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郑重声明】 下一主题:3.2 “光粒子物质场”与“光的传...
[楼主]  [21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1 12:29 

第十九节 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
什么是光?光的本性是什么?每一位涉及到光本质的人都必然会这面临这个问题。
笛卡儿主张波动说,他认为光本质上是一种压力,在完全弹性的、充满一切空间的媒质(以太)中传递,传递的速度无限大。但他却又用小球的运动来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牛顿倾向于微粒说,认为光可能是微粒流,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在真空或均匀媒质中作惯性运动,但他在研究牛顿环时,却认识到了光的周期性,使他把微粒说和以太振动的思想结合起来,对干涉条纹作出了自己的解释。可见,不论是笛卡儿还是牛顿,都没有对光的本性作出肯定的判断。
一、早期朴素的波动说
十七世纪中期,物理光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655年,意大利波仑亚大学的数学教授格里马第在观测放在光束中的小棍子的影子时,首先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据此他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一种流体。
格里马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一束光穿过一个小孔,让这束光穿过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一个屏幕上。他发现光线通过小孔后的光影明显变宽了。格里马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这时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图像。他认为这种现象与水波十分相像,从而得出结论:光是一种能够作波浪式运动的流体,光的不同颜色是波动频率不同的结果。格里马第一个提出了“光的衍射”这一概念,是光的波动学说最早的倡导者。
不久后,英国物理学家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试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
胡克明确主张光是一种振动,并根据云母片的薄膜干涉现象作出判断,认为光是类似水波的某种快速脉冲。在1667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他写道:“在均匀媒质中,这种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同一速度传播,所以发光体的每个脉冲或振动都必然会形成一个球面。这个球面不断扩大,就如同把石块投进水中在水面一点周围的波或环,膨胀为越来越大的圆环一样(尽管要快得多)。由此可见,在均匀媒质中激起的这些球面的所有部分都与射线以直角相交。”
二、牛顿的微粒说与胡克、惠更斯的波动说之争
1672年,伟大的牛顿在他的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谈到了他所作的光的色散实验:让太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后照在暗室里的棱镜上,在对面的墙壁上会得到一个彩色光谱。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在这篇论文里他用微粒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引燃了“光的颜色”是波动还是粒子之争的导火索。从此胡克与牛顿之间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争论。
1672年2月6日,以胡克为主席,由胡克和波义耳等组成的英国皇家学会评议委员会对牛顿提交的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基本上持以否定的态度。牛顿开始并没有完全否定波动说,也不是微粒说偏执的支持者。但在争论展开以后,牛顿在很多论文中对胡克的波动说进行了反驳。由于此时的牛顿和胡克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因此波动说和微粒说之间的论战并没有全面展开。但一旦争论起来,便必然要分清谁是谁非。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继承并完善了胡克的观点。他进一步提出光是发光体中微小粒子的振动在弥漫于宇宙空间的以太中的传播过程。光的传播方式与声音类似,而不是微粒说所设想的像子弹或箭那样的运动。
1666年,惠更斯应邀来到巴黎科学院,并开始了对物理光学的研究。在他担任院士期间,惠更斯曾去过英国,并在剑桥会见了牛顿。相互交流了对光的本性的看法后,惠更斯的观点更倾向于波动说,因此他和牛顿之间产生了分歧。正是这种分歧激发了惠更斯对物理光学的强烈热情。回到巴黎之后,惠更斯重复了牛顿的光学试验。他仔细的研究了牛顿的光学试验和格里马第实验,认为其中有很多现象都是微粒说所无法解释的。因此,他提出了波动学说比较完整的理论。
惠更斯根据木星卫蚀的推迟得到光速极大的结论,设想传播光的以太粒子非常之硬,有极好的弹性,光的传播就象振动沿着一排互相衔接的钢球传递一样,当第一个球受到碰撞,碰撞运动就会以极快的速度传到最后一个球。他认为,以太波的传播不是以太粒子本身的远距离移动,而是振动的传播。惠更斯接着写道:“我们可以设想,以太物质具有弹性,以太粒子不论受到推斥是强还是弱都有相同的快速恢复的性能,所以光总以相同的速度传播。”这样,惠更斯就明确地论证了光是波动(他认为是以太纵波),并进而以光速的有限性推断光和声波一样必以球面波传播。接着,惠更斯运用子波和波阵面的概念,引进了一个重要原理,这就是著名的惠更斯原理。即波面上的各点本身就是引起媒质振动的波源。根据这一原理,惠更斯证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也比较好的解释了光的衍射、双折射现象和著名的“牛顿环”实验。
如果说这些理论还不易理解,惠更斯举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反驳微粒说。假设光是由粒子组成的,那么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各粒子必然互相碰撞,这样一定会导致光的传播方向的改变。而事实并非如此。
1669年丹麦的巴塞林纳斯(Erasmus Bartholinus,1625—1698)发现了双折射现象。当他用方解石观察物体时,注意到有双像显示。经过反复试验,他确定是这种晶体对光有两种折射:寻常折射和非寻常折射。
这是继干涉、衍射之后发现的又一光学新现象。对于这种新现象,是否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自然是微粒理论和波动理论面临的考验。惠更斯在得知巴塞林纳斯的发现后,立即重复进行了实验。他证实了这一现象,并且观察到在其他晶体,例如石英,也有类似效应,只是效果差些。进一步他还确定寻常折射仍然遵守折射定律,非寻常折射则不遵守折射定律。至于双折射现象的解释,惠更斯很巧妙地提出了椭球波的设想,认为方解石等晶体的颗粒可能具有特殊形状,以至光波通过时,在某一方向比在另一方向传播得更快一些,于是就出现了不同的折射。
惠更斯发展了波动理论。但是由于他把光看成象声波一类的纵波,因此不能解释偏振现象。严格地说,他的波动理论也不能解释干涉和衍射现象,因为那时还没有建立周期性和位相等概念。早期的波动理论缺乏数学基础,还很不完善,而牛顿力学正节节胜利,以符合力学规律的粒子行为来描述光学现象,被认为是唯一合理的理论,因此,直到18世纪末,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微粒学说。
就在惠更斯积极的宣传波动学说的同时,牛顿的微粒学说也逐步的建立起来了。牛顿修改和完善了他的光学著作《光学》。基于各类实验,在《光学》一书中,牛顿一方面提出了两点反驳惠更斯的理由:第一,光如果是一种波,它应该同声波一样可以绕过障碍物、不会产生影子;第二,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说明光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性质,波动说无法解释其原因。另一方面,牛顿把他的物质微粒观推广到了整个自然界,并与他的质点力学体系融为一体,为微粒说找到了坚强的后盾。
为不与胡克再次发生争执,胡克去世后的第二年(1704年)《光学》才正式公开发行。但此时的惠更斯与胡克已相继去世,波动说一方无人应战。而牛顿由于其对科学界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成为了当时无人能及一代科学巨匠。随着牛顿声望的提高,人们对他的理论顶礼膜拜,重复他的实验,并坚信与他相同的结论。整个十八世纪,几乎无人向微粒说挑战,也很少再有人对光的本性作进一步的研究。
[楼主]  [21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1 19:05 

三、托马斯•杨的波动说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是英国人。17岁时就已精读过牛顿的力学和光学著作。他是医生,在学医时,研究过眼睛的构造和其光学特性。就是在涉及眼睛接受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类问题时,对光的波动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导致他对牛顿做过的光学实验和有关学说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查。
十八世纪末,在德国自然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逐渐解放。托马斯•杨开始对牛顿的光学理论产生了怀疑。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杨氏于1800年写成了论文《关于光和声的实验和问题》。在这篇论文中,杨氏把光和声进行类比,因为二者在重叠后都有加强或减弱的现象,他认为光是在以太流中传播的弹性振动,并指出光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他同时指出光的不同颜色和声的不同频率是相似的。
1801年,杨氏进行了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实验所使用的白屏上明暗相间的黑白条纹证明了光的干涉现象,从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同年,杨氏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会刊》上发表论文,分别对“牛顿环”实验和自己的实验进行解释,首次提出了光的干涉的概念和光的干涉定律。
他说,“当同一束光的两部分从不同的路径,精确地或者非常接近地沿同一方向进入人眼,则在光程差是某一长度的整数倍处,光将最强,而在干涉区之间的中间带则最弱,这一长度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是不同的。”
托马斯•杨明确指出,要使两部分光的作用叠加,必须是发自同一光源。这是他用实验成功地演示干涉现象的关键。许多人想尝试这类实验往往都因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光源而失败。
在1807年托马斯•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的双缝实验,他写道:“使一束单色光照射一块屏,屏上面开有两个小洞或狭缝,可认为这两个洞或缝就是光的发散中心,光通过它们向各个方向绕射。在这种情况下,当新形成的两束光射到一个放置在它们前进方向上的屏上时,就会形成宽度近于相等的若干条暗带。……图形的中心则总是亮的。”
“比较各次实验,看来空气中极红端的波的宽度约为三万六千分之一英寸,而极紫端则为六万分之一英寸。”所谓“波的宽度”,就是波长,这些结果与近代的精确值近似相等。
双缝干涉实验为托马斯•杨的波动学说提供了很好的证据,这对长期与牛顿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微粒说是严重的挑战。
托马斯•杨说得好:“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我并不因此非得认为他是百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也许有时甚至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果然,托马斯•杨由于提出干涉原理而受到当时一些权威学者的围攻,有一位以牛顿学术权威自居的布劳安(HenryBrougham)攻击得最为刻薄,说托马斯•杨的文章“没有任何价值”,“称不上是实验”,干涉原理是“荒唐”和“不合逻辑”的,等等。一二十年间,竟没有人理解托马斯•杨的工作。据说,托马斯•杨为回驳布劳安专门撰写的论文竟无处发表,只好印成小册子,小册子出版后,“只卖出了一本”。
1803年,杨氏写成了论文《物理光学的实验和计算》。他根据光的干涉定律对光的衍射现象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衍射是由直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干涉形成的。
但由于他认为光是一种纵波,所以在理论上遇到了很多麻烦。他的理论受到了英国政治家布鲁厄姆的尖刻的批评,被称作是“不合逻辑的”、“荒谬的”、“毫无价值的”。
虽然杨氏的理论以及后来的辩驳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遭人毁谤,但他的理论激起了牛顿学派对光学研究的兴趣。
1808年,拉普拉斯用微粒说分析了光的双折射线现象,批驳了杨氏的波动说。
1809年,法国的马吕斯(Etienne Louis Malus,1775—1812)发现偏振现象,并认为找到了决定性的证据,证明光的波动理论与事实矛盾。然而,托马斯•杨面对困难并没有动摇自己的科学信念,他写信给马吕斯说:“您的实验证明了我采用的理论(即干涉理论)有不足之处,但是这些实验并没有证明它是虚伪的。”经过几年的研究,托马斯•杨逐渐领悟到要用横波的概念来代替纵波,而这正是菲涅耳(Augustin Jean Fresnel,1788—1827)继续发展波动理论的出发点。
1811年,布吕斯特在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时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的经验定律。惠更斯曾提出过光是一种纵波,而纵波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偏振,这一发现成为了反对波动说的有利证据。
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定律的发现,使当时的波动说陷入了困境,使物理光学的研究更朝向有利于微粒说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杨氏对光学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17年,他放弃了惠更斯的光是一种纵波的说法,提出了光是一种横波的假说,比较成功的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吸收了一些牛顿派的看法之后,他又建立了新的波动说理论。
[楼主]  [21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2 20:31 

四、菲涅耳的波动说
菲涅耳是法国的一位工程师,对光学很感兴趣,他精通数学,因此能在光学的数学理论方面作出特殊的贡献。
1817年1月12日,托马斯•杨写信给阿拉果,告诉他已找到了用波动理论解释偏振的线索时说:“用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沿半径方向以相等速度传播的横向振动,其粒子的运动是在相对于半径的某个恒定的方向。这就是偏振。”1818年4月29日,托马斯•杨再次写信给阿拉果,又提到偏振问题,他把光比之于绳索的振动。阿拉果把这封信给菲涅耳看,菲涅耳立即看出这一比喻为互相垂直的两束偏振光之所以不能相干提供了真正的解释,而这一不相干性正可作为杨氏假说的极好佐证。
阿拉果和菲涅耳合作研究光学多年,互相垂直的两束偏振光的相干性是他们共同研究的课题,就这个课题已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重要成果。1819年,他们联名发表了《关于偏振光线的相互作用》。但是当菲涅耳指出,只有横向振动才有可能把这个事实纳入波动理论时,阿拉果表示自己没有勇气发表这类观点,于是论文的第二部分乃以菲涅耳一人的名义发表。
菲涅耳的光学研究和法国科学院1818年的悬奖征文活动有一些联系。
在法国科学院的悬奖征文活动中,出乎意料地是,不知名的学者菲涅耳(当时只有30岁)以严密的数学推理,从横波观点出发,圆满地解释了光的偏振,并用半波带法定量地计算了圆孔、圆板等形状的障碍物所产生的衍射花纹,推出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使评奖委员会大为惊讶。比奥叹服菲涅耳的才能,写道: “菲涅耳从这个观点出发,严格地把所有衍射现象归于统一的观点,并用公式予以概括,从而永恒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评奖委员泊松在审查菲涅耳的理论时,运用菲涅耳的方程推导圆盘衍射,得到了一个令人奇怪的结果:在盘后方一定距离的屏幕上影子的中心应出现亮点,泊松认为这是荒谬的,在影子的中心怎么可能出现亮点呢?于是就声称这个理论已被驳倒。在这个关键时刻,阿拉果向菲涅耳伸出了友谊之手,他用实验对泊松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检验。实验非常精彩地证实了菲涅耳理论的结论,影子中心果然出现了一个亮点。这一事实轰动了巴黎的法国科学院。
菲涅耳于是就荣获了这一届的科学奖,而后人却戏剧性地称这个亮点为泊松亮点。
菲涅耳开创了光学研究的新阶段。他发展了惠更斯和托马斯•杨的波动理论,成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
1882年,德国天文学家夫琅和费首次用光栅研究了光的衍射现象。在他之后,德国另一位物理学家施维尔德根据新的光波学说,对光通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进行了成功的解释。
至此,新的波动学说牢固的建立起来了。微粒说开始转向劣势。
随着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人们开始为光波寻找载体,以太说又重新活跃起来。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了以太说的代表人物。但人们在寻找以太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于是各种假说纷纷提出,以太成为了十九世纪的众焦点之一。
菲涅耳在研究以太时发现的问题是,横向波的介质应该是一种类固体,而以太如果是一种固体,它又怎么能不干扰天体的自由运转呢。不久以后泊松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以太是一种类固体,在光的横向振动中必然要有纵向振动,这与新的光波学说相矛盾。
为了解决各种问题,1839年柯西提出了第三种以太说,认为以太是一种消极的可压缩性的介质。他试图以此解决泊松提出的困难。1845年,斯托克斯以石蜡、沥青和胶质进行类比,试图说明有些物质既硬得可以传播横向振动又可以压缩和延展——因此不会影响天体运动。
十九世纪中后期,在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论战中,波动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人们在为光波寻找载体时所遇到的困难,却预示了波动说所面临的危机。
 [214楼]  作者:qvtt  发表时间: 2008/11/13 11:07 

 
[楼主]  [21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3 11:12 

五、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
1887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人们认为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证明。
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学说。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的波粒二象性"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1年,康普顿在试验中证明了X射线的粒子性。1927年,杰默尔和后来的乔治•汤姆森在试验中证明了电子束具有波的性质。同时人们也证明了氦原子射线、氢原子和氢分子射线具有波的性质。
在新的事实与理论面前,人们认为,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相调和。
粒子也具有频率?也具有周期?也具有相位?这还是什么粒子啊?粒子的这些特性物理意义如何?仔细想一下,实在有些不伦不类和滑稽可笑。
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十七世纪初笛卡儿提出的两点假说开始,至二十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牛顿、惠更斯、托马斯.杨、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正是他们的努力揭开了遮盖在“光的本质”外面那层扑朔迷离的面纱。
六、光的波粒之争并没有结束
随着激光的发现,1963年Ready等人用激光作光电发射实验时,发现了与爱因斯坦方程偏离的奇异光电发射。1968年Teich 和Wolga用GaAs激光器发射的h=1.48eV的光子照射逸出功=2.3eV的钠时,发现光电流与光强的平方成正比。按爱因斯坦方程,光子的频率处于钠的红限频率以下,不会有光电子发射,然而新现象却发生了,不但有光电子发射,而且光电流不是与光强成正比,而是与光强的平方成正比。于是,光的粒子说又面临新的困难。
我们知道,粒子是离散的,集中于一点的单个或少量的粒子的运动,它不具有频率和波长。波动是连续的,扩展于空间的大量粒子的运动,它具有频率和波长。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属性。因此单个的粒子具有波动性的说法是牵强的和不可理解的。把波粒调和到一起实属无奈,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光子实际上是以太的量子涡旋振子,由于以太的涡旋振子的能量和动量很小,看起来有些象粒子。这也是波粒两象性的根本原因。所以人们认为波动是连续的,扩展于空间的大量粒子的运动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波是大量的以太量子涡旋振子的总体特征,一个个的量子涡旋是不连续的!所以光波不是绳波,不是机械波,是不连续的!
最后顺便提到历史上光的波粒的判决性试验是有意思的。这就是法国人傅科所做的一个重要实验:测量光在水中的速度。因为两派理论在这一点上有重大分歧:按牛顿的光子说,光在水中的速度应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而波动说则坚持认为水中的光速一定小于真空中的光速。谁是谁非?科学等待了很久,终于由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水中的光速恰与波动说预计值相吻合。
本人已经彻底解决了光的波粒两象性物理模型、解决了以太静止坐标系究竟在那里、解决了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波动解释。因此,光是波的观点是正确的,光的粒子说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波粒两象性中的粒不是粒子而是量子,即以太的量子涡旋。
[楼主]  [21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4 09:10 

第二十节 光粒子说中的十个致命问题
光的波粒问题已经争论了几百年,尽管光的波粒二象性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不能说明人们对光的本性有了彻底的认识,其中问题多多,有些还是致命的。
一、黑布和红玻璃问题
如果光是粒子的话,那么光为什么不能通过既漏水又漏气的薄薄的黑布,却能通过既不漏水又不漏气的厚厚的玻璃呢?因为薄薄的黑布对光子的阻力小,厚厚的玻璃对光子的阻力大。同时, 红玻璃为什么能通过红光而不能通过紫光呢?因为紫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子的能量。这二个问题是光粒子说无法解释的问题。只有用光的波动说才能解释。
其实,玻璃透明问题与黑布不透明问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由于光是一种波动,具体地说,光是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的以太量子涡旋及传播,也就是以太涡旋的摆幅和摆向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向四周扩展传播。玻璃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电子组成。电子在绕核运转时会产生一个以太的量子涡旋,原子和分子还会作各种转动。这样就会在空间中产生各种频率的各种波形的电磁波。如果空间的以太量子涡旋的振幅大于分子和电子产生的以太涡旋,分子和电子就会由于共振而得到能量。 由于光是一定频率的以太量子涡旋,当光照到玻璃上时,这种频率的以太量子涡旋和玻璃中的的同频率的以太的量子涡旋发生共振,这样光的以太的量子涡旋可由一个电子传到另一个电子,由玻璃的一面传到玻璃的另一面而通过玻璃,这就是透明。无色玻璃是指各种频率的光都能由玻璃的一面传到另一面。否则玻璃就是有颜色的了。由于玻璃对光波共振强烈,对光的吸收作用很小,所以光能通过它。
至于黑布不透光的原因是这样的:光线中以太涡旋的频率和黑布中产生的以太涡旋频率是不同的,从而不能发生共振,黑布当然就不能让光线通过了。或者说,黑布对红外线是透明的,它把吸收的红外线变成热能。因此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很热。
因此,光的波动说才正确。
学过无线电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各种LC和RC滤波器了,由R,L和C可以构成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各种各样的滤波电路,可以让一定频率的电流通过或衰减。
如果把光作为一种波,一种以太的量子涡旋的往复扭摆,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频率的光,有可能与物质中电子产生的以太量子涡旋相互共振而进行能量传递。其实,光路上的物质就相当于光的滤波器了。例如,玻璃就相当于一个可见光的“带通”滤波器。黑布就相当于一个可见光的“带阻”滤波器。凡是黑色的东西,都是这种“带阻”滤波器了。
或者这样理解:介质对电磁波能否透明,对那一种频段的电磁波透明,由介质的电磁固有频率决定。可以把电磁波看成是一种受迫振动源,介质的电磁固有频率与外界电磁波的频率相同,就会作受迫振动而产生共振从介质一面传到另一面,也就是说,介质对这种电磁波是透明的。同一个口琴的簧片通过气流后只能发一个音的道理是相同的。因此电磁波是波而不是粒子。
二、寿命和加速问题
人们普遍认为,光除有波动的特性外,还有微粒性。量子论告诉我们,光的行径犹如一颗颗的微粒,每一粒子带着一定的能量,并且用光的速度在飞行着,这些微粒碰到了其它物体,便会产生能量或动量的变化。这就是光的微粒的图象。
仔细想一下,这种以光的速度在飞行着粒子——光子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空气中飞行的子弹速度会越来越慢,那么,在宇宙中飞行几百亿年的光子速度为什么丝毫不变?另外,光子有不有一定的寿命?然而当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时,速度会突变,为什么光子的速度在同一种媒质里保持不变,而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发生突变呢?
光子从光密媒介进入光疏媒介时,光子的运动会加速。光子从光疏媒介进入光密媒介时,光子的运动又会减速。由牛顿力学可知,此时光子一定会到力的作用,那么,在两种媒质的介面上,是谁对光子施力呢?

[楼主]  [21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4 18:07 

三、纵波问题
我们知道,气体和液体等流体内只能传播纵波。例如声波就是一种纵波。如果光的行径犹如一颗颗用光的速度在飞行着的微粒,光波应是纵波,因为光子的运动方向与其传播方向一致。光子可以看成一种流体,因此,光子不可能传播横波。
光是的确是一种横波, 丝毫没有一点纵波的成分。如果让光通过一个很小的狭缝,则变成完全偏振光,其振动方向和狭缝方向一致的光能通过,其它振动方向的光不能通过,这一试验可用二个偏振片完成。这说明光是横波,丝毫没有一点纵波的成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其实,电荷可以带动以太形成量子涡旋,如线圈里的交变电流,可以产生一个个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的以太量子涡旋,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的以太量子涡旋会在以太中自扩张和向四周传播,这就是电磁波。显然,这种电磁波是横波,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当然也是横波了。以太只能形成量子涡旋,以太的量子涡旋就是磁,以太不能形成直线流动的以太风。这是由以太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以太是超流体,超流体对物体没有粘滞阻力和摩擦力。也可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出,由麦克斯韦方程组可得,磁场强度的散度为0而旋度不为0,这就是说,以太从什么地方出发,通过一条封闭曲线回到原来的地方。这就是涡旋。同时,由弹性力学可知,纯旋运动不能产生纵波,因此电磁波没有纵波。
光是粒子就一定会产生纵波,但光不能产生纵波就说明光不是一种粒子。
四、单光子干涉实验问题
1909年泰勒曾做了一个很奇特的实验。他先在强光下拍摄了一根细针的衍射像,然后减弱光束的强度,延长曝光时间,有一次达三个月之久。当他把光束衰减到只有一个光子进入仪器时,所得到的衍射像与强光短时拍摄的完全相同。泰勒的实验表明,干涉与衍射,并不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多个光子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相反,单个的光子也能产生干涉与衍射。此后,他又作了单光子的双缝干涉试验,结果相同。
单光子干涉试验给光的粒子说提出了这样一个致命的问题:设想当弱光束打在双缝上实现单光子干涉时,一个光子怎么能“部分”地穿过一个缝,同时又“部分”地穿过另一个缝,然后自己的一部分和自己的另一部分发生干涉呢?
1970年狄拉克明确表明,对于单个光子干涉现象,完全可以用几率幅的概念作出回答。当光子射向双缝屏时,每一个光子穿过每一个缝都有一个几率幅,而在光屏上的每一点也将对应一定的几率幅,这些几率幅的叠加,就形成了干涉图样。
泰勒的试验和狄拉克的解释,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老问题,这就是如何认识光的本质,当用量子理论描述光子时,究竟什么是最根本的概念呢?是波粒二象性,还是几率幅呢?这的确是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
五、独立光束干涉试验问题
激光出现以后,曼德尔等人进行了独立光束干涉试验。他们用两只脉冲式红宝石激光器作为两个独立的光源。为了保证条纹的可见度,采用了光电符合技术以消除各种频率漂移使信号产生的干扰。结果获得了条纹可见度为15%的干涉图样。经过改进,完成了高度减弱的两束独立激光之间的干涉。在这一试验中,高度减弱的两束独立激光每一束中一次只能有一个光子入射。也就是说,当一束激光发出一个光子时,另一束激光发光子的几率仅有万分之一。
1971年,拉德罗夫又用另外的方法完成了类似的试验。
独立光束干涉试验给光的粒子说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因为独立光束的 “单光子干涉”发生的是双光干涉,当第一个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中仅有一个光子奔向控制器时,第二个激光器还未发出光子,第一个光子就已经与第二个尚未到来的光子发生了干涉效应。然而,当把一束激光关掉时,这种干涉就消失了。这就说明光子能预见与它干涉的光子即将到来,提前发生了作用,或者说光子能与 “虚无”发生作用。这是光的粒子说中令人无法接受的致命问题。于是人们看到,在处理光的干涉问题时,光子的概念似乎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多余的。人们看到,当把光的微观客体视为光子时,并不意味着它类似于某种微观微粒,是否是几率幅更为恰当?
 [218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14 21:10 

精品!绝对原创的精品!
我刚把科里奥利力用光介质解释后,看到你的187楼,原来电磁作用也可以用以太漩涡来解释的啊。
以前解决电磁作用没有思路。近期由于对科式力的解释成功,就尝试着用它解决更多问题,看到您的187楼让我也顿悟了,用科式力解决电磁作用应该没有问题。我还要判断一下方向。这对圆周运动都会产生影响。圆周运动(行星运动、电子绕核运动)将重新理解。
以前错怪您了,不好意思。
 [219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08/11/14 21:39 

12楼:
四、物理学不是数学
因为物理学不等于数学,物理学的发展也不仅仅依赖数学。数学是一种形式逻辑,光靠逻辑推理,物理学是不能前进的。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新发现的自然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发现的自然现象也将是层出不穷的。
数学中存在有许多客观上并不存在东西,这些当然就不适用于物理学了。数学中有很多人为的逻辑推理,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例如数学方程的解有很多不符合实际,必须删除才行。有很多数学公式并不符合和不适用于客观实际,有的在客观实际中根本就不存在。
历史上,有时候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理论研究会走向一个极端,它们追求的不是深刻的物理本质,而是漂亮的数学方程。这就难免会用漂亮的数学方程去掩盖其深刻物理本质。
——————————————————————————————————

叶老师的领悟是深刻的,我完全赞同。数学只能是物理的工具。现在的科学界有这样一种趋势,唯数学至上论,数学就是科学的一切。我以前还想建设一个数字原子大统一理论呢。现在我不打算了,因为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数学只能掩盖本质。
[楼主]  [22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5 08:45 

六、拉曼、布里渊散射问题
丁一宁先生在英特网上首先提到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知道,基本微粒是没有频率的。光子也是这样。人们给予光子以频率以后,可以想象,当它发生频率改变的时候,一定会伴随着某种物理变化。
然而光的拉曼、布里渊散射现象并没有发生任何物理反应,甚至一点点反映都测试不到,然而光的频率莫明其妙地改变了。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如瑞利散射,它使大气显蓝色;如丁达尔散射在乳浊悬浮液中的表现为颗粒的散射。上面所说的瑞利散射和丁达尔散射都是弹性散射。弹性散射的散射光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一样,或者说散射后光的颜色不变。
1928年拉曼(C.V.Raman)在研究液体和晶体内的散射时,发现散射光中除与入射光原有的频率0相同的瑞利散射线外,谱线两侧还有频率为01、02,……等散射线的存在。这种现象称为拉曼散射。这是一种非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的散射光频率是与入射光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发生了频移。在物质的微结构中,光照射在分子、原子等微粒的转动、振动、晶格振动及各种微粒运动参与的作用下,光的散射频率不再等同于入射频率。
如果光是粒子的话,发生光粒子中的内部反应,没有一点点的外部特征,这是不可能的。或许还可以理解成光子被完全吸收后,从被照射物里重新发射出的,属于被照射物内部的另一类光子。不过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这样,过一段时间后,拉曼、布里渊散射应该就停止了,原因也很简单,被照射物中所具有的光子应该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无论光照多么长的时间,拉曼、布里渊散射照常发生。这就说明,拉曼、布里渊散射是入射光转换出来的,而非被照射物内部所具有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其一,就是光本来就不是粒子;其二,就是光粒子被转换成了另一种粒子。然而其二的结论无疑是不可能的。
如果光是一种纯波则很好解释这一现象,例:水面上放一块木板,水波如果功率足够大就会使木板在水面上随波运动,木板运动的结果就会产生与原水波完全不同频率与波幅的水波,这是因为木板所触水面的大小与原波不同,它的共振频率发生了变化的缘故。
光的拉曼、布里渊散射在爱因斯坦时期还没有出现,这是因为当时没有足够功率的光源。到1968年激光器的问世,为拉曼散射实验提供了理想的光源,至此之后,散射的研究才得以长足的进步,但其理论的研究却受制于爱因斯坦的光粒子理论。
光的拉曼、布里渊散射,其实质也就是象前面我们所说的木板水波实验一样,只不过这里应将水波改成光波,木板变为原子、分子等。当激光照射到物质表面,物质运动与产生激光的物质结构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的光波的共振频率也一定是不一样的,于是很自然地产生另一种频率的光波。这的的确确、完完全全体现了光的波动性特性。
从以上原理出发,应该说任何光波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够产生这种非弹性散射,只要光波能量足够使被光照射的分子和原子运动之后所产生的波能够测试到就行了。非弹性散射的光是很多的,之后也被发现光的康普顿散射也是非弹性散射的,只是康普顿散射所需要的光频率更低一些而矣。
以上实验证明了光通过波的能量传递,它改变了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运动状态,并且同时产生了另外频率的波。既然光能够改变原子、分子的运动状态,它也能够改变电子的运动状态。光决不是什么光子的碰撞,而是交变以太涡旋的传播和共振所形成的波。
七、偏振片问题
取两个相同的偏振片,光是能够通过其中一个的。但是将两个偏振片重迭起来,并转动其中一个偏振片,就会有一个位置,光完全不能通过两个重迭的偏振片。显然这也是光的粒子说所无法解释的,这一试验恰好证明了光是一种横波。
[楼主]  [22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5 18:31 

八、光电效应问题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如下实验规律:每种金属各自存在一个足以发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n0。当照射光的频率n<n0时,不会逸出光电子。
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和爱因斯坦方程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几十年来,人们没有看到什么事情偏离爱因斯坦方程。但是,随着强度大、单色性好的激光器的问世,新的情况出现了。
1963年Ready等人用激光作光电发射实验时,发现了与爱因斯坦方程偏离的奇异光电发射。1968年Teich 和Wolga用GaAs激光器发射的hn=1.48eV的光子照射逸出功j=2.3eV的钠时,发现光电流与光强的平方成正比。按爱因斯坦方程,光子的频率处于钠的红限频率以下,不会有光电子发射,然而新现象却发生了,不但有光电子发射,而且光电流不是与光强成正比,而是与光强的平方成正比。于是,人们设想光子间进行了“合作”,两个光子同时被电子吸收得以跃过表面能垒,称为双光子光电发射。后来,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可以三个、多个、甚至40个光子同时被电子吸收而发射光电子,称为多光子光电发射。人们推断,n光子的光电发射过程的光电流似乎应与光强的n次方成正比。
光电效应的粒子的解释有如下困难:为什么某些激光不遵循爱因斯坦方程?为什么非激光光源不会产生多光子光电发射?
从光的波动说来看,波不仅具有频率,而且具有振幅。从波的能量方程我们知道,波的能量不但和频率的平方成正比,而且和振幅的平方也成正比。激光正是其振幅巨大的光,它能比同样频率的光具有更高的能量。激光当然不会遵循爱因斯坦方程了。非激光光源因为其振幅太小,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可忽略不计。因此光电效应是可以用光的波动说来解释的。而且解释得更加深刻,更加直观和更加合理。激光违背爱因斯坦方程正好说明光的粒子说是错误的,光的粒子说认为光的能量仅与光子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振幅无关。因此,客观事实证明了光电效应的粒子解释是有问题的,只有光的波动说才是正确的。
如果再加上干涉、衍射这二个光的粒子说无法解释的问题,光的粒子说就有十个致命问题。
总之,光子不是一种经典粒子,而是一种以太的涡旋量子振子。也就是说,光是一种以太的量子涡旋波。
[楼主]  [22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6 08:53 

第二十一节 光的偏振、磁光和旋光效应
一、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电矢量振动的空间分布对于光的传播方向失去对称性的现象。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故光的偏振是光的波动性的又一例证。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横振动,且平均说来任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振幅,这种横振动对称于传播方向的光称为自然光(非偏振光)。凡其振动失去这种对称性的光统称偏振光。偏振光包括如下几种:
1、线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只包含一种振动,其振动方向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
2、部分偏振光,光波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横振动,但不同方向上的振幅不等,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振幅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实际上是由许多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组成。
3、椭圆偏振光,在光的传播过程中,空间每个点的电矢量均以光线为轴作旋转运动,且电矢量端点描出一个椭圆轨迹,这种光称为椭圆偏振光。迎着光线方向看,凡电矢量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椭圆偏振光,凡逆时针旋转的称左旋椭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中的旋转电矢量是由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互相垂直、有固定相位差的电矢量振动合成的结果。
4、圆偏振光,旋转电矢量端点描出圆轨迹的光称圆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的特殊情形。
人们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发明了立体电影,照相技术中用于消除不必要的反射光或散射光。光在晶体中的传播与偏振现象密切相关,利用偏振现象可了解晶体的光学特性,制造用于测量的光学器件,以及提供诸如岩矿鉴定、光测弹性及激光调制等技术手段。
二、磁光效应
磁光效应是指处于磁化状态的物质与光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光学现象。包括法拉第效应、克尔磁光效应、塞曼效应和科顿-穆顿效应等。这些效应均起源于物质的磁化,反映了光与物质磁性间的联系。
1、 法拉第效应
1845年M.法拉第发现,当线偏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强磁场,则光振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偏转角度ψ与磁感应强度B和光穿越介质的长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ψ=VBl,比例系数V称为费尔德常数,与介质性质及光波频率有关。偏转方向取决于介质性质和磁场方向。上述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或磁致旋光效应。该效应可用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因每种碳氢化合物有各自的磁致旋光特性;在光谱研究中,可借以得到关于激发能级的有关知识;在激光技术中可用来隔离反射光,也可作为调制光波的手段。
因为磁场下电子的运动总附加有右旋的拉穆尔进动﹐当光的传播方向相反时﹐偏振面旋转角方向不倒转﹐所以法拉第效应是非互易效应。这种非互易的本质在微波和光的通信中是很重要的。许多微波﹑光的隔离器﹑环行器﹑开关就是用旋转角大的磁性材料制作的
对磁致旋光效应现象的最简单、最直观的解释是:介质就象微小的偏振片,因为磁场是以太的转动,以太又带动微小的偏振片转动,磁场强度越大,偏转能力也越大。由于偏振片转动了一个角度,所以偏振光也转动了一个相同的角度。显然,偏振光转动的角度与磁场强度和光通过介质距离成正比。
2、克尔磁光效应
1876年由J.克尔发现,入射的线偏振光在已磁化的物质表面反射时,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现象,克尔磁光效应分极向、纵向和横向三种,分别对应物质的磁化强度与反射表面垂直、与表面和入射面平行、与表面平行而与入射面垂直三种情形。极向和纵向克尔磁光效应的磁致旋光都正比于磁化强度,一般极向的效应最强,纵向次之,横向则不明显。克尔磁光效应的最重要应用是观察铁磁体的磁畴。不同的磁畴有不同的自发磁化方向,引起反射光振动面的不同旋转,通过偏振片观察反射光时,将观察到与各磁畴对应的明暗不同的区域。用此方法还可对磁畴变化作动态观察。
克尔磁光效应产生的原因与法拉第磁光效应也是因为磁是以太的涡旋,而光是以太涡旋传播,这二者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塞曼效应
P.塞曼在1896年发现,光谱线在磁场中会发生分裂。是由于外磁场对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的作用﹐或使能级分裂才产生的。其中谱线分裂为2条(顺磁场方向观察)或3条(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的叫正常塞曼效应﹔3条以上的叫反常塞曼效应。在一定强度的磁场中﹐分裂后谱线的间隔与磁场强度成正比﹔谱线成分沿磁场方向观察是左﹑右圆偏振光﹐而沿垂直磁场方向观察是互相垂直的两种线偏振光。塞曼效应的经典理论解释是H.A.洛仑兹首先提出的。历史上将符合洛仑兹理论的谱线分裂现象称为正常塞曼效应﹐而将其它不符合洛仑兹理论的谱线分裂现象称为反常塞曼效应。量子力学理论能够全面地解释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的实质是由以太的涡旋引起电子轨道的变化。
4、科顿-穆顿效应
1907年A.科顿和H.穆顿首先在液体中发现,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外磁场,则介质表现出单轴晶体的性质,光轴沿磁场方向,主折射率之差正比于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此效应也称磁致双折射。W.佛克脱在气体中也发现了同样效应,称佛克脱效应,它比前者要弱得多。当介质对两种互相垂直的振动有不同吸收系数时,就表现出二向色性的性质,称为磁二向色性效应。
科顿-穆顿效应是由以太的量子涡旋引起介质中光速传播产生各向异常。
三、刘武青旋光效应
中国的刘武青先生发现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对光电池产生的电流、比光通过静止的透明介质时的要大,同时光波长也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刘武青旋光效应。当然,这一试验目前还是非常简陋和初步的。
旋光效应的简单解释是:旋转透明介质具有角动量,光也具有角动量。当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时,可以得到部分旋转透明介质的角动量而使光的转动动能增加,光电池产生的电流就会增大。同时光波长也会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光的偏振、磁光和旋光效应都证明了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光是变化的以太涡旋及其传播,光是一种纯粹的磁波。
[楼主]  [22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6 19:06 


第二十二节 3K微波背景辐射的物理实质
一、以太的温度问题
众所周知,固、液、气态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温度,如果以太也是一种物质,那么它有不有温度呢?我们又如何求得它的温度呢?任何固体、液体或气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射电磁波。向四周所辐射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这种辐射在量值方面和按波长分布方面都取决于辐射体的温度,所以叫做热辐射。如果把作热辐射的物体看成黑体,便可根据热辐射中的维恩(Wien)位移定律求出其温度。1893年维恩根据热力学原理得出,任何温度下黑体辐射本领 都有一个极大值,这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即

只要能求得 ,因为b为一常数,便可求出T。这种测温法称为色温法,用此法测得的温度称为色温度
如果以太存在,它也应该和固、液、气体一样能向四周发射电磁波。显而易见,我们周围空间的以太的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因此,我们应能探测到周围空间存在一种各向同性的电磁波辐射。
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工程师彭齐亚斯(Penzias, A. A .)和威耳逊 (Wilson,R . W .)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接收天线系统。他们安装了一架卫星通讯用的喇叭形天线。这架天线有很强的方向性,即喇叭口对向天空中某方向时,地面及空中其它方向电磁波干扰都很微小。为了检验这台天线的低噪声性能,他们避开噪声源而将天线指向天空进行测量,在波长7.35厘米处所作的测量已经表明,无论天线指向什么天区,总会接收到一定的微波噪声。这种噪声相当显著,并且与方向无关。他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进行测量,结果都是一样。它既没有周日变化,也没有季节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没有明显关系。起先,他们怀疑这种噪声来自天线系统本身。1965年初,他们又对天线进行了彻底检查。他们拆卸了天线的喉部,发现有个鸽子窝,他们把鸽子窝清除掉。虽然做了种种努力,仍无法把噪声降下来。从而排除了这种噪声来自天线系统本身的可能性。就是说,这种噪声应当是来自空间的一种辐射。这种辐射相当于绝对温度在2.5-4.5K之间的黑体辐射,通常称之为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由于天顶方向和地平方向的大气厚度明显不同,彭齐亚斯和威尔逊测得的这种辐射与方向无关,排除了地球大气层起源的可能性。由于银河系物质分布不均匀,因而也排除了银河系起源的可能性。微波背景辐射只可能来自广阔的宇宙。更精确地说,微波背景辐射是高度各向同性的温度约为2.7K的黑体辐射,这是一种充满宇宙各处的均匀辐射。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进行这项重要工作时,只是为了测试他们的天线的性能。作为工程师,在完成这项工作后以《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为标题在《天体物理杂志》上发表他们的结果,意思是说,他们在频率4080兆赫(即波长7.35厘米)处对天线噪声测得的有效温度比预期值高2.5-4.5度。
1965年他们又将其修正为3K,并将这一发现公布,为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无处不在的3K热(黑体)辐射, 因其峰值在微波区而得名。
人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背景辐射只是一个3K的低温热辐射而已,而我们周围可是有一层厚厚的大气,温度在300K左右。根据黑体辐射公式,大气的热辐射在微波区要比3K的背景辐射强得多,我们怎么可能观测得到这个背景辐射呢? 哪里才是解释的关键呢?
因为地球大气的辐射95%以上的能量集中在3~120微米内,只要测量远大于120微米波长的辐射,可以认为不受大气辐射的影响。但波长大于1米,会受到银河系高频辐射的影响。
从那以后,已经有许多人对微波背景辐射作了详细的研究,在相当宽的波长范围内得到了支持黑体辐射谱的结果。也证明了高度各向同性。1989年11月宇宙背景探索卫星(COBE)升空,获得了丰富的数据,证明实测的微波背景辐射谱非常精确地符合温度为2.726±0.010K的黑体辐射谱,观测数据与黑体辐射理论曲线的符合情况极好,卫星同时证明,这种辐射具有高度各向同性。
[楼主]  [22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7 10:31 

三、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解释
1965年初,彭齐斯和威尔逊与狄克小组进行了互访,最后共同确认这个相当于3K的宇宙背景辐射就是“原始火球”的残余辐射。这是对大爆炸理论的强有力支持,从此,大爆炸理论又获得了新生。这一发现被狄克、皮伯斯、劳尔和威金森等人作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证据。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后约200亿年的今天,在宇宙间还残留着3K左右的辐射。
其实,这一发现用来作为以太存在的证据更为合理。因为热辐射产生于以太比产生于空间要容易理解得多。理由如下:
第一、微波背景辐射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在0.3-75厘米波段,可以在地面上直接测到;在大于100厘米的射电波段,银河系本身的超高频辐射掩盖了来自河外空间的辐射,因而不能直接测量;在小于0.3厘米波段,由于地球大气辐射的干扰,要使用气球、火箭或卫星等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测量。
从0.054厘米直到数十厘米波段的测量表明,背景辐射是温度近于2.7K的黑体辐射。黑体谱现象表明,微波背景辐射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因为只有通过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黑体谱。由于现今宇宙空间的物质密度极低,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小,所以,我们今天观测到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
以太充满了我们能探索到的任何空间,在时间上它的存在既没有起点,也不会有终点,所以,以太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以太具有各种各样涡旋,物质中也有各式各样的以太的涡旋,它们之间长期地传播和共振,相互之间不间断地通过共振而进行能量的交换和传播,最终形成黑体谱,这是必然的事。因此,我们今天观测到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这和事实也是完全吻合的。
第二、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极高的各向同性。这具有两方面的含义:1、小尺度上的各向同性:在小到几十弧分的范围内,辐射强度的起伏小于0.2-0.3%;2、大尺度上的各向同性:沿天球各个不同方向,辐射强度的涨落小于0.3%。
各向同性说明,在各个不同方向上,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应当存在过相互联系。
以太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从宏观上看,天体的分布是均匀的。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的以太涡旋,通过不断的传播和长期的共振而进行能量交换,达到极高的各向同性,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第三,因为以太是极大时空范围内的事件,它是客观世界的本底或背景,同时,以太涡旋的传播的共振又正好是一种辐射。可见以太的这种传播和共振完全可以称为背景辐射,只不过这种背景辐射碰巧在微波波段发现,所以就称为微波背景辐射了。
第四,目前已由测得的 曲线求得这种热辐射对应的色温为2.7K。如果把以太作为绝对黑体,则以太的温度就是2.7K。以太既然是一种物质,它具有一定的温度也是理所当然的。它的温度为2.7K,也是非常合理的。
于是,我们认为这种宇宙背景微波辐射产生于分布在空间中的以太,测量到以太的温度为2.7K,这就为以太的存在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证明。

[楼主]  [22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8 12:05 

第二十三节 光的粘滞阻尼红移

光是变化的以太量子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变化的量子以太涡旋是一种振动。这种振动会受到以太的粘滞阻尼。所以光的传播是一种阻尼振动的传播。
以太涡旋必需有涡旋源,一般地也就是交变电流。如果交变电流对以太涡旋提供力矩M与角位移α成正比(象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提供的力相类似),以太对以太涡旋的阻力矩N的大小近似地与以太涡旋的角速度ω'的一次方成正比,暂且把以太涡旋当作刚体转动,J为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于是
[楼主]  [22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8 12:05 

第二十三节 光的粘滞阻尼红移

光是变化的以太量子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变化的量子以太涡旋是一种振动。这种振动会受到以太的粘滞阻尼。所以光的传播是一种阻尼振动的传播。
以太涡旋必需有涡旋源,一般地也就是交变电流。如果交变电流对以太涡旋提供力矩M与角位移α成正比(象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提供的力相类似),以太对以太涡旋的阻力矩N的大小近似地与以太涡旋的角速度ω'的一次方成正比,暂且把以太涡旋当作刚体转动,J为以太涡旋的转动惯量,于是
[楼主]  [22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8 13:20 

 [228楼]  作者:西陆陈诚  发表时间: 2008/11/19 10:48 

 支持“反相对论浅说”…
[楼主]  [22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9 11:04 

[楼主]  [23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0 09:05 

第二十四节 光电效应的波动解释
一、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从微观看来,不管什么光电效应,归根结底,乃是光与电子相互作用带来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各自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光而言,它或被吸收,或改变频率和方向;对于电子而言,发生了能量和状态的变化,从束缚于局域的状态转变到比较自由的状态,从而致使物质电特性发生了变化。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证实麦克斯韦所预言的电磁波的存在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当用紫外光照射他的装置时,电极之间发生电火花要容易一些。赫兹作了进一步研究,但没有坚持下去。一年后,霍耳瓦克斯证明,这是由于出现了带电粒子的缘故。后来,人们知道这种粒子就是电子,紫外线可以从金属中“照出”电子,可见光也有这种本事。至今,人们把由于光照射固体而从表面逐出电子称为外光电效应,或光电发射效应,被光逐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外光电效应是把两个金属电极即阴极K和阳极A安装在抽成真空的玻璃泡中,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串联一个灵敏电流计G。当光不照射阴极K时,玻璃泡内阴极K和阳极A之间的空间无载流子,如果不顾及暗电流的话电阻为无穷大,没有电流流过G。当有光照射阴极K时,便有光电子从阴极飞出,在电压作用下,飞向阳极A,G中便有稳定的光电流流过。
1899——1902年,赫兹的助手勒纳德利用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光,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三条实验规律。
1、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阴极K时,只要阴极与阳极之间有足够的加速电压,光电流正比于光强。
2、每种金属各自存在一个足以发生外光电效应的最低的红限频率v0。当照射光的频率v<v0时,不会逸出光电子;当入射光的频率v>v0时,不管光多么弱,都会立刻发射光电子,不存在时间滞后。
3、光电子从金属表面刚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1/2mv^2与光的频率有线性关系,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楼主]  [23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0 09:07 

[楼主]  [23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0 17:44 

[楼主]  [23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1 12:00 

[楼主]  [23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1 21:02 

[楼主]  [23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2 11:24 

[楼主]  [23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3 08:40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光速c是对以太静止参考系而言的,以太静止参考系就是恒星参考系。光速c也仅由以太的介电常数ε0和磁导率μ0来确定。这就与光在某种媒质中的速度v是对该媒质静止参考系而言的,光速v也仅由该媒质的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来确定统一起来。
二、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
有人把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理解成在真空中光速不变,这是不对的。它是说在以任何速度运动的惯性系,看真空中的光速都是c。例如对于同一给定的光而言,在火车上测量的光速是c,在路基上测量它的速度也还是c。
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根据光速不变原理能推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知道:一束光可看成是从某一点发出的球面波。于是选择一个惯性系S,在它的原点O有一束发出球面波的光,这束球面光波的波前中心始终原点O上。或者说惯性系S上光的波前中心是在自己原点O上。
我们选择两个惯性坐标系,它们分别是S系和S’系,它们的坐标轴x和x'重合,y、y'和z、z'相互平行。开始时, S’系在S系后,假设S系是静止的,S'系沿x-x'轴以速度u作匀速直线运动。当S'追上S且它们的原点O'和O重合时,两坐标系的钟的读数分别为t=0和t'=0。此时,这一重合点发出了一束球面光波。
根据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两参考系上的观察者都将看到光以同样的速度c向外传播。换句话说,S'看到的波前始终是以O'为中心的球面,S看到波前始终是以O为中心的球面。而点O'和O重合后马上就会分开,这就导致这一束光分裂为两束光,S系和S’系各分一束。只有光速这样分为两束,S系和S’系上光的波前中心才能分别始终是在自己原点O和O'上。
一束光真的能分裂为两束光吗?这不难通过实验来检验。假如双轨铁路的两个轨道上有两列反向开行的客车,在某一站台相遇,在两车头相遇时,站台上相遇处突然亮了一盏灯。但这一盏灯发出的光的波前显然始终在站台上,并不跟随每一列车一起走。每列客车上光的波前中心不是分别始终是在自己原点O和O'上。这说明一束光不能分裂为两束光,也就是说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是错误的。它的物理本质不过是爱因斯坦的一个假设。
[楼主]  [23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3 08:58 

[楼主]  [23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4 09:17 

[楼主]  [23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4 18:08 

[楼主]  [24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26 09:25 

让它们在同一个环路内沿相反方向循行一周后会合,然后在屏幕上发生干涉现象。狭义相对论问世后的1911年,第一次受到了实验的挑战。塞格纳克(Sagnac)在那年发明了一种可以旋转的环形干涉仪。将一束光分解为两束,让它们在同一个环路内沿相反方向循行一周后会合。两束光通过的路程都等于环路的周长,如果它们的速度都为c,那么它们在环路中的渡越时间就应当相等,似乎不应当有干涉条纹的移动,但实际观测到的情况是有干涉条纹的位移,条纹移动数正比于干涉仪的角速度与环路所围面积之积。这种效应能用经典理论来解释,用狭义相对论似乎解释不通,因而曾使光速不变原理遭到非难。
超流液氦-4几乎不呈现任何粘滞性。但如果用一细丝悬挂一薄盘浸于液氦-4中,让圆盘作扭转振动,则盘的运动将受到阻尼。以太也是超流体,具有与超流液氦-4相似的性质,因此以太不能被带作平动,但是可以被带作转动。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被带旋的方向正好相反。
为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定该环路是半径为R的圆,并假定干涉仪是作顺时针方向的定轴转动,角速度为ω。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束光在实验室参考系中的速度都应当为c,环路本身的线速度应为ωR。从转动的参考系中看,如果伽里略的速度合成原理仍然成立,那么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的两束光的速度就应当分别为
v&cent;=c-ωR v&sup2;=c+ωR (2)
环的周长为L=2πR,因而两束光在环中的渡越时间分别为
t&cent;=2πR/v&cent; t&sup2;=2πR/v&sup2; (3)
两者的时差为Dt=t&cent; - t&sup2;=4πωR2/c2 (1-ω2R2/c2 )
略去二级小量,得
Dt≈ 4πωR2/c2 (4)
环路包围的面积是S=πR2,因而上式可改写成
Dt≈4ωS/c2 (5)
单色光的周期为τ=λ/c,因而与上述时差对应的条纹移动数目是
DN=Dt/τ=4ωS/cλ (6)
该式虽是用圆形环路导出的,但对任意形状的环路都适用。
公式(6)与实验相符,但推导时使用的顺钟向的光速v 小于c,逆钟向的光速v 大于c,这就违背了狭义相对论中的光速不变原理。因此,当年人们曾利用塞格纳克效应来非难狭义相对论,认为光速不变原理不正确。但是,如果抛弃光速不变原理,那就会有更多的实验无法解释,所以该实验在当时成为悬案。
(二)、Sagnac实验的狭义相对论解释
据狭义相对论,真空中任何一个惯性系内,光速都是常数c,而设干涉仪转动的角速度为ω,半径为R。在本实验中,相对于干涉仪来说,光源是分光镜所分出的两束光,也就是可以把分光镜看作光源,而分光镜本身也是干涉仪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必考虑光源情况。
先以实验室为参考系,如果设想这种光源在静止时所发射的光波的波长为λ,那么在干涉仪转动起来之后就应当在顺钟向和逆钟向分别出现蓝移和红移,根据狭义相对论提供的多普勒红移公式,蓝移和红移后的波长应当分别为
λ1=λ[(c-ωR)/(c+ωR)] 1/2 (7)
λ2=λ[(c+ωR)/(c-ωR)] 1/2 (8)
这两个波长都是用实验室参考系中的尺测量的。如果设想有个观测者跟着干涉仪一道转动,他所测得的两个值分别为λ&cent;和λ&sup2;,那么,利用狭义相对论中的长度变换公式就可以知道
λ&cent;=λ1/(1-ω2R2/c2) 1/2 (9
λ"=λ2/(1-ω2R2/c2) 1/2 (10)
将(7)和(8)式分别代入(9)和(10)式,得
λ&cent;=λ/(1+ωR/c) (11)
λ"=λ/(1-ωR/c) (12)
两束光通过的路程都是L=2πR,因而它们在环中的完全波的个数分为
N&cent;=L/λ&cent;=2πR(1+ωR/c)/λ (13)
N"=L/λ"=2πR(1-ωR/c)/λ (14)
此二式相减,并利用S=πR2,就得到干涉条纹的移动数:
DN=N&cent; - N"=4ωS/cλ (15)
这里要注意到,我们没有考虑在旋转的参考系中,存在着惯性离心力场和科里奥利力场。根据等效原理,惯性离心力场等效于引力场,而狭义相对论并没有考虑到引力场,这似乎应当用广义相对论来处理。其实在Sagnac实验中并没有必要考虑这种力的影响,这是因为惯性离心力是保守力,对于同一个环路中的方向相反的两束光有相同的影响,不会影响干涉条纹的数目;同时,直接感受干涉条纹的“观测者”并不是实验员,而是记录干涉条纹的仪器,所以顺钟向和逆钟向光束的传播速度都应为c。
这种解释存在一个致命问题,在干涉仪转动起来之后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钟方向的光出现了蓝移和红移,它们的频率是不相同的,频率不相同的光,一般来说是不会发生干涉的。而Sagnac效应正好是干涉效应。
三、综合分析
我们看到,用经典力学理论和狭义相对论都可以解释斐索流水试验和Sagnac试验,它们得到的公式完全一样。到底那一个是正确的,需要用马赫的“经济思维原则”——用最少量的思维对经验事实作最完善的陈述来判断。因为经济思维原则、简单、对称、统一。简约性和经济性就是物理学之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评价物理学理论的最高标准。
爱因斯坦本人也是坚持简单和经济原则的。1926年春天,海森堡在同爱因斯坦的一次长谈中涉及到了简单性、美和真理的美学标准诸问题。爱因斯坦问海森堡:为什么在这么多关键问题还完全没有解决时,能够对自己的理论具有那么大的信心?海森堡答道:“正像你一样,我相信自然规律的简单性具有一种客观的特征,它并非只是思维经济的结果。”
但是,但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的过程中违背了自己的初衷。牛顿力学和相对论比较起来,前者简单、形象、易懂和统一。后者则不然,它复杂、抽象、难懂和充满矛盾。例如,在进行时空变换时,会产生钟慢尺缩和质量随速度增大等违反常规的一系列的矛盾和佯缪。
全面地看,经典力学的菲索流水试验和Sagnac试验的解释更加简单合理,其中包含有重要的物理本质。因此,超光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很早就观测到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412108182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