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赋予一种电荷的极性的“正”或“负”是一种定义行为(定义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其实把电子的带电说成正也未尝不可。导线中流动的电子和电流的定义方向也是反着的。通常我们说,导线中流动的电流方向是正电荷运动方向,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正确。电子带负电荷是定义出的,电子在导线中逆着电场方向流动,并没有一个“正”电荷顺着电场流动。电子在电场中极化出的正电极,也是和电子同方向流动的。在导线中,只有一种物质向一个方向运动。这就是我说的极化方向才是电流方向的理由。 |
人们赋予一种电荷的极性的“正”或“负”是一种定义行为(定义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其实把电子的带电说成正也未尝不可。导线中流动的电子和电流的定义方向也是反着的。通常我们说,导线中流动的电流方向是正电荷运动方向,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正确。电子带负电荷是定义出的,电子在导线中逆着电场方向流动,并没有一个“正”电荷顺着电场流动。电子在电场中极化出的正电极,也是和电子同方向流动的。在导线中,只有一种物质向一个方向运动。这就是我说的极化方向才是电流方向的理由。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误的,但是有一些物理事实不是不存在。比如所有的那些相对论效应,都是不依赖相对论的真实物理效应。质量和能量的关系也如是。物质之所以是能量的化身,就是它是能量的凝聚,这种能量都是以极化能形式存在的,对外表现为质量。 |
【59楼】、【60楼】:
你曾经想过原子、电子也像一个恒星系那样是个大漩涡吗?物质绕某个点自转和公转,由于惯性离心作用,中间就会出现低压区,这个低压区就会吸引物体来填充,但是又永远填充不上,这种局面,就形成一种态势,引出极化。极化和力共存,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 |
你如果用星系比喻过原子、电子,你就是用宏观现象解释微观机理。怎么会“绝不是‘可以……取得’”呢? |
自然界的大星系、小星系,它们的转动轴都不是平行的,旋转轴的方向也是杂乱无章的,这是宇宙间的最大熵原理。如果有一对能囊括整个宇宙的大金属极板,充有电荷,这些星系的转动方向也会扭转,得到极化。 |
或者有一个巨型载流螺线管,把宇宙包围进去,这些星系的旋转方向也会像铁磁物质中的磁畴那样被理顺。 |
事实上,你也根本找不出宏观现象和微观现象有相反物理原理的例子,一个也没有。 |
对于“反物质”,通常是正电子和(负)电子用做例子的,即在一定条件下两个子相遇会湮灭,其实物质并没有湮灭,只是它们的组合形式改变了、重新分配了,比如说变成了两个伽马光子。即使科学家把光子说成没有静质量,但它们还有动质量。质量还是物质表现出的性质,物质并没有湮灭。因此,反物质一词是不科学的。 |
静态的极化状态是一种僵持状态,比如稳定转动的地球,它在空间储存的极化能量不增不减,在其中的物体受力也不变,是一种稳态。如果地球自转或公转有一个突变,它对空间的极化程度也会改变,在空间分布的极化能也要改变。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波的传播、极化的传播过程,速度是光速。当这个转速变化消失,稳定在一个新的转速下,一个新的稳定极化又产生了,在其中的物体受力也改变到一个新的量值上了。波的传播过程是极化状态改变的过程。 |
我给出的论断通常都是用斩钉截铁的语气给出的,很少使用猜测性、试探性的词如“可能”、“也许”、“大概”给出。这是因为我该思考的地方我都去思考了,都不是凭空臆断。 |
【59楼】、【60楼】:
你的意思是“可以……不取得”或“不可以……取得”? 至于你说的核力、分子间、原子间的那些东西,也都有最恰当的比喻,只不过你还没有悟到那个份儿上,所以你举不出合适的例子。当然你也会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别人也举不出例子,但是却往往出乎你的意料。相对论(者)的东西(什么你说到的“布”啊、“空间的变形”啊)根本不用提,那是讲不出物理原理的理论。相对论连什么是惯性系还都不知道,由此建立起来的理论没有根基,完全是根据肉体法则凭感觉建立的学说。 研究物理需要想象,但是也要有物理现象、实验结果的佐证。需要有大量的假设,错误的假设要逐个地去排除、逐个地否定。如果大量的假设中含有一个正确的,那么最终它能被筛选出来,成为真理。如果提出的某种学说,处处圆满,还没有出现一个比它更合理的解释,起码在这时,它就是我们认为最正确的。 |
“他们会用一张布和一个球说明空间的变形”,正确的理论永远不能和说不出道理的胡扯相提并论。 |
极化场理论把诸多物理现象,包括相对论效应产生的根源具体化地一一揭示了出来,它就是胜过相对论的理论。这个理论还需要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把它的数学关系全理清。任何人,包括那些反对我这个理论的人,都可以在此认识基础上将它发扬光大。 |
相对论是一个自己都说不清的理论。那些相对论效应,都是无需更换参考系、无需采用不同的计量规约就有的,搞不同的计量规约完全是画蛇添足。以至于后来的相对论者认为尺缩、钟慢、质增都属于改变了计量约定造成的计量尺缩、计量钟慢、计量质增,反倒把相应的真实物理效应抛到了脑后。论坛中持这些效应是“计量效应”观点的人有不少,我不点名。包括俎栋林的《电动力学》也是持这种观点的。
但是广大反相者,包括我,并不承认计量约定能产生物理效应。极化场理论承认这些物理效应客观存在、否定它们是改变计量规约后得出的结果。 洛伦兹变换因子,其实是无需相对论的计量规约下才有的。无需更换参考系,也无需采用不同的计量规约,就在牛顿力学的计量规约下,这个因子也是会见于式子中的。有该因子的式子不一定就是采用了相对论。 |
对于单极电荷的极性之源,我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解释。论坛上能人很多,大家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
老王的极化理论是唯象的。虽然不是唯心论,但也不是唯物论。唯物论主张认识到基本,唯心论主张意意识决定存在。唯象论只看表面,是初级唯物论。生活中唯物、唯象、唯心对应西医、中医和神医。 |
我们承认物质存在,同时也要承认容纳物质的空间存在。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空间也是物质,空间也有特性。空间的特性是物质的特性相映出的,是一种对比。 |
看你的回复,所以我说你是唯象论。如果唯物论,你就不会这样说。空间不是物质,只可能在空间存在我们还没搞清楚的物质,比如以太。把空间说成有物质的特性,又走入死循环。 |
老王的极化理论还要细心琢磨,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提出。让单极存在就能说明偶极存在,也能说明极化现象。反之,把偶极作为基本存在,却不能说明单极现象,你还必须定义单极。就偶极本身来说,也必须定义两种单极性。 |
理解能力的问题是造成隔阂的关键。
偶极分许多种,这句话你就不会理解。极化形式不是单一的,才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力的存在。但归根到底,它们都要归于极化。而极化的最基础关系是物质和空间的关系。 |
事实上,我的理论已经一竿子打到底了,直逼单极电荷的本质了,而你对单极性却抱着不可知的态度。 |
不知你用最简单的语言,能否说清楚:1.偶极 ;2.极化 ,不要重复定义,试试看。 |
偶极是运动物质对外表现出的两种不同作用的形态,极化是动词,是使物质产生这种形态的行为。 |
看你的定义:“偶极是...形态”,显然这是指一种现象或图像;后面说“极化是动词”,实际是行为动词。这都是唯象描述。 |
极化是动词,是使什么什么产生那种形态的行为、动作。但是动词也可以名词化、形容词化,用于文字中,使用时要有甄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