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点漂移实验”六项技术措施 1,方向性好的激光器; 2,以及采用弹性反射条作为可调节焦距的长焦距聚焦反射镜,单条聚焦镜得到的是光条,不是光点,这没关系; 3,特制反射镜,减少玻璃镜面每次反射的光波损耗; 4,延长多次反射光程至800米,注意镜间空气透明度,减少光的散射损失,或者干脆可以将反射镜用玻璃框封闭; 5,在 40 米/秒的汽车上的光点移动量计算值为10微米;在 200 米/秒的飞机上实验,光点移动量计算值为50微米; 6,通过显微镜观察光点的移动。 |
对“6项”的看法 1、激光器的功率要尽可能高一点,以弥补反射损耗。 2、“弹性反射条”是怎么回事?能形容一下吗? 如果聚焦和反射是同一个镜面,那可能就不会有“聚焦变形”的问题了, 那“反射损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只要提高一点激光功率就行, 因为反射光的散射是主要问题, 我说的散射不是“介质散射”,而是“反射面散射”, 如果“弹性反射条”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很好办了。 3、我对“特制反射镜”也不太清楚,有可能吗?倒是听说过“全反射镜”, 尽量找质量好一点的? 4、空气散射的影响比较起来现在似乎还说不上,也可以试试。 5、怎么我的计算是: L=ct l=vt=(v/c)L=(40/3*10^8)*800=10666.7*10^-8=106.7*10^6≈100(微米), 对于200 m/s的飞机就是500微米=0.5毫米,用放大镜就行了? 当然可能还要考虑飞机和实验仪器对“以太”的部分戈引作用引起的负效应? 总之我觉得值得一试。 |
1。所谓弹性反射条,即长条形平面反射镜,通过螺丝顶力其中间和两端使其弹性变形为抛物线反射面,以此作为聚焦镜。这不是来回反射镜。来回反射镜是四个平面镜,凑成四方柱形状,内侧为反射工作面。平面镜镀银以后,以镀银那个面为反射工作面,这样可以克服玻璃造成的散射。 2。你计算的光点偏移量结论是正确的,后来我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看来你也比较细心。如果效果显著,实验技术条件可以降低。光程可以缩短一点,显微镜最好还是给它用起来。 |
容易买到吗? 这相当于是一个凹柱面反射? 聚焦效果明显吗?可调范围如何?很想看看实物,容易买到吗? 我原来只考虑了凸柱面反射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起到放大的作用, 但是散射也更大了,如果结合凹柱面再次聚焦反射可能会有效, 可是如果只用凹柱面镜反射,好象“偏移”会互相抵消一部分?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好了,要让“偏移量”成逐步积累才好, 另外是否也可以考虑光电放大?以增加灵敏度,减少反射次数。 |
一小条普通平面镜就可以了,没有那么复杂 聚焦镜是一小条普通平面镜,尺寸大约3cmX100cmX4mm.工业技术的进步,普通平面镜的真象效果是容易保证的,由此弹性变形得到的长焦距反射镜的成像精度也能够得到保证。长焦距反射镜只能采用平面镜弹性变形得到,这是关键性的技术思路。聚焦反射镜靠近激光器出光口,先聚焦在多次来回反射投到屏幕。不存在抵消光点偏移量。如果这样光点不清晰的话,要增加聚光前的光程,但也可以让聚光前后的光成垂直方向,反正这方面的问题不是大问题。最好不要掺入更多的间接显示技术,否则即使效果很好,别人可能也不承认你的实验结果。 希望我们能够合作好,最后把实验做成功。 tel: 0576 7772272(office) 7752201(home ) |
回复:如果介质受地面影响过于严重,这个实验在什么地方才好做呢? 200米/秒的飞机波音飞机就可以 但是飞机对介质的拖曳到底有多大? 如果介质受地面影响过于严重, 那么担心这个实验结果 是否会还和在山头上作 的麦克尔孙试验区别不大? 这个实验在什么地方才好做呢? ※※※※※※ 换只角度看世界,世界更精彩! 欢迎大家到 http://newphysics.xilubbs.com来做客, 物理科学争鸣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学子的家园 |
为什么期待“光点漂移”呢?假如实验成功了,光点发生了漂移,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 流水和气流不会改变其中超声波束的传播方向——动煤质波动理论呼之欲出! |
曾经对于光点漂移实验感兴趣,让我学了一些光学知识。后来感到这个想法有各种理论问题,就没有去做。后来杨红新先生做过,说没有结果。在我看来,实验初步结论与理论想法一致,于是就相信杨红新先生的实验结果。现在有二象限光电二极管,专门探测光斑的细微移动,有兴趣的人,再次验证,在技术上并不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