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回路光速为c”是相对论基于实践的一种约定,这个约定只需单个时钟的量化、长度的量化能够做到就可以了。而飞机运钟涉及两个钟对钟问题,牙根就不是一回事。你应该比较喜欢具体问题的探讨,对基础问题没有足够的兴趣,很明显没有理解208楼表达的思想。 |
210:
“回路光速为c”是相对论基于实践的一种约定,这个约定只需单个时钟的量化、长度的量化能够做到就可以了。而飞机运钟涉及两个钟对钟问题,牙根就不是一回事。你应该比较喜欢具体问题的探讨,对基础问题没有足够的兴趣,很明显没有理解208楼表达的思想。 |
对【211楼】说: 致宋先生: "“回路光速为c”是相对论基于实践的一种约定"--这不是约定吧,是实验结果,而实验是无需要任何理论假设为前提的,只是这个结果恰好证明了,在当时来说,没有违反相对论,现在看来是仅仅证明了光速回路不变,而没证明单程不变而已... 慢速对钟这个方法本身有没有问题?你的意见是不适合判断?除却精度以外的原因有么?因为相对论者都承认的,我看你说了一大堆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那么请你设计一个理想化的实验来看看
|
我用把菲涅耳拖曳系数组成的新式子,无悖地解释了斐索实验,证明了‘运动介质会运载其中的光速’这一新命题;因此可以预告,你的实验结果是:A.
提请大家注意这新命题意义的重大:使地球成为现实的绝对参考系(请我《“惯性系”是相对论弄虚之作…》帖)。 还须告知大家,不区分‘时间’和‘时钟’,是中了相毒的后果! |
越接近地面,所测得的光速就越接近C。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拖动以太。在地球轨道上的以太也受太阳系的拖拽自身也围绕太阳旋转,与地球的公转角速度相差不会很明显,自转拖动的效应大于公转拖动的效应。 |
对【215楼】说: 要知道,那往返各87ns是相当精确地经多年不断逼近的实测值哟,你能按这个思路拟合个计算方法出来吗?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我在此帖中说了那么多,但似乎一直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个人选择我会选择C。 |
我赞同215楼刘久明先生的观点。
不应该是公转拖曳、自转不拖曳——迈-莫实验是在地面做的,有轻微的以太风,到1964年的时候,这个以太风的上限已压低到只有地球公转轨道速度的千分之一,就是说不超过30米/秒。如果是在地球赤道表面,自转的线速度就有465米/秒,这证明、决不是地球自转就不拖曳。按我们的观点,地球的拖曳层是有限度的,界面不是明显的,拖曳的强度是自下向上减弱的,到了一定的高度以太风就超出465米/秒,甚至1000米/秒、10千米/秒了——这如何区分哪些是自转拖曳的、哪些是公转拖曳的呢。 曾云海 |
说明:
我218楼千分之一、30米/秒的数据来源是倪光炯、李洪芳著的近代物理第30面。 曾云海 |
对【219楼】说: 你就这么相信他们的数据及其算法?迈-莫实验测的是二级效应也就是速度的平方,“千分之一”就相当于0.0316*30km/秒=0.95km/秒,在很多资料中都可以找到,这就是目前迈-莫实验的极限值!本来现代技术可以显著超过这一精度水平,可就是无人去做,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明白人都知道,地面光速由地球自转速度决定各向异性,谁还去再做这个“精确实验”一定会被人嘲笑!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回【221楼】
老刘,你那个0.0316就真来得古怪!这不是要你去算干涉条纹,也不是要你去用二级效应——我218楼是引的原文“地球公转轨道速度的千分之一”,你算出950米/秒来了、你不感觉出洋相么?“30米/秒”我也是从书本上引的,我也不知道倪光炯、李洪芳他们算对了没有,请网友们评一评,看是刘岳泉的950米/秒对还是书本上30米/秒对。 曾云海 |
答案是"C. 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关,即为C±KU". 理由: C±KU中的±KU来自Coriolis力对应的矢势(与Sagnac效应也有关). 之所以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关,与公转速度无关,是因为公转导致地球的局域惯性系运动.地球是一个局域惯性系(按照马应卓先生的话,"局域惯性系"在几十年前称为"广义惯性系".总之,对于公转而言,地球是一个广义惯性系,不影响光速测量). 关于"谈谈如何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 对这个问题我回答如下: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移动条纹公式是2L(KU/C)^2/a, a为波长(500多纳米量级), KU是对C的偏离值, L是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的尺寸长度(11米). 如果KU是400多米每秒(相当于地面自转速度), 那么这个迈克尔逊-莫雷移动条纹只有0.00001(量级),是观察不到的. 所以,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照样成立. |
jqsphy在光速上的观点与反相的一致了。 |
沈博士:
你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分析是对的,但是你前面【地球是一个局域惯性系】分析大有问题,记得以前我就与你谈过这个问题,可惜你并不回答。在您看来【地球是一个局域惯性系】,因此不考虑地球公转,只认自转,但是,您有没有想到,如果没有行星,但看太阳绕银河运动,那么太阳就是【一个局域惯性】,就必须考虑太阳的自转了,你现在如何考虑太阳自转呢?太阳的自转速度可太大了,比地球公转还大很多啊。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224楼】说: 他说的是事实,明白人都知道迈-莫实验装置无法测地球自转,主流谁都知道地面光速各向异性,但却大多数都象他这样只死认Sagnac效应。 . [222楼]﹕这怪不得你,连倪光炯、李洪芳他们都不知道怎么算,你就去慢慢琢磨吧。 . [225楼]﹕你是站在哪个点位与太阳一同自转而导致“太阳的自转速度可太大了”的?在太阳引力场中的速度究竟大到多“太”?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沈先生,
是的,干涉条纹的移动是这么计算的。迈克耳逊和莫雷当时用的是钠黄光,波长为5.9×10(-7),2L为22米。以当时的精度,估计以太风速度的上限不会超过地球轨道速度的1/6,即5千米/秒。 但我前面说的那本教材相信你是可能找的到的。那教科书是这么说的:以后有许多人重复了这一类型的实验,到1964年的时候,这个上限已压低到只有地球轨道速度的千分之一。这就是说,即使地面上有以太风吹着,它的速度也决不超过υ/1000≈30米/秒(这段文字是一字不差引的)。相信教科书是不会无依据的,书中说的是“这一类型的实验”,究竟实验装置是怎样的,书中没有介绍,也没有说明是如何计算的。 时至现在,且不说前后光速相差60米/秒,相差900米/秒是应该能够测定的(465×2)。——还是不要先下定义吧(肯定自转就不拖曳),先去测定光速吧。而且,您能肯定高空也是465米/秒不变吗,变了您又如何解释? 曾云海 |
[226楼] 【你是站在哪个点位与太阳一同自转而导致"太阳的自转速度可太大了"的?在太阳引力场中的速度究竟大到多"太"?】 |
接[228楼]
所以说沈博士的局域惯性系是彻底错误的,唯一的解释只能用以太与拖曳了。 另外,西安——东京的实验是我们知道的唯一实验吧?理论是95,实际好像87.5,大家看看是误差,还是地球拖曳速度差,(地球转动拖曳否)从实验分析比较稳妥。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228楼】说: 如果你在地球轨道上也以25.38日的周期随太阳一同自转,可要准备一根1.5亿公里长的绳子拉住哟,当然这必须得离开地球,否则这个光速还是同样只能受地球控制的。别逗了,引力场是不会跟着转的。 . [227楼]﹕不知是他们有意误导读者还是真的不知道算?1964年的迈-莫实验也算是比较著名的,千分之一的预期条纹移动量,到了他们那却成了“这个上限已压低到只有地球轨道速度的千分之一”,谁不知道这一次的速度下限是950米/秒?实验至少要求达到300米/秒的定性水平,就必须至少再提高10倍的测量精度!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对【229楼】说: 谁的“理论是95”?我那精确值是87.25ns!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对【228楼】说:
【可要准备一根1.5亿公里长的绳子拉住哟】 你完全可以乘坐一飞船在地球轨道上运行(摆脱地球引力场),如此不是符合你的要求,何须绳子拉住? 我的这个说法是针对沈博士的【局域惯性系】,【局域惯性系】没有什么引力场拖曳以太这样的逻辑,在他看来,太阳也是一个【局域惯性系】,其上光速要考虑太阳自转,测量者当然可以站在地球上。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231楼】说: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接227楼
沈建其先生, 这本书的书号是13119·772,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你有疑虑,你可以查询,问“这一类型的实验”究竟是怎样的实验,数据结果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如果书中数据确实错了,你应该要求他们纠正,你不能以你的想当然否定我的引用,更不能以你心中所设想的理论就估计有465米/秒的以太风——你应该知道,即使按迈克耳逊和莫雷的实验获取的数据,也只是说上限是5千米/秒(观察精度只能达到这个范围),并不是证明了以太风的存在。 你如果认为有465米/秒的以太风,你早就应该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你去做实验吧,如果得到了前后光速有这个差别,你的功劳可大了。 曾云海 |
我和王飞一样,反对什么“局域惯性系”——你有局域惯性系,你就必须拿出宇宙全局惯性系、就必须归宿到宇宙绝对静止系——这是爱因斯坦演绎广义相对论的“转动圆盘理论”逃脱不了的厄运!
曾云海 |
对【7楼】说: 沈建其的意思是: 光速不变其实是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引起的.
就是说:光速不变其实不是真的不变,只是我们实验用的测量工具太粗糙,测不出来而已. |
对【233楼】说:
|
对【222楼】说:
|
对【237楼】说:
看来我的信息问题很大,请问现在的实际延时与理论(87.25)距离有多大?这是判断地球对以太是否转动拖曳的最好证据。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物质场下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
对【239楼】说: 由误差分析得知,Sagnac效应约为87ns﹕ 《中日双向法时刻比对》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斜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