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郑重声明】 下一主题:3.2 “光粒子物质场”与“光的传...
[楼主]  [18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5 08:46 

第十一节 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
从历史上看,“以太旋涡”的思想早已有了。1856年,汤姆孙从研究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效应得出磁具有旋转的特征。认为可以把磁致旋光效应归结为以太振动和分子旋转运动之间的耦合,这给麦克斯韦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磁是一种旋转的效应。他写道:“对于由电流引起的电离质在一定方向上的传送和由磁力引起的偏振光在—定方向上的转动这一事实的思考,导致我把磁认为是一种旋转现象。”
麦克斯韦从未完全放弃以太的涡旋。他在《电和磁》一文中写道:“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物理力线》这篇重要论文。
麦克斯韦用模型来建立假说。他借用兰金(W.J. 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在磁现象的分子涡旋理论中,麦克斯韦通过他所提出的分子涡旋假设讨论了磁场作用在磁极上,作用在磁感应物质上以及作用在电流上的力。
麦克斯韦把磁旋转这一概念与法拉第的力线思想相联系。按照法拉第的力线思想,力管倾向于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他想,如果假设每个力管所包含的流体是处在绕它的管轴的转动中,这样一种倾向就可以归因于离心力。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分子涡旋”模型,假设涡旋绕磁力线旋转,即从S极到N极沿磁力线看去,涡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使每个涡旋在横向扩张,纵向收缩,因而磁力线在纵向表现为张力,就象绳上的拉力一样。横向表现为压力。
麦克斯韦假设在磁场中任何一部分的所有涡旋是围绕几乎平行的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磁的影响是作为介质中的压力或张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压强不同于通常流体的压强,在介质中每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不同的,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压强是相等的,且具有最大值;最小的压强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
但是在进一步解释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之间的关系时又遇到了困难。分子涡旋在旋转中相邻的边界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怎么可能呢?麦克斯韦从一种惰轮机构中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假设在涡旋之间有一层细微的粒子,将各涡旋隔开。粒子非常小,可在原地滚动,电流就相当于粒子的移动。为此,麦克斯韦专门绘制了一幅分子涡旋模型图。用六角形代表分子涡旋,小圆圈代表粒子。当电流流过时,上面一排涡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中间粒子的啮合作用,逐一地传到上面各层涡旋,使它们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面各层的涡旋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电流突然停止时,紧挨电流这一排的涡旋旋转受到障碍,这时没有受到障碍的涡旋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则这两排涡旋之间的粒子层就会向右运动,也就是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电磁感应。
就在讨论“应用于静电的分子涡旋理论”这个问题时,麦克斯韦抓住了要害。他假设分子涡旋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旋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旋以切向力,使涡旋发生形变,反过来涡旋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旋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从这里以可以进一步看出,麦克斯韦把磁和涡旋运动当作一体。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旋的假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近距作用,而是把近距作用理论引向深入。
在这篇论文的引言中,他再次强调超距作用理论的困难,坚持假设电磁作用是由物体周围介质引起的。他明确地说:
“我提出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体和磁体附近的空间,它也可以称为动力理论,因为它假设在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观测到的电磁现象正是这一运动物质引起的。”( 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以太的涡旋。)
接着,麦克斯韦全面阐述了电磁场的含意,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实际能’(按:即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20个方程,包括20个变量。
实际相当于8个方程,其中6个是矢量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个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有两个关电的方程,另外两个是关于磁的方程。在两个关于磁的方程中,一个方程说,磁感应强度B的散度为0,另一个方程说,磁场强度H的旋度不为0,它为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之和。也就是说,磁场需要电流来维持。磁感应强度实质上也就是磁场强度,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才有不同的说法而已。把两个磁的方程合起来就等到于说:磁是以太的涡旋,这才是磁的真正的物理本质。
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他的分子涡旋磁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分子涡旋结构过于复杂,麦克斯韦最终也抛弃了它,但磁是一种涡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以后我们会讲到,只要把磁归结为以太的涡旋就能极大地简化麦克斯韦分子涡理论,深刻揭示磁、电和光的物理本质,把电磁学和牛顿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楼主]  [18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5 08:46 

第十一节 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
从历史上看,“以太旋涡”的思想早已有了。1856年,汤姆孙从研究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效应得出磁具有旋转的特征。认为可以把磁致旋光效应归结为以太振动和分子旋转运动之间的耦合,这给麦克斯韦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磁是一种旋转的效应。他写道:“对于由电流引起的电离质在一定方向上的传送和由磁力引起的偏振光在—定方向上的转动这一事实的思考,导致我把磁认为是一种旋转现象。”
麦克斯韦从未完全放弃以太的涡旋。他在《电和磁》一文中写道:“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物理力线》这篇重要论文。
麦克斯韦用模型来建立假说。他借用兰金(W.J. 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在磁现象的分子涡旋理论中,麦克斯韦通过他所提出的分子涡旋假设讨论了磁场作用在磁极上,作用在磁感应物质上以及作用在电流上的力。
麦克斯韦把磁旋转这一概念与法拉第的力线思想相联系。按照法拉第的力线思想,力管倾向于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他想,如果假设每个力管所包含的流体是处在绕它的管轴的转动中,这样一种倾向就可以归因于离心力。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分子涡旋”模型,假设涡旋绕磁力线旋转,即从S极到N极沿磁力线看去,涡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使每个涡旋在横向扩张,纵向收缩,因而磁力线在纵向表现为张力,就象绳上的拉力一样。横向表现为压力。
麦克斯韦假设在磁场中任何一部分的所有涡旋是围绕几乎平行的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磁的影响是作为介质中的压力或张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压强不同于通常流体的压强,在介质中每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不同的,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压强是相等的,且具有最大值;最小的压强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
但是在进一步解释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之间的关系时又遇到了困难。分子涡旋在旋转中相邻的边界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怎么可能呢?麦克斯韦从一种惰轮机构中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假设在涡旋之间有一层细微的粒子,将各涡旋隔开。粒子非常小,可在原地滚动,电流就相当于粒子的移动。为此,麦克斯韦专门绘制了一幅分子涡旋模型图。用六角形代表分子涡旋,小圆圈代表粒子。当电流流过时,上面一排涡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中间粒子的啮合作用,逐一地传到上面各层涡旋,使它们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面各层的涡旋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电流突然停止时,紧挨电流这一排的涡旋旋转受到障碍,这时没有受到障碍的涡旋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则这两排涡旋之间的粒子层就会向右运动,也就是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电磁感应。
就在讨论“应用于静电的分子涡旋理论”这个问题时,麦克斯韦抓住了要害。他假设分子涡旋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旋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旋以切向力,使涡旋发生形变,反过来涡旋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旋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从这里以可以进一步看出,麦克斯韦把磁和涡旋运动当作一体。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旋的假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近距作用,而是把近距作用理论引向深入。
在这篇论文的引言中,他再次强调超距作用理论的困难,坚持假设电磁作用是由物体周围介质引起的。他明确地说:
“我提出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体和磁体附近的空间,它也可以称为动力理论,因为它假设在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观测到的电磁现象正是这一运动物质引起的。”( 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以太的涡旋。)
接着,麦克斯韦全面阐述了电磁场的含意,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实际能’(按:即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20个方程,包括20个变量。
实际相当于8个方程,其中6个是矢量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个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有两个关电的方程,另外两个是关于磁的方程。在两个关于磁的方程中,一个方程说,磁感应强度B的散度为0,另一个方程说,磁场强度H的旋度不为0,它为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之和。也就是说,磁场需要电流来维持。磁感应强度实质上也就是磁场强度,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才有不同的说法而已。把两个磁的方程合起来就等到于说:磁是以太的涡旋,这才是磁的真正的物理本质。
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他的分子涡旋磁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分子涡旋结构过于复杂,麦克斯韦最终也抛弃了它,但磁是一种涡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以后我们会讲到,只要把磁归结为以太的涡旋就能极大地简化麦克斯韦分子涡理论,深刻揭示磁、电和光的物理本质,把电磁学和牛顿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楼主]  [18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5 08:46 

第十一节 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
从历史上看,“以太旋涡”的思想早已有了。1856年,汤姆孙从研究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效应得出磁具有旋转的特征。认为可以把磁致旋光效应归结为以太振动和分子旋转运动之间的耦合,这给麦克斯韦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磁是一种旋转的效应。他写道:“对于由电流引起的电离质在一定方向上的传送和由磁力引起的偏振光在—定方向上的转动这一事实的思考,导致我把磁认为是一种旋转现象。”
麦克斯韦从未完全放弃以太的涡旋。他在《电和磁》一文中写道:“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物理力线》这篇重要论文。
麦克斯韦用模型来建立假说。他借用兰金(W.J. 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在磁现象的分子涡旋理论中,麦克斯韦通过他所提出的分子涡旋假设讨论了磁场作用在磁极上,作用在磁感应物质上以及作用在电流上的力。
麦克斯韦把磁旋转这一概念与法拉第的力线思想相联系。按照法拉第的力线思想,力管倾向于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他想,如果假设每个力管所包含的流体是处在绕它的管轴的转动中,这样一种倾向就可以归因于离心力。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分子涡旋”模型,假设涡旋绕磁力线旋转,即从S极到N极沿磁力线看去,涡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使每个涡旋在横向扩张,纵向收缩,因而磁力线在纵向表现为张力,就象绳上的拉力一样。横向表现为压力。
麦克斯韦假设在磁场中任何一部分的所有涡旋是围绕几乎平行的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磁的影响是作为介质中的压力或张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压强不同于通常流体的压强,在介质中每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不同的,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压强是相等的,且具有最大值;最小的压强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
但是在进一步解释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之间的关系时又遇到了困难。分子涡旋在旋转中相邻的边界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怎么可能呢?麦克斯韦从一种惰轮机构中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假设在涡旋之间有一层细微的粒子,将各涡旋隔开。粒子非常小,可在原地滚动,电流就相当于粒子的移动。为此,麦克斯韦专门绘制了一幅分子涡旋模型图。用六角形代表分子涡旋,小圆圈代表粒子。当电流流过时,上面一排涡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中间粒子的啮合作用,逐一地传到上面各层涡旋,使它们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面各层的涡旋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电流突然停止时,紧挨电流这一排的涡旋旋转受到障碍,这时没有受到障碍的涡旋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则这两排涡旋之间的粒子层就会向右运动,也就是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电磁感应。
就在讨论“应用于静电的分子涡旋理论”这个问题时,麦克斯韦抓住了要害。他假设分子涡旋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旋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旋以切向力,使涡旋发生形变,反过来涡旋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旋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从这里以可以进一步看出,麦克斯韦把磁和涡旋运动当作一体。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旋的假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近距作用,而是把近距作用理论引向深入。
在这篇论文的引言中,他再次强调超距作用理论的困难,坚持假设电磁作用是由物体周围介质引起的。他明确地说:
“我提出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体和磁体附近的空间,它也可以称为动力理论,因为它假设在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观测到的电磁现象正是这一运动物质引起的。”( 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以太的涡旋。)
接着,麦克斯韦全面阐述了电磁场的含意,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实际能’(按:即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20个方程,包括20个变量。
实际相当于8个方程,其中6个是矢量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个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有两个关电的方程,另外两个是关于磁的方程。在两个关于磁的方程中,一个方程说,磁感应强度B的散度为0,另一个方程说,磁场强度H的旋度不为0,它为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之和。也就是说,磁场需要电流来维持。磁感应强度实质上也就是磁场强度,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才有不同的说法而已。把两个磁的方程合起来就等到于说:磁是以太的涡旋,这才是磁的真正的物理本质。
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他的分子涡旋磁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分子涡旋结构过于复杂,麦克斯韦最终也抛弃了它,但磁是一种涡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以后我们会讲到,只要把磁归结为以太的涡旋就能极大地简化麦克斯韦分子涡理论,深刻揭示磁、电和光的物理本质,把电磁学和牛顿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楼主]  [18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5 08:46 

第十一节 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
从历史上看,“以太旋涡”的思想早已有了。1856年,汤姆孙从研究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效应得出磁具有旋转的特征。认为可以把磁致旋光效应归结为以太振动和分子旋转运动之间的耦合,这给麦克斯韦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磁是一种旋转的效应。他写道:“对于由电流引起的电离质在一定方向上的传送和由磁力引起的偏振光在—定方向上的转动这一事实的思考,导致我把磁认为是一种旋转现象。”
麦克斯韦从未完全放弃以太的涡旋。他在《电和磁》一文中写道:“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物理力线》这篇重要论文。
麦克斯韦用模型来建立假说。他借用兰金(W.J. 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在磁现象的分子涡旋理论中,麦克斯韦通过他所提出的分子涡旋假设讨论了磁场作用在磁极上,作用在磁感应物质上以及作用在电流上的力。
麦克斯韦把磁旋转这一概念与法拉第的力线思想相联系。按照法拉第的力线思想,力管倾向于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他想,如果假设每个力管所包含的流体是处在绕它的管轴的转动中,这样一种倾向就可以归因于离心力。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分子涡旋”模型,假设涡旋绕磁力线旋转,即从S极到N极沿磁力线看去,涡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使每个涡旋在横向扩张,纵向收缩,因而磁力线在纵向表现为张力,就象绳上的拉力一样。横向表现为压力。
麦克斯韦假设在磁场中任何一部分的所有涡旋是围绕几乎平行的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磁的影响是作为介质中的压力或张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压强不同于通常流体的压强,在介质中每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不同的,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压强是相等的,且具有最大值;最小的压强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
但是在进一步解释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之间的关系时又遇到了困难。分子涡旋在旋转中相邻的边界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怎么可能呢?麦克斯韦从一种惰轮机构中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假设在涡旋之间有一层细微的粒子,将各涡旋隔开。粒子非常小,可在原地滚动,电流就相当于粒子的移动。为此,麦克斯韦专门绘制了一幅分子涡旋模型图。用六角形代表分子涡旋,小圆圈代表粒子。当电流流过时,上面一排涡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中间粒子的啮合作用,逐一地传到上面各层涡旋,使它们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面各层的涡旋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电流突然停止时,紧挨电流这一排的涡旋旋转受到障碍,这时没有受到障碍的涡旋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则这两排涡旋之间的粒子层就会向右运动,也就是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电磁感应。
就在讨论“应用于静电的分子涡旋理论”这个问题时,麦克斯韦抓住了要害。他假设分子涡旋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旋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旋以切向力,使涡旋发生形变,反过来涡旋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旋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从这里以可以进一步看出,麦克斯韦把磁和涡旋运动当作一体。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旋的假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近距作用,而是把近距作用理论引向深入。
在这篇论文的引言中,他再次强调超距作用理论的困难,坚持假设电磁作用是由物体周围介质引起的。他明确地说:
“我提出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体和磁体附近的空间,它也可以称为动力理论,因为它假设在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观测到的电磁现象正是这一运动物质引起的。”( 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以太的涡旋。)
接着,麦克斯韦全面阐述了电磁场的含意,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实际能’(按:即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20个方程,包括20个变量。
实际相当于8个方程,其中6个是矢量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个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有两个关电的方程,另外两个是关于磁的方程。在两个关于磁的方程中,一个方程说,磁感应强度B的散度为0,另一个方程说,磁场强度H的旋度不为0,它为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之和。也就是说,磁场需要电流来维持。磁感应强度实质上也就是磁场强度,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才有不同的说法而已。把两个磁的方程合起来就等到于说:磁是以太的涡旋,这才是磁的真正的物理本质。
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他的分子涡旋磁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分子涡旋结构过于复杂,麦克斯韦最终也抛弃了它,但磁是一种涡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以后我们会讲到,只要把磁归结为以太的涡旋就能极大地简化麦克斯韦分子涡理论,深刻揭示磁、电和光的物理本质,把电磁学和牛顿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楼主]  [18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5 08:48 

第十一节 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
从历史上看,“以太旋涡”的思想早已有了。1856年,汤姆孙从研究光的偏振面在磁场中的旋转效应得出磁具有旋转的特征。认为可以把磁致旋光效应归结为以太振动和分子旋转运动之间的耦合,这给麦克斯韦以很大的启发,使他认识到磁是一种旋转的效应。他写道:“对于由电流引起的电离质在一定方向上的传送和由磁力引起的偏振光在—定方向上的转动这一事实的思考,导致我把磁认为是一种旋转现象。”
麦克斯韦从未完全放弃以太的涡旋。他在《电和磁》一文中写道:“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
1862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物理力线》这篇重要论文。
麦克斯韦用模型来建立假说。他借用兰金(W.J. M.Rankine)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在磁现象的分子涡旋理论中,麦克斯韦通过他所提出的分子涡旋假设讨论了磁场作用在磁极上,作用在磁感应物质上以及作用在电流上的力。
麦克斯韦把磁旋转这一概念与法拉第的力线思想相联系。按照法拉第的力线思想,力管倾向于纵向收缩和横向膨胀。他想,如果假设每个力管所包含的流体是处在绕它的管轴的转动中,这样一种倾向就可以归因于离心力。于是他设想了一个“分子涡旋”模型,假设涡旋绕磁力线旋转,即从S极到N极沿磁力线看去,涡旋在顺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引起的离心力使每个涡旋在横向扩张,纵向收缩,因而磁力线在纵向表现为张力,就象绳上的拉力一样。横向表现为压力。
麦克斯韦假设在磁场中任何一部分的所有涡旋是围绕几乎平行的轴在相同的方向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磁的影响是作为介质中的压力或张力形式而存在。这种压强不同于通常流体的压强,在介质中每一点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不同的,在垂直于轴线方向上的压强是相等的,且具有最大值;最小的压强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
但是在进一步解释变化电场或变化磁场之间的关系时又遇到了困难。分子涡旋在旋转中相邻的边界沿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怎么可能呢?麦克斯韦从一种惰轮机构中想出了解决方案。他假设在涡旋之间有一层细微的粒子,将各涡旋隔开。粒子非常小,可在原地滚动,电流就相当于粒子的移动。为此,麦克斯韦专门绘制了一幅分子涡旋模型图。用六角形代表分子涡旋,小圆圈代表粒子。当电流流过时,上面一排涡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中间粒子的啮合作用,逐一地传到上面各层涡旋,使它们都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下面各层的涡旋则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流发生变化,例如电流突然停止时,紧挨电流这一排的涡旋旋转受到障碍,这时没有受到障碍的涡旋仍维持原来的运转速度,则这两排涡旋之间的粒子层就会向右运动,也就是产生向右的感应电流。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电磁感应。
就在讨论“应用于静电的分子涡旋理论”这个问题时,麦克斯韦抓住了要害。他假设分子涡旋具有弹性。当分子涡旋之间的粒子受电力作用产生位移时,给涡旋以切向力,使涡旋发生形变,反过来涡旋又给粒子以弹性力。当激发粒子的力撤去后,涡旋恢复原来的形状,粒子也返回原位。这样,带电体之间的力就归结为弹性形变在介质中储存的位能,而磁力则归结为储存的转动能。从这里以可以进一步看出,麦克斯韦把磁和涡旋运动当作一体。
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全面地论述了电磁场理论。这时他已放弃分子涡旋的假设,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近距作用,而是把近距作用理论引向深入。
在这篇论文的引言中,他再次强调超距作用理论的困难,坚持假设电磁作用是由物体周围介质引起的。他明确地说:
“我提出的理论可以称为电磁场理论,因为它必须涉及电体和磁体附近的空间,它也可以称为动力理论,因为它假设在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观测到的电磁现象正是这一运动物质引起的。”( 这一空间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成是以太的涡旋。)
接着,麦克斯韦全面阐述了电磁场的含意,他指出:“电磁场是包含和围绕着处于电或磁状态的物体的那部分空间,它可能充有任何一种物质”,“介质可以接收和贮存两类能量,即由于各部分运动的‘实际能’(按:即动能)和介质因弹性从位移恢复时要作功的‘位能’。”
在这篇论文中,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的普遍方程组,共20个方程,包括20个变量。
实际相当于8个方程,其中6个是矢量方程。直到1890年,赫兹才给出简化的对称形式,整个方程组只包括四个矢量方程,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
四个麦克斯韦方程组中有两个关电的方程,另外两个是关于磁的方程。在两个关于磁的方程中,一个方程说,磁感应强度B的散度为0,另一个方程说,磁场强度H的旋度不为0,它为传导电流密度和位移电流密度之和。也就是说,磁场需要电流来维持。磁感应强度实质上也就是磁场强度,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才有不同的说法而已。把两个磁的方程合起来就等到于说:磁是以太的涡旋,这才是磁的真正的物理本质。
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过程中,他的分子涡旋磁理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分子涡旋结构过于复杂,麦克斯韦最终也抛弃了它,但磁是一种涡旋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以后我们会讲到,只要把磁归结为以太的涡旋就能极大地简化麦克斯韦分子涡理论,深刻揭示磁、电和光的物理本质,把电磁学和牛顿力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楼主]  [18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6 08:46 

第十节 洛仑兹力与以太涡旋
一、洛仑兹力的本质
设有一正电荷在以太涡旋中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以太涡旋的角速度为w,方向向里。当正电荷运动时,它必然会带动正电荷周围涡旋中的以太和它一起运动。这样一来,运动的以太既有涡旋角速度w又在涡旋中有瞬时相对速度v,根据理论力学它就会产生科氏力,从而使运动电荷受到科氏力的反作用力,现简述如下。
[楼主]  [18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6 09:06 

[楼主]  [18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7 09:15 

[楼主]  [18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8 12:20 

[楼主]  [19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9 19:13 

[楼主]  [19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9 19:45 

[楼主]  [19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29 19:49 

[楼主]  [19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0/31 15:55 

【小结1】

在进入电磁波和光的论述之前,对以前已讲的内容作一番小结是非常必要的。

§1以太简史介绍了以太在物理光学的发展过程中三起三落,以太这个琢磨不定的幽灵,在物理光学的发展过程中三起三落,就象一个摆脱不掉的影子,时刻困绕着物理理论的发展,以太是光波的载体。

§2新以太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太是一种超流体;2、以太对光呈固体;3、电的物理本质是正电子对以太的浸润和负电子对以太的不浸润;4、磁的物理本质是以太的量子涡旋;5、光的物理本质是交变的以太量子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

§3以太、以太风和以太涡旋说明在“以太”中运动丝毫不受阻力,“以太”比任何气体要轻得多和稀薄得多,同时以太又是超流体无稠性、无摩擦;电磁波横波,它是一种自扩张的“涡旋”波,涡旋波振动的切线方向与半径的传播方向垂直;它的传播速度极大,其密度极小;它之所以丝毫没有“以太”纵波,是因为电磁波是一种“无散波”。

§4电的物理本质电是以太和正电子是“润湿”的,而和电子则是“不润湿”的。

下面开始用大量的实事论述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

§5把量子以太涡旋定义为磁,一个量子以太涡旋必须有一根转轴,一根轴就有两个极,磁单极子是不存在的,困扰我们的磁单子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同时这一定义也符合麦克斯韦方程组。

§6物质磁性的起源说明一个磁铁的磁性起源于原子中电子的线绕转运动,它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量子以太的涡旋。

§7旋转体磁效应说的是人们已经探测到太阳系的行星包括月球都因自转而产生各自磁场,而且其中类地行星(包括月球)自转角动量与其磁偶极矩的比值接近于一个常数。

§8太阳角动量失踪之谜提出了星云假说的一个困难,太阳占全系总质量的99.8%,然太阳的角动量居然只有全体系的2%。虽然太阳周围是真空,但是太阳周围有一尺度很大极为复杂的磁场。前已经讲过,磁场就是以太的量子涡旋,太阳的自转及其各种内部活动能带旋以太,产生以太的涡旋。这些涡旋向太阳远处传播延伸,有一部分会脱离太阳而流失于太阳远处的空间,从而带走太阳的角动量。虽然以太的角动量非常小,但是,太阳这种角动量的流失是连续和长期的,在几十亿年时间内,它带走了太阳绝大部分角动量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我们又简单的解决了著名的太阳角动量困难。

§9太阳黑子的起源说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巨大旋涡,内部气体的运动速度达2000米/秒。它的温度约4500摄氏度。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巨大旋涡可以看成是一个巨大的旋转体,巨大的旋转体一旦带有电荷就一定会产生磁场,因此黑子一定有很强的磁场,目前没有发现不带磁场的黑子。带有电荷的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巨大旋涡会带动空间中的以太,产生一个巨大的以太的量子涡旋,请注意,这个巨大的以太的量子涡旋——强磁场是由太阳表面带电的灼热气体的巨大旋涡产生的,因此,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巨大旋涡的动能变成了巨大的磁场能,使得太阳表面灼热气体的旋涡动能减少了。因此,太阳表面灼热气体旋涡的分子运动就比太阳上其它地方分子运动要慢一些,温度也就会低一些,当然也就会变黑一些。这也就是太阳黑子为什么会黑一此的根本原因。

§10回旋磁效应与磁紊流中介绍了一自由悬挂着的软磁铁棒放入一固定线圈中,并使其可自由转动。先在线圈中通以电流,使之磁化到饱和,然后改变电流的方向,这时软磁铁棒会发生宏观扭转。这种现象称为回磁效应。严格地说,回旋磁效应是铁磁体旋转时导致磁化或铁磁体被磁化时导致旋转的现象,由于回磁效应中棒的角动量的变化完全是由磁场方向改变所引起的,因此,磁场一定具有角动量,从而把磁场作为以太的涡旋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11麦克斯韦的分子涡旋理论认为 “磁力是涡旋的离心力的作用”。他的“分子涡流”假设,提出自己的模型。他假设在磁场作用下的介质中,有规则地排列着许多分子涡旋,绕磁力线旋转,旋转角速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涡旋物质的密度正比于介质的磁导率。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克斯韦实际上已经把磁和涡旋运动等同起来。

§12洛仑兹力与以太涡旋中严格地用磁是以太涡旋的观点证明了洛仑兹力的公式,说明磁是以太的涡旋完全适用于电磁学。同时我们也证明了真空中的毕奥——萨阀尔定律的积分形式。

§13 电磁感应的物理本质又证明了电磁感应定律。进一步说明磁是以太的涡旋完全适用于电磁学。

以后我们会知道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是揭开磁和光物理本质的钥匙。
[楼主]  [19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1 11:42 

第十四节 电磁波的本质
一、叶轮在水中产生的涡旋波
人们认为,液体和气体中是不能传播横波的媒质。但液体的表面除外,因为横波也能在液体表面传播,只是这种横波的性质比较复杂:在这种横波中,粒子沿封闭的圆形或椭圆形轨道运动。当然,水波的方程是非常复杂的,它与水的深浅,水底状况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且它是三维的和非线性的。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去讨论这一非常专门化的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水波既有横波的成分,也有纵波的成分。
如果在水中垂直地安装一个叶轮,先使叶轮顺时针转动,在叶轮处就会产生一个水的涡旋,这个涡旋会向外扩张,如果使叶轮反转,涡旋的方向就会相反,只要控制好叶轮正反转的频率,就会在叶轮周围产生一个“交变”的水的“涡旋波”,由于涡旋线速度的方向是与叶轮径向垂直的,而涡旋波传播的方向就是叶轮的径向。所以,涡旋波是一种横波。由此看来,液体中也可以传播很弱小的横波。
二 、电磁波的特性
由弹性力学可知,振动可以在媒质中传播。在只能产生压缩形变的媒质(气体或液体)中,只能传播纵波;在既能产生压缩形变又能产生剪切形变的媒质(固体)中,则能传播纵波和横波。
以太也是一种媒质,在其中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变形、能传播什么样的波呢?
由弹性力学可知,纵波是一种无旋波,传播纵波的物质分子仅仅作往复直线运动——平动。而空间中的以太只能作涡旋运动而不能作丝毫的平动,没有任何的以太风。也就是说,以太不能作往复直线运动,因此空间的以太也就不会产生以太纵波了。事实也证明,在以太中产生电磁波的同时却丝毫没有发现“以太”纵波。也就是说,电磁波是一种无散波。
因为磁是以太的涡旋,这种以太涡旋也会在以太中以光速传播。与水的涡旋波相类似,密度比水要小得多的以太中也会产生以太的涡旋,只要把水中的叶轮换成以太中交变电流,就会产生交变的以太涡旋,这种交变的以太涡旋的传播就是电磁波了。因此,电磁波是一种涡旋波。由于涡旋波是横波,电磁波当然也就是一种横波了。
[楼主]  [19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1 11:50 

[楼主]  [19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1 11:54 

在我们周围空间中存在着各种方向和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如果空间电磁波的相位完全和电子产生的电磁波的相位一致,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共振而产生能量的交换,振幅大的一方的能量会向振幅小的一方转移。由于空间中任何一种频率的电磁波的强度不会为零,当电子产生的电磁波和空间存在的电磁波的共振处于平衡时,它们之间就没有能量的交换,从而电子也就不会向外辐射电磁波而损耗动量掉到原子核上了。这样,我们就合理的解释了卢瑟福电子绕原子核运转的行星模型的稳定性。原来,物理学家认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运转,根据麦克斯韦理论,两者之间会出现强烈的电磁辐射,从而导致电子一点点地失去能量,不得不逐渐缩小运行半径而很快掉到原子核上。
如果空间电磁波的振幅大于电子产生的电磁波的振幅,例如一束单色光照在原子上,电子就会因共振获得能量而离核越来越远,甚至脱离原子核,这就是光电效应。显然,由此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光的强度只能增加光电子的数量,这与光电效应的结论是相吻合的。因此,用光的波动说同样可以解释光电效应,而且解释得更加合情合理。
由此可见,物质的分子可以用共振的方式与周围空间中的电磁波交换能量,特别是交换热量。同时,物质的分子在高温下,其分子中的电子的各种运动也会更加剧烈和不稳定,能向外辐射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它们能发光和发热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由于电子既有绕核运转,又有自转,它们产生的电磁波又相互作用,还有一些我们没有发现的原因,电子只有在某些轨道上运转才是稳定的,不是在任一轨道上运转都是稳定的。电子运转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只是某些固定的频率,而不是连续的,这也是微观物质具有量子特性的根本原因。
总而言之,电磁波是一种无散波、以太量子涡旋波、横波、纯粹的磁波,而不是一种粒子。
[楼主]  [19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2 18:34 

[楼主]  [19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2 18:49 

[楼主]  [19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3 08:56 

[楼主]  [20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3 18:10 

[楼主]  [201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3 18:12 

[楼主]  [202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4 21:07 

[楼主]  [203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4 21:23 

[楼主]  [204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5 13:04 

四、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和玻尔量子原子模型
1897年,J.J.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时候,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打破了从古希腊人那里流传下来的“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明确地向人们展示:原子是可以继续分割的,它有着自己的内部结构。那么,这个结构是怎么样的呢?汤姆逊那时完全缺乏实验证据,他于是展开自己的想象,勾勒出这样的图景:原子呈球状,带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一粒粒地“镶嵌”在这个圆球上。这样的一幅画面,也就是史称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电子就像布丁上的葡萄干一样。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没想到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
1910年,卢瑟福和学生们在他的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实验。这就是α粒子散射实验.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 ,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孙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对此无法用汤姆逊模型说明。
卢瑟福决定修改汤姆逊的葡萄干布丁模型。他认识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必定是因为它们和金箔原子中某种极为坚硬密实的核心发生了碰撞。这个核心应该是带正电,而且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但是,从α粒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出现大角度散射这一情况来看,那核心占据的地方是很小的,不到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因为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正电荷的引力,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否则电子会很快落到原子核上。卢瑟福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这一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0^-14米。
1911年卢瑟福发表了他的这个新模型。在他描述的原子图象中,有一个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的“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而在这原子核的四周,带负电的电子则沿着特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行。这很像一个行星系统(比如太阳系),所以这个模型被理所当然地称为“行星系统”模型。在这里,原子核就像是我们的太阳,而电子则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们。
但是,卢瑟福模型一开始就由于同经典电动力学理论尖锐矛盾而遇到了困难。因为按照经典理论,电子绕核运动是加速的。这样,加速的电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自动向外辐射电磁波,从而丧失能量而逐渐落向原子核。在这一过程中,电子绕核转动频率连续改变,应向外发射连续光谱。这些推论同原子的稳定性以及原子发射线状光谱的事实相矛盾。于是人们就遇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说明实在原子的稳定性?这个稳定性问题就成为20世纪初期摆在物理学家面前的几个困难问题之一。
玻尔没有因为卢瑟福模型的困难而放弃这一理论,毕竟它有着α粒子散射实验的强力支持。相反,玻尔对电磁理论能否作用于原子这一人们从未涉足过的层面,倒是抱有相当的怀疑成分。
玻尔第一个将量子概念应用于原子现象的理论。玻尔着眼于原子的稳定性和谱线的矛盾,即原子将不断辐射能量而不可能稳定存在和原子发射连续谱而不是实际上的离散谱线。吸取了M.普朗克、A. 爱因斯坦的量子概念,于1913年考虑氢原子中电子圆形轨道运动,提出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理论的三条基本假设是: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的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这些状态叫定态。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电子在这些可能的轨道上的运动是一种驻波形式的振动。
②跃迁假设:原子系统从一个定态过渡到另一个定态,伴随着光辐射量子的发射和吸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来决定,即hν=|E初-E末|
③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运动,其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只有电子在轨道上的角动量满足下列条件的轨道才是可能的:mvr=nh/(2π) (n=1,2,3…) 式中的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
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量子论和光子学理论建立的玻尔原子模型,取代了卢瑟福的“天体行星模型”。玻尔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但仍无法解释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所产生的电子衍射实验结果以及多电子体系的光谱。象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不能用经典力学来描述,它必将被新的原子结构模型所取代。
玻尔理论提出了一个动态原子结构的轮廓,揭示了光谱线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指出了分析光谱是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重要途径,从而推动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由于这一开拓性的贡献,玻尔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楼主]  [205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6 11:06 

五、E = h v的物理涵义
要使得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成立,必须假定黑体辐射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为有限能元的整数倍。这个有限能元即“能量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回答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以太在空间中的密度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电荷运动时,电荷就会带旋其周围空间的以太,在电荷的周围产生以太的涡旋。这些涡旋的半径在空间上不是无穷大,而是非常小,大约与光的波长在相同的数量级。因此,电荷的周围产生以太的涡旋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个个的、大量的、很小的涡旋,我们把这种很小的涡旋称为以太的量子涡旋。一般而言,这些量子涡旋的大小都是相同的。已经反复说过,以太的量子涡旋就是磁。磁场的大小就是以太量子涡旋的多少。这种单个的以太的量子涡旋就是“能量子”的物理模型,因为以太的量子涡旋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它只也只有不变的角速度。也就是说以太的量子涡旋就是“能量子”。
归根结底,电磁波就是磁场的变化,磁场的变化也无非是量子涡旋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因为按照经典理论,电子绕核运动是加速的,这样,加速的电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自动向外辐射电磁波。电磁波又是以太量子涡旋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或者说电磁波是能量子的多少和方向的变化,因此能量子的变化就产生了电磁波。电磁波也是一种波,而波又是具有能量的,由波动理论得知,波的能量与波的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又与波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电子绕核运动的振幅变化不大,可以粗略地作为一个常数看待,于是电子绕核运动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就仅与波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了。更粗略地说,使用不同的系数,把它说成是与频率成正比也是可以接受的。公式E = h v就是这样的物理涵义。式中v为频率。
六、热和光是怎样产生的
按经典理论,电子沿原子核运转就会不断产生电磁辐射导致电子动能减少而逐渐降低轨道,以至最后掉到核中。可是,按目前的经验,稳态原子电子轨道不会降低,玻尔也只用一个定态的量子假设电子不掉到原子核上。那么电子不掉到原子核上的物理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方面,电子绕原子核运转,就会在空间产生各种各样频率的电磁波,用频谱仪很容易测量到,被称为白噪波,它们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这时是电子的动能变成了电磁波的能量;另一方面, 在我们周围空间中本来就存在着各种方向和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如果空间电磁波的相位完全和电子产生的电磁波的相位一致,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共振而产生能量的交换,振幅大的一方的能量会向振幅小的一方转移。由于空间中任何一种频率的电磁波的强度不会为零,当电子产生的电磁波和空间存在的电磁波的共振处于平衡时,它们之间就没有能量的交换,从而电子也就不会产生电磁辐射。也就是说,电子动能损失以后,当其辐射的电磁波振幅小于空间电磁波振幅时,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会自动地吸收空间电磁波的能量而增加振幅,直到两者的振幅相等为止。热、光和电磁波的辐射的物理本质就离不开这种共振。所谓的“加热”主要的过程就是这种共振。因此,只要温度不是绝对0度,空间就会存在各种各样频率的电磁波,绕原子核运转的电子就永远不会落到原子核上。
稳态原子电子轨道有许多个,每一个稳态原子电子轨道的频率都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同时轨道的高度也有一个范围。电子的能量越大,轨道越高,线速度越快。当电子从电磁波中吸收了一定的能量,电子轨道也会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电子轨道会变得不稳定,此时,电子会减小频率而进入另一个稳定的电子轨道,这就是电子轨道的跃迁。显然,电子轨道在跃迁前必须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的能量。反之电子在一个较高能量的轨道,放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的能量后,进入另一个频率稳定的电子轨道。我们说,放出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热和光。
有人会问,稳态原子电子轨道为什么是分立的,有许多个而不是连续的呢?这是和原子核的结构有关。而原子核的结构我们目前还知之甚少。
如果空间电磁波的能量大于共振于电子产生的电磁波的能量,例如一束单色光照在原子上,电子就会获得能量而离核越来越远,甚至脱离原子核,这就是光电效应。显然,由此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只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的强度无关。光的强度只能增加光电子的数量。这与光电效应的结论是相吻合的。因此,用光的波动说同样可以解释光电效应,而且解释得更加合情合理。
由此可见,物质的分子可以用共振的方式与周围空间中的电磁波交换能量,特别是交换热量。同时,物质的分子在高温下,其分子和电子的各种运动更加剧烈,能产生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它们能发光和发热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楼主]  [206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7 08:33 

【阅读材料12】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必须寻找一种能射到原子内部的试探粒子,这种粒子就是从天然放射性物质中放射出的α粒子。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金箔来进行实验。
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气中的原子碰撞而影响实验结果,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内,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
发生极少数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转现象是出乎意料的。根据汤姆孙模型的计算,α粒子穿过金箔后偏离原来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质量不到α粒子的1/7400,α粒子碰到它,就像飞行着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正电荷又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α粒子偏转的力就不会很大[图14-2(a)]。然而事实却出现了极少数α粒子大角度偏转的现象。卢瑟福后来回忆说:“这是我一生中从未有的最难以置信的事,它好比你对一张纸发射出一发炮弹,结果被反弹回来而打到自己身上……”卢瑟福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按照这一模型,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带正电的原子核。而绝大多数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离核较远,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几乎没有改变,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可能与核十分接近,受到较大的库仑斥力,才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米~10-14米,原子直径大约是10-10米,所以原子核的直径大约是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结果:大多数散射角很小,约1/8000散射大于90°; 极个别的散射角等于180°。
结论:正电荷集中在原子中心。
[楼主]  [207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8 09:03 

第十七节 光的波粒物理模型

一、光可以旋转和具有角动量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有了圆偏振光能够输运角动量以致引起旋转的概念。坡印亭(J.H.Poynting)于1909年将光与力学系统进行类比后,认为圆偏振光具有角动量。5年后,爱泼斯坦(P.S.Epstein)通过计算波作用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感应电偶极子上的力,精确地得到引起旋转的力偶。
如果假设引起光偏振的系统由波和起偏晶片组成,这个系统当然应符合角动量守恒这一普遍规律,所以,必须承认电磁波也具有角动量,而且它的变化与晶片的角动量变化相反。具体地说,光有三类:不旋转的、左向旋转的和右向旋转的光。
1936年,首先是美国人贝思(Beth),紧接着美国人霍尔朋(Holbourn)从实验上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他们设计了一个圆筒型的暗箱,用一根极细的石英丝将一系列的波片和平面镜悬挂在暗箱中。将一束圆偏振光射入暗箱,结果发现波片发生了偏转。
上述实验虽然验证了光线具有角动量,但是由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频率大于1014赫,所以合力矩极小。即使在实验中采用扭转系数很小的扭丝,如石英细丝,这个偏转角也只不10-3弧度。对这么小的变化进行定量测量,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增大作用力矩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增大光线的波长,也就是必须提供频率相对低的电磁波。20世纪40年代,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射频波成为了理想的光源。它的波长要比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波长要大上千倍,作为有别于以前的新光源相当理想。意大利科学家卡拉拉(Carrara)于1949年利用射频波很容易地完成了定量测量光角动量的实验,他采用的装置类似于贝思的,只不过将波片替换成能吸收射频波的器件。
我们今天已经清楚地知道,光的能量传播以光子形式进行,能量P=h w/2π(h为普朗克常量),因而它同时带有P/w=h /2π的角动量。我们采用右手螺旋法则,定义沿磁场方向右手旋进的光为+偏振,反之为-偏振,角动量为零的是π线偏振光。而在当初,得到这样定量的结果相当不容易。
光具有角动量这一性质最终被应用于实际研究中,人们通过它得到原子、分子等的能级结构、能级寿命、电子的组态、分子的几何形状、化学键的性质、反应动力学等诸多方面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
光可以旋转和具有角动量就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涡旋波。
二、光的特性
1、光是一种量子以太涡旋波
因为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这种涡旋也会在以太中以光速传播。由于涡旋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变化的,也就是说,它可以是一种“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这种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的传播就是电磁波了。光也是电磁波的一部分,因此,光也是一种“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波。实际上,电磁波是一种纯粹的磁波,没有一点电的成分。交变电流仅仅是电磁量子以太的涡旋源——一种受迫振动源。
2、光是横波
以太涡旋的切线方向是以太涡旋的线速度方向,也就是以太媒质的振动方向。而涡旋一旦生成就会由内向外传播,这种方向显然是径向。以太涡旋传播的半径的方向和以太涡旋的切线方向是垂直的,因而光是一种横波。
3、光是无散波
因为以太的力学特性是无散的,以太只能以涡旋态存在,这便是磁了。显然磁也是无散的。光又是交变涡旋在以太中的传播,因此光就必然是无散波了。这一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直接推导出光不是纵波和光速不变的结论。
4、光不是纵波
由弹性力学可知,纵波是一种无旋波,传播纵波的物质分子仅仅作往复直线运动——平动。而空间中的以太是无散的,只能作涡旋运动而不能作丝毫的平动(发散),也就是说,以太不能作任何的往复直线运动,因此空间的以太自然就不可能产生纵波了。这就是光不是纵波的原因所在。两个平行偏振片有一个位置恰好可以完全遮挡光的试验证明,光是纯粹的横波,丝毫没有纵波的成分。(如果光有纵波的成分,纵波部分就可以通过上述两个偏振片。)
[楼主]  [208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09 10:23 

三、光量子的物理模型
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的成立,证明了黑体辐射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候,不是连续不断,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为有限能元的整数倍。这个有限能元即“能量子”的物理模型是什么呢?“能量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本章第二节讲到,科学家们用试验测出,氦-4超流有一个临界流速,流速大于临界点时,通常的摩擦作用和粘滞性又会突然恢复。但当容器快速旋转时,超流部分并非如预期的那样随容器而转,出人意料的是液中出现了一条或几条相同的量子化涡线,它们是一个个小得难以辩认的漩涡,其中心的涡眼垂直延至容器的底部,超流绕着漩涡中心作相同方向的环流。因流速随漩涡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减慢,同时各漩涡也作互为中心的旋转运动。形成一种奇妙的动态结构。
因为以太也是超流体,同氦-4超流一样的道理,超流体的以太不能被带作平动,但能被带作涡旋运动。
以太在空间中的密度分布是均匀的。如果把通电线圈作为快速旋转的容器,线圈中的电荷就会带旋其周围空间的以太,在电荷的周围产生以太的涡旋。与超流氦-4的量子化涡线相类似,这些以太涡旋的半径在空间上不是无穷大,而是非常小,大约与光的波长在相同的数量级。因此,电荷的周围产生以太的涡旋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个个的、大量的、很小的涡旋,我们把这种很小的涡旋称为以太的量子涡旋。一般而言,电流产生量子涡旋的大小都是相同的。这种以太的量子涡旋具有一定能量,它的平均能量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它平均转动惯量和角速度是不变的。这就是“能量子”的物理模型,也就是说以太的量子涡旋就是“能量子”。
按照经典理论,电子绕核运动是加速的,这样,加速的电子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会产生变化的磁场,自动向外辐射电磁波。
上节这样说:由波动理论得知,正弦波的能量与波的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又与波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电子绕核运动的振幅变化不大,可以粗略地作为一个常数看待,于是电子绕核运动向外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就仅与波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了。由于电子绕核运动向外辐射电磁波不是正弦波,由经验可知,它是与频率大小成正比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正弦波的能量与波的频率的平方成正比,怎么能说成是与频率大小成正比呢?
电子绕核每转动一圈会消耗一定的能量,电子绕核转动时向外辐射的能量与其绕核转动的圈数成正比,电子绕核每转动一圈又会产生一个完整的波形。于是单位时间里绕核转动的圈数就是电磁波的频率,我们就不难得到能量子具有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E = h v
如果电子绕核转动的频率在可见光的频率范围之内,那就是辐射光了。这时候的能量子就是光量子。所以能量子和光量子没有本质的区别。光量子也称为光子,显而易见,光子是以太的量子涡旋而不是一种粒子。又由于光量子的总体具有频率的变化,所以从光量子的总体上来看,光又是一种波。
总而言之,光的总体是由一个个光量子组成,所以光具有量子性(粒子性),总体上光量子又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周期变化,当然是波了。这就是波粒两象性的物理本质。
四、同步辐射
在同步辐射被发现前,有人在理论上预言过它的存在。由电磁理论可知,一个带电粒子作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电磁波来。如果这个带电粒子在做圆周运动,它辐射的电磁波将沿着粒子轨道的切线方向。这就是同步辐射。它首次是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上发现的。
同步辐射具有以下极为优异的特性。它具有宽广而平滑的频谱;它的强度极高且稳定性好;它的方向性极好;它的偏振度好、洁净程度高;它的发光时间严格而又准确;它具有十分有利的脉冲结构;用它作光源尺寸小。
电子作直线加速运动,为什么在电子周周围会产生电磁波即交变的以太涡旋呢?
电子运动就会在其周围产生一个以太的涡旋,电子运动速度不变,会产生一个大小不变的以太涡旋。电子作加速运动,就是电子的运动速度在变化,会产生一个大小变化的以太涡旋,这就是电磁波或光。
电子作加速运动等效于电流增加,在电流-时间曲线图上就是一锯齿波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按富里哀级数展开为各种频率的正弦波,这就是同步辐射具有宽广而平滑的频谱的原因了。
[楼主]  [209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0 10:14 

[楼主]  [210楼]  作者:-叶波-  发表时间: 2008/11/10 21:20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796751022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