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有的人论文的贴子一样都不看,瞎... 下一主题:来者不善,凡来此发帖者都自以为...
 [24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6/08 16:24 

对【240楼】说:

任何一篇论文都不会说自己有50%的误差。

10%-50%误差是推测出来的。甚至贝托齐论文比起50%误差还要大。不同的电子能量,有不同的误差。我再做一些注释:

在贝托齐测量电子能量和速度的实验中,发射信号和触发信号,探测器都有一个响应时间,这个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pickup circuits)为纳秒量级(这在贝托齐论文第二页末尾有交代),......1.5MeV4.5MeV电子飞行时间差为0.8纳秒,15MeV4.5MeV电子飞行时间差为0.4纳秒,都在pickup circuits的响应(弛豫)时间范围内(纳秒量级),因此这些数字是毫无意义的(即贝托齐实验实际上无法区分“15MeV4.5MeV电子飞行时间差”)。

以上我这段话表明,贝托齐实验(根据飞行时间测量)根本无法区分哪个是1.5MeV的电子,哪个是4.5MeV电子,哪个是15MeV电子。所以,根据飞行时间测量来计算出电子能量数值,与实际的1.5, 4.5, 和4.5MeV必然具有很大的差别。我说贝托齐实验有50%的误差,是客气的,贝托齐电子速度测量实际可能是200%的误差都有(季灏先生自己不是根据诸如v=0.987c......之类的数据算过电子能量了吗?不是发现与1.5, 4.5, 和4.5MeV差别巨大吗?)  贝托齐的量热实验才是10%误差。

   尽管贝托齐实验根据飞行时间无法区分1.5, 4.5, 和15MeV的电子,但是其还是有意义的,因为1.5, 4.5, 和15MeV的飞行时间如此接近,恰好说明光速极限是存在的,这就与牛顿力学区分了开来。所以,贝托齐实验(通过飞行时间测量电子速度)尽管误差巨大,但是定性意义是有的。这是对贝托齐论文的最好理解。

 [24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6/08 16:28 

对【240楼】说:
我记得季灏先生拿贝托齐的电子速度数据(粒子速度0.867c0.910c, 0.960c0.987c)来计算电子能量,发现与1.5 4.5 15MeV相差甚远(甚至相差两三倍)。原因就在上面:贝托齐实验(根据飞行时间测量)根本无法区分哪个是1.5MeV的电子,哪个是4.5MeV电子,哪个是15MeV电子。
 [243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2/06/08 17:30 

沈建其先生:你是说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在这话是什么意思?
 [244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2/06/08 17:30 

沈建其先生:你是说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在这话是什么意思?
 [245楼]  作者:张声付  发表时间: 2012/06/08 19:47 

你们都不要争吵了,我来做个了结吧。 关于“宇宙守恒定律”发现的说明 关于“宇宙守恒定律”发现的说明:困惑,人类为什么对自身正在经历着的生长现象却无从认识,生长现象是人类每个人都既亲身感觉到,又相互观察到的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这样最了解的现象都不能认识,这是为什么?是不是不会理解生长现象?若要正确理解生长现象,只有通过寻找非己之参照物进行类比方可知道之。否则休想从自身明白自身。分析来分析去,还是缺少理解,缺少对比理解,只要将生物与地球进行类比理解,就可以理解生物也可以理解地球,一举两得。地球能不能与生物类比?或生物能不能与宇宙类比?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是揭开两者之本质时而非此不可的。因为生物只是宇宙变化中的一个高级别现象,它们之间是种特别的母子关系,或传承关系。本人在十八岁那年突然发病,关节疼痛,久治不愈,深感医术无能,越是久治不愈,我就越是想了解这生病的原理,问医师,医师说病因不明,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可笑,自己亲身经历的病,自己都不知道,还好意思问医生,从此开始,我就致力于疾病原理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一直无果,困惑之中,终于意识到要有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才行,人体中的未知原理是否可以通过其它个体中的已知现象来类比而粗略知之,例如:你解剖一头猪时,看到了猪的内脏,此时你会不会类比而联想到人体的内脏也应大概如此吧?事实证明这样的联想类比是正确的。关于生物生长的原理是什么?单从生物自身去研究,我们也很难理解,就像那个瞎子初次摸东西一样,虽然是摸到了,可就是表述不出来,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这叫做瞎子摸东西,摸到讲不出,造成这样的局面的根源就是瞎子的心目中缺少其它已知参照物,现在人类对生物生长这一现象的了解也是虽有感觉,但却无法认识,人们对生长的认识却不像瞎子初次摸东西一样缺少其它已知参照物,而是心目中有已知参照物,却不会利用,同样,人类对于宇宙星系的认识也是停留在虽有感觉,却无从认识的模糊状态。若要明朗起来,只有找到心目中的已知参照物进行相互类比,才可慢慢明朗起来。例如生物的这个生长现象到底是个什么现象?地球的这个被太阳光作用而且不停的周转并自转现象又是个什么现象?它们之间的各自之已知现象是否可以用于类比得出对方的未明白部分,于是我就开始将生物的生长现象与宇宙星系中的地球现象类比分析,得出地球也是生长合成的想法,而地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就是太阳光粒子,从这一生长转化的运动形式变化上看,就是光直线运动转化成了地球曲线运动,从这一生长转化的粒子状态变化上看,就是光粒子状态转化为物质粒子状态,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由单项简单运动形式转变成了一种复杂的多项运动形式,从稳定不住的粒子状态变为相对稳定状态的粒子,不同的是粒子的运动形式已发生改变了,也就是说粒子的存在状态已发生变化了,这就是能量转化成物质的原理,随着分析的加深,宇宙万物在我的眼里变得越来越明朗起来,最终得出了宇宙本质理论“宇宙守恒定律”。 什么叫单项运动?什么叫多项运动? 先不说运动,只说单项与多项两个概念,在初中数学里学过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关系及分式与繁分式的关系,即互相转化关系,而单项与多项也有互化关系,知道了这些,再说运动,如:地球运动,光运动,相对而言,地球是做多项运动的,而太阳光则是做单项运动的,由于单项与多项是互化的,所以说地球是由太阳光转化而成的,所谓多项就是一个运动体同时进行几项运动,如地球上的人,除了进行人体活动外,还同时进行随地球公转及自转等。(理解了“单项运动和多项运动”就理解了宇宙。) 什么叫永动粒子? 其实宇宙就是由大量的可以永远运动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不仅是可以永远运动下去,而且还是永远存在的,无起源和消失之说,只有变换之说.永动粒子是决定宇宙守恒定律的关键性名词,也是本质理论的根基,没有它,就无法完整解释宇宙和生命现象,它的引入和发现才是终极理论的核心所在,否则无论怎样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圆其说的. 再配上单项运动与多项运动两个新概念,宇宙就被我彻底揭穿其本质了. 宇宙守恒定律: 宇宙=物质+能量=一个恒定值 物质可转化为能量, 能量也可转化为物质,这就是宇宙守恒定律的等式表达式。(特别注意一下:宇宙是物质的,它不包括真空,真空与宇宙无关。宇宙基本粒子的一切运动是不受真空干扰和作用的,因为真空本来就不是什么物质,也不是什么能量,它就是空的。物质只与物质或与能量发生相互作用,它不会与非物质或非能量的真空发生相互作用。而宇宙中的一切演化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宇宙演化与真空无关。真空就是容纳一切物质与能量的空间。)以下是宇宙守恒定律的语言表达:宇宙是由大量可以永动永存的基本粒子构成的一个大统一整体,光粒子和物质粒子只不过是永动的基本粒子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永动的基本粒子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它们在本质上还都是相同的,这些永动的基本粒子是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就不同的运动形式或不同的存在状态发生相互转变而已,而且在转变过程中,始终维持着粒子与运动的本性的不变。或者说始终维持着粒子及运动的守恒,这就是宇宙守恒定律. 每一个基本粒子的运动度也都等于一个恒定值。有人说,我这理论未免也太简单了吧,还有时间和空间及场等等就不算宇宙了吧?哈哈,真理(本质理论)本来就是很简单的,只有表象理论才是很混乱和很复杂的,不然表象又哪来的迷惑性呢?迷惑性的根源就是太复杂,复杂的根源就是太混乱,混乱的根源就是不能大统一,不能统一的根源就是不懂得将貌似极不相同的生物与宇宙星系这两大类联系起来进行类比一致的分析。 地球是吸收太阳光而生长形成的: 通过将貌似极不相同的生物与宇宙星系这两大类联系起来进行类比一致的分析。类比得知,地球应是生长形成的,不同的是生物的光合作用是借用太阳光的动力作用,物质粒子不是光粒子本身,却是地球上的水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等粒子,而地球的形成则直接由光粒子本身及本身的运动光合作用而成.地球的生长变化,人类因身在此中,并与之同步变化,所以是感觉不到的.这就是只可认识却不可感觉的第一个例子. 作者:张声付 中国: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山青九组 邮 编:422400 电 话:0739-4531785 邮箱地址:

 [246楼]  作者:张声付  发表时间: 2012/06/08 20:04 

不要争了,我来做个了结吧。关于“宇宙守恒定律”发现的说明 关于“宇宙守恒定律”发现的说明:困惑,人类为什么对自身正在经历着的生长现象却无从认识,生长现象是人类每个人都既亲身感觉到,又相互观察到的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这样最了解的现象都不能认识,这是为什么?是不是不会理解生长现象?若要正确理解生长现象,只有通过寻找非己之参照物进行类比方可知道之。否则休想从自身明白自身。分析来分析去,还是缺少理解,缺少对比理解,只要将生物与地球进行类比理解,就可以理解生物也可以理解地球,一举两得。地球能不能与生物类比?或生物能不能与宇宙类比?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是揭开两者之本质时而非此不可的。因为生物只是宇宙变化中的一个高级别现象,它们之间是种特别的母子关系,或传承关系。本人在十八岁那年突然发病,关节疼痛,久治不愈,深感医术无能,越是久治不愈,我就越是想了解这生病的原理,问医师,医师说病因不明,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可笑,自己亲身经历的病,自己都不知道,还好意思问医生,从此开始,我就致力于疾病原理研究,研究来研究去,一直无果,困惑之中,终于意识到要有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才行,人体中的未知原理是否可以通过其它个体中的已知现象来类比而粗略知之,例如:你解剖一头猪时,看到了猪的内脏,此时你会不会类比而联想到人体的内脏也应大概如此吧?事实证明这样的联想类比是正确的。关于生物生长的原理是什么?单从生物自身去研究,我们也很难理解,就像那个瞎子初次摸东西一样,虽然是摸到了,可就是表述不出来,真有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这叫做瞎子摸东西,摸到讲不出,造成这样的局面的根源就是瞎子的心目中缺少其它已知参照物,现在人类对生物生长这一现象的了解也是虽有感觉,但却无法认识,人们对生长的认识却不像瞎子初次摸东西一样缺少其它已知参照物,而是心目中有已知参照物,却不会利用,同样,人类对于宇宙星系的认识也是停留在虽有感觉,却无从认识的模糊状态。若要明朗起来,只有找到心目中的已知参照物进行相互类比,才可慢慢明朗起来。例如生物的这个生长现象到底是个什么现象?地球的这个被太阳光作用而且不停的周转并自转现象又是个什么现象?它们之间的各自之已知现象是否可以用于类比得出对方的未明白部分,于是我就开始将生物的生长现象与宇宙星系中的地球现象类比分析,得出地球也是生长合成的想法,而地球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就是太阳光粒子,从这一生长转化的运动形式变化上看,就是光直线运动转化成了地球曲线运动,从这一生长转化的粒子状态变化上看,就是光粒子状态转化为物质粒子状态,它们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由单项简单运动形式转变成了一种复杂的多项运动形式,从稳定不住的粒子状态变为相对稳定状态的粒子,不同的是粒子的运动形式已发生改变了,也就是说粒子的存在状态已发生变化了,这就是能量转化成物质的原理,随着分析的加深,宇宙万物在我的眼里变得越来越明朗起来,最终得出了宇宙本质理论“宇宙守恒定律”。 什么叫单项运动?什么叫多项运动? 先不说运动,只说单项与多项两个概念,在初中数学里学过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关系及分式与繁分式的关系,即互相转化关系,而单项与多项也有互化关系,知道了这些,再说运动,如:地球运动,光运动,相对而言,地球是做多项运动的,而太阳光则是做单项运动的,由于单项与多项是互化的,所以说地球是由太阳光转化而成的,所谓多项就是一个运动体同时进行几项运动,如地球上的人,除了进行人体活动外,还同时进行随地球公转及自转等。(理解了“单项运动和多项运动”就理解了宇宙。) 什么叫永动粒子? 其实宇宙就是由大量的可以永远运动的基本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不仅是可以永远运动下去,而且还是永远存在的,无起源和消失之说,只有变换之说.永动粒子是决定宇宙守恒定律的关键性名词,也是本质理论的根基,没有它,就无法完整解释宇宙和生命现象,它的引入和发现才是终极理论的核心所在,否则无论怎样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圆其说的. 再配上单项运动与多项运动两个新概念,宇宙就被我彻底揭穿其本质了. 宇宙守恒定律: 宇宙=物质+能量=一个恒定值 物质可转化为能量, 能量也可转化为物质,这就是宇宙守恒定律的等式表达式。(特别注意一下:宇宙是物质的,它不包括真空,真空与宇宙无关。宇宙基本粒子的一切运动是不受真空干扰和作用的,因为真空本来就不是什么物质,也不是什么能量,它就是空的。物质只与物质或与能量发生相互作用,它不会与非物质或非能量的真空发生相互作用。而宇宙中的一切演化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宇宙演化与真空无关。真空就是容纳一切物质与能量的空间。)以下是宇宙守恒定律的语言表达:宇宙是由大量可以永动永存的基本粒子构成的一个大统一整体,光粒子和物质粒子只不过是永动的基本粒子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或者说是永动的基本粒子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它们在本质上还都是相同的,这些永动的基本粒子是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就不同的运动形式或不同的存在状态发生相互转变而已,而且在转变过程中,始终维持着粒子与运动的本性的不变。或者说始终维持着粒子及运动的守恒,这就是宇宙守恒定律. 每一个基本粒子的运动度也都等于一个恒定值。有人说,我这理论未免也太简单了吧,还有时间和空间及场等等就不算宇宙了吧?哈哈,真理(本质理论)本来就是很简单的,只有表象理论才是很混乱和很复杂的,不然表象又哪来的迷惑性呢?迷惑性的根源就是太复杂,复杂的根源就是太混乱,混乱的根源就是不能大统一,不能统一的根源就是不懂得将貌似极不相同的生物与宇宙星系这两大类联系起来进行类比一致的分析。 地球是吸收太阳光而生长形成的: 通过将貌似极不相同的生物与宇宙星系这两大类联系起来进行类比一致的分析。类比得知,地球应是生长形成的,不同的是生物的光合作用是借用太阳光的动力作用,物质粒子不是光粒子本身,却是地球上的水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等粒子,而地球的形成则直接由光粒子本身及本身的运动光合作用而成.地球的生长变化,人类因身在此中,并与之同步变化,所以是感觉不到的.这就是只可认识却不可感觉的第一个例子.
 [247楼]  作者:杨升山  发表时间: 2012/06/09 15:16 
 [248楼]  作者:杨升山  发表时间: 2012/06/09 19:04 

物理钟的变化不能证明狭义相对论正确
我国古代有个故事,说的是算卦先生。
有三个读书人上京赶考,听说山上住着一位“半仙”,能推算人的功名利禄,便上山求教。
听罢三人来意,半仙紧闭双目,伸出一个指头,三人不解,请求解说。半仙摇摇头:“此乃天机,岂能泄漏。”三人无耐,只好下山。
   徒弟悄悄问半仙:“师父,您这是什么意思?”
半仙回答:“傻瓜,这个窍门还不懂,他们一共三个人,如果将来有一个考中了,那就表示考中一个;有两个考中了,那就表示有一个考不中;三个都考中了,那就表示一齐考中;三个都没考中,那就表示一齐落榜了。”
这里的一个指头就可以有四种不同的解释,一切问题都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前已提到,“狭义相对论”对事实的解释可达两种以上,与上述故事竟然类似。的确,用“狭义相对论”几乎可以解释当时发现的一切现象,(只要不被用来解释“光子”),但它的解释令人难以信服。把被测物体另立空间,它可以使它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膨胀或收缩,而不影响测量者的空间和时间,就可以解释众多现象,又有什么人去验证那“变化了的空间和时间”呢?根据运动的相对性,我们同样是运动着。把我们和被测物体换个方位,我们也应有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我们却无法感觉到。难道这也算真理?
对于用环球飞行的办法去校验“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公式,科学家作了很多努力。到了1971年由于科学的进步,铯原子钟的测时精度已大大增强,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了。据说试验由美国的凯汀和海佛尔完成了。当时飞机的时速为960公里/时,试验结果是飞机向西飞行时,时钟变快了273×10-9秒,向东飞行时时钟变慢了59×10秒,因为这个试验在去除高度效应后能在10﹪的精度内符合以地心为参照系计算的结果,所以有人断言,这个试验是用物理钟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真理性。
先不考虑试验的真实性,权当作是真有其事。那么按照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参照系的选用并不是唯一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相对性原理”,这才可能有速度的分解和合成。事实上,观察者不可能处于地球中心点上,而只能在地球表面的某点上。现分别用不同的参照系来分析这次飞机的试验飞行:
  1.如果依地表上某点作参照系来计算,两飞机的速度都是960公里/时,即使加上方向,在公式里也显示不出差别,那么计算的结果,应该是飞机上的原子钟有相同的变化,与地表上放置的原子钟比较,应变慢相同的数值。
  2.如果以地心为参照系来计算,两飞机的速度就不再相同了。地表上的原子钟也有了运动速度。地表自转速度约为1660公里/时,以地表转向为正,向西飞的飞机速度约为700公里/时,向东飞的飞机 速度约为2600公里/时,计算的结果是三种情况下原子钟都要变慢些,但变慢的程度有不同,当向西的原子钟与地表的原子钟比较时,应表现变慢了。
  3.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系来计算,由于飞机绕地球一周需40个小时,要经过白天和晚上,由于又增加了地球的轨道运动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与轨道运动速度就有相加或相减两种情况,两种情况会抵消一部分,那么总的结果是不变化或很少变化。
4.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系来计算,这时又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
参照系的选用是任意的,这是“相对性原理”允许的,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要知道,太阳系整体也在运动,银河系也是运动着的,那么到底以什么为参照系才正确呢?
实验结果只与第二种计算相符合,怎样能算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真理性呢?这与那个古代故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那个“半仙”由于总有事实符合他的预言而获得“半仙”的雅号,“狭义相对论”也因可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而得到“真理”的美名。
何况,有没有这个实验还很难说。飞机连续飞行近四十个小时不着陆,现在恐怕也不行。
  实际上,不论试验结果如何, “狭义相对论”都能解释,也都会与“狭义相对论”的预言符合。
如果不能用地面做参照系,测量的人要到什么地方去?如果不能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是不是在绕太阳运动?难道要回到地球中心那个时代?
 [24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6/12 17:29 

对【243楼】说:

这个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pickup circuits)为纳秒量级(这在贝托齐论文第二页末尾有交代),......1.5MeV4.5MeV电子飞行时间差为0.8纳秒,15MeV4.5MeV电子飞行时间差为0.4纳秒.这里误差超过(或者约为)50%。

贝托齐量热实验的误差,是10%。

所以我说,贝托齐测量误差为10%-50%范围。

 

 [250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2/06/13 06:32 

沈建其先生:你现在说所以我说,贝托齐测量误差为10%-50%范围。这个我没有意见.你还说过200%,我也没有意见.你想这么说都可以.但是你是说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这个你在造假了,你在欺骗没有看过论文的人.这就是无忧仙人批评的人.因为论文没有提到50%的误差.只说到10%.
 [251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2/06/13 08:07 
 [25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6/13 15:34 

对【250楼】说:

季灏先生:

我好像从来没有说过“贝托齐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这样的话吧?!

我一直在说,贝托齐论文的实验有“10%-50%的误差”,并同时多次给出例证(即飞行时间和探测器触发和接受信号的响应时间),供你们对照(我在去年和今年一直这么做)。

我认为季先生不应该有这样大的误解。

 [253楼]  作者:欧阳飞  发表时间: 2012/06/13 19:50 

对【248楼】说:

赞一个

 [254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2/06/13 23:38 

对于用环球飞行的办法去校验“狭义相对论”的时间公式,科学家作了很多努力。到了1971年由于科学的进步,铯原子钟的测时精度已大大增强,使这一设想成为可能了。据说试验由美国的凯汀和海佛尔完成了。当时飞机的时速为960公里/时,试验结果是飞机向西飞行时,时钟变快了273×10-9秒,向东飞行时时钟变慢了59×10秒,因为这个试验在去除高度效应后能在10﹪的精度内符合以地心为参照系计算的结果,所以有人断言,这个试验是用物理钟证明了“狭义相对论”的真理性。
先不考虑试验的真实性,权当作是真有其事。那么按照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参照系的选用并不是唯一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相对性原理”,这才可能有速度的分解和合成。事实上,观察者不可能处于地球中心点上,而只能在地球表面的某点上。现分别用不同的参照系来分析这次飞机的试验飞行:
  1.如果依地表上某点作参照系来计算,两飞机的速度都是960公里/时,即使加上方向,在公式里也显示不出差别,那么计算的结果,应该是飞机上的原子钟有相同的变化,与地表上放置的原子钟比较,应变慢相同的数值。
  2.如果以地心为参照系来计算,两飞机的速度就不再相同了。地表上的原子钟也有了运动速度。地表自转速度约为1660公里/时,以地表转向为正,向西飞的飞机速度约为700公里/时,向东飞的飞机 速度约为2600公里/时,计算的结果是三种情况下原子钟都要变慢些,但变慢的程度有不同,当向西的原子钟与地表的原子钟比较时,应表现变慢了。
  3.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系来计算,由于飞机绕地球一周需40个小时,要经过白天和晚上,由于又增加了地球的轨道运动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与轨道运动速度就有相加或相减两种情况,两种情况会抵消一部分,那么总的结果是不变化或很少变化。
4.如果以飞机为参照系来计算,这时又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结果。
参照系的选用是任意的,这是“相对性原理”允许的,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要知道,太阳系整体也在运动,银河系也是运动着的,那么到底以什么为参照系才正确呢?
===================================================================================================
杨升山的248楼希望沈博士回答一下。别的贴子你尽管去精确与不精确地长篇大论,但是杨升山的贴子我看你是没有办法回答的。你这套转移话题的把戏我见得多了。
 [255楼]  作者:季灏  发表时间: 2012/06/14 06:46 

沈建其先生:这是你说的话请看一下.对【229楼】说:

1你说张的确没有用贝托齐实验数字,请看张的138页13行速度分别是0.867c,0.910c,0.960c的三种电子.紧接着说结果表明电子的动能K对速度v的依赖关系.这三个是谁的实验数据?只许维护相对论的的人说证明相对论是对的,不允许反对相对论的人说证明相对论说错的! 【【沈回复:那就说明我记错了。张书上是引用了贝托齐数据。但是张没有如季灏先生那样认真核算这些数据(“没有核算”,才是实质性问题),直接转抄了事,人云亦云,迷信了贝托齐(且没有注意到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季灏先生认真核算了,但也没有注意到论文提到的几个10%-50%的误差,因此可以反过来倒戈一击。误会就在这里。所有人都需要认清贝托齐论文的实质,否则正反两方都是对贝托齐论文的误解。用一种误解结果来质疑另一种误解结果,不一定是好的效果。】】
季先生有这样大的误解吗。




※※※※※※
-150
 [256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12/06/24 22:50 

已经没人敢为相对论的“自洽”辩护了。当我们引入了时空图,换了一个角度来考察相对论时,相对论的“自洽”就显得站不住脚了。见“[置顶]【讨论】尺缩与转动圆盘圆周率不等于π之谬
 [25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2/06/25 06:14 

jqsphy请回答254楼。
[楼主]  [258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2/06/25 06:30 

对【257楼】说:

周先生:

给点面子吧;讨论到此为止:-)

~无忧仙人

 [259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12/06/29 21:02 

对【248楼】说:

实验是做过的,当时用了四个铯原子钟(因为都有误差),搭乘商业航班做环球飞行,然后再与美国一个重要的原子钟比对。速度大概是波音飞机(型号忘了)的巡航速度。

在不同参考系中的解释,同样与实验结果相同的各种解释,都是正确的,可以在不同参考系中给出不同解释。在某些参考系中,解释与结果不符。则说明相对论在这里解释不通。

 

 [260楼]  作者:caozhongyin  发表时间: 2012/06/30 08:35 

沈先生应该对248楼的问题作出回答,回答不了也应该说一声。
 [261楼]  作者:郭连成  发表时间: 2012/07/02 10:24 

时间是人类思维虚拟的事物。在这上就可说相对论是胡扯。
[楼主]  [262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2/07/02 10:49 

对【261楼】说:

说的在理;顶一下!

~无忧仙人

 [263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12/07/02 11:44 

居然无人愿为相对论辩护了! 【相对论为何“永远正确”?】就可以免谈了吧!
请愿为相对论辩护者进入【讨论】 尺缩与转动圆盘圆周率不等于π之谬
[楼主]  [264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2/07/02 22:09 

对【263楼】说:

辩论不是目的;找出客观真理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不光要知道什么是错的,更重要的,还要知道什么是对的,而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就不能只审视与批评他人的观点与错误,更多的还要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写文章、自己做实验、自己总结提高,以便为中国的科技事业的振兴与中华民族的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另外。不能因为看到一时没有人为相对论辩护,就觉得万事大吉;因为千千万万可能更加顽固、而且有着更大权力的相对论捍卫者根本不上论坛,jiuguang说对吧?

挑战相对论的事业恐怕还任重而道远!

~无忧仙人

 [26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2/07/03 21:57 

对【254楼】说:
沈回复杨升山的248楼帖子: 根据杨升山所提几个问题,我发现其实杨胜山的帖子表明他对1971年的环球原子钟实验产生了根本性的误解。 也许很多人都有这个误解(包括我以前也有这个误解),以为1971年的环球原子钟是在研究“运动的钟变慢”的狭义相对论效应,其实根本不是这样。1971年的环球原子钟实验实际上研究的是广义相对论效应,即非惯性系内的等效引力场所产生的时间变化效应。我们查看“1971年的环球原子钟实验”的理论文章(Hafele, J.; Keating, R. (July 14, 1972). "Around the world atomic clocks:predicted relativistic time gains">. Science 177 (4044): 166–168),就会发现,其中占主要的时间变化项是2RΩv, 这里R为地球半径(近似等于飞机高度到达地心的距离),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v为飞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飞机向东,v为正;向西,v为负)。 这一项效应2RΩv(与科里奥利力也有关),并非狭义相对论效应,而是来自非惯性系中的“引力势”(广义相对论效应)。 所以,你们用质疑“运动的钟变慢”的狭义相对论效应的思路来质疑,是行不通的。
 [266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2/07/03 22:25 

沈建其:
你又在用老一套的转移话题来搪塞。
1971年的实验记录很清楚,既检验广义相对论中重力场强度对电子钟快慢的效应,也检验速度对电子钟快慢的效应。明确指出去除了广义相对论效应后,电子钟在东飞时变慢,在西飞时变快。
这个结果是与狭义相对论的钟慢效应相矛盾的。因为根据狭义相对论,电子钟不管东飞还是西飞,电子钟都应该变慢。
你借口广义相对论,拒不回答电子钟西飞变快与狭义相对论矛盾的事实,只能证明你的词穷理屈。
 [26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2/07/04 10:42 

根据沈建其的说法,我认为做1971年的实验的人大概有神经病。因为检验广义相对论对钟快慢的影响,只需要将钟置于不同的高度就可以了。譬如置于高山上、卫星上,然后将它们的快慢与地面的钟比较。他们却莫名其妙地弄了飞机东飞、西飞,不是在浪费汽油吗?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94500064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