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静止在地面时,和在速度为0.6c时,只要使用相同的牛顿力学计量规则,就会看到角度变化。 |
座舱静止在地面时,和在速度为0.6c时,只要使用相同的牛顿力学计量规则,就会看到角度变化。 |
我不使用你的可变弹簧系数k,我就使用我不变的弹性系数k,在S系,张角是能变化的吧?那好,这就是一个物理结果、这就是一个物理事实。我来到S'系上,使用相同的计量约定,看到的也是相同事实。 |
我使用伽利略变换,看S'系的角度,你能说我看到的角度变化是假的吗? |
我在地面零速静止时,使用牛顿力学看到的角度,和在0.6c的座舱内使用牛顿力学看到的角度有区别,就足够了! |
在【289】楼,你承认了在S系能看到零速时和0.6c速度时,张角的不同,我说是小,你说是大,这是不是事实?这事实在S'系一样能看到!在S'系我完全可以不使用相对论的计量。
无论看到了哪个事实,只要有一个,根据物理结果不变性原理,就存在另一个相同事实。 对于否定等效原理,条件就已经充足了。 |
老宋,在S系我使用牛顿力学的计量看到张角变化,在S'系使用牛顿力学的计量也会看到张角变化,你承认么? |
老宋,你要明白一点,在S系和S'系,我都可以使用牛顿力学,用不着变k的弹簧。在任何一个参考系能看到弹簧伸长度改变,都否定等效原理。 |
两根通同向电流的平行的导线,它们受安培力吸引,这个吸引是被极化电荷之间的吸引,这个吸引是能够使自由导线离开原来位置的。安培力是导线中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的集体表现。这个力是可以造成位移的。
事实上,如果在0.6c的速度时,在S系看到的角度比在零速时小(或大),就证明在S'系使用牛顿力学的计量约定看到的角度也变化。你何必要用相对论来瞎白话一通呢?我曾经说过,要想否定等效原理,只要能看出变化即可,根本用不着相对论。在S系,我根本用不上变系数的弹簧,它也没有变的物理机理。 |
【45楼】的问题,你选哪个,都有如何证明的问题、测量方案的问题。老宋,不要急于答复,想好了再回答。 |
相似的问题:在座舱顶上相隔一个小的距离栓两根丝线,丝线下方接两个质量小球A、B。还是不考虑重力场造成的微小不平行,则座舱静止在重力场中的地面时,两丝线平行。
若加速起来,两球速度增加、体现出的极化能也增加,极化方向也相同,于是两球互相产生引力,两根丝线形成向内的角。这个引力也是洛伦兹力。 磁场对运动电子产生洛伦兹力,是磁场先极化电荷,然后才和电荷产生引力。载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之间的安培力力也是洛伦兹力。同样,加速中或高速的运动物体之间的引力也是洛伦兹力。水面上并排行驶的船之间的力也是洛伦兹力。它们都有一个特点,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垂直。 加速中的电中性小球,它们之间没有库仑电场力,只有洛伦兹力,因此并排加速的电中性物体(物质),总是相互吸引的。 两个小球A、B都可以看作正电荷和负电荷集于一身的物体,A电子和B电子相斥、A原子实和B原子实相斥,A原子实和B电子相吸,A电子和B原子实相吸。因此电荷之间的引、斥力抵消为零。我们知道,同种电荷同向运动会产生洛伦兹力,因此带正电的原子实之间会产生引力,带负电荷的电子之间也会产生引力。所以小球之间的洛伦兹力是两种电荷产生的,并不抵消。 |
洛伦兹力是由偶极电场极化产生的力,是实实在在的力。它并不随观察者参考系的改变而有无。 |
极化出的电荷面密度越大,电磁质量密度也越大。这就是物理质增。物理质增不属于相对论。 |
按照传统式子的算法,两个异性电荷在一起运动是不产生磁场的,因为正负电荷代数和等于零,Q=0。但在我的极化场理论中,产生磁场的电量Q是极化电量,即偶极电量。偶极电量就是极化出的偶极子其中一个极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在真惯性系中静止的电子,没有偶极子,Q=0,因此不产生磁场。在真惯性系中运动的电子,都是极化的电子,都极化出偶极电量Q并且不为零,因此能产生磁场。即便是运动的电子,产生磁场的电量也不是其净电量部分e,而是极化出的部分Q。 |
物质在某方向上极化出的电荷面密度增大,其方向上的电磁质量就会以平方的比例正比增大,这个关系我在《电磁质量》主题帖中已经予以揭示。在电子相对真惯性系运动速度到达接近光速时,电子的极化也非常大,和极化电荷面密度成平方正比的电磁质量密度增加得更快。 |
物质的电磁质量其实就是物质的极化能的体现。物质被极化的程度越高,它的电磁质量越大。 |
产生磁场的电量Q是极化出的偶极电量,这个说法是我早在几年前就说过的,在《我已证明……》中早有论述。 |
甲吃饭吃饱了,乙判断甲吃饱了,是根据他胃里充满了食物给出的,胃里充满了食物是个事实、是个客观存在的物理事实。如果有个丙给出另一个判断,说甲处于饥饿状态,对不对呢?他的判断采用了另外一套规则:胃里充满食物的状态叫做饥饿,胃里空无一物的状态叫做吃饱。此时,乙和丙的一切争论都没有共同点可言。 |
我在用牛顿力学阐述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时,比如我交代角度有变化(吃饱了),你不能使用相对论的一套说法来否定角度变化(饥饿着),因为你和我用的不是一套规则。又比如说,我根据牛顿力学判断两个事件是同时发生的,你不能用相对论的理论说它们不是同时发生的来和我争论。你若用相对论的同时,你自己独立地爱怎么用就怎么用,但是你不能混用。这种混用的做法,就是把不同的约定下的结论进行比较的错误做法。
判断一个座舱中电荷的受力,用牛顿力学判断受力改变了,这种改变就是个物理事实。你如果用相对论说它受力没有改变,你是站在你的基础上给出的结论(饥饿着),你用该结论不能否定我的结论(吃饱了)。 我在【45楼】果断地制止了这种扯皮的继续。 |
在牛顿力学中,我用量角器测量两线的张角如果变化了,使用相对论的座舱中也用量角器测量,也会看到变化。别用不同的计量和我讨论。 |
打开眼罩、打开封闭心灵的座舱门窗,又是一番眼界,我就不受愚弄。
我在一个参考系中看到一种物理结果,根据“物理结果不变性原理”,就能够知道另一个参考系中也能看到该结果。这就成为了一个定理式的判断句。我应用它,再钻进封闭座舱,我根据我总结出的原理,一定能够认定,在座舱内看到的结果,在座舱外的任何参考系也能看到。 这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思维逻辑。 |
爱因斯坦自己在使用封闭座舱的时候,就已经自迷心窍了。使用封闭座舱、封闭升降机等等都是拒绝客观只承认主观感觉的具体体现。使用不客观的东西不能推导出正确的东西。 |
电磁质量密度,它的形式是ρ=μσ^2,任何其它的形式也都能转换成这种形式,这个形式也可以转换成其它方便计算的形式。考虑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不计边缘效应,它中间的介质是均匀被极化物质。它的电荷面密度就是极板上的电荷面密度。对于这样的固定电容器,电荷面密度增加到N倍,就等于电量Q增加到N倍,C不变时,电压增加到N倍,能量增加到N^2倍。我们再看看电磁质量密度的式子,经过对比可知:电容器介质的能量密度正比于电荷面密度的平方,电磁质量密度也正比于电荷面密度的平方。因此,电磁质量从本质上说就是电磁能量的体现!
电磁质量是什么?它就是电磁极化能量。 |
介质被均匀极化,单位面积上极化出的偶极电量Q就是电荷面密度σ,相应的这块介质的电磁质量密度就是ρ=μσ^2。我们可以做恒等变换,把它变成ρ=εB^2,这里的B就是磁感应强度。
磁场是偶极电场就是这个由来。 |
静止的偶极电场是静止的磁场、运动的偶极电场是运动的磁场。就是这么简单。 |
不考虑边缘效应,我已经推导出电容器储能和电磁质量的关系。 静止在真惯性系中的平行板电容器,被充上电荷以后,电容器中被极化介质产生的电磁质量m=2E/v^2。这里的E是电容器所储存的能量,v是电介质的介质光速。对于真空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m=2E/c^2,这里的c是真空中介质光速。 |
按照这个推导结果,计算出电容量C=1法拉的真空介质平行板电容器,充上100V的电压后,其储能是E=5000焦耳,其电磁质量m=2E/c^2=1.11265006 e-13千克。 非常小!这个计算证明电容器充电后,电磁质量是增加的。但是没有十分高精尖的测量仪器,是测量不出来质量增加的。 |
推导过程如下:
电容器容量为C=εS/d,这里S是极板面积,d是极板距离。真空介质的体积是V=Sd, 电容器电荷电量Q=CU,U是充电电压。极板电荷面密度σ=CU/S。 按照【84楼】的精神, 电容器的电磁质量 m=ρV =μVσ^2 =μSd C^2U^2/S^2 =μSd C CU^2/S^2(取出一个C用εS/d代替) =μSd (εS/d) CU^2/S^2 =μεCU^2 =CU^2/vv(根据μεvv=1) 因为电容器的储能是E=(1/2)CU^2 m/2=CU^2/2vv=E/v^2 得电容器的电磁质量是 m=2E/v^2 |
m=2E/v^2是充电的电容器在真惯性系中静止时的电磁质量。式中的v是电容器中电介质的介质光速,并不是电容器在真空中的速度!大家不要搞混淆了。 |