季先生应该不会用来做实验吧。事实如何,只有问季先生。 】
-----------------------
这个需要问吗?你自己在1楼已经说:【打靶和迴旋加速器的实验在世界各地几乎天天都在进行着並持续了几十年,各国发表的大量实验结果与季灏先生三个实验公布的测量数据是一致的,所以我完全肯定季灏先生的测量数据真实可信。 】,现在如何会说出如此话来,实在费解?你还是给出你的符合实验结果的计算,否则我认为你在胡闹。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2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2/27 15:14 

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82323.html

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06930.html

季灏先生的2个实验早就是讨论得不想讨论的主题了。余本鲲是高能领域的专业人士。

从季先生的实验中,我看到了他强烈的反相意愿,而且这种意愿影响到了实验数据。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13楼]  作者:吴沂光  发表时间: 2011/02/27 15:49 

这的确是高中生要撑握的物理知识。

动能是一种运动量度,它的定义除能量守恒律外,还联系于相对性原理。它不表示“物质的多少”。

热量是由质心参考系上计算的各质点(分子)的平均动能。计算上等于质点组内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功之和。它与质量的意义相似,可用“物质多少”来度量。不随参考系变换而变化。它的定义与相对性原理无关。

在两质点碰撞中,我们能直接测量的(不要用相对性假设)是那份等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功之和的热量,至于两运动质点分别对于这份热量贡献了多少。纯粹是假设的问题,或说用什么假设更合适的问题。

飞机质量小,地球质量大。由飞机上看,地球动能巨大,但是,此时地球动能仅是一种运动量度,与速度这类物理量的意义相似,不表示“物质的多少”。由地球上看,飞机动能为“能量多少”或“物质的多少”量度,因为地球为质心参考系,二者碰撞后产生的热量恰好等于飞机的动能。





 [14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7 17:28 

对【13楼】说:
吴先生是个明白人,现在很多人书读的很好,公式也记了一大堆,写起帖子洋洋洒洒很大篇幅,但是,对物理没有基本的敏感性,就好像站在熟人面前,还要仔细分析这个人的眼睛、耳朵、头发等是否是你,正常人直接就出的判断,在他们就变得异常笨拙,我不清楚应该如何改善这个状态,但这确实是楼主以及很多书生的通病。季灏老师的实验已经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明白人都知道,实验不仅否定了相对论,对经典力学也是个否定,如何正确看待季灏实验,是反相的重要一环。该实验表明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在高速下也是不成立的,而且,这个高速不具有相对性,是绝对的。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5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2/27 17:39 

对【10楼】说:
王飞:按照你的以太论,应该是不相同的,因为遇到大汽车时,小汽车被倒推着走,激发了更多的以太波,损失了更多的能量。 相对性原理的前题是空实不作用。你的以太虽然不能作用于物体,但物体可以作用于以太,你的以太把牛三也抛得无影无踪了
 [16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7 17:53 

对【15楼】说:
你不理解我的理论就不要乱说,真的想讨论可以先看看我的东西。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7楼]  作者:鹏翱九宵  发表时间: 2011/02/27 17:56 

加利略变换式问题很严重!
[楼主]  [18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2/27 23:31 

对【10楼】说:
不知你是不会算平方还是不会算效率,还是让你自己算。我只是提示:50的平方是2500100的平方是10000,两个50的平方只有一个100的平方的一半。量热法说的转换效率95%100%。我们比较的也是对撞法与打静止靶的效率,效率是有效动能(也就是相对于质心系的动能)与入射的总动能的比值。前提两质点的柯尼希定理你已经自己推导出来了,否则,算出效率也不知其含义。
[楼主]  [19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2/27 23:37 

对【11楼】说:
用相对论的完整推导,季先生早已经给出来了。表1就是按相对论计算出的各能量挡的电子速度值,再按表1的速度值计算的相对论半径R,正是表3给出的实测半径R值。只是季先生的表2理论半径R因用了错误公式而错了。季先生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相对论,与迴旋加速器的运行情况也相一致。你难道没看过季先生的论文吗?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量热法实验的碰撞效率涉及柯尼希定理,你先从牛顿定律推导出两质点的柯尼希定理,贴出你的推导计算结果后,我再考虑能不能教你。
 [20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8 01:34 

对【18楼】说:
【不知你是不会算平方还是不会算效率,还是让你自己算。我只是提示:50的平方是2500,100的平方是10000,两个50的平方只有一个100的平方的一半。】
------------------------------------
我只谈你的汽车,完全非弹性碰撞情况,对撞就是两个50的平方和=2500+2500=5000,100撞静止则速度减少一倍,化为热能的部分为10000/2=5000,因此,无论是对撞还是单撞,只要相对速度不变,发热时一样的。这种初中题目有必要在这样的帖子中计算吗?一眼就明白的事,真不明白?

======================================================================================
【量热法说的转换效率95%和100%。我们比较的也是对撞法与打静止靶的效率,效率是有效动能(也就是相对于质心系的动能)与入射的总动能的比值。前提两质点的柯尼希定理你已经自己推导出来了,否则,算出效率也不知其含义。】
----------------------------------------
你怎么脑子不开窍?这里主要比较不同能量的粒子(2Mev--20Mev)撞击铅靶后,产生的热量是否有差异问题,如果有,就表示它们的能量确实不同,但我们认为,高速电子受到的加速力已经变化,变得非常小,因此,所谓的标称能量输出,对电子而言,并没有事实的对应关系,并不是你给20Mev,电子就有这么多能量的,这就是电子不能超光速的一个原因,因此不管对撞也好,单撞也罢,效率计算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你不管如何计算,都有不同温度出现,但实验证明,就像另一实验的半径一样,所有电子的发热都是基本是相同的。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1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2/28 01:53 

对【19楼】说:
【用相对论的完整推导,季先生早已经给出来了。表1就是按相对论计算出的各能量挡的电子速度值,再按表1的速度值计算的相对论半径R,正是表3给出的实测半径R值。只是季先生的表2理论半径R因用了错误公式而错了。】
-----------------------------
我就是要你安装相对论计算出表2理论半径,我不相信你的计算会符合实验值。你不会也没有计算就否定季灏吧?

=========================================================================================
【季先生的实验结果完全符合相对论,与迴旋加速器的运行情况也相一致。你难道没看过季先生的论文吗? 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量热法实验的碰撞效率涉及柯尼希定理,你先从牛顿定律推导出两质点的柯尼希定理,贴出你的推导计算结果后,我再考虑能不能教你。】
-----------------------------
我真怀疑你是否认真看我的回帖,以及吴先生的回帖,实际上发热仅仅与相对速度有关(低速下),是否对撞不影响结果,你说的柯尼希定理对季灏的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还是不懂你可以自己计算一下发热量,注意,不是发热与原能量的比值,因为相同的相对速度,对撞的总能量比单撞的要小4倍,而量热法并不在意这个问题,我们实验不是求到底有多少动能转化为热量,而是大家转化的热量是否相同,这才是实验的目的,如果你认为转化的热量只有50%,这对实验结果并不构成否定,大不了就是全部数据除以2,温差并不会因此消失,但实验没有温差。
季灏的实验是非常了不起的,即便你说世界上每天都得到这个实验,但没有人发现问题就是关键,到今天你还糊里糊涂的否定人家,完全看不到实验暴露的问题,实在令人汗颜。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22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3/01 05:00 

对【12楼】说:
忙于陈老師英文新书出版的打字、校对,很长时间没来此网站,错过了09年的讨论。现只能走马看花扫描一下,略知过去讨论很热烈,对几个主要争论问说一点看法:

1,对季先生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质疑,集中在加速器的标称能量上。我认为实验结果可靠,根据是:

A,医用直线加速器用的是微波电场加速。波导管中安装一些带孔薄片,薄片间距适当,用以调整波导的介质特性。适当频率下在波导介质中的行波相速度可与电子的速度同步。与电子实际速度相匹配的微波频率以及波导中各节段的长度都能测得很准。所以,各能量挡在设计时是对应于电子的速度,标定时是对应于该微波的频率。使用时只要能加速就表示实现了同步,因此实际值对标称值的误差不会大于1%,但也不可能是表1所表示的准到五位数字。作为实用仪器,能量准到三位数字足够了。

B,季先生换了其他加速器实验过,不会两台都是输出值远离标称值。

C,贝托齐用飞行时间法测量了电子的实际速度,虽然他测量的不是加速器电子的出射速度,而是加速器全长中电子的平均速度。它远小于出射速度,因为低速段所用的时间远比高速段多。但测量出的时间,也是高能挡的短于低能挡的,符合预期(我没时间积分精确算,因不知加速过程是否均匀)。贝托齐的论文未能贴上,抄上其完整数据表:       直线加速器总长 8.4米

      0.5,  1.0,  1.5,  4.5,  15     MeV  

      3.23, 3.08, 2.92, 2.84, 2.80 *10-8sec

D,电子迴旋加速器是由真空室内两个半圓形的Dee盒构成,两盒之间加交变电压,两盒间的间隙就形成加速电场。恒定磁场垂直于Dee盒致使电子在盒内迴旋。每转半圈电子的速度方向反转一决,交流电场方向若是也正好也同步反转一次,则电子每圈被电场加速两次。电子在低能时是以螺旋线运动,半径R逐渐增大。加速到1MeV以上时就基本上是半径R不变的圆运动。所有运行的迴旋加速器都是如此。其中电场负责加速电子,磁场负责电子的拐弯。季先生的实验正是保留电子迴旋加速器的一半,另一半用直线加速器取代,从而连续的运转也就中断了成为一次一次的间断地实验。众多迴旋加速器的运行结果与季先生的实验结果吻合,这是季先生的实验结果真实可信的充分证据。

2,磁场法实验中,随着能量增大而增大的电子动量为什么测量不到?或者说,为什么对相差很大的电子能量测量得到了几乎相同的半径R?

我的回答是:不同的能量有几乎相同的电子速度v(见符合相对论的表1),从而就有几乎相同的法向加速度,因此必然有几乎相同的半径R。说具体些是:磁感应强度B中电子切向速度vT产生的罗仑兹力fN沿法线方向,法向力fN产生法向加速度aN和法向速度vNvN产生的罗仑兹力fT沿切线方向的反方向,fT正好平衡切线方向的质量变化力

vdm/dt)。大家通常只看到引起位移切向速度和与离心力平衡的法向力,因为这是牛顿力学常识。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不难理解,若电子仅有切向速度,其方向如何会转半圈就反转?不断改变电子运动方向的是法向速度,由于方向的改变不如位置改变显眼,容易被视而不见。与切向速度的离心力平衡的是切向速度产生的向心罗仑兹力(此项与牛顿力学无异,为质量不变的mdv/dt),与法向速度产生的反切向罗仑兹力平衡的是切向质量变化力vdm/dt),此速度不变下的力常被人忽视。

由法向力平衡:质量不变下的mdv/dt= mvT2/R=qvTB,vT =RB(q/m),电子的荷质比q/m和磁感应强度B不变,切向速度ⅴTR直接正比。因此,由相对论的正确公式为vT =RB(q/m)代替季先生的错误公式(3)、(4)和(5),从表1的相对论速度所预言的表2中的R,在不同能量档均为20。

2  0.121T电子能量——圆周半径理论值关系

能量E(MeV)

201612964
半径Rcm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所以,表3的实验结果符合相对论预言。

由切向力平衡:速度不变下的vdm/dt= qvNB,电子在电场中获得的能量,主要用于电子质量的产加上,高能时速度增加甚微。

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子变速时的电磁幅射会消耗电子能量,导致普通电子迴旋加速器仅几十MeV  

因为相对论基本方程是二次式方程,罗仑兹变换也是二次式,相对论学者通常都不做涉及一次式v/c的力的分析。到了广义相对论,连力的概念都不用。做力的分析容易犯错。但陈老師不怕犯错,所以敢做力分析。他又知道罗仑兹变换等二次式方程来源于经典物理学的一次式方程,所以他把广义相对论改写成v/c一次的力的方程,类似于推广的牛顿第二定律加引力定律。以上相对论的力分析,我们认为等效于相对论质速关系下的动量能量分析,难免有错,请各位指正。

3,量热法少测到的能量到哪里去了?我认为:不能转换的质心系整体平动动能,成了靶的机械位移能,再在靶支架的反弹中转成了靶的机械振动能,主要以超声波形式通过支架与外壳传送出去了(只有少量的宏观机械振动能最终转变成热能)。可以在打靶时测量靶的机械位移来验证。王飞先生会说:我不信,除非你去做个实验给我看。我事先回答的是:我相信柯尼希定理的推论,从牛顿力学导出的柯尼希定理也证明了适用于相对论,从而不需要做实验,因为同类实验别人做了很多了。谁怀疑此推论就由谁去做实验来反驳。法律上的说法是,谁主张谁举证。

 [23楼]  作者:cmjihao  发表时间: 2011/03/01 08:34 

对22楼:希望用相对论公式计算轨道的半径。
 [24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3/01 11:00 

12楼
梁彬彬:
【从季先生的实验中,我看到了他强烈的反相意愿,而且这种意愿影响到了实验数据。】
--------------------------
原先没有注意,以为你出于好意,把原讨论帖链接出来,方便大家讨论,但你不该说【这种意愿影响到了实验数据】,要知道,实验并非季灏老师自己动手做,而是实验所的专家具体完成的,即便有假,也是实验所得专家所为,况且他们也没有必要迎合季老师的【强烈的反相意愿】,你说这话有什么依据?没有的话请你给季灏老师道歉。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5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3/01 11:15 

对【22楼】说:

【我的回答是:不同的能量有几乎相同的电子速度v(见符合相对论的表1),从而就有几乎相同的法向加速度,因此必然有几乎相同的半径R。说具体些是:磁感应强度B中电子切向速度vT产生的罗仑兹力fN沿法线方向,法向力fN产生法向加速度aN和法向速度vN,vN产生的罗仑兹力fT沿切线方向的反方向,fT正好平衡切线方向的质量变化力
v(dm/dt)。大家通常只看到引起位移切向速度和与离心力平衡的法向力,因为这是牛顿力学常识。大家仔细想一想就不难理解,若电子仅有切向速度,其方向如何会转半圈就反转?不断改变电子运动方向的是法向速度,由于方向的改变不如位置改变显眼,容易被视而不见。与切向速度的离心力平衡的是切向速度产生的向心罗仑兹力(此项与牛顿力学无异,为质量不变的m(dv/dt),与法向速度产生的反切向罗仑兹力平衡的是切向质量变化力v(dm/dt),此速度不变下的力常被人忽视。】
---------------------------------
你的解释并不符合相对论,因此你不可以说季灏老师的实验没有否定相对论,你只是解释了实验结果的原因,当然,一个结果可以多种解释,你的解释也不一定正确,但惟独相对论是无法解释的,对于季灏老师来说,他的实验目的已经达到,你的立论不对,你应该说“我如何理解季灏老师的实验”,而不是否定之。
对于你的荒唐解释,我必须告诉你,错!为什么错,我要看你的态度再决定是否教你。

=============================================================================================
【电子的荷质比q/m和磁感应强度B不变,切向速度ⅴT与R直接正比。因此,由相对论的正确公式为vT =RB(q/m)代替季先生的错误公式(3)、(4)和(5),从表1的相对论速度所预言的表2中的R,在不同能量档均为20。】
-------------------------------
实验值是18,而不是20,你的胡乱独家解释已经在实验数据面前破除,你自己反思。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6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3/01 11:33 

对【22楼】说:
【只有少量的宏观机械振动能最终转变成热能】
------------------
请问这个少量是多少?如果是1%的话,你是否觉得满意?如果满意,那么我问你2Mev*1%会等于20Mev*1%吗?我已经说过几遍,反反复复还是这一句话,你是否理解力有障碍?实验的热量与多少比例有什么关系?我们实验的目的是要用热量区别开不同能量的粒子。

==============================================================================================
【可以在打靶时测量靶的机械位移来验证。王飞先生会说:我不信,除非你去做个实验给我看。我事先回答的是:我相信柯尼希定理的推论,从牛顿力学导出的柯尼希定理也证明了适用于相对论,从而不需要做实验,因为同类实验别人做了很多了。谁怀疑此推论就由谁去做实验来反驳。法律上的说法是,谁主张谁举证。】
----------------------
我已经为此写过几个贴,还计算给你看,一个中学的东西也弄不明白,我真的服了你,人可以犯错,但简单的错误尽量不要犯,特别是别人已经告诉你,而且是反复告诫。我们民科的脸都给你丢尽了!你还是先去解决一下初中的东西吧。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27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03/01 12:38 

对【23楼】说:

见你的贴后我立即我立即补上了相对论推导的公式和理论值表,忙中出错,理论值表2是:

表2  0.121T电子能量——圆周半径理论值关系

能量E(MeV)

201612964
半径Rcm18.018.018.018.018.018.0
 ,也感谢王飞先生的提醒。
 [28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1/03/01 12:51 

对【23楼】说:
怎么只有结果,不见计算过程?难以服众啊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9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3/01 15:24 

对[22楼]说:
季先生量能器实验的问题就是余专家所说的公式(6)不对,1.835厘米不能保证95%以上的能量沉积。
陈老师的公式只适用于单次碰撞。电子撞到量能器,是多次碰撞的情形,还会产生电磁辐射。1.835厘米的铅台能使10几MeV的电子动能降为0,不过不能阻挡穿透力强的射线。所以能量不能完全沉积。
引用余专家327楼的话:
【季先生:
(1)最近我与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辐射防护专家李裕熊教授在电话中讨论一个实验问题,其中也涉及到您观察到的现象。按李教授的看法,1cm厚的铅板挡住10几MeV以下的电子是完全可能的,这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达成的共识。但是,入射电子在铅板中因轫致辐射效应产生的伽玛射线可穿透的铅板厚度就远不止1cm了,尤其10几MeV的伽玛光子的穿透能力是最强的,低于这个能量和远高于这个能量的辐射的穿透深度都不如它(这里面有一个较为复杂的机制),而您的实验恰恰就出现在这个能区,因此,加速器束流电子进入铅台体后产生的伽玛射线带走了相当一部分能量从而造成铅台体不能充分升温。所以我想您最好还是使用一个长一点(10cm左右)的铅棒再做这项实验就有较强的说服力了。李裕熊教授是国内辐射防护领域的权威(已经退休了,与裴元吉教授一起被返聘),他在这个领域有相当丰富的理论造诣和实践经验,您不妨跟他联系联系。】

另一个实验的问题:我认为不管是绝对质增:γmo*d^2r/dt^2=γmo*V^2/r=qVB,或是高能时加速度下降F=mo*V^2/r=qVB/γ。得到的半径公式都是一样的:r=γmoV/qB=EV/(qBC^2)。季先生其实支持加速度下降的观点,他的这个实验连他自己的思想都反。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30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3/01 15:41 

王飞:
你只不过打着为季先生着想的旗帜干着发泄情绪的目的,论坛不是你发泄情绪的地方。
我原本想为陈老师和姗姗女士着想提醒一下他们:用胡搅蛮缠条款对付菜鸟,我说算了,别人的事别乱掺和。
这下可好,你自动受虐。 [18楼] 作者:szshanshan说的是效率,你那种m1=m2的情形:对撞效率是100%,动撞静是50%。你不会算一下。可能你不会。你连微积分都不会。自己不懂还一个劲地自以为是。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7042112350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